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译法在《小王子》英汉翻译中的应用

2020-03-02 19:43:4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增译法在《小王子》英汉翻译中的应用

欧阳燕青

(湖南理工学院外语学院0901班 学号14090702297)

摘 要:《小王子》是一部被公认为世界儿童文学经典的童话,其翻译属儿童文学作品翻译范畴。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文字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很难做到字词句上完全对等。因此,为了准确地传达出原文的信息,使文章表达流畅生动,译者需要运用不同的翻译技巧。本文将主要从增译法在译文英汉翻译中的应用来阐述。

关键词:增译法、《小王子》、英汉翻译

Application of Amplification in the Litter Prince

Ouyang Yanqing

(Cla0901 of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Hu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ent Number 14090702297)

Abstract:Little Prince is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children\'s literature claic fairy tales in the world, and its translation belongs to the translation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works.Owing to the great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it is difficult to translate every word or sentence accurately in the proce of translation.Therefore, in order to expre the meaning of original text precisely and make the article more fluently and lively, the translator need to use different translation skills.This article will mainly elaborate from the aspect of the application of amplification in the translation text.

Key Words: Amplification; Litter Prince;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引言

《小王子》这部童话情节别致而曲折,行文富于诗情和哲理,语言明白晓畅,可读性很强。作者以情爱贯穿全篇,被法国评论界认为是一部充满诗意的童话。它的译本数量仅次于《圣经》,是20世纪流传最广的童话。这部原文看似简单的英文作品,由于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历史等背景,以及作品的独特视角。在一定程度上,对译者及其研究者而言不失为一种挑战。《译学辞典》(2004:311)一书中认为文学作品的翻译,其忠实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对所涉及的两种语言的掌握程度以及这两种语言在内容的表达上产生的细微差别,研究翻译本身来说就是一个文化问题,尤其涉及两种文化的比较研究。关于《小王子》的英汉翻译研究,从中国期刊网可以查到:杨开红(2006)分享了《小王子》儿童本位的中国儿童文学汉译;孔雁(2007)论述了《小王子》中国儿童文学翻译;任慧芳(2009)从目的论角度探讨了《小王子》的汉译,这些论述为增译法在《小王子》英汉翻译中的应用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以及理论依据。

一、增译法的定义、理据、功能与类型

增译法的英文是amplification。郭著章、李庆生编著的《英汉互译教程》中对增译法的定义是这样的:“为了使译文忠实的表达原文的意思与风格并使译文合乎表达习惯,必须增加一些词语,就叫做增译法”。因此可以知道增译并非是增加译者的观点或者原文中没有的意思,而是通过增添一些由于双方不同思维方式﹑表达习惯或者文化风俗造成的语言的缺失来更好的复合原文的意思。简而言之,增译法就是为了更好的表达原意,在翻译的时增添一些词﹑短句或句子的翻译方法。

增译法作为一种重要的翻译方法,一是增补功能词,使译文表达更完整;二是增补信息,提高译文的可读性。

在《英汉互译教程》中增译法主要被归纳为九种,即增译原文中找不到的对应的词语﹑动词﹑名词﹑主谓结构﹑定语﹑状语或副词﹑语气助词﹑代词和连词。但这种归类的方法是对英汉互译中增译法较为简单的归纳。本文主要是针对英汉翻译,引用《小王子》的实例,以结合例句的形式,浅谈增译法的七种分类在《小王子》中的应用。

二、增译法在《小王子》英汉翻译中的应用

增译法在《小王子》英汉翻译中的广泛使用,根据其在意义或修辞上的需要和句法上的需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根据意义或修辞上的需要

(一)增加表达时态的词

英语时态是靠动词的词形变化或助词来体现的。汉语中的动词没有时态的变化,要表达时态就必须靠时态助词和一些表示时间的词。所以,在表达过去的概念时往往加上“曾”、“已经”、“过”、“了”等字眼,在表达进行时态时往往用“在”、“正在”、“着”等字眼,在表达将来时态时往往用“将”、“就”、“要”、“会”、“便”等字眼。此外,为了强调时间概念或强调时间上的对比,往往增加一些其他的词。例如:

1) I own the stars, because nobody else before me ever thought of owning them.(12/p161)

因为在我之前没有任何人想到拥有星星,我想到了,所以我就拥有它们。(6/p161)

2)Good morning.Why have you just put out your lamp? (11/p175)

早上好。为什么你已经把你的街灯熄灭了?(3/p175)

3) And he lighted his lamp again.(13/p182)

他又一次点亮了他的街灯。(5/p182)

诸如此类表达时间的词的添加使句子更加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同时也使动作的发生更具有连贯性及逻辑性,推动了剧情的合理发展。

(二)增加动词

在英汉翻译中,根据原文所表达的意思,在译文中适当地添加动词能使句子的翻译更加生动。例如:

“My flower is ephemeral,” the little prince said to himself, “and she has only four thorns to defend herself

against the world.And I have left her on my planet, all alone!” (p210)

“我的花是短暂的,”小王子对自己说,“她只有四根刺来保护自己不受到外来的伤害。可是我还把她留在我的星球上,把她单独留在那里。”(p210)

