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构建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2020-03-02 17:34:5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立德树人——构建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摘要]

高校作为教育体系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思想、文化、科技资源的聚集地。高校师德建设作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在整个高等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对教师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而高校教师的师德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但对学生的学术观、价值观有着直接的影响,甚至影响着学生做人的准则。教师队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因此,以立德树人为主线,构建高效师德的长效机制迫在眉睫。本文主要从对立德树人的意义和如何构建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策略进行了研究,探索实现途径。

[关键词]立德树人 师德建设 长效机制

一、立德树人构建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义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教育之本,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古往今来历代教育家共同遵循的理念。古人重视“立德、立功、立言”,称其为“三不朽”并将“立德”摆在第一位。党的十八大报告更是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核心意义在于让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永续,让中国人崇真向善的德心发扬光大。它包括学生培养的要求,也包括教师修炼的要求。而其中教师的立德树人更为重要。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高校教师的观念和思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解放。 但同时,贪腐之风、奢华主义也对一些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师德不优表现。如政治观念不强,缺乏社会公德;育人意识不强,对职业的崇高性认识不够,缺乏热情;;安于现状;;把心思花在工作之外,受利益驱动热衷于第二职业;违背学术道德,急功近利不踏实搞研究等等,甚至有个别道德败坏,带来了极大的负面社会影响。使高校教师师德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遏制不正之风,保持教师队伍的纯洁性迫在眉睫,迫切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师德建设,将立德树人为主线,将师德建设纳入高校建设的长效机制中去。

二、构建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策略 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即教师的职业行为操守,是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工作,高校师德建设应该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能只停留在一时的动员和安排上,需要建立长效机制:即能长期保证制度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制度体系来保障。

1、建立高校师德建设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将师德建设纳入高校教师管理的重要考评体系中去。

师德建设要求长效就必须立足长远、全面规划、分步实施,将师德建设纳入学校整体规划,建立学校师德建设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师德建设工作的具体任务、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形成层级管理,同时调动工会、团组织等积极参与到师德建设管理体系中,确保师德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

2、结合本校实际,制定道德建设标准。

要以战略的眼光和开阔的视野,根据师德工作的整体趋势、最新要求和学校现状,对高校教师的日常行为和教育教学行为树立准则,让教师们有法可依,自觉做到立德树人,时刻自省。通过对教师职业道德标准的统一规划,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育行为,将教师的职责和义务进一步明确,使广大教师在树立正确世界观、认识观和价值观的同时,端正自己的教育观。

3、完善教师选聘制度。

从源头抓起,严把入口关。在教师选聘过程中,注重“师德为先”,通过心理测试和增加实习期的考核,对不符合师德准则的教师坚决拒之门外。

4.建立学习教育机制,加强师德师风培训。

加强教师职前培训及在职师人员师德、师风培训。以政治理论、传统美德、敬业精神、学术道德等为培训主要内容,突出育人观念、责任意识、科学精神、治学态度、并不断更新学习形式,积极开展自学研讨、座谈交流、有计划的安排校外参观、体验学习等,激发教师提高自身道德水平的自觉性,提高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

5.确立科学的师德考评制度 (1)建立科学合理的师德指标体系 评价内容设计以立德树人为基本内容,将思想品德考核与业务水平考核结合,将教书与育人考核结合;设计多层级的评价方式,将学生评价与教师互评、领导评价结合起来,充分倾听学生意见;

(2)积极发挥考评的导向作用

建立与考评制度相配套的奖罚机制,科学运用考评结果,认真落实奖惩。通过物质和精神两种鼓励形式激励教师,增强师德影响的导向性,对严重违反师德的教师实行淘汰,达到扬善惩恶、奖勤罚懒的目的。

6、多种监督机制并用,提高服务质量。

除了学校组织机构监督之外,还充分发挥教师监督、学生监督,校内网络媒体和社会舆论监督社会监督机制,并将建立长效机制与帮助教师解决思想问题相结合起来,尽可能帮助教师解决学习上、工作中以及生活上的遇到的困难,以情育情,以德育德。及时反馈监督信息,建立决策传递、信息反馈高效通道,及时修正和调整师德建设决策,让教师身边的每个人成为师德建设的参与者和监督者。

7.宣传示范多样化。 (1)集体推进式学习:

通过全校性的学习、讨论;通过广播、宣传栏、海报、公众账号等多种形式的集中宣传等推进全校师德水平的提升。

(2)骨干带动式学习

培育身边的可敬、可学的优秀典型,将说教与人格示范结合起来,激励更多的教师。

(3)教育对象感召式学习

以学生的尊师重教的氛围,激励教师以德修身的主动性。”

8、注重建立内化自律机制。

师德是“专业化”的公共道德,需要教育培养,更需要教师自我修养。育人先要正己,己正才能育人,构建长效机制加强师德建设最为关键的是要强化自律。建立内化自律机制是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最终目的和最高境界。要督促教师加强自我学习, 以“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这四大特质为自我目标.将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责任和根本任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身自觉塑造高尚人格,提高学术修养,从而推动自律机制的建立。

三、结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队伍师德师风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育能否顺利开展。“立德先立己,树人先正身”,以立德树人的要求,推进高校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将师德建设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既要常抓不懈,更要不断创新思路和方法去完善,提高其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龚克.立德树人、素质教育与内涵式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3(02):6-8.[2]郑吉春 .立德树人:回归教育本质的实践与探索[J].北京教育杂志,2014.[3]徐谡.杨直凡.廖晓玲.立德树人构建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J].政工研究动态,2008(7) [4]卢毅.胡明洋.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思考 [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13(06) [5]黎开宜.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师德建设[J]. 思想教育研究, 2011,( 4) : 83 - 86.

[6] 崔楠. 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研究[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 2011,( 2) : 269 - 271.

[7] 教育部人事司组.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93.

立德树人 师德师风建设征文

师德建设演讲稿——立德树人 为人师表

立德树人师德论文

立德树人 师德师风

立德树人师德论文

立德树人师德论文

“立德树人,教书育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网络培训学习心得

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构建

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心得体会

立德树人师德为范

《立德树人构建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doc》
立德树人构建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