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华传统文化进课堂

2020-03-02 04:20:0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让中华传统文化进课堂

——教学案例

子午镇中心小学 李思禄

主题背景

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一直提倡教师要起到主导作用,课堂教学通过教师的引导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现实教学当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一般能够较为明显的体现出来,那么如何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显现出来,摆脱一味的教师主导灌输式的教学情境是本案例探索的重点。

本课的主题是“传统文化的继承”。小学生对于抽象的概念有一定的理解难度,但是如何将抽象化的概念通过实际生活的实例展现给同学则是教师应该考虑的重点。本课中对传统文化概念以及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如: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和传统思想,这些都可以选取生活中的实例通过多媒体直观展示让学生分组思考得出结论;而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的特点是本课的重点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和归纳总结使学生得出结论;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则是本课的核心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从现实生活中提取单方面的实例,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以及区分和思考得出对待传统文化正确的态度。

案例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首先通过PPT展示两组图片,其中清明上河图为一组;北京的故宫为一组。

创设问题:通过这两组图片的对比,请同学们思考,里面哪些属于我们的传统文化呢?

学生回答:清明上河图与北京的故宫属于传统文化。

(二)继续设置问题情境探究,推进新课

探究一

创设问题:通过前面的图片展示,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分类很正确,那么请继续结合上面的图片思考,你是通过什么标准将属于传统文化的图片选出来的呢?

学生回答:区分标准有存在的时间长短和能否流传至今。

教师总结:文化存在时间的长短就是此文化的离现在有一定的年代,能否流传至今则体现着传统文化是否能够稳定的流传下来。所以此时引出传统文化的含义就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和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探究二

通过PPT展示2组图片,第一组展示端午节划龙舟和春节春联两副图片、创设问题:通过观察上面四组图片,请同学们思考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这些是不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呢?第二个问题:你能通过观察图片归纳出传统文化有哪些表现形式吗?第三个问题:传统文化的这些表现形式各自代表什么呢? 创设问题引导环节:第一组图片是表现出中国人过年过节时的一些习俗,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形式;而第二组图片是从古代建筑的角度表现传统文化。

教师总结:传统文化可以以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四种形式表现出来,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从这四个方面进行继承的。 传统习俗:是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的、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传统建筑:凝固的艺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传统文艺: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等为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思想: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等。——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探究三

上课之前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提前准备材料,教师准备我国各民族服饰的图片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学生准备的材料为我国古代以来过春节的风俗习惯。 教师准备的材料:通过PPT展示2组图片。一族为传统藏族服饰与传统苗族服饰;另一组为传统傣族服饰与传统满族服饰。 学生准备的材料:古代至今的春节风俗习惯,包括唐代春节放灯和饰梅花妆、宋代春节燃放爆竹、明代春节拜年送名片、清代春节猜灯迷等传统习俗。现代春节电脑控制放烟花爆竹,网上猜灯迷,网络、电话、短信拜年等习惯。 讨论:

1、通过对比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体现出传统文化的什么特性?

2、古代春节的风俗习惯至今保留下来的有哪些?它们有哪些特点? 教师总结:传统文化的特点是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三)继续引导学生,将知识生活化

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仅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更要将思考推广到生活中,让学生更加细心地发现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利用本课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这些传统文化的特点,在课后在生活中再思考自己应该如何对待身边的这些传统文化,让学生汇集各自的心得体会,形成课程小结。

教学反思

本课知识核心是让学生明白如何认识传统文化,课堂中通过不断发问让学生思考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此举更可以将学生的思维与知识紧密的联系起来,通过思考和探讨使学生对知识层层深入去思考和理解,使学生能全身心的参与课堂教学工作。但是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围绕教师所提的问题思考必须解决这样几个问题:第一,所设置的问题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或者是学生所了解的例子,尽量避免将问题情境设置于学生知识和认识的盲区;第二,设置的问题情境时应观察学生的反映,教师必须激发学生思考的同时又加强对学生的思考的引导,使学生能朝着教师设定的方向思考和探讨,避免出现答非所问或者学生思考和讨论出现盲区、盲点的现象;第三,课堂教学活用多媒体的同时也应当适当的加以板书,多媒体播放的速度尽量放慢,配合板书使学生的思维能够跟上教学的进度,使学生能层层推进地理解知识。此外课堂才做层面还需要教师提前准备好相关的资料,如图片展示以外的关于传统文化表现方面的知识应加以准备,做到课堂上旁征博引,信手拈来,保证课堂教学有较高的质量。

中华传统文化进课堂活动总结

中华传统文化进课堂活动总结

中华传统文化进课堂活动总结

传统文化进课堂

历史教学随笔让中华传统文化走进历史课堂

如何推进传统文化进课堂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放异彩

关于开展“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活动的实施方案

让传统文化点燃古诗文课堂

将传统文化“请”进校园 “请”进课堂

《让中华传统文化进课堂.doc》
让中华传统文化进课堂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