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学会倾听

2020-03-03 22:20:1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学会倾听

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说:上天赐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寥寥数语,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听”的重要性。对于一个公民而言,倾听是一种素养,是一种品质,是进行思想文化交流的中介;对于学习个体来说,倾听是获取来自外界信息、提炼信息不可或缺的有效途径和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对于处在教学活动中的教师,更是一种调控、驾驭动态生成课堂的行为。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强调教学生会说,而谈到会听则少一些。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生具有日常生活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那么,我们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让学生正确表现,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呢?多年的教学让我体会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要激发学生愿意倾听的欲望

常言道:内因决定外因,只有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想听,爱听,他才会主动地去听,这样学习的效率才会高。如果学生不爱听课,从某种原因来讲,是因为教师的讲课不精彩,每堂课都是固定的模式,课堂气氛呆板、枯燥,学生也就听得昏昏欲睡了。而生动有趣的课堂,自然而然地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不由自主地听入了迷。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课堂情景,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让课堂教学生动活泼起来。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明白学会倾听的重要性。其实,无论是实践知识,还是理论知识,最直接的还是听人讲解而获得的,并且是高效率的好办法。所以,古人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说,这是很有道理的。但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往往在别的同学发言或教师讲课时开小差,这就需要教师经常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力。我所教的一年级学生,在一年级的课堂上,孩子们最喜欢举手,最喜欢“说”,但他们不懂得怎样去“听”,怎样去评价,一个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其他人往往在干别的事情,玩橡皮的,玩铅笔的,有的甚至拿着书翻来覆去,无所事事。因此在开学初,我首先把自己从《故事会》中看到的一个小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同样到一个公司去应聘的两个人,一个被录取了,另一个没有被录取,我问孩子们为什么?答案很简单,被录取的人因为认真倾听,听懂了老板的要求,而另一个听了一半就去做了,结果与老板的要求背道而驰。孩子们明白了:倾听很重要,倾听是机会。只有专心志地听教师讲课,才能更好地学习各科知识。

二、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人的成长其实就是一些习惯的累积。一个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各方面的影响,而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一生的财富。新课程赋予我们这个使命,给我们这个机会,我们就应全力以赴、刻不容缓去帮助学生养成倾听的好习惯。习惯的养成需要时间,需要方法,需要耐心,更需要勇气,急不得也跳不过!

首先是 课堂的倾听 :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培养学生倾听的好习惯呢?首先,开学时应该给学生讲明倾听的重要性,注意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及时表扬那些认真倾听的学生,树立榜样,并予以适当奖励。遇到个别学生不认真倾听的,给予纠正,并及时找其谈心,了解原因,对症下药。其次,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我想采用两人合作比较理想,一人讲,一人听,分工更加明确,也让学生更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角色。使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已的观点与建议,也乐意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相互倾听可以了解他人对问题的不同理解,有利于摆脱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倾向。同样,教师也应及时表扬那些在合作学习中认真倾听的学生。最后,要让学生对话时,也要认真倾听,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还可以利用游戏形式培养学生倾听能力。如:我曾听一位老师上《解决问题》一课,刚上课时老师提出要求:“小朋友们,要注意听人家讲话,这也是有礼貌的表现”。话没说完,五六个小朋友就开始做了,见此情景,老师说:“刚才,老师讲的话,有些小朋友听得特别认真,谁能再说一遍?”老师及时表扬了复述得好的同学,并说:“小朋友们,做题之前,认真听清楚要求,这样才能把题做得准确”课结束时,老师总结了这节课小朋友倾听的情况,并再一次提出:“小朋友们,别人讲话时,一定要注意倾听。”总之,如何利用课堂40分钟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还有待于我们教师去探索、去总结。方法是有的,就看你肯不肯去寻找!

其次是 课外的倾听:

课堂是实施课程改革的主渠道。同样,课外也是学生培养倾听习惯的好场所。平时,我们可以注意观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是如何相互倾听的,再把例子引到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教育。我们还可以与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注意观察学生在家里倾听情况,及时纠正不良习惯。这样,家校共同引导,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也就不难了。

三、要教学生掌握良好的倾听方法

有了想听的愿望,又有了好的倾听习惯,还必须有好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倾听很重要,但要学生认真倾听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对于学生“听”的训练要注意有针对性,切入口不要太大,从小处练起,循序渐进地分项进行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课堂上经常让学生复述老师的讲话和同伴的发言,在提问或提出要求时讲究技巧,和学生做一做语言游戏。课上经常让学生说一说同伴的发言有什么好的地方、有哪些错误、应该作哪些补充,你有什么好的方法,或者在他们答案上加以改进,使自已的回答更完美。时刻与老师、同学同思、同想,这样才能有更高的倾听质量和效果。 又如听写时经常读错音让他们帮我纠正,或者说词语的意思让他们自己判断选择词语,还有我说完要求后,让他们帮我分析我所说的话里有几个意思等等。掌握这种方法,相信在他们今后工作中也能受用,能较好地抓住别人表达的主要意思。

常言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既然倾听是一种能力、一种素质,是一种新的学习习惯,我们教师除了要有意识的去培养,去提醒,去督促学生养成,还要坚持,坚持到每一堂课,坚持到每一个活动。汤姆*彼得斯在其《追求优秀的热情》一书说:“倾听是礼貌的最高形式。”因而,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有一种前瞻性——从小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只有我们不断训练学生 “倾听”,学生才能拥有“倾听”的能力,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倾听”这把金钥匙!这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而且对学生以后走入社会将是一种财富。相信,学会倾听的孩子会更有智慧,更有修养。让我们注意到每一个细节,让新课程给孩子注入新鲜血液,给他们插上飞翔的翅膀,让孩子笑得更灿烂。

让学生学会倾听

让低段学生学会倾听

课堂上让学生学会倾听

让孩子学会倾听

数学教学中如何让一年级学生学会倾听

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如何让学生学会倾听

学会倾听学生心声

学会倾听

学会倾听

高二学生演讲稿:学会倾听

《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学会倾听.doc》
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学会倾听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