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教师工作热情的方法

2020-03-03 09:40:3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浅谈如何激发教职工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建昌小学

蔡雨萍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关键是教师,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是学校工作的核心,是学校发展的动力之源,而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是衡量教育管理的试金石。作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现代学校管理,关键在于如何建立“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模式,激发和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使教职工主体的发展与学生主体的发展在教育过程中达到有机融合,促进学校的科学、和谐发展。下面,我将结合人文化制度管理和教职工个体需求两个方面,谈谈如何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一、建立科学、人文化管理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规范是实现学校管理高效化的重要保证,也是办好学校的有力手段;而以人为本的人文管理则是学校管理的活力源泉。制定科学、人性化的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是学校管理的理想境界。

1、有效制度要“取之于师”

学校管理制度、规范和考核方法的直接执行主体是广大的教职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制度,才能创设一个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良好工作氛围,才能充分地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热情、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学校科学、和谐发展。如何建立一套能充分激励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的规章制度呢?我个人以为,学校规章制度“用之于

1 师”,那么也应“取之于师”,让最了解学校和学生情况的教职工真正成为建章立制的“主人”。例如:我校规章制度出台前,首先由校工会组织充分征求广大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学校在广泛征集意见的基础上通过教代会或全校性的教师会议表决通过,然后确定制度。制度出台后有一个试行期,试行期间,学校根据教职工、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应作恰当的调整后最终实施。这种“取之于师,用之于师”的规章制度不仅具有科学性、权威性,而且更易于为广大教职工所接受,也是教职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有效手段。如我校制定的《教职工考勤制度》、《教师年度综合考评制度》、《教师教学质量评估制度》等制度,无不是经过自下而上、又从上到下反复研究制定的。

2、制度管理要民主化

(1)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是激励教职工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的前提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欲激励别人,先激励自己。要求教职工争先创优,管理者必须先有争先创优的决心和信心。这样,管理者就可以一种无形的人格魅力感染大家、激励大家,在学校形成团结的凝聚力、率先垂范的号召力、能言善辩的说服力、坚毅强硬的震慑力的良好氛围。

(2)实行校务公开、民主监督,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校务公开是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校依法行政、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重要举措。只有真正做到校务公开,才能增添教职工的信任感,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为此,学校必须成立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制订校务公开实施办法,保证校务公开工

2 作顺利有序地开展。凡涉及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决策,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相关事项等情况,都予以公开。具体包括:学校发展目标、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工作总结、管理制度、财务收支、基建、大宗物资购置、人事选拔任用、评优评先以及其它应给予公开的事项。实践表明,校务公开使学校工作的透明度增加,教职工对学校事务更加关心,能以主人翁的态度看待问题和处理事务,学校干部队伍工作的规范化明显加强,真正达到了“还管理者清白,使教职工明白”及凝聚人心的效果。

(3)完善教代会制度,彰显教师的主人翁地位

教代会制度的实施是依法治校的重要体现,也是发挥教职工主人翁地位的重要载体,教代会为教职工的参政议政提供了舞台,对于提高教职工的工作热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然,教代会制度应与学校的发展同步,不断完善,例如,我校教职工代表由全校教师分年级组投票选举产生,兼顾年龄、性别,任教学科等诸多因素,有广泛的代表性,坚持每年召开一次教代会。例如:我校教代会前夕:学校工会就教学研究、常规教学管理、校园建设、教师业绩奖惩方案等诸多方面广泛征求广大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汇总小结形成教代会上的提案。教职工代表在教代会上集中讨论并研究这些提案,学校管理层认真分析提案,对每项提案及时作出答复。教职工为学校献计献策,既弥补了管理中的不足,又反映了民主治校的精神。况且,由于学校不断采纳教职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使教职工感到自己是学校的一员,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主人翁意识不断提高,并使学校的一些决策

3 执行起来顺应民心民意,促进了学校的发展目标与教职工自身的发展目标的不断统一。

二、关爱教职工,促进教职工主体发展

现代管理理念认为,三分管理七分情。如果说人文制度管理是刚柔并济的先进机器,那么在落实制度管理的同时,我们如何做到关心人、尊重人,在管理上严格要求,在细节处体现关心,为教职工营造宽松和谐、团结协作、公平竞争的工作环境,则使我们能“和谐”驾驭这台机器。

“以心换心,关爱教职工”。关心和严格要求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首先,要在日常生活、工作的大大小小事情关爱教职工,关注教职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辩证地看待教职工,处处体现对教职工的尊重爱护。对爱提不同意见或有小毛病的教师,不求全责备;教师有时提出的要求但学校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应及时耐心地做出解释,切实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困难,如对工作受挫、生重病、遭遇意外、家庭矛盾、婚姻问题等等,学校主动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其次,沟通中的激励。通过沟通产生激励效果,渴望获得尊重、欣赏是人的共性,在沟通中对教职工适当赞美,不仅是对其工作的肯定,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其自觉发挥其才能。再次,关心爱护教职工也要明确责任、严格要求,压担子,促使教职工忠于职守、敬岗爱业,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形成的团队理想和“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主人翁意识,实现自我、学生、学校发展的有机统一。如,我校利用教师节、元旦等组织教师演讲比赛,唱卡拉OK等教师

