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广镇精准扶贫工作汇报

2020-03-03 22:41:5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洪广镇2016年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县委、县政府精准扶贫文件精神,以及县委办、县政府办工作要求,我镇严格按照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和扶贫攻坚的要求,把握时间节点,走实规定步骤,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现将我镇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情况及问题建议汇报如下,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贺兰县洪广镇欣荣村、广荣村截至目前共搬迁3083户,16019人。其中:欣荣村1817户11007人,广荣村1266户5012人。劳动力为9552人,占总人口的58.6%,其中:欣荣村6480人、广荣村3072人;16岁至29岁的为2866人。30岁至49岁的为4776人,50损岁至60岁1910人,分别占适龄劳动力人口的30%、50%、20%。截止2016年10月份劳动力转移人数4766人,实现劳务收入3475万元。其中欣荣村劳动力转移3506人,劳务收入2740万元,广荣村1260人,劳务收入735万元。通过贫困对象识别,入户登记实事求是地获取了贫困对象的各项信息资料,并组织信息录入员将对象信息录入电脑系统,建立电子档案,做到户有表、村有册、镇有电子档案。目前有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815户3786人,其中:欣荣村未脱贫建档立卡户642户3087人,广荣村173户699人。

二、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宣传动员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会议和讲话精神,主要领导亲自调查研究,亲自动员部署,亲自督查推动,确保了全乡精准扶贫工作顺利推进。一是成立以书记、镇长为组长,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各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镇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站、所全面抓的工作格局,明确了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落实专项工作经费,做到了机构、人员、经费、责任“四个到位”,为顺利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二是通过召开村组干部会和群众会、驻村干部走村串户、LED显示屏、党务村务公开栏等方式在村组干部和群众中进行广泛宣传,调动了广大干部工作积极性,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三是按照“一村一规划、一户一计划、增收有路子、脱贫有目标”的要求,研究制定了切合实际的一年扶贫工作方案、精准扶贫三年发展规划和五年奋斗目标,进一步把减贫目标和脱贫时间细化,做到村有发展目标,户有致富项目,为全面开展好此项工作指明了方向。

(二) 扎实做好建档立卡,摸“准”扶贫对象,确保精准扶贫“靶向定位”。

1、核准底数,精准识别。欣荣村、广荣村两村群众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按照精准扶贫核心要求,为进一步摸清扶贫工作底数,全面了解群众在就业、上学、就医、增收等方面的困难,严格规范对象识别程序,我镇联合县扶贫办组织各帮扶单位逐门逐户对贫困农户基本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摸底,将贫困户人口信息、住房、就业等基本信息进行了归档整理,并认真组织开展了“回头看”工作,全面完成了两个村642户、6480人的建档立卡工作,真正做到了贫困数据清,贫困底子明,为下一步全面落实好扶贫项目提供了详实准确的数据资料。

2、完善系统,建档立卡。按照国家和省、市、县对贫困户、贫困村进行识别和建档立卡的工作要求,我们严格执行识别标准,把最贫困的户纳入帮扶范围,科学合理制定帮扶计划。分社逐户建立了基本情况数据库,按照统一的贫困识别标准,完善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资料,建立互联互通扶贫信息系统平台,做到“一户一网页、一户一对策、一户一帮扶、一年一结果、一年一核查”,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并按照“规划到社、帮扶到户、责任到人”的总体思路,精心编制了洪广镇精准扶贫实施方案,确立了贫困户主导产业,填写发放了贫困户登记表、扶贫手册,制定了贫困户脱贫计划,真正做到“有卡、有簿、有册、有档”,对贫困人口、贫困家庭实行信息化管理。并对识别出来的贫困户制定帮扶措施,通过分析致贫原因,对扶贫对象逐户确立帮扶项目,建立脱贫规划明白卡、台账,明确帮扶责任单位、帮扶人员。具体采取扶贫项目拉动、合作社捆绑发展、就近务工等扶贫模式,集中力量予以扶持。

(三)加强产业带动,加快精准扶贫步伐

在积极做好扶贫户摸底调查的同时,深入分析贫困户的致贫愿意,结合扶贫户实施找准帮扶突破口,提出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的致富措施。同时督促“两委”落实好各项惠民惠农政策,积极协调帮助贫困村、贫困户争取项目资金,指导村“两委”开展“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严格按要求做好扶贫资金和项目的公开公示工作。以市场为导向,打造“一村一品、一户一业”的农村特色产业,计划投入产业扶持专项资金 万元,在欣荣村规划1000亩盐碱地土壤改良、特色种样设施温室、大中拱棚改造等特色产业建设项目。坚持规划与建设同步,确保维护稳定与创新管理并举,通过利用闲臵改造提升、新建特色现代化设施温室等,既解决了移民群众的安臵、务工,又能壮大村集体经济、杜绝劳务外流,增加群众收入。预计能实现 户 人脱贫致富,能够全面完成县上下达的年度贫困人口减贫任务。目前新建养殖圈舍及温室已经完工,种鸽和种兔已进入采购完成,即将实施到户。

