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初衔接研讨会发言稿

2020-03-02 01:43:4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小初衔接研讨会发言稿

我仅代表个人对于这段时间我所观察到的我们初一的孩子在初中的学习生活中的一些情况和大家进行交流。我曾经教过几年小学,对小学教学有些了解,所以对于孩子从小学到初中的过度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也有些自己的想法。我们现在的初一孩子是我们学校的第一届小学毕业生,也是我们亲亲学校的第一届学生,它对于我们学校具有特别的意义,这一届的孩子是在我们所有老师的呵护下成长起来的,所以他受到了我们学校老师和领导的精心的照顾,在这样的照顾下,我们的孩子有了长足的进步,孩子本身有很多点优点:

1.这些孩子阳光、正气,品行端正,很有有感恩之心。

2.孩子活动能力非常强,特别是他们的才艺很突出; 3.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相对比较扎实;

关于中小衔接,我觉得我们的孩子进入初中之后有以下几个方面不适应,如果能够在今后的小学五六年级进行小初衔接的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进入初中后就能够很快适应初中的学习要求:

1.上课加强“听”的习惯。小学的课时多,内容少,有较多的课内时间进行练习、复习巩固,识记内容多、理解内容少,具像思维多、抽象思维少。初中阶段内容增多,阅读信息量大,要求理解的知识增多,比如数学也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为主,难度增大,但是课时却有限,每节课教学任务重,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听课时抓不住重点,学生往往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是什么都没抓住);要让学生会听课,会听重点。 2..初中学习不能光靠“听话”,还要有主动性,学习习惯和方法很重要。让孩子加强自主学习意识,自我学习的习惯:比如自我预习、自我复习、自我总结等环节:这些在初中都是要求自己完成的。因为初中没有整块的时间给学生统一进行这些学习,每个孩子基础不同,学习能力不同,都要靠自己统筹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学生要有很强的自我时间管理意识。而自我进行知识梳理又是自主学习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也是成绩慢慢拉开距离的重要因素。这一点也是我们初一老师正全力培养学生学习方法的重中之重。我们给孩子的认识是:只有你自己最了解自己,只有你自己知道自己可以有多优秀,如果大家都一致只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的话,那最后大家考上的都是同一个分数线的学校。由于课时的限制,上课的内容增多、信息量大,初中老师讲课的进度比小学要快,所以上课认真听讲尤为重要。与小学相比,作业量也增加了许多,小学作业大多可以在课内、校内完成,初中的作业大多要课后、回家完成或晚自修完成。一些学习习惯差、上课经常开小差、做作业拖拉的孩子,会因为听不懂课、作业质量差、拖拉造成完不成作业、成绩下滑,从而失去学习兴趣。

在此我想重点强调一下教会孩子预习的重要性。

首先,课前预习有利于提高听课水平。由于预习扫除了新课中的障碍,听课时就感到轻松,有可能把精力放在理解和思考问题上。

其次,课前预习有利于提高课堂做笔记的水平。由于预习时阅读了课文,所以老师讲的内容,黑板上的板书,书本上的内容,心里一清二楚。做课堂笔记时就可只着重记下课文上所没有的或者自已不理解、不清楚的部分,以及老师反复强调的有关内容。做到听得主动、学得也主动。有的中学生,课前不预习上课时满足于做“录音机”式的笔记,这不仅无益于独立思考,影响课上听课,也无助于课后的复习,实不可取。可以说,课前预习是把学生从盲目做笔记中“解放”出来的好办法。

再次,课前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为课前预习是学生自已独立阅读课本的新课文或老师发下的新教材,有时要查阅字典或参考书以便更好地理解问题,有时还要写笔记提纲或记下弄不懂的问题,以便带回学校上课时搞清楚。这种学习方法如能长期坚持,就能不断提高自已的以阅读能力为核心的自学能力,它将受益终生。初中阶段我们是不把这

些基础的内容作为课堂重点的,所以这些内容必须自己提前搞懂。

3.在学习中加强理解、应用知识的能力的提升。从小学到初中,虽然他们还在同一所学校,但是改变却非常多。主要是学习内容变了,科目多了,各科的深难度亦增大了。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再是细致入微,而是采取比较放手的教法。中学重视理解、运用,形成技能,把知识系统化。每堂课学习的内容多了,有些内容不易听懂,课内和课外作业量不但多了,而且都比较难,做得对不对,不能当即知道,要隔天甚至隔几天才知道,如果错了,要改正就不那么容易了。刚上了初中的学生,仍沿用原来的学习方法,不适应初中的学习要求,那成绩势必会下滑。

4.同时,善于提问也是初中学习中很重要的环节。初中的学习内容,几乎每个学生都会存在不同的疑问由于小学学科知识较浅,一个知识点老师可以反复强调,而初中学科比较多,每一科的学习方法又不尽相同,加上学习时间少,重复少,这就需要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发问,并重视对课堂内容的总结归纳和概括。

5.在学生自我管理方面可以更放手,更多地让他们自己拿主意,自己管理自己,学生管理学生。这些孩子其实很有自己的思想,但是真正去组织一些活动的能力稍弱一些。真是去管理班级事务的能力还是有待于加强。教师的管理方法也与小学不同,初中教师不再是扶着走,而是引领性地让学生自己走,能力强的孩子能够带好自己的同学往前走。

以上的这些如果我们能在小初衔接的过程中慢慢的渗透进去做起来,我想到初中后教师和学生的磨合期时间会缩短,我们的孩子也会学得更顺利,学得更快乐。

幼小衔接研讨会发言稿

浅谈小初数学教学的衔接

物理初高衔接

禹会区中小学教学衔接研讨会发言稿

初、高中英语衔接的重要性

如何做好初高衔接

研讨会发言稿

研讨会发言稿

研讨会发言稿

研讨会发言稿

《小初衔接研讨会发言稿.doc》
小初衔接研讨会发言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