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国医大师候选人主要成就简介(116位)

2020-03-03 17:27:1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第二届国医大师候选人主要成就简介(116位)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一代大医俊耆、国医泰斗涌现杏林,造福四方百姓,传道岐黄,育人授业,成为中医药行业的旗帜和标杆。

2009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原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评选表彰30名首届“国医大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给予中医药界的至高荣誉。5年来,首届“国医大师”以身垂范大医精诚的医德医风,无私传授自己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凝聚精神,照亮后学,在全行业营造起尊重人才、鼓励传承创新的良好氛围。

2013年10月,为进一步继承发扬中医药学,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了第二届“国医大师”评选表彰工作。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7家社团(单位)组织成立了领导小组或工作机构,按照评选范围和评选条件,采取自下而上、逐级推荐的方式,认真组织推荐工作。经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查,第二届“国医大师”有效推荐人选共116人。

原始来源:中国中医药报出版。(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播献出一点光和热,医中凡草-赖永金整理。)

干祖望,男,1912年9月生,上海松江人,农工民主党党员,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

他成立了全国第一家中医耳鼻咽喉科。建立了“干氏中医耳鼻喉科理论体系”,被全国同行认同。制定两个被全国规范化教材选用的新病种:多涕症和喉源性咳嗽。出版《中医耳鼻喉科学》,主编多部中医耳鼻喉科教材。 1929年至1933年师从浙江名医钟道生,1953年至1954年在中央机关直属第二医院耳鼻喉科进修。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名誉主任委员,第一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5年科技部“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传承研究”100名中医学家之一。1985年被江苏省政府授予江苏省优秀教师奖,2003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聘为终身理事,2006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2009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先进名医工作室奖,2011年获江苏省医师终身荣誉奖。

一、临床实践 1952年在上海松江首次开设中医耳鼻咽喉科,北京进修后成为第一位掌握现代耳鼻喉科知识的中医师。1972年成立全国第一家中医耳鼻咽喉科,创“鼻渊合剂”、“参梅含片”、“还听丸”等新药;主持成立“嗓音病”、“过敏性鼻炎”等专病门诊。从医八十年,誉满海内外。

二、创新学术 建立了“干氏中医耳鼻喉科理论体系”,并为全国同行认同。

(一)五诊学说:认为除望闻问切四诊外,增加耳鼻喉科“查诊”,成为具有特色的“五诊”,有利于辨病和辨证。如在喉科打破了“金实不鸣、金破不鸣”的传统理论。

(二)耳鼻喉科脾胃学说:用补中益气汤治疗慢性咽炎,打破了“白术不入喉科”古训。还善用健脾益气法治疗鼻炎、中耳炎等。

(三)嗓音学说:提出“喉有五属:无形之气者,心为音声之主,肺为音声之门,脾为音声之本,肾为音声之根。有形之质者,声带属肝,得肺气之鼓舞而能震颤;室带属脾,得气血之濡养而能活跃;会厌、披裂属于阳明,环杓关节隶乎肝肾。” 对嗓音医学很有指导意义。

(四)“中介证”学说:把外感六淫侵犯人体而直接致病者列为一级中介证;把内伤七情致病的证候、六淫致病后转化而生的证候(如风化燥、寒化热)以及继发致病因素(痰饮、瘀血)等致病者列为二级中介证;把病情重笃的证候列为三级中介证。

(五)温阳法治疗过敏性鼻炎:他根据患者鼻涕清稀、遇寒加重等特点,提出温阳补肾法治疗过敏性鼻炎,后来成为全国同行最常用的方法。

(六)耳聋治肺、鼻塞治心:耳病治肾、鼻病治肺为常法,他发现有些耳聋,伴有鼻塞、流涕等症,用三拗汤有效,符合“耳聋治肺”;用入心经的活血化瘀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则称为“鼻塞治心”。

(七)泻离填坎、伐震润兑:心、肾、肝、肺,分别与“八卦”的离、坎、震、兑相对应。善用清心火、补肾水、平肝阳、润肺燥,即泻离、填坎、伐震、润兑四法。

(八)粘膜病证“十辨”:归纳了辨色泽、辨疼痛、辨肿胀、辨肿块、辨斑点、辨溃烂、辨假膜、辨痒、辨脓血、辨气味的专科特色辨证。

(九)制定两个被全国规范化教材选用的新病种:多涕症和喉源性咳嗽。

三、科研成果 主持、指导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科技部课题2项、部省级课题6项,获部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1980年起主办6期全国中医耳鼻喉科进修班,为全国各地及海外培养大批专科人才。1956年出版《中医耳鼻喉科学》,主编多部中医耳鼻喉科教材。1992年出版代表作《干氏中医耳鼻咽喉科学》,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表论文、医话等400余篇。

四、藏书状元 干祖望一生的最大爱好是藏书和读书。家藏万余册书籍被分成工具书、丛书、医史、医经、本草、方剂、耳鼻咽喉口腔科、各家医籍、医案、西医等10个大类,一以其藏书之多取胜,二以其理书有序而出众。1990年被南京文化界评为“藏书状元”。他将自己的书房命名为“茧斋”,并且自题诗曰:“我事涂鸦你吐丝,两般姿态一般痴;年年自缚琅缳里,乐仅庐陵太守知。”足见他对书的感情之深。

王琦,男,1943年2月生,江苏高邮人,中共党员,医学硕士,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他擅治过敏性疾病和代谢性疾病及男科疾病。提出“辨体-辨病-辨证”、“主病主方”诊疗模式,总结44个疑难病主方。构建中医体质学和中医男科学,推动中医学科分化。制订首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行业标准。

1961年从医,1980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医研究院中医内科专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主任委员,第

二、

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一批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3年获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北京市政府首都劳动奖章、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

一、临床特色

擅治过敏性疾病和代谢性疾病。从改变过敏体质入手,针对变异性哮喘、变应性鼻炎、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制订调节过敏体质系列方药,2013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李时珍医药创新奖。从改变痰湿体质入手,针对肥胖、高脂血症、痛风等代谢性疾病,制订化痰祛湿系列方,2011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擅治男科疾病。针对男性不育、勃起功能障碍,提出“精室论”、“宗筋论”,研制出国家新药“黄精赞育胶囊”和“疏肝益阳胶囊”,已应用13年,2011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方药获国家发明专利。

二、学术特色

注重经典研究与临床相结合。著有《内经与临证》、《经方应用》等。 提出“辨体-辨病-辨证”、“主病主方”诊疗模式,拓展临床思维。总结44个疑难病主方,著有《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创建与应用》、《王琦方药应用31论》、《王琦治疗62种疑难病》等。 构建中医体质学和中医男科学,推动中医学科分化。中医体质学已成为中医学二级学科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体质学》被列为中医院校创新教材。构建中医男科学理论体系,著有《中医男科学》、《王琦男科学》,2005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著作奖一等奖,2006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三、学术传承

以王琦为代表人物的中医体质学派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学术流派课题组”列为中医当代学术流派,“王琦名老中医体质学术流派研究”获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建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北京市王琦名医传承工作室(站)。形成学术传承谱系,先后培养硕、博士、博士后及继承人113名。2007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优秀指导老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

四、贡献与影响

制订行业标准,创立体质辨识法,为国家医改、公共卫生服务作出贡献。制订首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行业标准,由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在全国173家治未病中心应用,200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所创体质辨识法被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及其项目,被写入卫生部深化医改的相关文件,使中医药首次进入国家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主持制订《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政府为此投入服务资金7.2亿元,覆盖全国32个省(市)30%的老年人群。

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富有成果。主持国家级项目10项(包括“973”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部级项目6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部级

一、二等奖13项,发明专利6项。主编专著36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26篇,SCI论文15篇,被引用6294次。

传播中医药文化,对外开展医疗和学术交流,扩大中医药国际影响。所著科普著作2012年被新闻出版总署、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首届全国优秀中医药文化科普图书”。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体质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为国家政要、外国元首诊疗,应邀赴22个国家交流讲学、诊疗。所著《中医体质学》被日本、韩国多次翻译出版,《中医体质量表》被译成英、日、韩文版推广应用。任美国SCI期刊 Am J Chin Med高级顾问。

陈可冀,男,1930年10月生,福建福州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香港浸会大学及澳门科技大学荣誉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及终身研究员,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创新了病证结合的临床诊疗模式;倡导气血辨证与八纲辨证互参;善用活血化瘀,兼容其他治法;明确提出“三通”和“两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证思想;创立了愈梗通瘀汤、清眩降压方等方剂,临床疗效显著。

1954年毕业于福建医学院,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一批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学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科协荣誉委员,中华医学会及中国医师协会常务理事,中国药典委员会执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老年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会长。北京大学医学部兼职教授,首都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高级专家顾问委员会主席。Chinese Medical Journal(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及《中华老年医学杂志》顾问;《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及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杂志主编,eCAM(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杂志心血管专栏特邀主编。曾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副主任(1993-2001),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2004-2008),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顾问(1979-2009)。获首届立夫中医药学术奖(1994);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2003),二等奖(“证效动力学研究”,2001);求是科技奖(2001);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02);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首届中医药国际贡献奖(2007);吴阶平医学奖(2009)等奖项。

1956年4月他奉调到中国中医研究院,师从名老中医冉雪峰及岳美中教授,精研中医典籍及国学文化。参加北京市在职西医学习中医班并获一等奖,系统聆听了岳美中、刘渡舟、陈慎吾、朱颜、陈苏生、蒲辅周等老中医的教诲,学术有渊源。学习和融汇各家之长,临床中经方、古方、时方并用,擅长治疗内科疾病。临诊时厚古而不薄今,并融汇中西,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创新了病证结合的临床诊疗模式;倡导辨证论治与专病专方相结合;重视气血相关理论,倡导气血辨证与八纲辨证互参;善用活血化瘀,兼容其他治法;明确提出“三通”(活血化瘀、芳香温通、通阳宣痹)和“两补”(补益气血、补益脾肾)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证思想;创立了愈梗通瘀汤、清眩降压方、新补心丹、温通复脉汤等方剂,临床疗效显著。2006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 上世纪50年代后期以冠心病为突破口,开展了“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在国内率先建立了“血瘀证诊断标准”和“冠心病血瘀证诊断与疗效评价标准”,成为国家行业标准,并得到国际的认可。首倡以活血化瘀为主治疗冠心病,使有效率从以往的70%提高至88%左右;国内率先以活血化瘀方药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使再狭窄率及心绞痛复发率下降50%左右。成功研发了“冠心Ⅱ号”、精制冠心片、精制冠心颗粒、川芎嗪、芎芍胶囊、愈心痛胶囊、宽胸气雾剂等30余种新药,推动了中药现代化进程。其基础研究从整体、细胞和基因蛋白表达分子水平科学阐释了活血化瘀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理,阐明了血瘀证实质。将活血化瘀的适用范围扩大到临床各科,显著提高了临床疗效,被学术界誉为“活血化瘀”流派。

1980年起倡议并主持整理清代宫廷原始医药档案3万余件,填补了清代宫廷中医传统临床经验继承的空白,获古籍整理金奖,并对其中的名方(寿桃丸及平安丹等)进行科学研究,已获推广应用。

1978年整理出版了《岳美中老中医治疗老年病的经验》,在国内率先对宋代老年医学专著《养老奉亲书》进行订正评注并出版,组织编写《中国传统老年医学文献精华》,对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老年医药学起到重要作用。二十世纪末被推选为中国老年学学会会长,提出《老龄化中国:问题与对策》建议,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的重视和批复。

石学敏,男,1938年6月生,天津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取得显著疗效,相关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创建的针灸科床位600张,日均门诊量2000余人次,治疗病种100余种。在全国建48个临床分中心,培养师承人员30余人、博士研究生100多名。 1962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1965年毕业于国家卫生部针灸高级培训班。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第

二、

三、

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986年被卫生部授予全国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1993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9年被天津市科委授予天津市荣誉授衔专家,2000年被香港何梁何利基金会授予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1年被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授予杰出科技成就奖,2006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2008年被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授予王定一杯中医药国际贡献奖,2008年被天津市卫生局评为首批“天津市名中医”。

他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取得显著疗效,该针法还用于脑外伤、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周围神经疾病、抑郁症、焦虑症、疼痛病症以及各种疑难杂症。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的研究于199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8年获天津市科技兴市突出贡献奖,并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立为十大科技成果推广项目,2009年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3年被列入“财政部、科技部科技惠民计划推广成果库”。此针法被写入《针灸学》、《针灸治疗学》等多部国家统编教材。

他率先提出针刺手法量学理论,使传统针刺手法向规范化、剂量化、标准化发展;他提出治疗中风病的“石氏中风单元疗法”,开发研制了丹芪偏瘫胶囊(国药准字Z20010105)治疗中风病,对中风病的治疗形成系列,提高了临床疗效。他创立的“通关利窍”针法治疗吞咽障碍、“活血散风,调和肝脾”治疗高血压、“调神益智”治疗血管性痴呆、“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等特色针法为患者解除了痛苦,在针刺治疗中风病、高血压病、针灸标准化研究等方面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他辨证辨病相结合,将“音痱”、“面瘫”、“痴呆”、“郁证”、“胸痹”、“心悸”、“哮喘”等数十个中医病证进行整理,根据疾病的基本病机,制定出规范性治疗方法,为临床常见病、疑难病的针灸治疗归纳了规范化、科学化、程序化的中医针灸治疗方案。他对《内经》中十二经病侯、脑神理论、经筋理论、气海理论、刺络疗法赋予新意,指导临床卓有成效。

他主编中医针灸著作40余部,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8篇;主持省部级及国家级课题30项,科研经费2460.8万元。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33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8项,三等奖9项,教学奖2项。

他创建的针灸科目前拥有28间门诊治疗室,开放床位600张,日均门诊量2000余人次,病床使用率超过100%。临床治疗常见病种达100余种,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天津市教委的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全国针灸专科医疗中心”。并在全国建立了48个针灸临床分中心,培养院内院外师承人员30余人,培养博士研究生100多名,其“开辟教学新途径,培养针灸新人才”项目获得1993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级一等奖,1997年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011年荣获天津市教育委员会“第六届天津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培养的“针刺治疗脑病”学术团队获得2011年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称号。

他连续三届当选天津市政协常委,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天津市针灸学会会长以及兼任多项国内外学术团体职务,针对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并被采纳。

