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讲稿(推荐)

2020-03-02 15:32:5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将 进 酒 讲 稿

背景:2分钟

思想内容——写作背景

3 李白诗歌现存900多首,基本上都是精品。如果我们一定要把李白的代表作压缩到两篇的话,其中一篇肯定是《蜀道难》,另一篇就是《将进酒》。

通过对《将进酒》的学习,可以理解李白的政治思想和人生追求。 李白给自己设计了一个理想化的人生道路。这就是所谓三部曲,第一步是风云际会,委以重任;李白不走寻常路,他不参加科举,不想从基层官员做起,只想出将入相,姜太公、诸葛亮才是他的偶像;第二步建功立业,青史留名;第三步是浪迹江湖,无拘无束,功成名就,但不留恋权势。可是李白连第一步都没有完全做到。

公元742年李白受到唐玄宗的征召,李白有两句诗形容当时的心情:“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认为自己很快就会受到重用,但到长安后只做了个无足轻重的翰林待诏。

可是仅过了两年,李白就被“赐金放还”,就是唐玄宗给李白一点赏赐,然后让李白哪里来哪里去,这对李白来说,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这首诗就写于赐金放还后不久,写于李白情绪最低落、人生最失意的时候。

将进酒就是请喝酒,将进酒属于乐府诗,主要用来写宴会上纵酒放歌,李白正是需要纵酒放歌,来发泄他心中的不满,表达对现实的抗议。

将进酒全诗分为五节,前四句为第一节 开篇起兴 4分钟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我们知道黄河之水是从青藏高原上来,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啊,可是李白仍然嫌他不够高,偏偏要说它从天上来。李白这样说是为了,突出黄河的落差之大,水流之速,气势之壮;

奔流到海不復回

是说黄河气势宏伟,一泻千里。在中国古代文化里,奔流不息的江河往往让人联想到人生的短暂。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乐府诗长歌行就是如此: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这两句给全诗布置了一个宏大而又壮阔的背景,也为后面写人生的短暂伏笔。 高堂明鏡悲白髮

挂在高堂上明镜无所谓悲无所谓喜,这里用了拟人的手法,明镜似乎也有了感情,懂得人性,以青春为喜,以迟暮为悲。

朝如青丝暮成雪,青丝就是黑发,雪就是白发,李白把长达几十年的人生压缩到一天,通过极度的夸张,说明人生之短暂,人生之可悲。

这四句作用就是起兴

善于起兴,善于开篇可以说是李白的独门绝技,李白往往不经任何铺垫,在读者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把要表现的对象推到我们的面前。这是李白天赋的重要表现,历史上学习和模仿李白的人多得很,但套用当今的一句俗话,叫做“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人生如此短暂,那么应该采用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呢,李白的回答就是乐观自信。 乐观自信 3分钟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人生得意須盡歡 实际上李白写这首诗的时候,正处于人生的低潮期,是他最为失意的时候。他这里所谓的得意,就只剩下几个老友相逢,互吐衷肠,纵酒狂歌,发泄牢骚而已。

莫使金樽空對月,既然是老友相逢,就应该开怀痛饮,一醉方休!

天生我才必有用,如今这句话成了我们很多人的座右铭。李白的政治理想,无情的幻灭了,但李白是不会自暴自弃,不会永远消沉,不屈不挠,愈挫愈勇才是李白性格!这句话表现了李白对自己能力和才华的高度自信!

有了对人生自信,金钱的得失也就不在话下了。 千金散盡還復來

千金散尽,李白确实有这样壮举和善举。李白在扬州时候,帮助当地科举落第的读书人,不到一月的时间,就散金三十万。千金散尽还复來还表现了李白重友谊、轻金钱的洒脱性格。

金钱不能解决人生的烦恼,但可以换来眼前的欢乐。下面转入对宴会的描写,宴会的主要内容就是纵酒和放歌。 纵酒为乐

3分钟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烹羊宰牛且為樂

烹羊宰牛是为了突出宴会的奢华,场面的盛大。 會須一飲三百杯

会须就是应该,就是必须,李白用命令的口气要求在座的朋友,一定要喝个酣畅淋漓,一个要喝个烂醉如泥,一定要喝个不醉不归!

