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中考百日冲刺动员会讲话

2020-03-01 23:58:1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初三中考百日冲刺动员会讲话稿

初三中考百日冲刺动员会讲话稿

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全体初三年级师生满怀豪情,充满期望,隆重集会,召开初三中考百日冲刺誓师大会。目的和意义就在于:

一、表明学校对今年中考的重视和支持;

二、让老师们统一思想增强责任感;

三、让学生们增加学习的压力和信心,然后通力合作,各负其责,各把一关,各倾其能,打胜今年中考这一仗!。刚才听了大家的发言,让我倍感欣慰:老师们信心满怀,甘于奉献;同学们激情澎湃,励志拼搏。尤其是同学们的宣誓有气势、有激情、感天动地!有这样的精神状态,没有什么困难能够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

现在,离决战中考仅剩下一百天了,是到了粹火亮剑叱咤沙场展雄风的时刻了;是到了扬鞭策马百米冲刺闯雄关的时刻了。在此,我从三方面讲几点态度、意见和要求:

一、首先要说明学校对今年中考的重视和具体做法。

同学们,三年前,你们还是一群稚气未脱的少年,带着父母的希望和嘱托来到了学校学习生活。我们也因此向大家和你们的家长做出了郑重承诺,就是要通过三年的努力,让大家都能有所收获,优生更加优秀,中等生稳中有进,后进生尽力转化。三年来,我们丝毫不敢懈怠,自加压力,践行诺言,以最优秀的教师,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最高昂的投入,最真挚的情感努力抓好教育教学工作。

从大家的发展现状来看,我们的汗水没有白流,从初一到初三,大家发展的很好,翻开成绩册,我们倍感欣慰的是,大家的人均总分、总分及格率和优生率逐年有增无减,尤其是雷江红、李佳蕊、王丽、孙文辉等同学,几乎每次考试都在优生行列。从历史来说,我们这届初三比前几届从生源质量、优生数量上都有很大的提高,所以说我们今年中考希望很大,我们冲击全县百名优生和突破600分大关的同学大有人在。

因此,我们对本届初三是很重视的,具体来说,我们首先要加强管理,我们在上学期开学之际就召开了初三年级师生大会,统一思想,明确目标任务,学期中又召开了家长座谈会,面队家长提出的科学的、合理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全力实施,而且多次召开初三教师会议和学生学习方法讲座,就是要严格管理,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和学生的管理,来促进我们的教学。

我们要求教务处制定科学合理、详实有效的复习计划,而且要求初三教师也要作出具体的复习计划和步骤,刚才教务处已经作出了日程安排,一定要认真执行。教师的复习计划在下周要在教务处的组织下,召开协调会,会上要具体说明自己的复习思路和步骤,要通力合作,协调配合,把计划不执不扣的落实好。

在经费上,我们也要加大投入。今年为了及时准确的获得中考的第一手信息,不惜花费一万多元,派教师到太原参加学习、研讨和培训,这个方面的培训,我们往年都在县里参加二级培训,今年我们直接派教师到省城培训,就是要以最快的时间获得第一手信息。3月6日到 1

8日是语数外、12日到14日是政治和物理,18日到20日是历史和化学。在教师教学参考资料上,我们为每科教师提供了十余种资料,帮助教师很好的把握中考导向和题型特点。在家长会上我们还和大家明确了今年的师生奖励政策,就是要最大限度的激发全体师生的热情,共同努力迎战中考。

从时间上来说,从今天算起只有100天,因此从本次放假开始,初三年级两周休息一天半,我们要把有限的时间合理有效的利用起来,转眼间,三年的光阴只剩百日,三年的初中学习已到了紧要的关头,中考决战将临,尽管时光苦短,毕竟还有百日。我希望我们大家都有长足的进步,我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有所发展。

二、对教师提几点具体要求。

1、思想上一定要统一认识,高度重视,拧成一股劲,必须打赢这一仗。要敢于吃苦,勇于创新,不计得失,扎扎实实搞好复习工作。

--统一认识,就是要高度认识今年中考对学校、老师和学生的重要性,把复习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

--高度重视,就是要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教学上,放在学生身上,要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心上有压力。

--凝成一股劲,就是要通力合作,协调配合,在教务处组织下搞好分析,要重点突出,查漏补缺。

--敢于吃苦,就是要自己首先要做大量的中考模拟题,要善于捕捉中考的信息,要统筹、系统的备好复习教案。

--勇于创新,就是要勤练、勤思、勤研究,总结复习规律和知识规律,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复习。

--不计得失,就是要把学生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了人才的培养做到问心无愧,不要给自己和学生留下一生的缺憾。

2、必须制定出详实、合理、科学、有效的复习步骤,并且要严格执行。要经常深入学生,关注和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尤其要关注偏科学生。

3、抓紧时间,提高效率。尽量少请假,把精力集中在研究中考动态上,研究学情上,抓紧分秒时间,努力提高复习效率。

4、注重教学反馈,注重复习效果。及时搜集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适时调整教法,最大限度提高教育教学成绩,要抓住每次月考机会,作好质量分析和学情分析。