他致力于国内外针灸学术交流、技术推广,先后赴世界100余个国家及地区讲学与诊疗,并就针灸临床与机理研究,开展与美国、德国、法国、日本、新加坡等国的国际合作,为中医针灸走向世界做出了贡献。

李士懋,男,1936年7月生,山东龙口人,本科学历,河北中医学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第一批传承博士后导师。

他荣获“河北省首届十二大名中医”称号,临床以心脑血管病及疑难杂病为主,疗效卓著。在传承中,他传医德、师德,树立严肃的学者风范。获河北省科技厅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河北中医药学会著作一等奖一项;国家

三、四批优秀传承导师奖二项;主持国家“十一五”、“十二五”支撑计划课题各一项。 196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中医专业,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委员会委员,国家药品审评专家,第

二、

三、

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08年由河北省卫生厅、人事厅、中医药管理局授予“河北省首届十二大名中医”称号。

一、临床情况:1962年分配大庆石油总医院工作,1979年调河北中医学院任教。病房工作12年,门诊40年,退休后门诊仍每周坚持3~4个半天,每次门诊量在60左右,外地病人占半数。以心脑血管病及疑难杂病为主,疗效卓著,群众公认度和社会影响力较大。

二、传承情况:随诊者主要为国家高徒、优才,本校师生等。在传承中,着重解决传什么、怎么传、如何发扬三个问题。

一是传什么。传医德、师德,将所知的点滴都教给学生,治病不为经济利益所诱,摒除江湖习气,树立严肃的学者风范;建立中医平脉辨证思辨能力。 二是怎么传。在带教与讲授中,采取三步教学法:第一阶段跟师诊治,大约一年,熟悉老师诊治的基本方法;第二阶段独立诊治,学员写好病例后老师予以批改,指出对与错,讲明道理;第三阶段学员互为师傅,互改诊治方案,最后老师定,指出对错。每周一次病例讨论,一次讲课。

三是如何发扬。传统中符合中医固有规律的要发扬并以现代科研手段研究中医。提出以证为核心的研究方法,如已立项的“汗法治疗寒凝证的临床研究”,既符合中医固有规律,又是结合现代科研手段在传承基础上的发扬。

四是深入基层传承。名中医工作室在承德、易县、清河县、涉县建立了分站,为基层人员义诊、会诊、讲课。

三、科研成果:获河北省科技厅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为第一主研人);获河北中医药学会著作一等奖一项;获国家

三、四批优秀传承导师奖二项;主持国家十一

五、十二五支撑计划课题各一项。

四、主要学术成就:已出版学术专著12部,发表学术论文114篇。

(一)在《溯本求源·平脉辨证》中提出“溯本求源,平脉辨证”的学术体系,具体化为六点: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胸有全局,以脉定证,虚实为纲,动态辨证,崇尚经方。

(二)在脉学三书中,提出脉诊为四诊之首,在辨证中权重占50—90%;脉无假;脉以虚实为纲;诊脉要明于理而不拘于迹;脉象要素不逾七个方面:即脉位、脉体、脉幅、脉力、脉率、脉律、脉形。

(三)在温病学三书中提出温病的本质是郁热;温病只有温热与湿热两类;温病只有气血传变;“在卫汗之可也”不是治法,而是测汗法;温病治疗大法为“透、清、滋”等。

(四)在《汗法临证发微》中提出汗法不仅治表证,也用于里寒证。寒凝证的标准为脉痉、寒象、疼痛,脉痉占寒凝证权重80%;汗法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八法皆可为汗法;汗透标准为正汗出,汗出未透的标准为脉痉;汗法治疗呼吸、循环、泌尿、消化等病,机理与西医相通,为中西结合提供依据。

(五)在《火郁发之》中对火郁的概念、分类、病因病机、传变、临床特点、火郁证标准、涵盖范围、治则治法、方药等,尽皆论之,并附大量病例以证之。

五、同行认可情况:在中国中医药报全文连载《温病求索》、《脉学心悟》,路志正“求知路上的一盏明灯”—评李士懋教授的《冠心病中医辨治求真》,王永炎院士《相濡医集·序》、李经纬《冠心病中医辨治求真·序》,王振瑞《冠心病中医辨治求真·跋》,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关于出版《李士懋田淑霄医学全集》的证明函均对其学术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曾多次应邀到北京、广州、上海、西安等地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训班”讲学。

李今庸,男,1925年9月生,湖北枣阳市人,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荣誉首席研究员。

他通晓中医内外妇儿及五官各科,尤长于治疗内科和妇科疾病。在内伤杂病的补泻运用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即泻重痰瘀,补主脾肾。在学术上,认为“中医药学应以东方文化的面貌走向现代化。” 重视学科和教材建设,在治学上锲而不舍。

1947年开始从事中医药工作,第一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一批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94年获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表彰,2007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优秀指导老师”荣誉称号,2011年被湖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和湖北省卫生厅授予“湖北中医大师”称号。2011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

一、开展临床工作情况

李今庸通晓中医内外妇儿及五官各科,尤长于治疗内科和妇科疾病。在数十年的临床实践中,尤其在内伤杂病的补泻运用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即泻重痰瘀,补主脾肾。脾肾两脏,一为后天之本,一为先天之本,是人体精气的主要来源。二脏荣则一身俱荣,二脏损则一身俱损。因此,在治虚损证时,补主脾肾。在临床运用中,具体又有所侧重,小儿重脾胃,老人重脾肾,妇女重肝肾。慢性久病,津血易滞,痰瘀易生,痰瘀互结,易成窠囊。因此他对于此类病证的治疗是泻重痰瘀。他临床经验丰富,辨证准确,用药精良,其经验见于相关著作及论文中,代表著作是《李今庸临床经验辑要》、《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李今庸》,并将个人临床经验病证证型治疗分类140种,并使之系统化,载于《李今庸医案医论精华》。

二、学术思想技术经验及传承情况

在学术上,李今庸认为中医药学必须“坚持理论指导下的医疗实践,坚持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坚持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研究古医籍,“只能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探索它的学术观点和科学内容,不能要求古人说出我们今天同样的话来”。在临床实践中强调“方不在大,对证则效,药不在贵,中病即灵”。同时认为,“中医药学应以东方文化的面貌走向现代化。”

李今庸重视学科和教材建设。他通过主编全国中医学院试用教材《金匮要略讲义》,把《金匮》学科从湖北推向了全国,为《金匮》学科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发展了《内经》学科,是《内经》学科的第一代学科带头人。1974年协编全国中医学院教材《中医学基础》;1978年主编《内经选读》;1978年参与编写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内经》;1986年组织编写《新编黄帝内经纲目》和《黄帝内经索引》;1987年编写《金匮要略讲解》。几十年来,李今庸为中医药院校的学科和教材建设,倾注了满腔心血。

李今庸在治学上锲而不舍,勇攀高峰。从20世纪60年代就步入了这条漫长而又崎岖的治学之路。他首创了以治经法研究和整理古典医学著作,综合运用“校勘学”、“训诂学”、“方言学”、“古文字学”、“历史学”以及避讳知识等,对中医药古籍中一些悬而未决,聚讼未已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使千百年之疑窦涣然冰释。特别是对《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伤寒论》等中医经典的考证、训诂等达数百条之多。他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和刊印学术专著10余部。

李今庸执教五十余个春秋,桃李满天下,为培养中医药人才呕心沥血。最突出的是对学生严格要求,倾囊相授。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他对学生爱字当先,严字当头,寓爱心于严字之中。首先,要求学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培养读书和写作两个习惯,指出只要基础牢固了,中医学之规律也就掌握了,强调了专心及基础的重要性。其次,要求学生治学严谨,一丝不苟,言必有据,持必有故。他言传身教,以自己毕生治学之道及学术倾囊相授,诲人不倦,甘为人梯。学生受其教而成才者多获益于此。

吕景山,男,1934年11月生,河南偃师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山西中医学院第三中医院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他从医60年,以崇高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救治了近百万患者;他在其师施今墨对药理论的启发下,提出对穴理论,为针灸学及针灸处方学的研究和发展创新了思路;他采用“无痛进针,同步行针”手法,获得了独特的临床疗效。 1962年7月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中医专业,山西省政协七届委员会委员,中国针灸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腧穴分会副理事长,第

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83年荣获山西省卫生厅颁发的先进工作者称号;2007年荣获太原市人民政府颁发的《名老中医专家》证书;2010年被山西省卫生厅评为首届“山西名医”。

一、悬壶三晋六十载,济世活人一甲子

他师从“京城四大名医”施今墨先生、“北京十大名医”祝谌予教授,始终秉承师训,精勤不倦;从医60年以来,他以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救治了近百万患者,获得广泛赞誉;1975年作为我国首批赴喀麦隆共和国工作组成员,他的医术在当地引起巨大反响,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虽已年届耄耋,仍然勤耕不辍,服务于临床。

二、昌明“对药”辟蹊径,首创“对穴”树新帜

他在学术上师古不泥,独辟蹊径,见解独到。对药理论是他系统总结施今墨先生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所得,是施今墨先生学术思想的精华。对药理论的总结和发扬,填补了自南北朝迄今一千四百多年以来药对配伍专辑的空白,成为中医方剂学研究的典范,为中医方剂学的深入研究指明了新的方向。同时,他在对药理论的启发下,将其运用于针灸腧穴,首次提出了对穴理论,为针灸学及针灸处方学的研究和发展创新了思路,树立了标杆。他总结出版的《施今墨对药》和《吕景山对穴临床经验集》,先后被评为1982年度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山西省1983年科技成果二等奖,受到国医大师程莘农、朱良春和业内老前辈叶橘泉、任应秋、周凤梧、陈汉平等的高度评价,并被翻译为日文、韩文等多个版本。

三、紧扣优势谋跨越,锁定核心再创新

针刺手法是针灸学的核心技术,是临床疗效的保证。他通过不断总结前人经验,结合自身临床体会,采用“无痛进针,同步行针”手法,获得了独特的临床疗效。其中,无痛进针法是将押手与刺手归于一手的进针方法,具有速度快、痛苦少、得气快、针感强、后劲大、疗效佳的优势;同步行针法是他独特的行针手法,应补则补,当泻则泻,使患者在针灸时更快地得气,更好地守气,使气至病所,病痛迅速缓解。

四、求慎敬命德为上,桃李天下誉海内

他行医坚持敬畏生命、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厚予慎取、诚实守信的道德操守,多年来得到了广大患者和同行的一致认可和广泛赞誉。前来找他就诊的国内外患者摩肩接踵,还有许多患者通过书信、电话等方式向他求助,他均不辞辛劳一一回复作答。他毫无保留、倾其所有、甘为人梯、无私传授的风范使后辈受益终生。作为全国第

三、第四批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他培养了学术经验继承人5名,并通过“全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收徒5名,2011年和2013年分别在香港和加拿大收徒25人。随着“吕景山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的成立,他的学术思想将进一步得到总结、继承和提升。

五、社会活动展风范,献计献策谋发展

他为了中医的发展殚精竭虑,历任中国针灸学会等社会团体多项职务。在山西省政协七届三次会议上,他提出“中医院校主要领导人应用本专业人选担任”的提案,受到山西省政府高度重视,极大地促进了山西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为培养铁杆中医,他向山西省中医药管理局提议开办“全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该项目现已举办两届,共培养优秀中医临床人才167名。

从医六十年来,他精勤不倦、无私奉献的精神和独到的见解、创新的思维,为中医针灸的发展树立了新的丰碑。

巴黑·玉素甫,男,维吾尔族,1934年7月生,新疆人,中共党员,主任医师。 60余年来,他积极投身维吾尔医药事业。在新疆维吾尔医医院发展初期,主动提供自己持有的大量处方,医院生产的37种国药准字产品中,20余种是他提供的处方。同时,他还以各种方式培养维吾尔医骨干50余名。

他出生于维吾尔医世家,师承于父亲,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维吾尔医药》的代表性传承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

五、七届政协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医药学会第

三、四届名誉会长,中华民族医药学会维吾尔医药分会名誉会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维吾尔药分册》编者,维吾尔医药学本科、专科统用教材《维吾尔医药学教材》编写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民族医适宜技术筛选推广专家组顾问,国家维吾尔医肺病、妇产科临床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维吾尔医妇科、肺病科、脾胃病科学术带头人,《中华医学百科全书——维吾尔医药学分卷》编委。 1986年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干部局评为优秀专业技术工作者,1993年被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995年被国家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人事部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1995年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评为自治区优秀专家,2009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中华中医药学会成就奖,2012年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民族医药管理局授予“名中医民族医”称号。

一、临床经验丰富,学术思想独特

巴黑·玉素甫善于用维吾尔医独特的理论体系,诊治各种疑难杂症。他利用维吾尔医学基础理论体系中的“体液学说”和“气质学说”,根据“四种体液”的变化状态和个体“气质”的变化,在治疗异常黑胆质性疾病——肿瘤、高血压、糖尿病等方面有独到的学术思想和临床验证特色,深受各族患者的青睐,在全疆乃至中亚地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二、献计献策,为维吾尔医药发展贡献力量

为使传统的维吾尔医学得到发扬光大,造福世人,60余年来,巴黑·玉素甫以极大的勇气和毅力投身到维吾尔医药事业的发展中。在新疆维吾尔医医院发展初期,巴黑·玉素甫主动提供了自己持有的大量处方,供医院研发和生产。医院与武汉人福药业共同研制开发了37种国药准字产品中,有20余种为他所提供的处方,包括“祖卡木冲剂”、“木尼孜其颗粒”等广受患者欢迎和认可的药品。

三、无私传承,倾囊相授

作为医院的学术带头人,他在重点专科、重点学科建设及科研项目研究等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他是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目前已毕业继承人2名,正在培养继承人2名。与此同时,他还以各种方式培养了维吾尔医骨干人才50余名。

“十一五”期间,国家启动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民族医药发展关键技术示范研究”课题,确定了巴黑·玉素甫为民族医研究对象之一,巴黑·玉素甫积极配合课题组,按计划开展和完成了各项工作。

201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共卫生资金项目——民族医药文献整理及适宜技术筛选推广项目启动,巴黑·玉素甫担任了该项目的专家组顾问,并以他的维吾尔医药理论为指导,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以新疆地区常见病、多发病为研究对象,结合其维吾尔医药理论体系、诊疗规范、治疗方案及院内制剂和外治(非药物)疗法技术等规范化研究等关键问题,在区内开展以多中心联合进行临床基础研究、临床疗效评价研究、常用院内制剂规范化研究、外治(非药物)疗法技术操作规范研究,形成了能够体现维吾尔医药特色优势的外治(非药物)疗法技术,并使之成为学得会、用得起、成熟的规范化诊疗技术规范。

