逊克县农村党员与入党积极份子队伍结构现状及整改措施

2020-03-03 15:03:2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逊克县农村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队伍

结构现状及整改措施

一、基本情况

1、我县人口概况

逊克县位于小兴安岭中段北麓,黑龙江中游右岸,行政区划面积17344平方公里,辖9个乡镇,77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8.65万人,农村人口3.6万人,其中1000人以上的村11个,500-1000人的村37个,300-500人的村20个,300人以下的村9个。平均每村人口为460人。农村人口中16至49岁青壮年人口2.07万人,其中外出求学、参军、经商、务工青壮年约3500人,约占17%。流出人口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2、我县农村党员队伍概况

截止目前,逊克县委下设9个乡(镇)党委,77个党支部,共有农村党员1573人,其中女党员242人,占15.4 %;高中以上学历党员583 人,占37.1%;35岁以下党员290人,占18.4%,36至45岁党员533人,占33.9%,46至59岁党员591人,占37.6%,60岁以上党员399人,占25.4%。2010年底,两年未发展党员的村9个,一年未发展党员的村28个,三年未发展35岁以下党员的村10个,两年未发展35岁以下党员的村24个。

3、我县农村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概况

我县现有农村发展对象90人,农村入党积极分子625人,女入党积极分子104人,占16.6%;35岁以下入党积极分子368人,占58.9% ;高中以上学历94人,占15%;初中以下学历 533人,占85.3%。

二、影响我县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不利因素

1、客观因素限制。

我县地理位臵偏远,人口基数小,空巢现象严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很多农村青年外出求学、入伍参军、经商、打工。且我县地处林区,近年来响应国家号召,退耕还林工作力度加大,有些农村耕地面积缩水,随着近年来农业机械化作业程度不断提升,很多农村劳动力都解放出来,为了更好经济收入和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外出打工的青壮年人口逐年增多,形成人户分离现象,留在村里的大都是老弱妇孺,客观上造成农村发展党员后继乏人。

2、主观因素影响。

首先少数农村党员认为搞经济就是个人发家致富,只顾打自己的小算盘,淡忘了党员的责任和义务。缺乏争先意识和带头致富的本领,小富即安,把自己等同于一般群众,甚至落后于群众,“双带”能力不强,影响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再有一些基层党组织管理方式陈旧,人心涣散,对发展党员工作不重视,特别有些村干部宗族观念过浓,发展党员

近亲繁殖严重,存在打压好苗子现象,制约着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顺利开展。还有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转型,好多青年人理想信念意识淡薄,认为入党就是为了当干部,对党的认识一知半解,以偏概全,加之生活就业压力大,失去入党的主观愿望。

3、队伍结构不合理。

一是年龄结构老化。老党员多,青年党员少,平均年龄55岁;二是性别比例失调。女性党员少,仅占18%,甚至个别村支部一直没有女性党员;三是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大多数党员为小学、初中文化,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偏少,甚至有一部分仍然是文盲;四是积极分子队伍萎缩,平均每村积极份子人数不足10人,55岁以上的积极分子人数占有一定比例,一部分人早已失去了积极性。

4、对党员管理力度不够。

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管理方法简单,管理粗放,组织生活开展不够正常规范,尤其是一些集体经济匮乏,无钱办事的村,组织生活开展无实际意义,学习内容仅局限于读书看报,加之,少数党员外出务工流动性较大,有的只交党费,很少参加组织生活,甚至长期不参加党的活动,成为“挂名党员”。

三、整改措施

1、改变观念,着眼长远,提高思想认识。

按照省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的要求,从党的生存、发展和稳定的战略高度着眼,大力加强和改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全县各级党组织对做好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把那些具备党员条件、符合要求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努力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巩固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和政权基础。

2、认真谋划,创新方法,层层抓落实。

县委组织部制定下发了《全县农村发展党员工作实施办法》,注重改善党员队伍的结构和分布,重点向优秀青年倾斜、向优秀经济能人倾斜和向党的力量薄弱的地方倾斜,实行“三个一”工程(即确定发展党员工作最低标准为一年一村发展一名党员)并将发展党员工作与年终绩效考核、先优模评选、村干部招录公务员等工作挂钩,制定奖惩办法,实行一票否决。指导各基层党组织结合实际,认真制定发展党员工作计划,细化分工,层层落实,确定合理的发展规模,保持均衡发展,避免突击发展、长期不发展和发展数量大起大落等不正常现象发生。

3、强化教育,提升素质,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一是要建立健全培训制度和工作机制,完善农村党员“三会一课”和组织生活会制度;把党员参加学习情况纳入民主评议党员范围;将党员培训工作纳入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是要整合资源,上下联动,协同各部门整合各类专业人才、有关专家、种养植(殖)能手和致富能人资源,分层次“菜单式”对农村党员及积极分子开展轮训,充分利用大组工网远程教育平台开展教育培训。三是利用有效载体加强党性修养教育,在重大节日和事件纪念日开展党员主题实践活动,结合“创先争优”“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三个代表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等活动,创造条件,搭建党员党性锻炼和能力提升的平台,促使他们加强锻炼,提高工作本领,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并及时对成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党员进行表彰,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4、夯实基础,拓宽渠道,形成合力促发展。

一是重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农村党支部战斗力。加大投入配齐配强农村党支部阵地硬件设施,为党支部活动提供物质保障;加大对组宣干部的培训力度,真正让党的工作路线,政策,方针进基层,入人心,提升组织公信力,促进发展党员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加强与共青团,妇联组织共建共促,搞好群团组织推优工作。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生机和活力,加强党群共建力度,健全和完善群团组织推优程序,强化推优意识,变一手抓为共同抓,形成合力,及时把优秀青年,优秀妇女吸纳入党组织。三是从农村社会中的活跃群体入手,畅通渠道,以点带面,推进工作开展。注重从毕业学生、农民工、农村经纪人、致富能手、复转军人等群体中

选拔培养入党积极分子,针对这些人的特点采取分类培养方式,如针对农民工采取双向培养,跟踪培养,委托培养等方式。变“等成熟”为“促成熟”,不断壮大农村党员队伍。

5、规范程序,有效监督,确保队伍纯洁性,严肃性。一要坚持标准。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把握好发展党员的尺度,决不求数量而轻质量,并坚决抵制“关系党员”、“人情党员”等。二要发扬民主。要认真贯彻执行“三公一票”(公推,公评,公示,票决)、农村发展党员“全程联名推荐”等制度规定,增强发展党员工作的透明度,保证广大党员对发展党员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三要规范程序。严格执行发展党员工作程序,认真履行入党手续,即不简化程序、突击发展,也不求全责备,故意刁难,保证程序合法性,严肃发展党员工作纪律。四是加强监督。强化党委成员列席支部大会制度;完善发展党员谈话制度;坚持三级预审制度;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发展党员过程进行全程记实,及时归档立卷,做到有据可查,有利于党内外群众监督。

逊克县委组织员办公室

2011年8月1日

入党申请书与入党积极份子

入党积极份子思想汇报

入党积极份子演讲稿

入党积极份子思想汇报

入党积极份子思想汇报

入党积极份子思想汇报

入党积极份子自传

入党积极份子思想汇报

入党积极份子思想汇报

入党积极份子心得体会

《逊克县农村党员与入党积极份子队伍结构现状及整改措施.doc》
逊克县农村党员与入党积极份子队伍结构现状及整改措施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