总之要求全体教师继续发扬务实苦干的拼搏精神、协同作战的团队精神、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进一步加强并做好毕业班的管理与指导工作,想同学们之所想、

急同学们之所急,为大家做好服务员、当好勤务兵,把备考工作做得更实、更细、更好。要对这届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不折不扣的带领学生搞好百天冲刺复习。

三、对学生提几点希望。

第一,希望同学们树立中考必胜的信心和勇气。信心对于一个人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已经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因为我们拥有一支业务精湛,能拼善打,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他们将与大家同甘共苦、风雨同舟。我们成绩较好的同学,你们千万不能骄傲,查查自己有没有薄弱一点的学科,又没有掌握得还不够牢固的知识点,想象考试中会有哪些失误,现在弥补还来得及,只有各门学科齐头并进,才能夺得高分。同学们,中考夺魁,蟾宫折桂,我对你们寄托着厚望。平时成绩中等的同学,要知道中考是初中毕业的考试,不是学科竞赛,没有什么高难度的题目,我们只要抓住这一百天的时光,认真梳理,查漏补缺,一样能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我对你们充满了希望。还有一部分同学,尽管目前成绩不够理想,但只要我们努力,中考也一定能取得好成绩,你们要坚信:我能行!我对你们同样寄以厚望,当然,这一切,都是立足于大家这最后百日的努力拼搏。同学们,请记住:扫除无用的思想,扫除悲观的思想,扫除到顶的思想,扫除无所谓的思想,正确把握实现百日冲刺的科学方法。我想对同学们提出“四要四不要”:要全不要偏,要细不要粗,要实不要浮,要稳不要急。

第二、希望同学们采取科学合理的策略和方法。科学的方法、合理的策略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最后的100天如何利用,需要好好考虑,认真谋划。我认为,同学们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增强计划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的同学也要针对所剩的100天认真制定“百日冲刺计划书”,在这一百天,我该怎么学?如何学?对于自由支配的时间该怎样合理利用?哪段时间写语数外,哪段时间做物理化学,哪段时间看政治历史等,要做到心中有数,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任务,以提高效率,保正实效。二是加强反思和总结。这一点对于复习来说尤为重要。一轮,二轮复习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要求同学们及时整理、总结所学的每一章、每一课或每一单元的知识,形成面,连成线,织成网,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对于单元练习和综合练习上的题目,特别是做错的题目,最好摘录到错题集上,予以认真的反思,领悟,并注意把它们与以前做过的题目加以比较,对照,以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三是把握每一个细节。细节决定成败,过程决定结果。我们要立足做好眼前的小事,用好每一个早读,上好每一节课,弄懂每一个题目,不放过每一个疑点,通过点点滴滴的积累,去登上中考成功的阶梯。

第三、希望同学们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品质。有人把初三比作“苦难的天堂”,我要说,剩下的100天大家更要做好吃大苦的准备,要抛弃一切幻想,丢掉一切侥幸,排除一切干扰,埋头苦学,为了实现我们心中的目标,我们要鼓足勇气,迎难而上,做思想上的强者,做生活上的强者,做学习上的强者。苍天不负苦心人,大家最终一定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第四、希望同学们要有坚持到底的耐力与拼劲。如果把中考比作一次马拉松长跑,那么过去的日子里,我们已经跑了一圈又一圈,到了今天仅剩下最后一圈,裁判已敲响了冲刺的铃声,此时我们也许身心俱疲,也许力不从心,但必须忍住痛苦,咬紧牙关,加速前进,这样才能直达终点,取得胜利。如果我们知难而退,退缩不前,或松下劲来,不思进取,那么必将前功尽弃,饮恨中考。记住,成功永远垂青那些勇猛拼搏、勇往前进,不达终点誓不罢休的勇士!

同学们!一位著名作家说过:“人生的道路很漫长,但关键处就那么几步”。这几步选择好了,享一生幸福;选择不好,成一世遗恨。我认为,接下来的100天如何度过是关键的关键。衷心希望同学们抓住这难得的机会,利用这宝贵的春光,静下心来,沉下心来,吃常人不能吃之苦,忍常人不能忍之痛,最终得到常人不能得到的收获!同学们,请你们把父母的声声叮咛,师长们的殷殷期盼化作动力吧!只要我们增强信心,严格勤奋,团结互助,奋力拼搏,我们就一定能战胜困难,超越自我,获得成功!同学们!我坚信今年六月的硕果会更加香甜,六月的笑脸会更加灿烂,预祝大家取得辉煌的成绩!同学们!用100天给自己一个机会,用100天为自己创造一个奇迹,用100天为关爱你的人送一个“惊喜”。

届初三冲刺中考百日动员会主持稿

届初三冲刺中考百日动员会主持稿

初三中考百日冲刺大会讲话

中考百日冲刺动员会讲话稿

中考“百日冲刺”动员会发言稿

中考百日冲刺动员会发言稿

中考百日冲刺动员会讲话与中考百日冲刺校长讲话

初三中考百日冲刺大会校长讲话

初三中考百日冲刺大会校长讲话

初三中考动员会讲话

《初三中考百日冲刺动员会讲话.doc》
初三中考百日冲刺动员会讲话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