四、医德高尚,患者第一

从医60年来,巴黑·玉素甫坚持廉洁行医,恪守医生的职业道德和操守,他诊治的患者已有数万余例,其中近百例患者因为家境贫困,得到了免费诊治。如今,巴黑·玉素甫年事已高,身体远不如从前,但面对专程远道而来的患者,他仍然热心地为其看病诊治,用自己的一生诠释着 “医者仁心”。 石仰山,男,1931年3月生,江苏无锡人,中共党员,师承(相当于本科)学历,石氏伤科第四代传人,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主任医师、名誉院长。 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石仰山先后主持完成多项课题研究,如“椎脉回春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骨密1号骨密2号(脾肾同补)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石氏伤膏’剂型改革及临床研究项目”,“急性软组织损伤早期反应与修复关系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其中一项科研成果(石氏伤膏)1999年获得卫生部三类新药批文,二项课题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三项课题获黄浦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作为石氏伤科第四代传人,他以研究室、工作室为基地,以科研、临床为两翼,开设六个专科专病特色门诊,申请课题十余项,形成了一系列较为完整的石氏伤科理法方药体系,并有效运用于临床,年门诊量达15万人次。

1955年正式开业行医,任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伤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上海中医药大学首批兼职教授、研究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名誉委员,上海市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86年被卫生部授予“全国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分别于1983年、1985年、1987年被上海市市政府授予“上海市劳动模范”。 在石仰山的率领下,石氏伤科以其研究室、工作室为基地,以科研、临床为两翼,不断地对石氏伤科历史渊源、学术理论、诊治特色、系列药品等进行了研究与开发,并以石氏伤科外用药之精华三色敷药的开发为突破口(已开发为石氏伤膏-现名复方紫荆消伤膏,国家三类外用新药),建立三个课题小组,开设六个专科专病特色门诊,申请课题十余项,同时特聘石氏其他代表性传承人施杞教授、石印玉教授等为顾问,开设专家门诊,成绩斐然。石仰山团队共有15人,拥有床位50张,年门诊量达15万人次。

石仰山具有深厚的中医理论功底,他强调伤科治疗内外并重,“十三科一理贯之”,以中医理论辨证施治的整体观指导伤科的临床实践,形成了一系列较为完整的石氏伤科理法方药体系,有效地运用于伤科临床实践。理论上,确立了石氏伤科“三十二字”治病思想,即“以气为主、以血为先、筋骨并重、内合肝肾、调治兼邪、独重痰湿、勘审虚实、施以补泻”。诊治上,突出骨折损伤内治三期治疗、伤筋三辨理筋六则治疗、内伤病变定位定性治疗、陈伤劳损辩证求因治疗等。用药上,擅长气血兼顾、注重兼邪、突出痰瘀、内外并重,脾肾同治,治病求本。内服配伍强调君臣佐使,尤以药对运用而屡建奇功,外用之剂配伍讲究辛窜走窍之品,注重剂型改革,疗效颇著,先后研制出石氏伤膏(现名复方紫荆消伤膏,国家三类外用新药)、椎脉回春合剂、石氏接骨片等一系列名方验方。手法上,石氏认为“手法是医者用双手诊断和治疗损伤的一种方法”,并将手法运用于伤科疾病的诊断,比摸患处以了解伤情,诊断后以“稳而有劲、柔而灵活、细而正确”的手法要领施以治疗。石氏手法一般常以十二字决为用,即“拔、伸、捺、正、拽、搦、端、提、按、揉、摇、抖”。

石仰山先后带教邱德华、李浩钢、林定坤、苏海涛、丘青中等全国各地多位学术继承人。2006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2012年被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授予“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 石仰山先后编撰出版《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石筱山石仰山卷》、《中华名中医治病囊秘·石筱山石仰山卷》、《石仰山谈软组织损伤》等多本专著,发表《伤科的辨证论治》、《关于筋骨和肝肾关系的理论探讨》、《骨质增生》、《骨折论治》、《牛蒡子汤在伤科中的应用》、《石氏理伤手法谈屑》、《石氏消散膏治疗网球肘临床观察》、《论损伤血瘀》、《伤科用药举要》、《中医伤科对骨质增生的认识和治疗》等论文50余篇。

石仰山积极参政议政,曾担任上海市政协委员,多届黄浦区政协副主席,他积极献计献策,对促进本地区中医药事业的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其“促进中医药发展的若干建议”及“关于解决卫生系统职工住房困难”等提案获得优秀提案奖。

禤国维,男,1937年11月生,广东佛山人,中共党员,六年制本科学历,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他主张皮肤病学科从中医外科学中独立出来,他创新发展了岭南皮肤病学流派,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学术体系,在皮肤病治疗上首倡“平调阴阳、治病之宗”、“解毒驱邪,以和为贵”等学术观点。他学术精湛,深受爱戴。

1963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中医专业,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首任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顾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委员会顾问,是第

二、

三、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一批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3被评为广东省名中医,2001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006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2007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2007年荣获中国医院协会、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等授予的“和谐中国十佳健康卫士”称号,是中医界唯一获得此项荣誉的专家,2013年被中国医师协会、医师报社推选为当代大医精诚代表。

一、创新中医皮肤病学岭南流派

禤国维主张将皮肤病学科从中医外科学科中独立出来,并逐步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学术体系,创新发展了岭南皮肤病学流派,其工作室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国家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

他引领科室逐步发展壮大,成为了国家级重点学科,是全国中医皮肤科门诊量最大的单位之一。2009年他担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首任会长。

二、致力于中医药理论创新研究

他丰富了中医皮肤病治疗学说,在皮肤病治疗学上首倡“平调阴阳、治病之宗”、“解毒驱邪,以和为贵”等学术观点;他创新发展了中医皮肤病病机学说,认为中医学皮肤病病机学理应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他建立了特点鲜明的脱发、痤疮等专科,取得显著疗效;他致力于中医药理论基础研究,借助基因组学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证”的研究;他发展中西医结合皮肤病治疗体系,注重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推动皮肤病中西医结合学术体系的发展,不断探索着中医现代化之路;他在皮肤病治疗方法上进行创新,形成了中医皮肤病的外用药物十八法、针灸十五法和其他疗法三大类,系统了“中医皮肤病外治法体系”,填补了皮肤病外治法的空白。在50余年的工作生涯中公开出版学术著作20部,发表学术论文140多篇,主持科研课题13项并获得多项科研奖励,先后在46个团体任职。

三、从医五十载“皮肤圣手”美名传;健康卫士屡起奇疴

他学术精湛,疗效显著,深受患者爱戴。屡屡让许多沉疴奏奇效,还为中央、省市领导及驻军部队人员的健康保健做了大量工作,荣获“和谐中国十佳健康卫士”称号。

四、医德高尚,大医风骨赢得广泛赞誉

他高尚医德赢得社会普遍赞誉,成为卫生行业医德楷模,获“当代大医精神代表”、广东省白求恩式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五、桃李满天下

他培养的弟子如今都成为中医学界的骨干力量。他师、范两全。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师德标兵”等称号。弟子陈达灿为广东省中医院院长,担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长等职务,其在特异性皮炎领域的研究被列入国家“十一五”课题,获得了全国牵头重点研究特应性皮炎、足癣两个病种;卢传坚成为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学术骨干培养对象,她在银屑病领域的研究被列入国家“十二五”课题;刘巧成为海南省皮肤病医院院长等。

六、为中医而生,献计献策助推中医药事业

作为全国著名的中医药学家和广东省人大代表,他在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在省政府和名老中医代表座谈会上、广东省人大会上提出有关提案,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建议,为促成广东省中医药强省战略的形成与实施贡献了力量。 夏桂成,男,1931年7月生,江苏无锡江阴人,中共党员,大学专科学历,江苏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他深入研究女性独特的生理病理特点,开创“经间期”学说,填补理论空白;确立中医药调整月经周期节律法,深化调经的“治本”大法,创立“心-肾-子宫轴”学说,使中医妇科学传统理论有了新发展。

1958年毕业于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中医学专业。第

二、

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荣获2005年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奖,2007年度卫生部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中医妇科名师,2011年江苏省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12年卫生部全国卫生系统创先争优先进个人,2012年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白求恩奖章”等荣誉。

一、临床实践

夏桂成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工作六十余载,对病人极端热忱,对工作极端负责,其患者来自全国各地以及欧美、东南亚地区。耄耋之年,他仍坚持每周四次门诊,每年诊治患者万余人次,以精湛的医术,使无数家庭得到幸福。他被评为2011年江苏省卫生系统“江苏省第二届名医民选·百姓信任的医疗专家”、“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2012年江苏省卫生厅“百名医德医风标兵”。

二、创新学术

夏桂成深入研究女性独特的生理病理特点,创立了中医女性生殖节律新理论,使中医妇科学传统理论有了新的发展。

(一)开创“经间期”学说,填补理论空白。夏桂成在诊治经间期出血疾病时,发现经间期阴阳转化具有“重阴必阳”的特征,他深究其中动静、升降的运动形式,以及所产生的气血变化和病理产物,确立了诊疗方案,并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公认。“经间期”学说完善月经周期的全程,填补了中医妇科学对月经周期理论认识的空白。1986年该理论成果编入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第五版《中医妇科学》中。

(二)确立中医药调整月经周期节律法,深化调经的“治本”大法,创立“心-肾-子宫轴”学说。对女性周期生理病理特点深入剖析,夏桂成根据月经周期演变过程循环往复的规律,运用月经周期调节法(简称“调周法”)诊疗,使得阴阳转化,达到内环境的平衡,气血调畅,择时孕育。该方法结合“心-肾-子宫轴”学说,更深层次地揭示了阴阳气血活动在女性体内的有序性,为治疗妇科的“已病”、“未病”奠定基础,形成中医药调治月经周期节律的特色。

三、科研教学

夏桂成中医妇科的创新理论,经历大量实践检验之后,研究成果荣获2011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该奖项设立30年以来中医临床研究首次获得一等奖。在他带领下江苏省中医院妇科年门诊量达35万人次,成为全国有重要影响的中医妇科学术中心。夏桂成创建了南京中医药大学妇科教研室,参加了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妇科学》第

一、

二、五版等的编写工作,担任第七版教材主审。现在他依然带教博士研究生,参与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江苏省“333”工程、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等工作。指导开展国家级课题5项、省部级课题19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研制院内制剂2项。

四、传承推广 夏桂成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2篇,编写中英文学术专著20余部。其学术创新理论辐射到国内外15所院校,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他多次赴美国、意大利、日本、爱尔兰等国家讲学,国内外来访学习者络绎不绝。其中,日本中医药学会专程组团来求学。“夏桂成名中医工作室”荣获全国首批先进工作室,团队近5年培养研究生共计100余名,进修医师120余名。

五、高风亮节

夏桂成热心公益事业,多次参与各类赈灾捐款。2008年汶川地震,他捐款2000元,并缴纳5000元特殊党费,表达了一个老共产党员的赤子情怀。夏桂成还将省政府科技进步奖的30万元奖金捐给医院的科研事业,设立“夏桂成中医学术研究基金”,鼓励后学进一步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

洪广祥,男,1938年12月生,江西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

他创建了全国首个中医呼吸病研究所;形成“痰瘀伏肺”为哮喘发病的宿根等独特的学术思想体系;提出“以育人为中心,一手抓合格人才培养,一手抓经济自我发展”,构建了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医药院校产学研结合办学模式。 1956年8月参加工作,从事中医药工作58年。江西省名中医,第

一、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著名中医肺系病专家,创建了全国首个中医呼吸病研究所。

曾任江西中医学院(现江西中医药大学)副院长、党委书记。先后担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呼吸内科学术带头人、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及肺系病专业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委员、江西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及内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进步奖评审专家等多个社会职务。其主要成就如下:

一、学术思想及传承

从医近60年来,洪广祥创造性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和临床风格,其代表性的创新学术思想和观点有:“痰瘀伏肺”为哮喘发病的宿根;哮喘发病的“三因学说”;全程温法防治哮病;“治肺不远温”;“宗气不足”是慢性阻塞性肺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等。此外,他的临床经验也非常独到。如:补虚泻实为治疗慢阻肺的全程治则;“肺心病重在治肺,而不在治心”;“以补助攻,留人治病”治疗晚期肺癌;“肺系、胃系、肝的气机逆乱是慢性咳嗽的中心环节”;宣散透热是外感发热的重要治法;“湿热余邪残未尽,肝郁脾肾气血虚是慢性肝炎的基本病机”等。依据上述学术观点及临床经验,他独创了许多颇有疗效的经验方。如蠲哮汤、益气温阳护卫汤、丹赤紫草汤、补元汤、复方参蛤片、蛭散胶囊、温肺煎、寒咳宁、清咽利窍汤、干咳宁、窍痒煎、咳喘固本冲剂等。 洪广祥先后培养了硕士、博士研究生20名,国家级中医高徒4名。其弟子现都已相继成为业务骨干,其中三级医院院领导3名,博士生导师2名,省级名中医2名,国家级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2名,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1人,科主任6名。

二、论文论著、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

先后发表论文100余篇,著有《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洪广祥》等6部专著并参编10余部著作。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国家三类中药新药证书2项(冬菀止咳颗粒、蠲哮片)。其中,蠲哮片获中国发明协会和香港国际华人发明博览会金奖。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国家及省市奖励12项。

三、社会活动

(一)主政中医药大学

他担任江西中医学院副院长、党委书记期间,在全国高校率先提出“坚持以育人为中心,一手抓合格人才培养,一手抓经济自我发展”的办学思想,构建了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医药院校自我发展的产学研结合新办学模式,为江西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与此同时,提出了开放办学的思路,与欧洲中医联合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实行联合办学,为推动中医国际化作出努力。

(二)推动校办企业快速发展

在他主政期间,隶属江西中医学院的江中制药厂实现了两次腾飞。1994年在全国工业企业500强中位居304位,经济效益在中药制药行业和江西省工业企业排名中双双名列第一。1998年2月,江中制药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挂牌,在全国率先实现中药企业产学研结合。其中复方草珊瑚含片、健胃消食片、蚓激酶等产品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效益。江中制药累计上缴学校经费逾10亿元。至今,他还担任江中集团中医药专家委员会主任,指导集团新产品的研发。

