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体育教学总结

2020-03-03 03:26:3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2009---2010学年度体育教学总结

凤凰县茶田小学

田仁良

2009年秋,正当我踌躇满志,准备从四年级体育教起时,学校领导找上了门:让我接手本届六年级的体育教学工作。提起本届六年级,知情者无不摇头扼腕——那简直是地地道道的乌合之众:学生的体育意识淡薄,体育常识几乎全无;学生对体育课程尤为反感,特别是课堂纪律更是无从谈起,班级荣誉感近乎零指数,迟到、旷课,课堂内公然顶撞老师;吸烟,上网„„;说重一点,那简直是“罄竹难书”。当初,在面对学校领导的上门安排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推脱”。本想从四年级体育教起的我,可偏偏应验了“人算不如天算”的古训,一个比以往更大,更重的包袱搁在我的眼前。同事们说:“摊上此三个班,教学成绩是零不要说,可还得特别注意他们的人生安全呢?而且,人都要少活两岁——操心呗”!可是在学校领导期许的目光与不容推卸的口吻下,我应允了。在同事们的一番议论,怀疑的形势下,我毅然走进了六年级的讲台。我抱着“死马权当活马医”的初衷,正视眼前的一切。在摸清学生的现状与学习的焦点问题后,决心拼死一搏,孤注一掷。我给自己立誓:一定要把此届六年级的体育成绩搞上去,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体育运动常识,达到一定的运动技能要求,真正的促进学生身体得到健康的成长。求实知困,我排除一切困难,用十二倍的热情加以艺术化的教学手段;克服、释化了学生身体素质差,运动技能欠缺,组织纪律淡薄及反感体育课程等障碍。近一年来,自己的努力终得回报:体育教学稳定有序,体育运动氛围积极高涨,教学效果持续上升。如在2009——2010学年度末的学校体育达标测试中,学生人均分竟然比上一年高出2分多;在2009年县教育局组织的中小学生运动会上,我带领的学生竟获得阿拉片区小学组团体第一名的佳绩。当老师们问及我何以成绩倍出时,我的回答是:

一、正视困难,端正心态,积极研究学生知识的现状、学生的身体素质及学生心理因素,真正做到因人而教,有的放矢。

大凡做事,成功者,总是从研究眼前事物的现实状况为第一步,弄懂,掌握它的特征、习性等,以便对症下药。体育教学也无例外,在教学科学化的涵义之外,教学艺术化更日显重要。面对自己的教学阵地——六年级体育教学,我给自己教学初衷的定位是“死马权当活马医”。在大多数人都做出此届六年级已完完全全“死马”一匹的认定下,我则用行动去尝试着医学界里“起死回生”,“妙手回春”的奇迹。永不言弃,这是我对自己的告慰。

针对学生体育常识严重缺乏,从事体育锻炼目的模糊不清,学生的身体素质相差甚远,厌倦体育课堂等情况,我不因此而情绪化。相反,我认为那是一座尚未被人开采的矿山,其内蕴无边。眼前的一切,尚需要自己真正意义上的挖掘。本着这种认识,我不怨天尤人,更不视学生为“弃儿”。我知道,他们是我教学的一块心病,更是激发我挑战欲的一块蛋糕。从接手的第一刻起,我便思量着:如何才能很好的融入学生的心灵,如何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何„„。然我深信“欲速则不达”的训言,坚信“从零做起才是真”的良言。在体育教学时,首先我特别重视人体生理机能变化规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运用这一规律可以很好减少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这就能很好的克服学生的畏惧心理,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正常的体育课堂中来,使学生在科学又安全的氛围中锻炼身体,达到快乐又健康的成长。其次,我在体育教学中特别重视学生认知规律及学生个体差异的有机结合。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学生个体差异的不同,对于同一项目,对不同学生的要求是不同的。这样一来可以使学生尽快的学好技术,达到一定的运动技能而又不会刺激个别的学生,真正达到“全民健身”的目的。再次,在体育教学中,作为体育教师的我真正实现精讲,让学生在实践中多练,通过对个别学生进行特别的“关照”。这样一来,便充分的发挥学生的潜力,大大的提高了我的教学效果。同时为我的体育教学研究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组织方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最后,我在教学中特别重视学生的思想品质教育。根据体育教材的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目的、积极培养学生的果断性、自觉性、组织性、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勇敢、顽强拼搏的精神;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相互帮助的优良品质。在体育教学及体育训练工作中,通过把这四种教学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并运用到实践的教学中,同时不断的积累、总结,与其他的老师交流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有效的让我能在体育教学及体育训练工作中游刃有余,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知识的整体性,条分缕析知识点,巩固层面,不漏点滴。

