议论文论点论据(四)

2020-03-03 22:58:2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议论文论点论据大全

(四)

四、积累

1、论点

1) 知识的获得,在于点滴的积累、充实。 2) 天才在于积累。 3) 成功需要积累。 4) 厚积,才能薄发。

5) 知识的积累比知识的创新更重要。

6) 生活中各个方面的知识、经验都需要积累。 7) 积累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和意志。 8) 积累要有时间的保证。 9) 积累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10) 积累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 11) 足够的“量”的积累可以产生“质”的飞跃。

2、名言

1) 要想学问大,就要多读、多抄、多写。——吴晗 2)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

3) 合抱之木 , 生于毫末 ; 九层之台 , 起于累土 ; 千里之行 , 始于足下。——老子

4)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5)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荀子

6) 积薄而厚,聚少而为多。——《战国策》 7)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8)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9) 合锱铢,可以齐重于山陵;聚千百,可以致数于亿兆。——葛洪

10) 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鲁迅

11) 一个人的工作职位不怕低 , 只要你不放弃你的理想 , 拿目前的工作做一个踏脚石 , 一方面维持生活 , 一方面找时间充实自己 , 认准一个确定的方向去努力。慢慢的,你总会发现,你的努力没有白费。 ——李大钊 12) 生活犹如泉源 , 文章犹如溪流 , 泉源丰盈 , 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叶圣陶 13) 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徐特立

14) 任何倏忽的灵感事实上不能代替长期的工夫。——罗 丹

15) 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人,比只有一种知识和经验的人更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和独到的见解。——泰勒 16) 我们不应该像蚂蚁,单只收集;也不应该像蜘蛛,光会在肚里抽丝;而应该像蜜蜂一样,既采集百花,又整理,这样才能酿出香甜的蜂蜜来。——培根 17) 无数的细小,积累成伟大。——乔叟

18) 你们从一开始工作起,就得在积累知识方面养成严格循序渐进的习惯。——巴甫洛夫

19) 只有经过长时间完成其发展的艰苦工作,并长期埋头沉浸于其中的任务,方可望有所成就。—— 黑格尔 20) 如果一位诗人不走进他们的生活,他诗歌的篮子里装的将全是无用的假货。——泰戈尔

21) 要成就一件大事,必须从小事做起。——列宁 22) 一个人在年轻时积累了许多银币和铜币,年岁愈大,这些钱币的价值也愈高。到了最后,他年轻时的财产在面前块块都变成了纯金。——歌德

3、典型论据

拿破仑的知识积累 ——成功离不开积累

当年叱咤疆场,横扫欧洲大陆的拿破仑,一个给法兰西人民带来无限荣耀,一个向世人发出“在我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的誓言的“自信家”,早年是何等勤苦地积累。在他于巴黎军校攻读炮兵攻略,学习海军知识时,一直是勤勉地苦学,用心地积累。当室友们吃午餐的时候,拿破仑依旧潜心于对地理、历史和数学的研究并乐此不疲。这一直持续了他整个学习生涯的积累过程,为他今后事业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终于,拿破仑成就了法兰西帝国,而长期的积累则成就了拿破仑,成就了他近似疯狂的自信。

名人如何积累资料 ——积累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每研究一个科学问题,总是事先收集大量资料。他去世后,人们在他书房中发现他亲自摘录的笔记竟达 2.5 万多本。

列宁为了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曾浏览了数以百计的书籍,其中重点对 148 本书和 49 种刊物上的 232 篇文章认真进行了阅读,作了笔记摘录和批注,写下了 60 多万字的札记。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批判、吸收,完成了著名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的写作。

爱迪生口袋里经常放着一个小笔记本,有时还画上草图,写下一些计算公式,这个笔记本像是爱迪生盛知识的“金碗”,一有空,他就拿出来研究。

清朝蒲松龄为了写《聊斋志异》,就在自己家的道路旁设了茶烟 , “见行者过 , 必强与语 , 搜奇说异 , 随人所知”。日复一日 , 年复一年 , 这种闲聊使作者积累到了广泛的素材 , 才使他写出了这部伟大的书。