四、献计献策

在担任江西省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期间,他积极推动了中医药立法——《江西中医发展条例》的实施。争取到了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对《条例》形成的支持;积极组织调研、座谈、讨论,带队前往多个省区调研,使《条例》更具指导性;积极组织审议,使《条例》于1999年经江西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全会审议通过并实施,成为全国较早实施的地方性中医法规。使中医工作有法可依,有力促进了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唐祖宣,男,1943年7月生,河南邓州人,中共党员,邓州市中医院院长,主任医师。

他常运用益气化瘀、温阳益气、清热解毒等法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静脉血栓形成、糖尿病性坏疽等,研制的“脉络疏通颗粒”为国家三类新药,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中医药事业方面方面386件,就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大事项致信中央领导61封。 1958年3月参加工作,1963年7月河南省中医学徒出师。历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顾问,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栓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分会常务理事。第

一、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8

6、1987年两次荣获全国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称号;研究成果“温阳法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曾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河南省重大科技成果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986年被人事部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89年被河南省委授予“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90年被河南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河南省劳动模范”称号,并获省“五一”劳动奖章;1991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7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2008年被河南省中医管理局授予“河南中医事业终身贡献奖”;2010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唐祖宣在半个世纪的临床与科研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对仲景典籍极为推崇,在总结前人精华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对温阳药物的运用具有独到见解,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观点。他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便开始对“脱疽”的治疗进行研究,1965年他的治疗经验在《中医杂志》首发。他结合自己临床经验将周围血管病按照中医特点分型,并确立治则治法。常运用益气化瘀、温阳益气、清热解毒等法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静脉血栓形成、糖尿病性坏疽、动脉硬化闭塞症等疾病,疗效显著。他研制的治疗血栓病的国家三类新药“脉络疏通颗粒”销售国内外,年销售额达8000万以上。1965年至今,他在《中医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医药学报》等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6篇,结合医疗、教学、科研,出版发行了《四肢血管病的研究与治疗》一书,并将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作了阐微与注释,出版学术著作14部。同时编著出版了《为了中医药事业》《我为中医五十年》《情满中医》等著作22部,计3600万字。唐祖宣每天坚持出门诊,日门诊量约60人。多次参加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上世纪七十年代,他承担河南省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的教学任务,培养出300多位西学中人才;90年代开始,筹办农村中医培训班,为基层培训中医人才。他言传身教、启迪后学,先后带徒46人,均已成为学科骨干。

自1981年以来,唐祖宣历任邓州市、南阳市人大代表,河南省第八届人大代表,第七届、九届、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30余年的代表历程中提出议案、建议889件,其中有关中医药事业方面的386件,就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大事项致信中央领导61封。主要贡献有:助推国家中医药大政方针的制定;助推建立健全各级中医药管理机构;助推中医药立法进程;助推基层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发挥中医药在防治重大疫病中的作用;助推中医药教育、科研和传承工作;总结履职实践经验,中医代表为中医。

刘志明,男,1927年10月生,湖南湘潭人,首届首都国医名师,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全国首批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老师,首批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导师,首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中医药专家,中央保健专家。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

他从事中医临床工作70余年,擅长内科,善用经方,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他对内伤杂病及外感热病穷源究委,敢于创新,疗效卓著;他一生兢兢业业,为中医药的继承和发扬做出了卓越贡献。

2005年获中国中医科学院建院50周年“突出贡献奖”;2006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发的“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2008年获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年度特殊医疗服务奖”;2008年被北京市卫生局、中医局评为“首都国医名师”;2009年被中共中国中医科学院委员会评为“抗震救灾先进个人”;2010年获北京中医药学会颁发的“同仁堂杯”中医药工作60年特殊贡献奖;2011年刘志明名老中医工作室被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授予“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贡献奖”。

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客座教授,曾任多届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曾连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

六、

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他从事中医临床工作70余年,自幼师承名师杨香谷,1940年开始一直在中医临床第一线工作,1954年响应党和国家号召,赴京参加中医研究院建院筹备工作,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第一批医疗科研人员。

他精研医经,博览群书,学识丰富,谦虚谨慎,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严于律己,始终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他生性高远,淡泊名利,疗效显著,医德医术在群众中有口皆碑;他一生兢兢业业,为中医药的继承和发扬做出了卓越贡献,深受行业内、外人士敬重,影响深远。

他学宗岐黄,崇尚仲景,博采众长,集历代名家之大成,师古而不泥古;他擅长内科,善用经方,熔古今名方于一炉,灵活变通,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他治病重视先天,强调补肾,同时注意调理后天脾胃,以资化源;他对心脑肾系疾病、发热病、湿热病、老年顽疾等内伤杂病及外感热病穷源究委,敢于创新,另辟蹊径,疗效卓著。

他始终心系中医药事业发展,几十年如一日,积极参与各项中医药发展项目。

五、六十年代面对传染病流行,他不顾个人安危,深入一线,领导和推广中医防治乙型脑炎、病毒性肺炎、血吸虫病等。七十年代,他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深入山西农村,为当地百姓解除疾苦。八十年代,他多次应邀去日本、墨西哥进行学术交流并发表学术讲座;每当出现重大流行性疾病或自然灾害,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时,他都积极向国家献方献策并捐款。2007年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举办的“中医药发展论坛”上,他呼吁发展中医药;2007年9月,作为全国首批传承博士后指导老师,他参加“中国中医科学院启动著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博士后研究工作”启动仪式;2008年以来,北京市“3+3薪火传承”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刘志明名中医研究室”、“名医名家传承工作室”相继正式启动,他亲临现场指导学术传承工作,呕心沥血。现在他虽然年事已高,但是仍然十分关心中医学发展大计。

他一生躬身临床,获得多项奖励和荣誉。1955年-1956年推广中医治疗乙型脑炎及中医防治血吸虫病,获卫生部嘉奖;1957年与北京儿科研究所协作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获北京市政府高度评价。

他带领首批学术继承人刘如秀主任医师的科研团队,对他的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进行传承应用研究,先后获国家级及省部级各项课题14项,发明专利3项,成果转让1项,获科学技术奖3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3篇(影响因子最高达3.753);发表学术专著数部,培养研究生30余名,培养师承徒弟10余名,硕士、博士研究生20余名,博士后及传承博士后共3名。

刘尚义,男,1942年12月生,贵州大方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贵阳中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贵州省委保健办聘为资深专家。

他擅经方活用治疗疑难杂症。对肿瘤治疗创新性总结出手术后未放化疗者、手术放化疗后和无法手术及放化疗者,采用不同的治法。他善药线疡科,临床屡获奇效。他承各家所长,国学国医兼修。对儒学、易学、书法、国画颇有研究,并为贵州乃至周边地区中医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1966年毕业于贵阳医学院中医系,历任贵阳中医学院院长、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享受贵州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第

三、

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985年获“贵州五一奖章”并授予“四化建设标兵”荣誉称号,1995年被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部授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2007年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9年被贵州省卫生厅、人社厅评为首届“贵州省名中医”,2013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第四批师承优秀指导老师”,2013年被中国中医科学院聘为“全国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曾任中国中医药学会理事,国家中药保护审评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临床药物评价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疡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疑难杂症,勤耕临床不辍。在贵州提起刘尚义,业界德高望重,坊间家喻户晓。他擅经方活用,擅治疗疑难杂症,治法强调“平衡阴阳,损有余,补不足,内外修治”。对肿瘤治疗他创新性总结出,手术后未放化疗者,以扶正固本治疗为主,宜用补脾肾、养气血之品;手术放化疗后应益气养阴,滋补肝肾,调和脾胃,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对无法手术及放化疗者,宜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扶正固本之品,改善症状,减轻疼痛,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并强调治疗肿瘤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经方应用不要泥古,当变则变。

善药线疡科,临床屡获奇效。1962年始,师从贵州名医赵韵芬(赵韵芬是“葛氏疡科”第七代传人),系统学习疡科疾病的诊治及丸、散、膏、丹的炼制,善用药线治疗疡科疾病,中医治疗疮疡外科的奇效特色在刘尚义手中发扬光大。 他穷医道精髓,传承仁医博爱。虽已古稀之年,刘尚义仍坚持每周出诊四次,考虑年龄,医院对他每次出诊限号50个,但慕名而来者络绎不绝。对没挂到号的患者,他总是有求必应,每次门诊总超百人,经常是水也顾不上喝一口。他常对弟子说,“病人远道而来花这么多时间排队,如果我止步于此,哪里对得起病人?”

他通读药学专著,处方药少力专,常用药不超过九味,价格低廉,却药性灵活。每遇病人觉得自己病情重,要求下药重一点,他总是风趣地说“这叫做四两拨千斤,我们今天开七付,旗开得胜怎么样?”只言片语缓解了病人情绪,拉近了医患距离。

承各家所长,国学国医兼修。刘尚义亦儒亦医,酷爱读书,博采众长,勤求古训,幼时喜好文、史、哲类书籍,从医后系统学习中医经典,多年从事中医基础教学,使他对中医理论系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他还多方收集全国各地名家中医医案,揣测领悟,对《程杏轩医案》、《王孟英医案》、《张聿青医案》等研究较深,力图在辨证施治上,承接古人遗绪。

他对儒学、易学、书法、国画颇有研究,尤其书法,自成一家,浑然大气。他常教导弟子“学习中医,功夫在书外,要研习国学,感悟国学”。首届国医大师张学文评价他“博学多才,书法一流”。2007年在广西南宁举办的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班上,他讲授了中医与易经、京剧、国画、书法、音乐等国学在哲学思维上的共通性,学员无不佩服他国医、国学功底深厚。

弘国医精粹,力推中医发展。执教40余载,刘尚义孜孜不倦,培养人才数以千计。在学术上对学生毫无保留、无私奉献,在生活中对学生平易谦和、关怀备至。他的学生遍布海内外,许多都已成为中医药事业的栋梁和骨干。201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建设“刘尚义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目前跟师徒弟中,有本科7人、博士硕士9人、博士后2人,皆学有所成,有的已被评为贵州省名中医。他重经验总结,研究的《康尔寿软膏与杜冷丁镇痛作用的对比研究》等课题通过省级成果鉴定,主编了《南方医话》等专著,撰写了几十篇高水平论文。他心系贵州中医事业整体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参加社会活动,开展学术讲座、健康讲座百余场。为贵州乃至周边地区中医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刘柏龄,男,1927年6月生,吉林扶余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长春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

他是中医骨伤科学会创建人之一。他确立“治肾亦即治骨”学术思想,为国内“肾主骨”立论大家,应用家传手技结合临床,创立的治腰椎间盘突出症“二步十法”,成为我国北派代表手法。

1956年毕业于吉林省中医进修学校,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学会原副会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客座研究员、张仲景国医大学名誉教授。全国首批至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第一批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86年被吉林省政府评为“人民教师”荣誉称号;1993年被中共吉林省政府评为吉林英才奖章;1995年被吉林省政府评为吉林省终身教授(吉林省名中医);1999年被卫生部国际交流中心评为“二十世纪中国接骨学最高成就奖”,并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院士为他颁奖;2006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评为“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2006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评为“国医楷模”荣誉称号;2008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评为“全国首届中医骨伤名师”荣誉称号并获金鼎奖;2011年被长春市卫生局评为“卫生忠诚奖”。 刘柏龄从医近70年,先后组建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大外科系并任主任,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创建骨伤科,任骨科主任、教研室主任,至今一直工作在骨伤科。刘柏龄深明经旨,融于实践,确立“治肾亦即治骨”学术思想,为国内“肾主骨”立论之大家。刘柏龄擅治骨性关节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脊柱退行性疾病等疾病,独创“骨质增生丸、壮骨伸筋胶囊”等多种新药。刘柏龄应用家传手技结合临床,创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二步十法”,为我国北派代表手法;点刺“暴伤点”治疗“急性腰肌扭伤”,取效甚速;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的“一牵三扳法”,经1~3次治疗均可痊愈;其手法疗效卓著,每年均有大量国内外患者慕名就诊,多次被邀赴美国、德国、法国、日本及马来西亚等国家讲学,并为当地患者诊查治疗,极大地弘扬了传统医学。

刘柏龄于20世纪60年代首创新药“骨质增生丸”,该药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于1987年获长春发明与革新一等奖,1991年获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1992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80年代,研制出治疗颈、肩、腰腿痛新药“壮骨伸筋胶囊”,获国家新药生产批号,于2000年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复肢胶丸”2003年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出版医学教材及著作24部,其中代表性的有: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教材《中医骨伤科各家学说》、《中医骨伤科学》;著作《中国骨伤治疗彩色图谱》、《刘柏龄治疗脊柱病经验撷要》、《刘柏龄脊柱疾病临证经验集》;《刘柏龄治腰病手法》VCD光盘。

刘柏龄作为全国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10年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成立“刘柏龄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已培养数十名师承高徒及研究生。赵文海为刘柏龄教授的首批高徒,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副会长、与骨伤科后备带头人冷向阳教授成为吉林省骨伤科领军人物;学生王之虹教授现任长春中医药大学校长,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传承刘柏龄学术经验的高徒、研究生、学生遍布国内外,其中一些人已成为全国学科领军人物。

刘柏龄深切关注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之前,向国务院有关部门提出“成立国家中医药领导机构,以利于中医药事业的继承与发展,中医药的事情交由中医药领导机构来管,中医药人员来办”,得到国务院有关领导的重视。在吉林省健康产业的发展上,尤其是对长白山道地药材和长白山资源应用建设提出的建议,得到吉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

刘柏龄教授是中国中医骨伤科德高望重资深专家、中医骨伤科学会创建人之一,为中国中医骨伤科学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专家之一。他仍虚怀若谷,谦虚谨慎,以充沛的精力战斗在医教研第一线,为中医学的发展做出新贡献。 刘祖贻,男,1937年7月生,湖南安化人,中共党员,大专学历,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研究员。 他构建以“六因辨治”为核心的刘氏脑病辨治体系;主张杂病“理脾胃以安五脏”;倡温病源流新说,力主先机而治。他治癌症骨转移剧痛,常收意外之效。在抗“非典”期间,他以近古稀之龄主持全省中医专家组工作,并多次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