备课是教学环节里的第一步。一篇精彩,生动的体育教案便是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我一直视该观点为教学的第一要素。为此,在每一堂课的设计上,我总是深钻教材,分析课内的重点、难点;结合学生的现状,做到教案的实效性。在把握知识的整体性的基础上,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实践参与性,切实让学生感知体育知识间结构体系的缜密,衔接紧等特点。为了让学生初步感知学习过程的连贯性,我总是在授课前事先简述技术动作要领,整体动作。这样做,旨在让学生廊清整套动作的疑团,做到“未曾入书心中已小有成竹”。在实际体育教学中,我按照事先的准备,在做好整体技术动作完整性和连贯性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把整套技术动作进行拆卸,做到每一个关键技术动作有较明晰的动作要求和技术要领;并适时的抽查和纠正学生的具体动作,营造和谐而又严谨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求知欲火在自己的氧化作用下愈燃愈烈。抓住学生的心理,收紧他们的注意力;除了让学生在玩中娱,仍须注重知识的自身价值,更应让学生在玩中寓。比如在教学生武术套路动作时,我总是把各动作套路进行分细讲解,让学生明了每个技术动作的原由与作用,以及在现实中的攻防策略等,让学生懂得技术动作到位的意义。最后由我总结归纳,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另外,在对备教法的认识上:⑴、我总是能正确处理好教师、学生、教材三者的关系;真正做到备教材的同时,更要备现时中的学生,研透每一位学生身上的求知欲与知识占有量,做到授课深入浅出。⑵、我总是能援引众多先进的教学方法,我总敢打破常规教法的框架;常常在自己的课堂内践行着“教无定法,应运而生”的自然之态,在授课中找出学生的症结后做临时的调整,以期达到最佳的课堂效果。教学中既要照顾少数冒尖生,又要考虑全盘;做到知识整体推进,努力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⑶、在体育教学之余,我总是尝试着课余深入学生,与学生多进行体育活动,多与学生交流,谈心,及时掌握、反馈学生体育学习的信息;这为我教学的及时调整作了很好的铺垫。

三、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在求“鱼”的同时更求“渔”。

古人云:“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也。”不难发现,此语强调的是“渔”字,亦即我们常说的技能,方法。如何掌握体育动作技能,尔后又如何运用所学动作技能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这一直是我教学努力的方向。未来社会要求的是综合型的人才,能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型人才,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作为执教者,更应至始至终把握住这根主线,教学因时,因事而变。在现实的教学中,我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知识间的结构体系,授课过程环环相扣。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是学生心中的知识载体;学生渴望从自己老师的每个毛孔里看到的都是知识的黄金。为把自己的满腹金纶如数传授给学生,这就要求执教者在过硬的学识基础上,还需把握切实有效的教育手段。如何变应试教育中的高分为生活运用中的佼佼者;如何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领悟学以致用的真谛。我的做法则是最大限度地挖掘体育运动技能的外延,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树立社会体育观的大体育观;从生活里找答案,决不囿于方正的单个动作等。在这种打破常规而又另辟新径的教学,能很好的加强学生的运动技能动作的积累、运用及综合性训练。例如在小学的垒球授课中,讲解垒球助跑投掷技术时,按照整套运动技术环节的内在联系;按照人脑的正常思维逻辑,同一知识点的讲解决不是枯燥的“炒剩饭”式,总能新意别出的换作“举一返三”式。适时,适量的课间竞赛式的教学模式,克服了学生怕练,怕投,不敢自我表现的自卑心理;一定程度上,又锻炼了学生的自我运动能力与自我表现能力;为学生以后走入社会提供了契机。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获取知识的方法与途径,这就是“鱼”与“渔”的辨证关系,更是我从教的最真诠释。

时间是检验一切的标准。我执著的育人精神,大胆的尝试,终让自己的单科教学日臻完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突出的表现,于2009年10月被县教育局授予“优秀教练员”的称号;于2010年5月受到了县人民政府的嘉奖;于2010年9月我被县教育局授予“体育学科带头人”的称号。面对成功,我坚信成功不是终点,它只是一个过程。在教学里,我崇尚着:追求着才是最美的。教学艺术是无止境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仍将摸着石头在教学艺术的海洋中跋涉。

二0一0年十月

体育教学总结

体育教学总结

体育教学总结

体育教学总结

体育教学总结

体育教学总结

体育教学总结

体育教学总结

体育教学总结

体育教学总结

《学年度体育教学总结.doc》
学年度体育教学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