岑夫子,丹丘生 岑夫子:指岑勋,李白友人,生卒年不可考;丹丘生:元丹丘,李白友人,盛唐著名的道士,李白第二次婚姻的介绍人。

將進酒,杯莫停 李白之所以直接点他们的名字,也许因为他们喝酒很不爽快,李白很不满意。 到此连用了四个短句。句子变短了,节奏却加快了,烘托出宴会欢快、热烈的气氛,我们似乎看到了宴会上觥筹交错,杯盘狼藉的动人场景。

写了纵酒,后面就是放歌了。 放歌助兴 3分钟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

就在宴会逐渐进入高潮的时候,李白自告奋勇,要给在座的朋友唱一首歌,冒号后面就是歌唱内容:

鐘鼓饌玉不足貴

钟鼓饌玉:钟鼓,音乐,古代贵族举行宴会,一定要有音乐助兴;饌玉:精美的食品。钟鼓饌玉合在一起代表权势,代表富贵,而在李白看来,这一切都不足贵,再次说明李白追求的不是富贵权势,不是物质享受,而是要建功立业,青史留名。 但願長醉不復醒

是说现实过于黑暗,已经容不下任何一个头脑清醒的人了,唯有长醉不醒,才能摆脱痛苦。

古來聖賢皆寂寞

寂寞:在这里不是指孤独,而是不被人理解和接受的意思。孔子就是儒家的圣贤,也是生前寂寞的典型。我们知道,孔子为了推广他的德政和礼治,周游列国,游说了很多诸侯,但都遭到拒绝,孔子自己也说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因为孔子所在春秋晚期,诸侯国兼并非常激烈,是一个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时代,如果奉行德政和礼治,很可能亡国。古來聖賢皆寂寞道出了古往今来,仁人志士的普遍遭遇。只有那些酒徒可以青史留名,被人传颂!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陈王:指曹植,曾封于陈(今河南淮阳)。平乐,就是平乐观,曹植曾经在这里举行宴会。斗酒十千,形容宴会奢华;恣欢谑,就是尽情享乐!李白引曹植和自己类比,是因为曹植也是政治上的失败者,也是著名的诗人和酒徒,也和李白一样怀才不遇,喜欢纵酒狂歌。

纵酒放歌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消愁,最后一节就是写换酒消愁。 换酒消愁

3分钟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消萬古愁。

李白正在一展歌喉的时候,酒店老板来了,他打断李白歌唱,说你们酒钱不够了,这简直是大煞风景,太扫兴了。表面上看是老板节外生枝,实际上这是李白有意为之:宴会已经达到最高潮,即使像李白这样的天才,要写下去也是难以为继的,所以李白正是借老板之口来结束全诗。

老板扫了李白的兴致,这下成了李白的靶子,成了李白发泄的对象。你不是说我没钱吗,我骑的五花马呢,我穿的千金裘呢,通通拿来换酒。

五花马:毛剪成五瓣花形的马,也指名贵的马。 千金裘:价值千金的皮裘。

五花马,千金裘通通拿去换酒,一方面表现李白对金钱鄙视,对友谊的珍视,另一方面也表现李白追求一醉的迫切。

万古愁:是指古今所有有识之士、怀才不遇者的共同忧愁。李白把人生的挫折,理想的破灭,放到历史的长河中去考察,他认为个人的成败得失没有必要去耿耿于怀,怀才不遇是圣贤的普遍悲剧。

全诗气势恢宏,酣畅淋漓,一气呵成。李白的形象始终活跃在诗中,时而呼朋唤友,时而引吭高歌,时而意气风发,时而憨态可掬,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的主观性和抒情性,具有永不磨灭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

参考书和作业 1分钟

风云际会,委以重任

建功立业,青史留名

浪迹江湖,无拘无束

翰林待诏 拟人

迟暮

形象鲜明,气势恢宏, 酣畅淋漓,一气呵成

高校教师面试试讲讲稿:将进酒【讲义】

将进酒

将进酒

将进酒

《将进酒》

将进酒

将进酒

将进酒

将进酒

将进酒

《将进酒讲稿(推荐).doc》
将进酒讲稿(推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