(四)促务工,推进劳务输出“转穷路”

欣荣村、广荣村青壮劳力大多学历低,无技术专长,都处于想致富无门路的尴尬境地。为了进一步做好生态移民的就业安臵工作,实现“一户一岗”的生态移民就业目标,县扶贫办、就业局和我镇多方联合按生态移民年龄结构、文化层次、技能特长、培训需求等情况挨门逐户、分门别类进行摸底调查并进行造册登记管理。利用标语、宣传单等方法把政策送到农户家中,使贫困家庭成员及时掌握培训信息,转变就业观念,让更多的贫困家庭学生能够接受职业教育。为了实现建档立卡家庭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全覆盖,力争使有培训需求的劳动力至少有1 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掌握1-2门就业技能,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我镇2016年计划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2135人,其中:精准脱贫地方特色技能培训600人(闽宁月嫂300人、驾驶技能150人、服装裁剪150人);精准脱贫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1210人(中式烹饪150人、特色小吃150人、建筑专业100人、工程机械200人、设施农业300人、水暖化工80人、机电专业180人、保安50人);电商培训100人;实用技术培训150人;雨露计划补助75人。截至目前共累计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84期4200人,培训的专业有,电工、电焊工、装载机、挖掘机、家政服务、月嫂、烹饪、设施农业等工种。

为了确保培训质量,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就业问题,我县与中标的培训机构签订培训就业协议,确保培训学员考核鉴定合格率达到80%以上,组织就业达到70%以上。确保贫困群众劳务收入稳定增长,确保贫困群众已经就业的稳岗、未就业的能重新就业。

(五)搞三讲,激发正能量“拔穷根”

民风的好坏,关系到一个地方的发展,关系到一个地方的形象,关系到一个地方的机遇。因此,我镇始终把坏民风的整治,新民风的树立当做一件大事来抓。引导和教育群众树立“讲良心,讲诚信,讲孝心,与人为善,和睦相处”的新民风,组织有正气,讲正气。同时,村上召开群众大会时通报村上的好人好事和歪风邪气的典型案例,引导群众监督群众,促使民风好转。

三、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发展因素

一是产业扶贫投入不足。上级财政资金有限,无法满足贫困村扶持需求。尽管县上整合了许多项目和资金,仍然没有充足的资金投入贫困村参与基础设施和产业开发。目前,村上没有形成优势新型产业,而传统种养殖产业劳动力需求大、风险高、经济效益低,且缺少明确的奖补政策,依靠农户自身发展,规模小、经营粗放,难以形成规模化、现代化产业发展格局,导致为农户制定发展规划中,涉及到种养殖业的落实程度都相对较差。二是土地资源利用率低。水利工程配套不齐全、标准低,节水灌溉意识不强,制约项目效益发挥,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灌区内农业机械化程度有待提高,农业种植单

一、粗放、科技含量偏低。在大水漫灌的情况下,仅有的一条排水沟,排水不畅、项目区地处宁夏平原自流灌区,地势低洼,常年大水漫灌会导致土壤盐渍化。四是年轻人可以外出打工,妇女、老人不能外出打工,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就近不能完全安臵剩余劳动力。五是返贫现象比较突出。贫困人口普遍接受教育程度低,观念陈旧,科技意识不强,缺乏致富能力和发展门路,贫困户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病残户或无劳动力户,脱贫难度较大。另外,每年都会出现一部分已经脱贫的人群,由于脱贫基础不稳,因病、因灾、因学等原因又重新返贫。

四、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一是要把加强村级班子建设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关键。村“两委”班子是农村群众的主心骨,是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其抓落实、促发展能力如何,其自身的作风怎样,直接影响到当地的村风、民风,直接关系到村上的经济发展。如果村级班子每名成员都能在工作作风、干事魄力、能力水平上“过得硬”,脱贫致富的目标就会早日实现。 二是要把项目带动作为加快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支撑。项目扶贫、项目拉动,是精准扶贫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加大对贫困村的项目争取力度,着力加大产业培育力度,通过项目的实施和拉动,增加收入,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三是进一步加强与县劳务部门和帮扶单位的衔接联系,及时掌握并提供各类用工信息,进一步扩大劳务输转规模,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精准扶贫工作汇报

精准扶贫工作汇报

精准扶贫工作汇报

精准扶贫工作汇报

精准扶贫工作汇报

精准扶贫工作汇报

精准扶贫工作汇报

精准扶贫工作汇报

某镇精准扶贫工作汇报材料

精准扶贫工作汇报材料

《洪广镇精准扶贫工作汇报.doc》
洪广镇精准扶贫工作汇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