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雪》教案

2020-03-02 19:48:3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看看鲁迅这个文学战士笔下的雪有何特点,又寄托了他怎样的情感呢?

背景简介: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雪》,请大家把书本翻到第56页。(师:板书课题与作者)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此篇散文诗,描写了哪几种雪景? 师:听配乐朗诵,边听边思考:文章描写了哪几种雪景?主要体现在哪些段落?

1、检查预习,正音。(略)

2、师:文章描写了哪几种雪景呢?主要体现在哪些段落? 明确:南方的雪 朔方(北方)的雪 (师板书)

三、细读课文,品析文中两幅雪景图——掌握景物描写的特点。

师: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两处雪景的,他为何能描写得如此的美呢?

(一)南方的雪

师:请大家先默读1——3段,思考江南的雪的特征是什么?你是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1、直接点明特点:南方的雪:滋润美艳(水分多,不干燥)

2、辅以修辞:用了两个比喻:“南方的雪”是隐约(感觉不明显)着青春的消息(联想到诗人雪莱的一句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冬天来了,春天还会久吗?”。我想,江南雪野中隐约着的生气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是在启示人们:冬雪之后,春天就不远了),

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用“处子的皮肤”来比喻雪,引起读者对江南的雪的形态的想象,写出江南的雪白皙、柔嫩、健康的特点,意境新美)写出了江南的雪的生机与活力。

3、侧面烘托:

1)色彩映衬:雪野中有血红的山茶花、白中隐青的梅花、深黄的蜡梅、冷绿的杂草。在数九寒天,作者用花的血红、深黄、白中隐青和草的冷绿,映衬雪

的洁白,使柔雪显得更为明艳,透露出盎然的生机,蕴育着生命和希望。

2)人物活动——我的幻想:蜜蜂在雪野中“忙碌地飞着”,“嗡嗡地闹(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红杏枝头春意闹)着”。这一“飞”一“闹”煞时使整个雪野活跃起来,呈现出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这里,不仅使读者看见烂漫的冬花,而且仿佛听到吟唱的春虫,感受到作者热烈期待春天的心声。

儿童塑雪罗汉:为了进一步扩展雪野的意境,使江南的雪富有生命力,作者用朴素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儿童塑雪罗汉的水墨画,通过“呵、“偷”、“访问”、“拍手”、“点头”、“嘻笑”这些充满活力的词,刻画了儿童特有的动作与神情,反映了他们天真活泼、纯洁的心灵,使雪有了人的生命。

师小结:南方的雪温和、滋润美艳、富有生机,(师板书)那北方的雪呢?

(二)北方的雪:

师:指名朗读4——6段,思考北方的雪的特征是什么?你又是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

1、直接点明特点:永远如粉,如沙,决不粘连(从形态上来说)

2、辅以修辞:用了两个比喻句:如粉,如沙和如包藏火焰的大雾:“写出了它的质地、形态”

3、侧面烘托:用“无边的旷野,凛冽的天宇”(没有什么奇花异草作伴)作为雪活动的背景,衬托它的“孤独”,突出它的气势非凡。

师小结:北方的雪如粉,如沙,永不粘连,蓬勃奋飞 ,气势磅礴(师板书)

三、合作研讨,了解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师小结过渡:作者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两幅冬天的雪景图,我们经常说文章写景并不是单纯的写景,而是借景(抒情)

师:那本文借写雪景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请前后桌间相互交流,并结合文中语句谈谈你的理由。

生交流略

学生的回答可能有:(南方的雪)

生1:两处雪景的不同应是寄寓了作者不同的情感:江南的雪是滋润美艳的,但作者所处的时代与社会又是黑暗的,所以身处此种环境,写美艳的江南雪景是为了表达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生2:写江南的雪地里的塑雪罗汉,作者的家乡也地处江南,小时候出玩过这些活动,但现在人到中年,远离家乡,对这些活动与乐趣只能留在回忆里,所以写江南的雪景也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

生3:在雪地里塑罗汉是非常值得回忆的,是富有生活情趣的,可以说是美的,但这种生活的美却是易逝的,在晴天之下,雪罗汉却易于消融了,这也表达了作者对美的事物虽美但却又容易消失的一种惋惜之情。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理想的向往与追求。

明确:师:通过对滋润美艳的江南的雪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但景虽美,情虽深,但美好的事物却又总是不长久的,使人难免心生惋惜之情怀。(板书:抒写渴望美好生活的情感) (北方的雪)学生可能较难理解,教师可作如下提示:

(提示:北方冬天的环境:无边的旷野,凛冽的天宇、呼啸的旋风、干燥的空气。一言以蔽之“环境恶劣——空旷寂寞、荒凉寒冷”。但雪的表现呢?——决不粘连,孤独的灿灿的生光、蓬勃地奋飞、旋转且升腾,这体现了雪的什么精神?(体现了一种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这种精神可以撼天动地,使太空也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生4:而北国的雪景则一改描写江南雪景的情调,变得大气,豪雄,慷慨激昂。请大家听听:永远如粉如沙,绝不粘连,它是孤独的,但却又是雄健的。在晴天之下蓬勃地奋飞,灿灿的生光,旋转而且升腾。这就让我们想到人在碰到困难时的坚强不屈的精神。这种精神也正是作者所要赞颂的。

师:千言万语浓缩于一句: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师激昂地小结:朔方的雪是孤独的,它没有奇花异草相伴;它又是不屈的,滋润万物使大地充满生机活力的雨在抗击寒流中献了身,变成了雨的精魂——雪,仍不屈地抗争着;它虽死犹生!真地称得上是: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板书:赞颂不屈的斗争精神)

师:请大家有感情的朗读4——6段,再次感受朔方雪的不屈的斗争精神。

四、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勇于抗争的精神。

师:学到这里,老师想到了昨晚同学提出的一个问题:他说,朔方的雪象征了鲁迅先生,朔方雪的斗争精神正是鲁迅精神的写照。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板书设计:

南方雪景图:滋润美艳 ( 抒发渴望美好生活的情感)

北方雪景图:如粉,如沙 (赞颂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人教版八年级《老王》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教案[材料]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

下雪了教案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美术教案

美术人教版初中八年级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雪》教案.doc》
人教版八年级下《雪》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