例中“留在”这个动词的增加,给整个句子赋予了生气。效果远远比直接译为“单独在那”好。

(三)增加语气助词

语气助词是用在词,短语或句子的末尾,表示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感叹语气等的词,也叫语气词。语气助词在汉语中的准确应用,有利于完善语句所需表达的真实情感。例如:

1) Minster of –of Justice! (20/p125) 嗯„司法大臣!(8/p125)

2)But you are the only man on your planet!(8/p140)

(1/p140)

3)Do me this kindne.Admire me just the same.(9/p140)

(2/p140)

如上述所举的有关增加语气助词在《小王子》中的应用还有很多类似的例子。在汉语中,语气助词作为一个单独的词来说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但其在句中的应用却影响着整个句子的表达以及感情色彩的基调,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英语的语气助词在句中的应用没有汉语中的明显,因而翻译时需要译者根据文章所表达出来的意思适当添加语气助词才能更好地展现出原文的意思。如例句2中“可是你是你的星球上惟一的一个人呀”译者所增加的句末语气助词“呀”可谓是画龙点睛之笔,正因为这个语气助词的添加,才更加彰显了小王子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同时也很好地体现了儿童文学的特点。

(四)增加表程度地副词

英语中的程度副词很大情况下远远没有汉语表达中的明显,因此需要译者在准确体会了原文真是意图的基础上适当地添加程度副词。例如:

That was his first moment of regret.(p210)

(p210)

例句中一个简单的程度副词“很”字的添加便能使读者感觉到不一样的感情色彩。

(五)增补表示逻辑关系的词语

有时候英语原文中并没有表达逻辑关系的词语,但根据上下文可以判断出其隐含的逻辑关系,如转折、假设、让步、因果、并列关系等,在翻译成汉语的时候,要适当地在句中或句子之间补充关联词和承上启下的词。例如:

1) --- “Ashamed of what?” insisted the little prince, who wanted to help him.

--- “Ashamed of drinking!” The tipper brought his speech to an end, and shut himself up in an impregnable

silence.(p144)

——“为什么羞愧呢?”小王子追问着,希望能帮助他。

——”酒鬼说完了这句话,就陷入了难以开启的沉默中,再也不说一句话。(p144)

2)The busineman suddenly realized that there was no hope of being left in peace until he answered this

question.(p152)

这位商人忽然意识到,除非他回答了小王子的问题,否则就没有一点安静下来的机会。(p152)

例一所举的例子是因果关系,例二所举的例子是条件上的逻辑关系,很明显,这些词语的添加使关系更明显。

第二个方面,根据句法上的需要

(一)增补原文回答句中的省略部分

在英语的回答句中,很多情况下都习惯性地省略回答。因此翻译成中文时,有必要根据需要增补原文回答句中的省略部分,使句子更加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例如:

---\"If I ordered a general to fly from one flower to another like a butterfly, or to write a tragic drama, or to change

himself into a sea bird, and if the general did not carry out the order that he had received, which one of us would be in the wrong? \" the king demanded.\"The general, or myself? \"

---“You,” said the little prince firmly.(p121)

——国王说道:“如果我命令一位将军像蝴蝶一样从一朵花飞到另一朵花,或者命令他去写一部悲剧,或者命令他把自己变成一只海鸟,并且如果这位将军不去执行接到的命令的话,那么,我们两人之间谁做错了——是将军,还是我?”

——“当然是您的错。”小王子肯定地说。 (p122)

如上例中的“您的错”就属于对根据译者对原文上下文的分析,所增补的原文回答句中的省略部分,能使读者更加明了,读起来更加轻松。

(二)增补分词形式中隐含的主语

由于英汉语言的差异,在英语中使用了分词的情况下,通常习惯省略主语。因此,在做汉语翻译是有必要根据需要适当地进行主语的添加,使文章更加清楚。例如:

And, having opened his big register, the geographer sharpened his pencil.(p203)

(p203)

例中根据英文中所体现的意思,在句中加上了“having opened”这个现在分词的逻辑主语“地理学家”,使句子意义的表达更加明白。

结语

从以上翻译实例可以看出,在英汉儿童文学作品翻译实践中,在没有使译文与原文的意思相背离或对原文的思想有所夸大和加重的情况下,译者正确的运用增译法,使译文表达更加完整,提高了译文的可读性。事实上,正如《实用翻译教程》(2010:58)一书中指出的增译法的正确使用,能使译文在语法、语言形式上符合译文习惯和在文化背景、词语联想方面与原文一致起来,使得译文与原文在内容、形式和精神三方面对等起来。因此,学习和研究好增译法的应用,有着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Antoine de Saiot-Exupery.Little Prince.中英文对照本.金城出版社,2007.

[2] 郭著章、李庆生.英汉互译实用教程[M].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

[3] 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修订本)[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0.

[4] 方梦之.译学辞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论各类译法在习语中的应用

汉翻英增词译法

reference to在英文合同中的译法

口译中尊称的译法

地名译法

核磁共振法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

解析法在几何中的应用

from time to time在合同中的使用及译法

contemplate在英文合同中的使用和译法

per在英文合同中的使用及译法

《增译法在《小王子》英汉翻译中的应用.doc》
增译法在《小王子》英汉翻译中的应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