出身中医世家,1958年毕业于湖南省中医进修学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卫生部第三届及第四届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加拿大中医针灸学会名誉顾问,第一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2年被国家人事部评为“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1995年被评为“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1999年被评为湖南省名中医。

在中医临床学、中医理论研究以及中医药管理等方面建树颇丰。其学术成就集中体现于脑病、杂病辨治及温病学研究等方面。构建刘氏脑病辨治体系:认为脑病之病因,主要在于外邪、痰、瘀、气郁、内风、正虚等六个方面,六者互为因果,但重在内风、血瘀及正虚;脑病之治疗,当以治外邪、治痰、治瘀、治肝、治肾、治脾、治心等七法为基础,有机组合。由此,构建以“六因辨治”为核心、寓理论与临床于一体的刘氏脑病辨治体系。擅治杂病,倡导杂病和中:认为诸般杂病的产生与发展均与脾胃之气充盛与否有关,提出“脾胃健则脏腑和,脾胃伤则百病生”,主张“理脾胃以安五脏”,强调“理脾胃关键在于助化,畅元真气阳主用”,确立“和中以助化为先、以扶助气阳为要,用药不忘护脾胃、疗虚证以理脾胃为先”的应用准则。倡温病源流新说,力主先机而治:深入研究中医温病学说的发展沿革,厘清伤寒、温病之争的诸多问题,撰成《温病源流论》。其观点新颖,如提出温病学说起源不晚于伤寒学说,并阐析其发展滞后且依附于伤寒体系发展的规律及本质特征。临证无论温病、伤寒,主张“先机而治”,较近人所倡“先证而治”更有利于阻断疾病传变。

临床擅长中医辨治脑病及各科疑难病症。作为医院脑病科、老年病科学术带头人,创制中风偏瘫、血管性头痛、眩晕、老年痴呆系列效验方,制定有关诊疗技术,疗效显著,使科室建设成为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重点专科、重点学科;擅治杂病,如治疗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用益脾泄浊法治疗,白细胞较快升至正常水平,且疗效持久;治癌症骨转移之剧痛,常收意外之效。在2003年抗“非典”期间,以近古稀之龄主持全省中医专家组工作,不负众望,荣获湖南省人民政府一等功。

善于将临床与科研紧密结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厅级以上课题10项,获省部级以上成果奖10余项;研制开发中药新药及医院制剂丹黄颗粒、固表防感冲剂、昇力合剂、芪仙升白颗粒等,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显著的经济效益。

数十年来,勤于传道授业,精心指导后学,培养多位优秀传承人,其弟子有的荣获首届“中医药传承高徒奖”,有的被评为“全国优秀临床人才”;因其在传承中的突出贡献,荣获“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

热爱中医事业,为推动中医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担任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期间,积极履职,推动联名提案保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机构,并递交关于“加快中医药立法”的提案。上世纪80年代,屡次向湖南省委建言,提议并成功实现湖南省县级中医医院由集体所有制转为全民所有制,对湖南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起到巨大推进作用;担任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所长,力促研究所改院升级;担任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首任院长,提出“一主两翼”的发展战略,将研究院建设为国家中医药科研基地、中药新药临床研究基地、中医药文献信息检索分中心,在全国中医药科研机构综合评比中名列前茅,奠定了研究院数十年发展之基。 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在社会各界及行业内享有很高威望。数十年来坚持门诊并承担干部医疗保健任务,从不以医、药为牟利手段,多次谢绝院外社会医疗机构的高薪聘请;求诊者不论贫富均悉心诊治,处处为患者考虑,药廉效宏,深受患者信赖与爱戴。

刘敏如,女,1933年5月生,四川成都人,中共党员、农工民主党员,本科学历,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她擅长妇科疑难疾病的治疗,注重补肾与调理气血,调治与预防并重。在月经调节、生理带下、补肾调节乳汁分泌等中医机理方面创立新论,率先提出并发展了盆腔疼痛证、经断前后诸证、女阴白色病损、痛经病机及崩漏等中医妇科新病种。探索践行中医药现代化及产学研结合,研发“产泰”、“益宫宁血口服液”、“养精壮本丹”等新药。

1953年毕业于华西大学医学院西南委托班,1953年~1956年任云南省干部疗养院任医务组长,1956年~1962年就读成都中医学院中医学专业六年制,从事医学工龄61年,其中中医工龄58年(中医妇科临床教学科研)。1998年被评为四川省首批名中医,2009年被评为首批全国中医妇科名师,1991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1995年被评为杰出的女科技工作者、2000年被评为四川省首届先进科技工作者、2000年被评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002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三届副会长,《中医杂志》编委会副主委,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常委、第二届主任委员、第三届名誉主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

三、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四川省科协常委、全国妇联常委。第

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2002年以来任东华三院—香港大学中医药临床教研中心顾问中医师、香港大学中医学院学术顾问、澳门中国中医药文化研究促进会首席专家。

师从唐伯渊、王渭川、卓雨农等名流,擅长月经不调、痛经、崩漏、闭经、不孕等妇科常见及疑难疾病的治疗,病证结合,以基本病机为纲,注重补肾与调理气血,调治与预防并重,年逾八旬,近十年仍坚持临床第一线,年门诊5000人次以上。在珠海、香港设有刘敏如名医工作室,多年来多次赴欧美及东南亚行医讲学,参加国际中医学术交流会传播中医药文化,享誉海内外。作为全国首届研究生导师,培养硕、博士研究生21名,其中3名为国内学术带头人及专业学会主任,7名研究生在海外中医执业近二十余年,影响深远。

勤求古训,根植临床,勇于创新,在月经调节、生理带下、补肾调节乳汁分泌等中医机理方面创立新论,率先提出并发展了诸如盆腔疼痛证、经断前后诸证、女阴白色病损、痛经病机及崩漏等中医妇科新病种。探索践行中医药现代化及产学研结合,卓有成效。如基于产后“多虚多瘀”的中医理论,研发出补虚化瘀的复方产品“产泰”,解除了妇女产后复旧的后顾之忧;在国内率先应用“气阴双补法”治疗功血并研发出上市产品“益宫宁血口服液”,提高了妇科血证患者的疗效;以补肾填精及温肾填精立法研制的“资癸女贞丸”、“滋阴荣颜丸”及“养精壮本丹”等新药,主持国家、部省及厅局级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高级专业读物5部,副主编、副主校各1部,主审3部,申请专利4项并均已获公开,研发上市产品5个。

作为课题负责人1993年获四川省中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获国家中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1993年获世界传统医学金杯奖(旧金山)、1992年获国家星火博览金奖各1项,1997年获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二等奖1项,1990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主编的《中医药高级参考丛书·中医妇产科学》2004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一等奖。

为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妇科学学科成为四川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

阮士怡,男,1917年2月生,河北省丰南县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

他提出了“心-脾-肾三脏一体”防治心血管病及老年内科病的学术思想,采用益气养阴法治疗冠心病,创造性地提出“益肾健脾、软坚散结”法保护血管,干预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策略。他培养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等人才,研制了通脉养心丸、粘脂饮、新生脉散片等新药。

1946年6月北京大学医学院毕业,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2年被天津市卫生局评为天津市名中医。

一、临床工作

他1946年6月参加工作,从医68年,致力于中医心血管病、老年病领域临床诊疗,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经他诊治的患者以数十万计。现年96岁,仍然工作在临床一线,思路清晰,临诊不辍。

他崇尚“医乃仁术、德者居之”的信念,秉承了先师陆观虎、赵寄凡两位先生用药轻灵,遵守经方的特点,所开处方从无大方大剂,选药精当,价格低廉,处处为患者着想,对于困难患者不收诊费,还给予资助,受到患者的尊敬与爱戴。

二、学术造诣

他学贯中西,总结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了“心-脾-肾三脏一体”防治心血管疾病及老年内科疾病的学术思想,采用益气养阴法治疗冠心病,创造性地提出“益肾健脾、软坚散结”法保护血管,干预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策略。推动了天津中医、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与老年病学科的建立。出版专著《阮士怡教授学术思想研究》。

三、传承育人

他始终奉行“将毕生所知所学授予好学求知之才”的理念,传道授业,诲人不倦;他倡导学术自由及鼓励技术创新,采用“学术放任、鼓励实践”的教学方式,为中医、中西医结合事业培养了众多人才,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教授、北京大学王学美教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张军平教授、保康医院院长郭利平教授、美国西奈山医学院附属泽西医学中心祝炳华教授、美国荷思瑞健康顾问机构医学总监韩煜教授均是他的高足。

四、科研创新

他带领研究团队,通过临床与基础研究表明:“益气养阴”法方药可有效缓解冠心病心绞痛,清除自由基,拮抗炎症反应,对缺氧损伤的心肌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在董晓初老中医基于益气养阴法制定的医院制剂“651”丸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研发了现代中药——通脉养心丸,上市已达30余年;从血脂水平、病理形态、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方面探讨了“益肾健脾、软坚散结”法方药保护血管,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机理,研制了补肾抗衰片、降脂软脉灵Ⅰ~Ⅳ号、粘脂饮等治疗老年病的系列方药;采用“软坚涤痰强心”法治疗慢性心衰,研制了新生脉散片,其对症状和体征的改善作用优于地高辛,临床总有效率达96.9%,相关心衰治疗方法被《全国中医药防治慢性心力衰竭指南》所采纳。

70年来,他发表学术专著5部,学术论文34篇,科普文章65篇;先后获得省部级科学进步二等奖3次、三等奖5次,市卫生局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3次;研制中药制剂8种、上市品种1种。

五、社会参与

1955年他奉调至天津市市立中医医院(现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前身)协助建院工作,在他的带领下,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现今已发展壮大为天津市规模最大的中医医疗机构。他还主持筹建了天津市中医研究所。 虽已过鲐背之年,仍笔耕不辍,临床之余致力于普及中医药防治理念及科普知识。先后在《老年时报》、《开卷有益》、《求医问药》、《家庭中医药》等报纸和杂志发表科普文章65篇。

孙光荣,男,1941年11月生,湖南浏阳人,无党派人士,师承出身。主任医师、教授、研究员。原任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文献信息研究所所长,政协湖南省委员会常委。2000年退休后,受聘为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副院长。 他坚持“大医精诚”,提出中医临床核心理念,创造经方化裁应用模式,形成孙光荣系列经验方。其“安神定志汤”已提供给“神十”航天员。研究、创立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的模式、课件研制大纲。

幼承庭训,继拜名师,1958年至今执业中医临床55年,在临床同期从事中医药文献研究及中医药文化研究32年、研究生教育16年、远程教育13年、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训9年。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建设与科学普及专家委员会委员、继教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文化分会学术顾问、继教分会第一任主任委员;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培训班班主任;全国第五批、北京市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孙光荣传承工作室建设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共建中西医结合三级医院和平里医院名老中医工作室建设专家,北京同仁堂中医大师工作室顾问。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出版著作23部、发表论文158篇。排名第一或为执笔人荣获的主要奖项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全国优秀图书奖二等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全国首届中医药科普著作奖一等奖1项等。主编《中华经典养生名言录》为国家新闻出版署等部委推荐的十五本科普著作之一;主持并完成科技部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成果之一《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数据库。

一、临床方面:注重德业双修,践行“大医精诚”

(一)长期坚持门诊,疗效确切:①坚持“大医精诚”服务理念,廉洁行医,树立中医良好形象。在“三线建设兵团”获得团部“人民的好医生”称号。②擅长治疗脾胃病、血液病、情志病、肿瘤等疑难杂症,疗效确切,且多次为中央、地方、部队首长做医疗保健服务,受到患者广泛好评。

(二)学术经验与临证特点:①临床基本原则:慈悲为本,仁爱为先,一视同仁。②临床学术观点:护正防邪,存正抑邪,扶正祛邪。③临床思辨特点:调气血、平升降、衡出入。③主讲临床经验231学时。

(三)中医临床创新点及主要贡献:①提出中医临床核心理念。②创造经方化裁应用模式,形成孙光荣系列经验方。其中,“安神定志汤”已应征提供给“神十”航天员,纳入“伴飞神十,圆梦天宫”项目,获得荣誉证书。

二、科研方面:坚持潜心学术研究,贡献继承创新成果

创新点及主要贡献:①总结了中医古籍整理研究“六法”。②提出中医药文献研究的“四有”原则和“四强”作用。③最先总结了中医临床的五大特色、六大优势。④提出中医药文化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效法自然、和谐平衡、济世活人。⑤在海内外主讲中医药文化及养生专题89场。

三、教育方面:开创中医现代远程教育,致力培养优秀临床人才

创新点及主要贡献:①工作室吸收弟子56人,注重从医德修养、四诊合参、思辨特点、组方用药思路方法四个方面进行传授,针对各自主攻病种,为学术继承人传授了经验方。②研究、创立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的模式、课件研制大纲,已应用于中医药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③承担、完成了具体负责的第

一、

二、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近1000名主任医师的培训工作。

四、建言献策:竭诚尽力建言献策,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创新点及主要贡献:①自1981年起参与国家及部分省市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等调研、起草、论证工作。②2005年、2013年向国务院主管领导致函或面呈关于凸显中医药特色优势、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将中医药事业发展纳入国家战略的建议,获得领导重要批示。③2013年向台湾方面提出中医药交流合作建议方案,获得海峡两岸有关领导大力支持,并已开始付诸实施。

张大宁,男,1944年9月生,天津市人,农工民主党,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名誉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他主编了第一部《实用中医肾病学》和《中医肾病学大辞典》,规范了中医肾病的概念、范围及辨证论治的基本规律,并提出“心—肾轴心系统学说”、“肾虚血瘀论和补肾活血法”等;承担国家“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课题多项,验证了中医药对于肾小球硬化、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等疾病的肯定疗效。

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会长,天津市中医药学会会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央保健医生,中央文史馆馆员。第四批、第五批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一批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08年被天津市卫生局评为天津市名中医。

临床工作

他1961年9月参加工作,从事中医药工作52年,他致力于中医肾病临床及科研工作,在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等方面有着卓著的疗效。他医德高尚,对待病人一视同仁。门诊时经常从早上八点诊病到半夜,一丝不苟。

学术成就

上世纪80年代主编了我国第一部《实用中医肾病学》和《中医肾病学大辞典》,科学、严谨地规范了“中医肾病”的概念、范围及辨证论治的基本规律,从而使“中医肾病学”从中医内科学中科学地分离出来,形成一门系统完整的中医临床学科。