我国现代文学家顾颉刚,一生花了很多时间读书,做笔记,读书时独立思考,常把自己的主张批在书上。他积累了近200 册读书笔记,使他著述丰硕,享誉国内外。

杰克〃伦敦的“笨工夫” ——点滴积累成就事业

杰克〃伦敦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他的学识全是靠自修得来的。他经常把词典和书里的词句抄在小小的纸片上,然后把这些纸片挂在窗帘上、衣架上、柜橱上、床帐上,甚至塞在镜子缝里,以便在刮脸、穿衣、睡觉前后都能随时看一看,记一记。他把一些纸片放在衣兜里,外出参加音乐会、拜访亲友或散步时,抽出空闲的时间念一念。他由于不断地记诵,终于掌握了大量的词语,写起文章来就得心应手了。看来,杰克〃伦敦有些笨,但是世界上有什么东西能不经过笨工夫就可以学到的呢。

马克思的广博涉猎 ——广泛的积累非常有用

革命导师马克思,为了动手写《资本论》,阅读了 1500 种以上的书,在书中引用了十几个学科、数百个作者的观点,留下了 100 多本读书笔记。他有极为丰富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法律等社会科学知识,并对文学艺术有极高的修养,海涅、歌德、但丁、巴尔扎克、莎士比亚等著名作家的作品,他能如数家珍,随口吟诵。他几乎掌握欧洲一切国家的语言,能够用流畅的英语、法语著述立说,对自然科学也有很深的造诣,在他的头脑里积累储存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和资料,这些有益的积累,对成就他的事业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李时珍写《本草纲目》 ——知识的积累比创新重要

中外驰名的明朝药学家李时珍的传世之作《本草纲目》,载有 1892 种药物,附有 11096 付方剂,共计 190 万字。这部巨著是他穷尽了 30 年的精力才完成的。期间他阅书 800 余卷,为实地调查、核实和搜集验方,还遍游了十数省的原野山谷,访求无数老农、渔夫、樵者、猎人。全书既渗透着李时珍一生的心血,也汇集了劳动人民大量的实践经验。

4、创新论证

江郎才尽

南北朝时期的大诗人江淹,少年家境贫寒,迫于生活压力,不得不刻苦攻读。由于他才智过人,很受当时人赞赏。到了晚年,他进了仕途,作了高官,功成名就,生活富贵,再也不为生计而奔波。生活上没有了压力之后,没有继续读书、积累素材,因此文思也随之枯竭,再也没有名篇传世了。这就是“江郎才尽”的出处。

知识需要长期的积累、点滴的学习,放弃了学习、放弃了积累,人迟早会像无源的水流一样诗才枯竭的。人的一生充满机遇和变化,不可能几十年如一日的恒定不变。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折旧”不断加快和国内外综合力量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只有不断学习,成就学习化人生,才不会落伍,才不会被时代淘汰。惟有学习、学习、再学习,与时俱进,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才能驾驭自己的人生,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人生价值。

伤仲永

江西省金溪县有个叫方仲永的乡民,祖上世世代代以耕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还未曾见过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他的父亲对此感到很奇怪,就从邻居家借来给他。他马上写下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了它的篇名。从此以后 , 人们随便指定一种事物为题让他作诗,他立刻就能写成,那文采和道理都有可供欣赏的地方。同乡人对此都感到稀奇,有些人还用钱财、礼物来求方仲永写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的做法有利可图 , 便天天领着方仲永到处向同乡人求取钱财 , 不再让他读书学习了,没有必要的知识积累,等到他二十岁的时候,已经毫无特色 , 与普通人没有什么差别了。

一个人的成才与事业成功并不完全取决于文凭与学历,关键在于持续不断地学习与锲而不舍的奋斗。一位香港著名实业家原本只有小学文化水平,历经坎坷与磨难,靠的是持续不断地学习和向上向善,终成为亚洲首富,名列美国《财富》排行榜;齐白石没机会上学,从牧牛砍柴到学做木匠,再到痴迷艺术,凭着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和不断学习,从不让一日闲过,终成为一代绘画大师,名扬海内外。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有句名言:“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议论文论点论据

议论文论点论据

议论文论点论据之勤奋篇

议论文论点论据之智慧篇

议论文论点论据之自信篇

议论文关于挫折的论点 论据

标明论点论据论证的议论文

人与自然关爱(语文议论文论据)议论文分论点

诚信主题的议论文论点论据素材

高考议论文论点论据扣合十法

《议论文论点论据(四).doc》
议论文论点论据(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