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2半岛报

2020-03-02 04:32:0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返回 2016年06月22日

农民和“知识”这两个字很般配

半岛都市报 新闻

时间:2016年06月22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本报评论员 韩金惠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农民不再是一种身份,而是一种职业。今天的新农民也早已不再单纯地“靠天吃饭”,而是更多地依靠知识和技术在从事农业生产。在这方面,无论是农民自身还是政府相关部门,思想观念都应该与时俱进了。

面朝黄土背朝天”曾是很多人心中农民的形象,现如今,一些农民正在通过学知识学技术改变传统的务农方式。近日,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20名农民收到了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今年9月,他们将跟其他大学生一样走进校园,接受为期3年的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6月21日《新京报》)

原本在田间地头务农的农民,通过网上报名、审核、文化课考试和面试等“多重考验”走进大学校园,接受高等职业教育,这样的新鲜事还是第一次听说。其实,陕西省的这20名农民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而是职业农民,他们是当地的种植大户或规模经营户,最多的一家承包了500多亩地。

所谓职业农民,是将农业作为主业来经营,以农业经营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以期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他们是国家发展新农村,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产物,自然也比传统农民有着更高的要求——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但是,要实现农民从经验化向知识化的转变,还必须依靠教育的力量。

对于当前的职业农民来说,尽管他们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规模经营,也具备相当的实践经验,但是理论上还差得远。科学的农业技术,仍是他们最欠缺也最渴望的东西。更何况,农业生产上不断出现新技术,要想跟上步伐,农民势必要接受专业的学习。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职业农民上大学,这种学习方式针对性更强,效果更直接。他们带着问题到学校来,学完了知识,又能够运用到农业生产上去,提高农业生产的水平。真正实现学以致用,学有所用,这才是大学的意义所在。因此,职业农民上大学应该得到鼓励和推广。

当然,也有人担心这种培训模式和课程设计能吸引农民主动参与吗?国家和地方能形成职业农民培育的长效机制吗?从相关报道来看,陕西省这20名农民上大学的学费都由政府埋单,他们只要付出时间去学就行。另外,考虑到农民的实际情况,上课时间和教学方式会灵活设置,专家到田间上课,每周4天课,农忙时可放假。当地相关部门的这些考虑,为上大学的职业农民消除了后顾之忧,也给全国其他地方的探索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农民不再是一种身份,而是一种职业。今天的新农民也早已不再单纯地“靠天吃饭”,而是更多地依靠知识和技术在从事农业生产。在这方面,无论是农民自身还是政府相关部门,思想观念都应该与时俱进了。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地方能够复制职业农民上大学的成功经验,为适应农业和农村的新发展培育更多的新型人才。 A02 版:新闻评论 目录

返回 2016年06月22日 以科学考评根除论文代写 半岛都市报 新闻

时间:2016年06月22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漫画/朱慧卿 ■漫画评论 □范佳富

大学的六月是离别的季节,不少大学生、研究生感叹时光易逝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肚里没有料,毕业论文都写不出。而不少上班族,疲于应付职称论文,于是,他们走上了找人代写论文的“捷径”。(6月21日《齐鲁晚报》)

论文代写乱象背后,诚然有学生学术造假、职工诚信失范、社会道德滑坡等因素,但是僵化的考核考评机制也难辞其咎。一定程度上,论文代表着一个人的学术水平和工作能力,无论是将其作为高校毕业生的最后一道“关卡”,还是作为评审中、高级系列职称的硬性指标,都有合理的一面,但倘若将论文作为唯一的指挥棒,则易将整个社会引入“重论文轻应用”的极端,论文造假也势必在所难免。

根除论文代写现象,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考评体系。一方面,要破除“唯论文论英雄”的考核风向标。论文的考核也要因岗而异、因人而变,这样才能把人才评好、用好,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业创新的活力。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理论+实践”的多元人才评价机制。如对高校毕业生,引导学生功在平时,勿以论文让其“毕其功于一役”。 A02 版:新闻评论 目录

返回 2016年06月22日

检察院告环保局胜诉的示范意义

半岛都市报 新闻

时间:2016年06月22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热点评说 □胡建兵

6月20日,全国首例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案,即山东省庆云县人民检察院提起的诉庆云县环保局不依法履职一案一审公开宣判,庆云县人民法院判决支持检察机关的诉讼请求,确认庆云县环保局批准山东庆云庆顺化学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试生产、试生产延期的行政行为违法。(6月21日中新网)