他提出“心—肾轴心系统学说”、“肾虚血瘀论和补肾活血法”等理论,现已在除肾病外的多种病症中得到广泛应用。以此理论为指导,研制了“补肾扶正胶囊”、“活血化瘀胶囊”、“补肾止血胶囊”、“肾衰排毒胶囊”、“糖肾康胶囊”等二十余种中成药。 他著专业著作十余部,论文近百篇,不少被译为英文、日文、韩文等,在国外出版发行。

传承育人

他积极培养学术继承人,在他的带领下,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肾病科形成了完成的学术梯队,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肾病科被卫生部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科研创新

科研方面,他多年从事中医药治疗肾脏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他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了国家“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的课题多项,其研究成果验证了中医药对于肾小球硬化、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以及血管硬化等的肯定疗效,还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机理,打破了现代医学“不可逆”的理论,其领衔研究的“肾衰系列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与实验研究”、“TNF-α对肾间质纤维化细胞表型变化的影响及补肾活血法对TEMT的抑制作用”、“补肾活血法在肾间质纤维化上的应用研究”“补肾活血法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碳类药”在慢性肾衰中的应用、中药“脱钾”技术在高血钾患者中的应用等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

一、二等奖10余项,发明专利3项。

社会贡献

他多次赴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法国、韩国、澳大利亚、以及东南亚等国家讲学。1990年,他作为大陆学者到台湾荣民总医院、中国医药学院、阳明医学院、台大等多地讲学,其后多次赴台讲学,架起了海峡两岸学术沟通的桥梁。 1993年,张大宁用海外捐赠给他个人的资金,建立了“张大宁传统医学基金会”,以弘扬祖国传统医学,发扬中医肾病事业。

1998年8月,经中国科学院与有关方面提名,国际天文联合会批准,国际天文联合会把中国科学院新发现的8311号小行星,命名为“张大宁星”,这是世界上第一颗以医学家名字命名的小行星。

金世元,男,1926年12月生,北京人,中共党员,主任药师,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从事中医药工作74年。

他倡导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合理使用中成药,对中成药的处方来源、历史衍变、药物组成、配伍意义、功效特点等方面都有独到见解,擅长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他强调精湛医术与优良调剂技术的相互结合,对已濒临失传的传统 “一口印”调剂技术更是技艺精湛。

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中国中药协会常务理事,国家科技部秘密技术中医中药审查专家,国家基本药物评审专家,第

一、

二、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一批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985年被北京市评为“自学成才”标兵;1988年被北京市政府评为“有突出贡献专家”;1989年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药炮制技术”代表性传承人;2007年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指导教师”;2008年获得北京市“首都国医名师”称号;2012年获文化部“传薪奖”。

金世元出生于普通农民家庭,少时攻读四书五经。1940年到北京复有药庄学徒。同年被选送到北京市公共卫生局主办的“北京市中药讲习所”,系统学习中医药学知识,师从中医名宿汪逢春、赵树屏等。1956年公私合营时,在北京市药材公司参加工作。1957年以优异成绩通过北京市卫生局举办的中医师资格考试,获得了中医师开业执照,但未弃药从医。1961年调入北京卫生学校,创建中药专业,从教30余年,培养了千余名中药专业人才。

金世元善于学习、注重实践、勤于总结。形成了以“医药圆融、源于实践”为特色的学术思想,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中药鉴定方面,经验丰富,见解独到。深入药材产地调查药源,尤对道地药材的鉴别与质量评价见解独到,技艺纯熟。中药炮制方面,深得古法,技术精湛。对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面的研究颇有见地,全面掌握各类传统炮制技法,尤对北京特色中药炮制品种及工艺了如指掌。中成药合理使用方面,理论深厚,成果丰硕。他倡导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合理使用中成药,对中成药的处方来源、历史衍变、药物组成、配伍意义、功效特点等方面都有独到见解,擅长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中药调剂方面,质量为先,技艺纯熟。强调精湛医术与优良调剂技术的相互结合,对已濒临失传的传统 “一口印”调剂技术更是技艺精湛。

他独立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主编、参编著作20余部,其专著有《中成药的合理使用》(第一版)、《药道致诚》两部书籍。主编《中药炮制学》(全国中等中医药学校统编教材)、《金世元中药传统鉴别经验》、《中成药的合理使用》、(第二版)《中药饮片炮制研究与临床应用》等,参编《中华本草》、《中药大全》、《中药材大辞典》等。

在科研方面,他根据自己多年临床治疗支气管炎的有效处方,研制开发出“射麻口服液”;与北京同仁堂合作将著名成药“乌鸡白凤丸”剂改成口服液,均已被原卫生部批准正式投入市场。

在学术思想传承方面,桃李满园、成效显著。他的弟子遍布医疗、科研、教学、生产、经营等多个领域。1990年起共带徒6名。2012年,与王永炎院士合作担任“医药圆融”导师,共收博士及博士后9人。2013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遴选为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带博士后1人。

金世元多次向国家有关部门献计献策,他撰写的“关于中成药组方和生产的几项建议”受到原卫生部的重视和采纳,对于澄清中成药生产的混乱现象,保证用药安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1995年至1998年,被聘为中药鉴定专家,参与全国中药材市场整顿工作。

金世元从事中医药工作70余年,热爱祖国、忠于事业、崇尚医德、恪守药德;学术成果丰硕,学术传承成效显著,广受业内赞誉,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尚德俊,男,1932年3月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山东省中医院外科主任、主任医师。

他研制创用了四虫丸(虫类药物)用于临床,并相继创用活血通脉片、通脉安等系列药品,治疗外科疾病和周围血管疾病;他创立了我国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学、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辨证论治原则和整体疗法。

1955年9月毕业于山东医学院医学专业,全国政协第

五、第

六、第

七、第八届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中医药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山东省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顾问,山东医药编辑委员会常委,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59年荣获原国家卫生部颁发的金质奖章和证书,1978年被评为全国医学科研先进工作者,1988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1997年1月被确定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03年被评为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

上世纪世纪60年代,尚德俊积极探索中医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疾病,首先研制创用了四虫丸(虫类药物)用于临床,并相继创用活血通脉片、通脉安等系列药品,治疗外科疾病和周围血管疾病,积累了比较成熟的经验。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取得了临床治愈率46.4%,总有效率87.0%的显著疗效,同时,截肢率下降为9.5%,在提高疗效和降低截肢率,以及促进创口愈合方面均取得重要研究成果。

1971年受原国家卫生部委托,组织并主持召开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经验交流会议,在大会上报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治疗经验,并主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防治手册》,对全国开展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治疗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荣获国家一级成果奖,尚德俊被授予全国医学科研先进工作者称号。

根据中医异病同治理论和周围血管疾病均有血瘀证表现特点,在国内率先把研究领域扩大到更多的周围血管疾病。1979年,在我国首次编著出版《周围血管疾病证治》一书,总结周围血管疾病治疗法则和辨证论治规律。1980年,率先在全国主持召开了有全国主要学者参加的山东省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疾病学术会议,对我国周围血管疾病事业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从而结束了我国经历20年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单病研究的时代。

根据我国传统医学血瘀证和异病同治理论,以证带病,提出了中西医结合、血瘀证和活血化瘀疗法、辨病与辨证、微观与宏观辨证、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等观点、方法、理论,创立了我国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学、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辨证论治原则和整体疗法。

对外科血瘀证进行系统研究和总结,创立了外科血瘀证学和外科疾病瘀血理论,发展了“瘀血”理论。对传统医学外科外治疗法也进行了系统地整理和研究。 1980年首先提出组建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疾病学术组织的设想,在全国政协会议提案,积极参与创建全国周围血管疾病学会的工作,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的最早负责人之一,担任全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和主任委员十六年。

尚德俊有远见卓识的学术思想、深厚的医学理论基础、敏锐的中西医结合观点和严肃的科学作风,出版《外科血瘀症学》等学术专著14部,发表学术论文近80篇。

先后为周围血管疾病学科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和学术带头人,为中医外科学科和医院科室建设奠定了基础和学术地位,也为保证全国这一新兴学科的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郑新,男,1925年5月生,河南省郏县人,中共党员,大学专科学历,重庆市中医院中西结合主任医师。

他丰富和发展了温病学说,在中医内科急症、心病证治方面积极开展中西医结合探索,研究慢性肾病50多年,在重庆市有广泛影响力。

1949年6月河南大学医学院肄业,1957年8月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1961年8月国家卫生部第二届西医学习中医研究班结业,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成都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重庆市中医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肾病科学术带头人。

一、临床工作

郑新从在部队运用自己所学的医学知识为解放军战士医治伤病,到重返医学院校继续深造学习,再到习古诵经,传承国粹,长期坚守临床第一线,迄今已有60余载,他攻克中医急症,擅长诊治休克、心绞痛、心律失常,擅长诊治温病高热证,擅用中西两法治疗慢性肾脏疾病。他创建了重庆市中医院中医肾病专科,目前该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十二五”重点专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重庆市中医药重点学科。2010年,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亲临肾病科视察工作。60多年来,经郑新诊治的患者多达数十万人次,遍布全国各地,海外华人也慕名前来求治。《中国中医药报》等多家媒体曾对他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作了详细报道。

二、学术思想

(一)发展和丰富了温病学说 郑新热衷钻研岐黄之术,同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黄星垣一起,携手并肩,先后在中医内科急症、中医肾脏病证治等领域开展中西医结合探索,承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离经,善于从传统中医理论和经方中寻找切入点。一是创新了高热的“热毒学说”;二是开展了温热病防传杜变临床及机理研究;三是提出了“三关”(高热、伤阴、厥脱)学说,四是发展了“益气养心”治疗休克、冠心病、心律不齐的理论等,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有关成果多次获得四川省和重庆市政府科技、卫生部门的嘉奖。以黄星垣、郑新等一批专家学者创立的《中医急症通讯》(现《中国中医急症》)杂志成为全国中医急症领域的核心学术刊物。

(二)在慢性肾脏病的诊治和研究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郑新以火把花根片治疗慢性肾炎为研究入口,充分运用中医药辨证施治理论,对慢性肾脏疾病进行了长达50余年的研究,先后研制出疗效独特的院内制剂肾病Ⅰ号、肾病Ⅱ号等,培养了一批中医肾病研究人才队伍,他提出的肾病三因论、肾病多瘀论、肾病“治未病”学术思想,祛邪扶正并重、扶正重在脾肾,衷中参西为我用等学术思想,对临床实践产生深远影响,课题《肾衰灵液全结肠灌洗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获得了重庆市卫生局中医药科技成果三等奖。

三、学术传承

郑新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的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首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之一。88岁高龄仍坚持教学查房,定期门诊及讲课,坚持点评医案,传授毕生学术思想及经验总结,他的学生多达1000余人。“郑新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研究”获重庆市卫生局中医药科技成果二等奖。

四、科研成果

郑新著述颇丰,先后撰写论文50余篇,其中获奖论文近10篇,参编论著7部,开展厅局级科研近10项,指导学术继承团队科研5项;获得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四川省卫生厅、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及重庆市中医管理局等科技成果奖14项。

五、社会参与

郑新曾任《中医研究》首届编委及顾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四川分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重庆分会理事、重庆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成都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

郑新和中医界老前辈提出将原重庆市第一中医院、第二中医院合并重新建立重庆市中医院,储备中医优秀人才等建议得到有关行政部门采纳。

段富津,男,1930年12月生,吉林怀德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他连任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获评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他善用经方治愈疑难杂症,医德高尚,提出“正气运药”,首创“药力判定公式”,带动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方剂学科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1987年当选全国方剂学委员会第一副主任,198

9、1992年被卫生部聘为第

二、三届国家药品审评委员,1992年被教育部聘为国家中医药类规划教材编委会委员、《方剂学》主编,第

二、

三、

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并获特别贡献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89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1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聘为方剂重点学科带头人,1994年被黑龙江省中医局评为名老中医,2001年被中国教育工会评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2003年获教育部国家级教学名师奖。

一、他中医理论娴熟,医术精湛,精于辨证论治,善用经方。行医63年,治愈无数疑难杂证,擅长治疗胸痹心痛。对心力衰竭、肾功不全、糖尿病、肺心病、肺纤维化、感染性疾病、过敏性疾病、中风瘫痪、脊髓空洞症、风湿病等疗效显著。他声名远播,前来就诊的国内外患者应接不暇,常因额外加号而延长出诊时间,每半天接诊不低于六十人,年诊治量万人次以上。

他医德高尚,淡泊名利,“医乃仁术”是他的口头禅。他十分关心体贴病人,多数处方只用十味药左右,尽量减轻病人经济负担。除正常出诊外,还常在办公室为急需的患者义诊。他不但治病更治心,耐心指导患者在情志、生活、饮食等方面的调养。他坚持不让挂特诊专家号,仅此一项每年为患者节省百万元以上。曾有多家医院以重金请他出诊,都被婉言谢绝。他主动将国家级重点学科带头人的位置让给了他的接班人。他的高风亮节有口皆碑,在81岁高龄时,仍被评为学校“优秀共产党员标兵”。

二、在学术思想上,他衷于辨证论治,特别注重正气,认为正气是维持生命的原动力。正气不仅能御邪,而且能祛邪,也能促进康复。特别是“正气运药”的学术思想,强调药物治病要依赖正气的运化而发挥功效。因此,在治疗上特别注重保护和恢复正气,注重调理脏腑功能。

在处方上,他十分强调配伍,配伍的核心是君臣佐使,君臣佐使的核心是药力的大小,药力的大小决定于药量。他首次明确提出“药量是标识药力的”,并首创药力判定公式:药力=药性+用量+配伍+用法。这种“唯药力论”思想强化了处方的严谨性,所以他用药精、疗效高。

三、他学识渊博,授课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经典名言出口成诵,临床经验信手拈来。教学效果优异,他被评为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他开创的教学法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他老骥伏枥,始终坚持工作在一线,全心用在中医事业上,一心为他培育的方剂学科而拼搏。方剂学科已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级教学团队”、“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这不足十名教师的教研室有国家级教学名师2名,全国优秀教师3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名,全国老中医学术传承指导老师3名。他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尤其注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现已培养博士后12名(其中有我国第一位中医学博士后)、博士生48名、硕士生36名。他们中有的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名中医等,还有多人成为各级领导和学术骨干。

