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皮革待业突围之路

2020-03-02 00:35:3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2009 中国皮革待业突围之路(2009-02-06 19:08:29)标签:经济 产业集群 皮革 中小企业 中国 文化分类:专业技术

对外经济特别是对外贸易一直是推动我国很多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皮革行业是出口依存度较高的行业。在这个经济神经很敏感的时期,对于很多皮革中小企业而言,2008年冷空气来得格外早、格外急、格外密。从上半年用工成本增加、原材料涨价、人民币升值到下半年愈演愈烈的国际金融危机,诸多国内外不利因素叠加效应,让企业的寒冷前所未有。

据不完全统计,在此次经济危机爆发后,国内制造业出口的两个最主要基地浙江和广东,今年都出现了大量企业停产或者倒闭的现象。据温州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周德文统计,仅仅今年前三个月,温州2600多家鞋革企业中倒闭了132家,而今这一数字已经攀升到600家以上,如果加上停产企业则数字更为可观。

在巨大的生存压力倒逼下,一些皮革中小企业痛定思痛,骨子里那股创业之初的顽强生命力和创业激情再次迸发出来,探索适合自己的突围之路,一些新锐的脱困种子正在悄然发芽。

抢道行业网络平台加大品牌推广

如今行业内的专业媒体迅猛发展,这些B2B电子商务平台拥有信息资源优势,提供基于行业网站的各种专门服务,包括:行业网站建设和升级维护、整合联盟运营推广和发展方向指导等。中小企业只需专注于行业经营即可,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行业媒体充当了企业的宣传部和市场部,借此东风企业有望乘机拓宽业务,抢占市场。

资源雄厚的网络平台能为更多企业增加市场机会。集商机资讯、渠道合作、商务采购于一体,迅速提高销售业绩、降低采购成本、拓展渠道合作;在第一时间内最大范围地掌握本行业市场供求数据的渠道;最大程度整合行业内的有效资源,吸引供应链中上下游合作者;通过B2B电子商务平台,企业相当于建设了一个行业商城,既当开发商又能销售自有产品,全方位展示企业形象,扩大企业知名度,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中小企业正在进行转型的今天,能否抢占网络市场最高点成为了中小企业能否成功“越冬”的关键。而只有那些能够利用自身的人脉优势与互联网行业积极合作,互相优势互补的企业才能历经寒冬,修成正果。

提高自身免疫力内外兼攻以不变应万变

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越来越多的皮革中小企业认识到了深入收集市场信息和产品技术升级的重要性,这场大考教会他们:只有提高自身免疫力,加强对市场的预见性,才能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意大利的皮革业是典型的传统制造业,科技含量并不高,但由于他们在设计方面领先,商品附加值较高,所以中小企业依然生机勃勃。研发生产高附加值产品,主打高端市场是必走之路。增强企业的研发能力,依靠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最终打造自主品牌,这样才能增强核心竞争力,占据高端市场。最终走出“寒冬”,沐浴在行业“春天”的阳光里。

在外单减少、出口萎缩的压力面前,不少皮革企业开始实施出口、内销“两条腿走路”战略,特别是加快内销步伐。他们纷纷铺设内销网点,以发展的眼光挖掘空间巨大的内销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外单的不足,成为寻求突围的一剂“良方”。

产业集群成为促进皮革中小企业发展重点

近几年来,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我们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和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载体。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规划和战略的实施,统筹区域发展战略和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产业集群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国外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比如意大利、法国、日本、德国等,都把相对产业聚集的区域,就是相关产品、相关产业聚集在一起,形成规模化经营和生产称为产业集群。中小企业一旦形成产业集群就将充满生机和活力。

皮革产业集群化发展步伐是很快的。工业园区遍布了全国各大皮革专业市场,涌现出了一批品牌产业集群,比如:中国皮革之都海宁、中国皮革皮衣之都辛集、等等。这些产业集群区制革工艺久远,生产设施、技术条件、污染治理措施等各方面的发展相对来说都很成熟。集群化能够加强企业间协作及与金融、科技、教育、物流、环保等机构的紧密合作,完善产业配套,促进产业集群升级,使产业集群由成本型的低端发展模式,向创新型、品牌型、集约型的高端发展模式转变。这不是一个权宜之计,而是一个主导战略。据悉,发展产业集群,正成为高成本的日本克服产业空心化、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之一。

产业集群有利于带动中小企业走专业化、配套化、协作化的路子,提升区域和产业竞争力,有利于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加快工业化与城镇化相结合。在新的经济形势和部分皮革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情况下,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体现了整体抵御风险能力,产业链保持增长的发展,是一个好的“御寒”形式。在产业集群路上,政府和皮革协会的作用不容低估,作为行业发展的统筹者,要加强科学规划引导,优化产业集群环境,突出优势和特色,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培育区域品牌。

产业转移化解成本压力要算好成本账

产业转移算是老生常谈了,往哪转,怎么转都是困扰企业的难题。目前转移的方向无外乎是西部或者境外,有些专家认为转移很有必要,一些皮革中小企业的成功转移加深了革企的信心,但也有反对的声音,因为转移过程中不乏转移失败的鲜活活的案例。两种声音,两种态度,转还是不转?笔者认为,转亦是不转要算好成本账。

转移要考虑的是承接转移地的配套设施是否完善,是否能够支持自身发展壮大,如果配套设施不到位,则会出现设想的反面,企业的成本不降反升。这在最初转移到越南的一些革企身上得到了验证。不久前,曾有个刚从越南回来的老板大倒苦水,他正是看中了当地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他把自己皮包厂全部迁至越南。然而,当他接到美国一个大客户的订单,才感觉出现了问题,他要生产包箱在当地找不到合适五金、辅料配套厂,而一年前他在东莞生产这样的订单至少要四到五家配套厂才能保证正常运转。于是,他又不得不跑回珠三角采购五金辅料,再进口越南。这样折算起来,生产成本不降反升。

同样作为承接转移地,我国广西港南区深化了皮革环保工业城项目的建设。进一步强化科学承接产业的理念,在产业承接中更加注重环境保护,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对皮革环保工业城项目,要求客商先建好污水处理设施,才能上马皮革项目。在温州,有的企业在安徽阜阳建起了工业园,有的企业把皮革业搬到了山东滨州市。面对今年以来成本的大幅上升,很多本不愿意“迁徙”的温州中小企业开始意识到产业转移对化解成本压力的“妙处”。

在当地皮革中小企业受资源、环境和劳动力的制约,发展成本上升,空间有限的形势下,企业转移可以实现产业的转型和升级。现在中西部地区有需求,东部发达地区的革企可以在打好成本算盘的前提下,考虑转移,对产业进行一次提升。

皮革中小企业的突围之路不是一帆风顺的,一路上充满变数。但强者有强者的路子,弱者有弱者的办法,强者没有强大到不可被战胜;弱者没有弱小到不能参与竞争。中小企业在突围战争中,正视自身,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的根基,规避发展中的风险,借鉴成功案例,充分发挥灵活性,一定会令突围之路步入正轨,风光无限。

中国制造业“机器换人”突围之路

农商行发展报告:突围之路

待业证明

二次待业

待业证明

二次待业

待业证明

待业证明

变废为宝是煤炭企业转型期的突围之路

中国皮革协会工作计划建议

《 中国皮革待业突围之路.doc》
 中国皮革待业突围之路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