检察院诉环保局行政违法胜诉,这在全国尚属首例,可谓意义重大。

一般来讲,检察机关只要对国家公务人员职务犯罪等进行起诉,环保方面的问题好像与他们八竿子打不着边。其实,我国检察机关的基本职能除保证公安机关侦查活动的合法性、法院审判活动的合法性、刑罚执行活动的合法性之外,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通过对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察究,保证公务活动的合法性,实现对行政权的制约;代表国家对犯罪人提起公诉。庆云县检察院对当地环保局履职不到位提起诉讼,是代表国家对环保局违法行为提起公诉,是对环保局行政权的制约,是认真履职的表现。

检察院诉环保局行政违法胜诉,可以提振民众参与环保的信心。原先虽然也有民众对环保部门的不作为向法院提起诉讼,但民众受调查取证困难、法律知识不足和资金、能力等方面的各种制约,加上环保部门是政府行政部门,法院有可能因受到当地政府施加的压力,有意无意地在审判中会偏向于环保部门,因此,民众在对污染企业和环保部门的起诉中很少打赢官司。而检察院是独立的司法机关,加上专业素质强等有利因素,在起诉中占据有利地位,这样的起诉既是对政府部门错误行为的纠偏,也是给社会民众维权打气。

检察院对环保局的不履职情况提起诉讼,还可以唤醒一些环保部门更好地履职,从而在以后的工作中有力地治理环境违法行为。如果各地检察机关都能像庆云县检察院那样,对当地环保部门的不履职行为提起诉讼,督促其认真履职,无疑对当地环境的好转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A02 版:新闻评论 目录

返回 2016年06月22日 弱者并不具有天然的正确性

半岛都市报 新闻

时间:2016年06月22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观察家 □孙维国

连日来,一则“城管打人”消息,在广东省佛山市桂城街道平洲社区平南不少村民的朋友圈中传播,发帖者称其舅舅因摆摊与城管发生冲突,被打成“重伤”住院。6月20日,桂城城管部门回应,城管队员并未打人,已就微信传播不实内容报警。(6月21日《佛山日报》)

城管执法时有没有打人?城管部门提供的监控视频证明,城管执法时没有打人。对摊贩发布“城管打人”虚假消息,城管部门已经报警。作为摊贩,如果认为自己确实被打,并非发布虚假消息,不相信城管提供的视频,也可以报警,通过法律程序主张权益。“城管打人”事件最终的裁决者,不是城管部门,也不是摊贩,而是法律。

摊贩与城管相比,处于显然的弱势地位。现实中,人们往往会同情弱者。据悉,事发后,当事摊贩及其亲属在当地发动村民转发朋友圈不实内容,声称被城管队员打成重伤,导致部分不明真相群众转发。群众之所以在没有弄清事实真相的情况下,就在朋友圈转发不实内容,关键就是出于对弱者天然的同情心。

可以发现,在以往的“城管与摊贩”纠纷中,在事实没有弄清楚之前,群众对摊贩的同情心也多是如此。在人们心中似乎存在一个思维定式,只要城管与摊贩发生纠纷,肯定是城管强势,过错方也在城管。自然,人们就会同情摊贩,而非城管。

这种“思维定式”长期存在,令人深思。同情弱者的社会,是有温度、有良知的社会,但是,弱者并不具有天然的正确性,同情弱者并不是不分是非黑白的同情,而应是合情合理合法的同情。否则,同情心就会导向反作用,不仅达不到同情弱者的“良性效应”,反而会伤害同情心,引发反向的社会负面效应。所以,我们在同情弱者时,应该坚守一个底线,等事实真相弄清楚后,用我们的同情心支持弱者。不管是城管执法,还是摊贩摆摊,抑或是人们的同情心,都需要坚守情、理、法的底线。

A02 版:新闻评论 目录

浪琴半岛花园消防演习总结报1

政府工作报告 .6.22

6.22离退休人员座谈会

6.22会议主持词

班会总结6.22

6.22禁毒日活动

6.22食堂管理制度

89年胶州半岛

半岛国际补充协议

上海半岛酒店

《6.22半岛报.doc》
6.22半岛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