四、出版学术著作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课题4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

二、三等奖7项,其他奖励多项。

五、他多次向有关领导和主管部门提出建议。在省人大修改《中医条例》时,提出应允许医疗机构对经典方、经验方加工为传统制剂等。机构改革时联合省名老中医向省政府提出保留中医局的报告,以及中医科研应独立立项、评奖等。还向国家中医局领导提出允许中医带徒、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保持中药质量等多项建议。

徐经世,男,1933年1月生,安徽巢湖人,中共党员,安徽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他提出了“杂病因郁,治以安中”、“肝胆郁热,脾胃虚寒”病机理论等学术观点,为内科疑难杂症开辟新思路、新方法。他是徐氏内科第三代传人,将家传经验、家藏古籍,无私奉献给后人;筹设“忠恕”奖学金,激励后学。 1952年起跟随祖父学医、行医,为徐氏内科第三代传人。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肝胆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省中医药学会中医肝胆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安徽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第

二、

三、

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指导老师、第一批全国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享受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2013年被安徽省卫生厅评为 “安徽省国医名师”。

一、学术底蕴深厚

出生于中医世家,受家学熏陶,自幼熟读《药性赋》、《汤头歌诀》、《医学三字经》等医学启蒙,后师从祖父徐恕甫先生学习《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系统研究历代方技之术。于《医学心悟》、《医宗金鉴》等新安医著用功尤勤,60余年未曾有辍,发新安医学八百年之积蕴,渊源有自,心悟独到。

二、理论建树独特

提出了“杂病因郁,治以安中”、“肝胆郁热,脾胃虚寒”病机理论和“尪痹非风”等学术观点;总结出“疏肝理气,条达木郁;补益肾水,清平相火;理脾和胃,和煦肝木;活血化瘀,燮理阴阳”的三十二字调肝法、“护脾而不碍脾,补脾而不滞脾,泄脾而不耗脾”和“补不峻补,温燥适度;益脾重理气,养胃用甘平”的调理脾胃“三原则、四要素”,为内科疑难杂症的临床诊疗开辟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其用药尚平和,注重双向调节,善用反佐和药对;研制 “扶正安中汤”、“消化复宁汤”、“迪喘舒丸”等多个特效专方。

三、临床成就丰硕

在糖尿病、传染病、消化系统疾病、风湿病、妇儿科病、肿瘤等多种疾病的诊治上富有成效,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重点病种-糖尿病、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传染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传染病”学术带头人。主持和指导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科技成果2项。出版《徐经世内科临证精华》、《杏林拾穗-徐经世临床经验集粹》两部临床专著。临床用药精简,疗效显著,患者遍及国内外。今已年过八旬,仍坚持每周四天门诊及病房疑难病症的会诊,对待每一位病人、每一次处方遣药都一丝不苟、反复思虑,从不草率。

四、传承贡献突出

在学术传承上,将祖父徐恕甫遗著及自己经验所得,毫无保留地整理成册,公诸世人;将家藏孤版古籍医书无偿捐献给国家;筹设“忠恕”奖学金,激励后学。言传身教,孜孜不倦,培养出众多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留学生、师承高徒等不同层次中医人才。2006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2007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

五、建言献策积极

高度关注中医药事业发展,多次积极建言献策,很多观点被省市政府所采纳,成为制定中医药政策和医疗改革的指导性意见,为安徽中医药事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六、社会声誉良好

长年承担安徽省委保健委会诊专家工作。2012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中医药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个人”、被安徽省卫生厅授予“全省卫生系统创先争优先进个人”等称号。《安徽日报》、《健康报》、《中国中医药报》及安徽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都曾对其医德医术做专访。

徐经世从事临床工作60余年,潜心学术,不慕名利,德艺双馨,不事张扬,始终遵循着“医德为本,病人至上”的业医准则,在中医理论、临床、科研及学术传承上建树颇多,为安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为学者楷模,医者典范。

郭诚杰,男,1921年12月生,陕西富平人,中共党员、陕西中医学院针灸学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他擅用针刺治疗乳癖、中风后遗症等疾病,创立乳癖病辨病与辨证结合的诊断方法,提出“疏肝和胃,滋肝肾,调冲任”治疗乳癖病的学术思想和“肝火、肝郁、肝肾阴虚、气血双虚”的辨证分型;据此选配穴位的治疗方案被录入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学》。 1937年参加工作,1946年跟师学习中医,1949年毕业于西安秦岭中医学校后开始行医,1953年陕西省中医进修学校中医专业毕业。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中国针灸学会针灸临床分会第二届委员会顾问,第一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一批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0年被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确定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针灸代表传承人之一,1960年被授予“陕西省先进工作者”,1982年被评为“陕西省劳动模范”,2008年被陕西省人事厅、省卫生厅、省中医药管理局评为“陕西省名老中医”。

郭诚杰始终坚持临床一线,处方、用药、选穴师古不泥,精心化裁,疗效显著。在针刺治疗乳癖(乳腺增生病)、中风后遗症、面瘫、癔症、失眠、痹症、月经不调等诸多疾病积累了丰富经验并形成了独特的理论和针刺手法。从上世纪70年代起,他深入街道、乡村、厂矿开展乳腺病普查,连续近30年,统计资料显示其发病率从1978年的8.4%上升到1999年的27.8%。为此,他借鉴张仲景调肝以治四脏的思想,创新性的提出“疏肝和胃,滋肝肾,调冲任”治疗乳癖病的学术思想;创立了乳癖病辨病与辨证结合的诊断方法,并提出乳癖病“肝火、肝郁、肝肾阴虚、气血双虚”的辨证分型;据此选配穴位的治疗方案疗效显著,被录入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学》。成为国内外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第一人。

他十分重视科学研究,在国内首创肌注雌二醇(E2)复制大鼠及家兔乳腺增生病动物模型的方法,在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的机理、经络实质研究和针刺调节机体免疫研究方面成果丰硕。先后出版专著2部,主编全国高等学校中医药教材4部,主审3部,发表论文36篇;“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及机理研究”获1987年度全国(部级)中医药重大科技成果乙等奖、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针刺与免疫学功能的研究”获陕西省1978年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我国对经络实质的研究”获陕西省1979年科技成果二等奖;“针灸对小白鼠移植性乳腺癌抑制作用的研究”获1993年陕西省中医药科技成果二等奖;“针刺对E2所致大白鼠乳腺增生病疗效的实验观察”获1994年陕西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他发明的“乳腺增生治疗仪”获第四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医疗保健卫生用品科技成果展金奖”。

他先后在全国近百所中医药机构讲学,曾受邀到日本弘扬国粹。从教以来,指导培养针灸人才2000余名,许多人成为国内外针灸界著名专家和学科带头人。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郭诚杰教授临床经验、学术思想研究”项目,“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郭诚杰传承工作室”正在他指导下卓有成效地开展,已建立6个郭诚杰乳腺病诊疗经验和技术推广应用辐射基地。

他十分重视治未病,对养生保健颇有心得。虽93岁高龄,但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自创的养生保健操和以“合理运动,肠中常清,起居有节,怡情宁心”的养生经验制作成科普节目,先后在中央电视台以及北京、陕西、河南等主流媒体多次播放;近几年,他根据颈椎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的现状,创制了一套“颈椎保健操”,免费向群众教授,已有千余名患者受益。

郭诚杰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淡泊名利,谦和仙雅,从事医、教、研64年来,时时以患者为先,处处践行“大医精诚”。“为医必铸仁心,方能施仁术;术精勤,方可除疾病;诊治勿视贫富,勿欲名利,勿鄙视他医;人命千金,勿妄为之”的座右铭,正是他医者仁心的写照。他高深的理论见解、深厚的中医药功底、丰富的临床经验、高超的诊疗技术、显著的治疗效果和对中医药事业无限的热爱及做出的巨大贡献,成为患者、同道和晚辈心中的名医大家。

晁恩祥,男,1935年7月生,河北唐山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内科首席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

他抗击非典巧施妙手,展现中医药在急症方面的特色。他热心公益心系偏远,用医术挽救边疆百姓于苦痛。他长于肺病潜心钻研,创新中医“风邪”理论,形成风咳、风哮辨治体系。他在传染病防治及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方面献计献策。 196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中医专业,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肺病和急诊分会主任委员,世界中联呼吸病专业委员会会长,第

三、

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首批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央保健会诊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3年被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卫生局评为第二届“首都国医名师”。

一、业医简史

1962年毕业后即到内蒙古中医院工作22年,期间于1976年至1977年在北京参加全国中医研究班学习,并任内科主任;1984年调至中日友好医院至今,历任中医处处长、中医肺脾科和中医大内科主任。

二、主要贡献

在内蒙古自治区,多次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参与防治克山病和“老慢支”,1983年获“少数民族地区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参加“非典”等传染病一线会诊,2003年、2012年分别获“抗击‘非典’特殊贡献奖”和“全国中医药应急工作先进个人”;作为保健会诊与养生专家多次参加外院重要会诊并开展中医科普宣传,2006年、2010年分别获“中央保健工作先进个人”和“首都中医药养生首席指导专家”称号;三次以客座教授名义应邀到日本、澳大利亚、美国、中国香港和台湾等地讲学、指导医疗;为国家药品评审专家、中医名词和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参加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遴选,参编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和中药新药研究指导原则;在传染病防治及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方面献计献策,2009年获“首都中医药防治甲流科技攻关奖”。

三、学术思想及传承

创新中医“风邪”理论,形成风咳、风哮辨治体系,提出“发时疏风解痉、宣肺平喘,平时扶助正气、固本培元”理念。“风哮、风咳理论及其临床应用”2009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固本止咳片治疗慢性气管炎”1982年获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重视慢性咳嗽、哮喘、慢阻肺和肺纤维化研究,参与制定肺系常见病中医诊疗指南;重视肺心病“肺衰”研究,继承中医“通法”理论,并灵活应用于危重症患者救治,为《中国中医急症》杂志主编,并参编《中医急诊医学》;针对“非典”、甲流等传染病,注重“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提出“表里双解、标本同治”理论,参与制定“非典”、甲流等传染病诊疗方案;注重整体观念和“治未病”思想,倡导“调补兼施、以平为期”,参编《临床中医内科学》,1995年获“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承担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和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室站建设,为多个省市培养硕士、博士、博士后等50余名,主持国家“十五”、“十一五”“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等传承项目,分别于2006年、2011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和“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贡献奖”。

四、论文论著及科研成果

主编《明医之路 道传薪火》等专著8部,副主编《砭石集》等2部,参编著作12部,主审3部,获“国家图书奖”提名奖1项;发表论文97篇,第一作者41篇,SCI论文1篇(通讯作者),另外有关晁恩祥学术经验论文32篇。参研课题10余项,获得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授权发明专利3项,指导研发新药3种,其中针对“风咳”的“苏黄止咳胶囊”实现成果转化,已上市并被遴选为医保品种。

五、参与社会团体活动

历任中医肺系病等8个专业学会主任委员或会长,中医内科等7个专业学会副主任委员或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等14个专业委员会的理事顾问,中国中医科学院等16个部门或省市中医传承导师,多次完成全国名老中医讲习班授课任务,是国家中医肺病和急诊学科带头人。

占堆,男,藏族,1946年5月生,西藏日喀则人(藏医世家),中共党员,大专学历,西藏自治区藏医院主任医师,西藏藏医学院博士生导师,1996年3月~2014年1月任藏医院院长,现任藏医院名誉院长。

他根据藏医理论提出“小儿过敏性紫癜”诊断与治疗方法,并制成治疗该病的首选藏药。专注藏医药文献整理、藏药新药开发工作,编著《中华本草·藏药卷》等专著;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十五”攻关项目等重大项目。 1954年开始跟随父亲、叔叔边学习基础课程、边学习藏医理论,1958年进入门孜康藏医药专业学习,1960年留院从事医疗工作。他是中华民族医药学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83年,被授予“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从事科技工作”荣誉;1985年,荣获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的“和平解放西藏、建设西藏、巩固边防突出贡献”奖;2010年,被评为首批西藏“名藏医”。

一、科研课题成果显著

先后参与了国家级和省级科研课题工作,开展藏医药文献整理研究、藏药新药开发研究、疑难病症的临床研究、藏医外治疗法继承与发展研究等。多年来,他以藏医药文献整理研究、藏药新药开发与疑难病症的临床治疗研究为主要工作方向,开展了大量的藏医药医疗、科研与教学工作。

主要成果有:编著出版《中华本草·藏药卷》(2002年,上海科学出版社) ,获2004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学术著作二等奖;编著出版《藏医成方制剂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2009年,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主持研究《藏医成方制剂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获2013年西藏自治区科技学术一等奖;代表性论文有《藏药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研究》《藏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观察》等。

截止到目前,主持开展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十个保护品种的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资料整理”、“七味铁屑丸治疗肝硬化临床研究”,国家“十五”攻关项目“藏皮康新药开发研究”和自治区级项目“七十味珍珠临床研究”等重大项目的申报与实施工作。

二、临床理论独到见解

对过敏性紫癜治疗有独到见解和诊疗方法。根据藏医理论培根木布综合症的诊断依据、治疗原理和多年的临床经验,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病因病机、藏药治疗、单方验方、组方等方面有独到见解;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诊断与治疗有明显的藏医特色疗法。通过40例的临床研究筛选出疗效确切的治疗药物“过敏性紫癜组方药”,为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积累了经验;专门研制的藏药Ⅰ号、Ⅱ号目前已成为治疗该病的首选药和专病药物,也是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儿科专药之一。

三、社会兼职不忘本行

1999年以来,他一直承担着西藏藏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职责;2005年起,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与西藏藏医学院联合培养藏医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培养了藏医学院研究生部主任次仁等5名博士、3名硕士研究生,填补了当时西藏没有藏医博士的历史空白。而今,他们已成为医院和教学部门的学科带头人。

他还是西藏自治区第

六、

七、八届人大代表、常委、教科文卫委员;中国科协七大代表;西藏自治区科协第

三、四届副主席;中华民族医药学会副会长;西藏自治区藏医药学会会长;西藏自治区藏医药产业发展协会会长、西藏科技工作专家咨询组成员、西藏藏药专家委员会专家、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专家。