4 们喜欢的文体活动、每年利用三八妇女节组织教师外出学习民族传统文化,这样加强了各年级组老师间的交流和沟通 ,增进了教师间的友谊。另外,组织教职工每年体检、建立“教职工生日关爱工程”等,让教职工时时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以诚想见,沟通心灵,呈现出一个人人争先进、奋发向上的良好局面。

三、发挥名师工程的作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要想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就要创造条件,鼓励和培养他们成才、成名,使广大教师得到社会、家长的认可和尊重,提高自身的声誉和社会地位。十余年来,我县实施的阳光名师工程评选活动,可谓是给广大教师成名、成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学校要充分利用名师,想方设法整体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1)让名师参与学校管理

学校对被评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教学能手的教师,可以通过家校通,校园网络、家长会、校园宣传栏等各种方式向家长、社会广为宣传,提高他们的知名度,接纳他们参与学校重大教育教学政策制定,优先考虑参加上级安排的重大教育教学教研活动,优先安排外出培训和参观学习、课题研究等,同时通过发放一定的奖励津贴以提高名师待遇。

( 2)发挥名师“结对子----一帮一”的作用

学校要充分利用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一位骨干教师和一个青年教师结成互帮对子,每学期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研讨不得少于三次,名师当好“师傅”,带好“徒弟”,达到教学相长的

5 目的。

(3)实施名师培育工程

学校每年要通过组织优秀青年教师岗位大练兵,名师上示范课等活动,让全校老师学习他们的先进教学经验,以便涌现更多的优秀教师;学校尽可能的安排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外出参加各级各类比赛,使他们有更多的施展才华的机会,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并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风格。

四、利用奖励机制,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要想真正达到强化管理、深化改革的目标,必须彻底改变那种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差一个样的不正常现象,必须把报酬与贡献联系起来,使教师认识到工作的好坏、贡献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切身利益,从而把精力和时间全部用在工作上。奖励满足不了某些精神或物质方面的需要,但它可以增强人们行为的内驱力,从而保持和提高行为的积极性。但奖励不合理,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学校管理者在运用奖励手段激发教师积极性时也应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奖励一定要做到公平合理

奖励必须客观、公正,才能起到积极作用,教师往往把自己付出的劳动与奖励相对照,如果相差不大,他们就会感到心理平衡,同时也会把优秀者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更加努力工作,以获取下次更大的奖励。如果奖励不公正,就会挫伤他们工作的积极性,认为自己付出的劳动没有得到学校的认可,以后在工作中可能就会垂头丧气、降低积极性的程度。因此,学校领导者必须公平、合理地对待每位教师

6 的工作能力和业绩,并根据科学标准给予合理的评价,并进行洽当的奖励。另外,奖励最好使用民主方式进行评议,使人们产生共识:只要付出,就可获得成果。

(2)物质奖励要与精神奖励相结合

物质奖励,就是以金钱、实物等形式,来满足人们的衣、食、住、行生活方面的需求,这是一种外在的奖励方式,它意味着社会和集体对其工作成绩的肯定;精神奖励即以表扬、颁发奖状、登光荣榜、评优选模、晋升职务等形式表现出来的内在奖励方式。两者对于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来说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学校应使奖励既满足于教师的物质需要,又要满足于他们的精神需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对那些工作兢兢业业、脚踏实地、扎实工作的教师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把工作表现、教学能力、教学质量与评优选模、职称评定挂钩,使之精神上得到安慰和满足,从而迸发出更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奖励及时,激励教师专业化发展

学校对在每学期期末考试和抽考、统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要进行必要的物质奖 励,通过评优等活动进行精神鼓励,还对辅导学生获奖、辅导学生发表文章的老师进行奖励,同时对获奖的教师、发表文章的教师进行奖励,让这些专业化水平高、素质好、能力强的教师脱颖而出,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的信心,同时也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学习的榜样,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共同发展。

总之,只有真正做到人文关怀和制度管理的和谐运行,适时、适势、适度地综合地运用激励方法,才能更好地发挥和调动教职工的工

7 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才能使其外在的“敬业”转变为发自内心的“乐业”,从谋生的“职业”转变为生命托付的事业,促进学校管理的良性发展。

改变工作态度,激发工作热情

如何激发员工工作热情

激发写作热情

用关爱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拓展训练感想拓展激发工作热情

军转:军转干部培训激发军转工作热情

弘扬劳模精神,激发工作热情

如何激发工作热情心得(定稿)

重温入党誓词 激发工作热情

浅谈激发职工工作热情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方法

《激发教师工作热情的方法.doc》
激发教师工作热情的方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