多年来,占堆充分利用作为藏医界人大代表的有利时机,为藏医药发展献计献策。主要议案有:在西藏自治区

六、

七、八届人大会议上两次提出尽快出台《西藏自治区发展藏医条列》的议案,并已列入自治区地方立法规划;2007年提议了“请求政府投资解决自治区藏医院改扩建项目经费”自治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列为西藏自治区重点项目予以支持;为出台《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扶持和促进藏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和藏医药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吉格木德,男,1939年12月生,内蒙古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内蒙古医科大学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50多年来,他运用蒙药和温针疗术治疗临床常见病及部分疑难病症疗效显著,并研究配制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疑难病专用方;他创立了蒙医学史课程,培养了我国首届蒙医硕士、博士研究生,并提出蒙医药学“三大经典”观点。 1963年毕业于内蒙古医学院蒙医专业并留校任教,第五批全国老蒙医药学术经验继承指导教师,我国首届蒙医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8年被内蒙卫生厅、人事厅授予自治区名蒙医,同年被内蒙文化厅评为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医药学代表性传承人。

一、临床医疗工作

50多年来,他一直坚持临床医疗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主要用蒙药和温针疗术治疗神经、消化、心血管系统及妇儿科常见病,尤其对肾结石、高血压、脑积水、睡眠型血红蛋白尿、肿瘤、小儿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等疑难病症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

在临床上,他探索临床理论问题,提出许多新的见解:如“病因辨证”、“病性辨证”、“辨证总纲”及“以震治震”等理论。他认为:从事蒙医基础理论的教学和科研人员,必须坚持参加蒙医临床,避免理论脱离临床的危险。 他研究配制的院内制剂如“塔拉满92612丸”、“B2号丸”、“脉泻丸”、“当归—15汤”及“当归—12丸”等疑难病专用方在临床应用中疗效显著。

二、科研课题与科研成果

(一)蒙医学史研究:著有《蒙医学简史》(8万字,1984年蒙文版、1997年汉文版)、《蒙古医学史》(10万字,1991年日文版、2006再版)、《蒙医学史》(24万字,2002年出版),是建国以后系统研究蒙医史的第一部科研专著;任副主编编写出版《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丛书·医学卷》(1999年出版)、《内蒙古医学史略》(1993年出版);70年代立项研究内蒙科委课题,在国内外进行考查研究,发表论文40余篇。

(二)基础理论研究:70年代立项“蒙医学基础理论系统化研究”(内蒙科委课题),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蒙医学基础理论》专著(1984年第一版,1988年第二版),是建国以来国内外系统整理研究蒙医基础理论的第一部科研专著;在原有65~87年由他编写的油印版教材基础上,主编了第一版(1988年)和第三版(2013年)高等教材《蒙医学基础理论》。

(三)蒙医学和阿育吠陀(古印度)医学古籍文献研究:70年代开始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1977年提出蒙医古代文献中《四部甘露》、《蒙药正典》、《方海》等3部古籍为蒙医药学“三大经典”的新观点;2004年出版《蒙医学史与文献研究》(蒙文版24万字,斯拉夫蒙文版于2009年在蒙古国出版);现正在整理编写《蒙古文医学古籍文献集》一套14卷(自治区重大项目),其中《阿育呋陀医学古籍文献集》1-5卷(独作)已于2013年截稿。

(四)创立蒙医学史课程:1984年以他的《蒙医学简史》为教材在内蒙古医学院开设蒙医学史课程;2007年主编出版第一版高等教材——《蒙医学史》;1993年担任蒙医硕士生导师,培养了我国首届蒙医硕士研究生;2006年担任博士生导师,培养了我国首届蒙医博士生(医史文献学)。

(五)自治区蒙医药重大项目研究:任副主编编写出版《蒙古学百科全书·医学卷》(2002年);任副主编、总审委员会主任、编写主持审定《蒙医病症诊断与治疗标准》;任审定委员会主任、主持审定《蒙药材标准》、《炮制标准》、《制剂规范化》;现担任多媒体《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三大卷)名誉主编、总审委员会主任委员。

三、传承工作情况

内蒙古医科大学组织包金荣博士研究他的教学学术思想;松林博士主持整理《吉格木德学术论著选集》;国际蒙医医院纳顺达来博士等传承弟子整理他的临床学术思想和经验。

四、献计献策

1977年提出的“蒙医药三大经典”的意见已获学术界公认,并进入第一版蒙医高等教材;针对药品管理法规中对蒙药传统处方和传统剂型的临床应用严重受限制的问题,向药品管理部门提出建设性意见,并被列入《内蒙古自治区蒙医药中医药条例》第33条。

丁泽民,男,1919年8月生,江苏扬州江都人,中共党员、农工民主党党员,大专学历,南京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教授,丁氏痔科第八代传人。

他创建南京市中医院痔科。创立“注重症状,功能唯先”、“局部与整体兼顾,内外兼治”的肛肠疾病诊治理念,其创立的分段齿形结扎疗法等成为中医肛肠界的经典术式。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首任会长。

1948年毕业于南京国医传习所,1953年毕业于南京市中医进修学校中医学专业,第

一、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首任会长、终身名誉会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59年、199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83年、1989年被卫生部评为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1981年被评为江苏省劳动模范,1999年被江苏省中医药局评为省名中医,2013年被江苏省医学会授予“医师终身荣誉奖”,1995年被南京市政府评为首届“十大科技功臣”。

一、创立现代中医肛肠疾病诊疗新理论

(一)立身医道、捐方报国。丁泽民幼承庭训,18岁时跟随其父——著名中医丁辅庭习医。先后在扬州、南京等地开办诊所,医术享誉四方。1956年,他将凝聚了数百年经验的祖传中医专科方剂、药物、器械无私捐献给国家,创建了南京市中医院痔科,并被原卫生部聘为全国痔瘘高级专家研究组成员。“丁氏痔科”已被江苏省政府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二)建新说、立新法、研新方。丁泽民力主革新,汲诸家之长,创立了“注重症状,功能唯先”、“局部与整体兼顾,内外兼治”的肛肠疾病诊治理念。他革新古代疗法,针对四期环状混合痔、高位复杂性肛瘘等系列肛肠疑难疾病,创立了分段齿形结扎疗法、定向分段挂线法和切开挂线缝合旷置术,业已成为中医肛肠界的经典术式。他针对世界性医学难题—克罗恩病肛瘘,创立了“温阳透热,健脾泄浊法”和“气药灌肠法”,研制了“溃结灌肠液”;针对慢性顽固性便秘,创立了“扶阳固本,升清降浊”法及“针药并用”治则,在临床上沿用至今。他研制的30余种专科制剂,疗效显著,数十年来一直沿用。他主持开展了20余项重点课题,有13项成果获得了省部级奖励,并与欧美开展了国际合作项目,在世界医学舞台上彰显了中医优势。

二、我国现代中医肛肠学科奠基人

(一)创立学会。上世纪80年代初,丁泽民创建了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一个分会——肛肠分会。他被公推为首任会长,任职18年,后任终身名誉会长。期间,他带领医界同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推广创新技术,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肛肠事业发展。他也成为业界公认的现代中医肛肠学科奠基人和开拓者。1995年,他成为第一个主办亚太地区结直肠医师联盟学会年会并任会议主席的中医学科带头人。

(二)发展学科。丁泽民制订并实施了全国中医肛肠专业学术发展、人才培养和质量控制等规划,组织了全国15个省市10万余人的流行病学调查。他主编(参编)的《中医肛肠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丁氏痔科学》、《丁氏肛肠病学》、《丁泽民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研究》等多部著作,在全国肛肠界广泛运用。他所创立的南京市中医院肛肠科,经过几代人努力,成为我国第一个中医肛肠医疗中心。该科室现为原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江苏省肛肠诊疗中心,引领着全国中医肛肠学科的发展,并在亚太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三、全国中医肛肠界的国医楷模

(一)仁心仁术。丁泽民行医70余年,诊治病者无数,不问其贵贱贫富,一心赴救,为患者所称道。上世纪60年代,为开展中药镇痛剂的研究,他效法神农、以身试药导致休克的行为,为同行所敬仰。

(二)桃李天下。丁泽民虚怀若谷,甘为人梯,千余名弟子遍布全国各地,其中100多人已成为当地的学科带头人,一些已经成为我国肛肠学界的领军人物。其弟子丁义江现任第14届亚太地区结直肠医师联盟学会主席,弟子王业皇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肛肠分会副会长,弟子樊志敏为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副会长。丁泽民“奉献、创新、奋斗、仁爱”的精神被医学同道亲切地誉为“泽民精神”。200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鉴于他的高尚人格和卓越贡献,为其树立了铜像,并誉其为“国医楷模”。

丁锷,男,1934年12月生,安徽舒城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安徽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他在医院率先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外科急腹症工作。中药内服外用,制定“专病专方”治疗颈椎病、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骨科疾病。探索出对症治疗、辨证治疗、培元扶正三法结合的中医药综合治疗顽固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方法。 1949年从师学习中医(学徒),1967年考入安徽省中医进修学校师资班,1963年毕业于河南平乐正骨学院中医骨伤专业,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安徽中医药学会中医骨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第

二、

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6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首批“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2007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首批“中医骨伤名师”称号。

一、1969~1972年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率先开展并主持中西医结合治疗外科急腹症工作。以中药内服为主,配合“行气、散结、清热解毒”中药外敷等非手术治疗胆囊炎、胆石症、急性阑尾炎、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肠梗阻、急性水肿性胰腺炎、胆道蛔虫症等。并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发表了6篇论文,举办了全省推广应用学习班。

二、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研究中药内服治疗颈椎病。提出辨证分型,制定专方专药,经过10余年经验总结,有效率93.3%。其中痹病型、眩晕型疗效更佳。研制的专药“颈舒颗粒”被批准为三类新药面市,并提出“脊髓型颈椎病”按中医“痉”证治疗。

三、应用中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首创“养血益行痹”法,定方“强脊舒”、“脊舒散”结合辨证施治,临床应用20余年,近500病例显效率达90%。

四、先攻后补、攻补兼施治疗Ⅰ、Ⅱ、Ⅲ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三十余年近百病例。其中早期和20~30岁青年患者,治愈率达50%。

五、中药熏洗加外敷为主,或辨证内服中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有效率达98%。

六、化瘀破积法中药内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40余年,治愈率达60%左右,总结制定了专病专方。

七、行气活血加健脾益肾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可获“病”、“松”并治之效。

八、探索出“对症治疗”、“辨证治疗”、“培元扶正”三法结合的中医药综合治疗顽固性类风湿性关节炎。

九、先后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一部(《丁锷骨伤临证精华》),参与编著已出版发行著作八部,主持省部级课题6项,获省级二等奖、三等奖3项。

十、已培养硕士研究生、学术经验继承人13人。

马骏,男,1940年5月生,安徽六安人,中共党员,安徽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他总结出以“权衡升降、润燥通补”为特色的治脾胃病“和中”理论,为脾胃病临床诊疗开辟新思路、新方法。研制“十三味和中丸”等院内制剂。主持和指导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1956年起跟随六安名医王焕章学医行医,1973~1975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进修学习,接受蒲辅周、路志正、刘志明、沈仲圭等名家指导。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常务理事、顾问,安徽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安徽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第

二、

三、

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指导老师,2013年被安徽省卫生厅评为“安徽省国医名师”。

一、兼蓄各家思想,“和中”理论独特

幼年起熟读中医经典,细心揣摩历代方技之术。每于临证时加以运用验证,并将临证心得逐年积累。特别是在跟随名师过程中认真学习不同老师的学术思想和临证思辨的特点,并验之于临床,逐步形成了自己治疗脾胃病的独特的“和中”观点,即理论上倡导脾胃在脏腑学说中的主导地位,病机上强调升降失司是脾胃病发病的特点,治则上强调“治胃贵在通,健脾贵在运”,提出了“温、清、消、补、和、疏、润、升、降、通”治疗脾胃病的“十法”。形成了以“权衡升降、润燥通补”为特色的治疗脾胃病的“和中”理论,为脾胃病的临床诊疗开辟了新思路、新方法。研制出“十三味和中丸”、‘“结肠宁”等多个院内制剂。

二、临床治验颇丰,社会声誉良好

从事临床56载,坚持应用中医药、针灸等综合治疗手段诊治中医内科疑难杂症,尤其在中医脾胃病的诊疗上富有成效并有独特建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脾胃病专科学术带头人。主持和指导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出版《马骏临床治验》临床专著1部,参编《中医胃肠病学》、《实用中医消化病学》等专著3部。临证遣方用药精简,疗效显著,患者遍及省内外。虽已年过7旬,仍坚持每周4个半天的门诊及病房疑难病症会诊,能严守行医规范,团结同事,明礼诚信,对待每一位病人热情、耐心、周到、一视同仁,深受广大患者爱戴。

三、传承贡献突出,促进学科建设

注重中医药教育,在大学任职期间为省内外基层和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了大批中医药人才。自1997年被遴选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指导老师以来,先后完成了对第

二、

三、四批学术继承人的指导,8名学术经验继承人业已成为医院的学术带头人和骨干。2006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2007年获得“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2010年“马骏名医工作室”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首批名医工作室,医院选派了多名不同层次医师在工作室跟师学习,继承工作有力推进了医院脾胃病学科的建设,目前,脾胃病科已经成为安徽省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四、积极建言献策,推动省内脾胃病学术发展

马骏高度关注中医药事业发展,积极为中医药发展建言献策。他努力推动省内中医脾胃病学术组织建设,组建安徽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大力开展省内外省内外学术交流活动,与省内多家中医院联合建立学术网络,将多年积累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推广应用,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推动了安徽省中医脾胃病学术的发展。

马骏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6载,始终遵循“医德为先,病人至上”的从医准则,精心钻研,任劳任怨,在中医临床、科研、传承教育、学术发展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为学界楷模,医者榜样。

王沛,男,1933年9月生。1951年考入河北唐山卫生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两年。1956年考入北京中医学院六年制中医专业,成为北京中医学院首届毕业生。1962年由原卫生部选派,成为国家首届中医名师徒弟,师承方鸣谦。毕业分至东直门医院从事外科临床和教学工作。1999年12月调入东方医院肿瘤科至今,始终奋战在临床、教学与科研第一线。曾任东直门医院中医外科主任;1984年组建中医外科分会,时任秘书长,后升任主任委员;2010年时满77岁退休,现仍于东方医院肿瘤科出诊,并投身于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王沛名医传承工作站的建设研究和传承工作中。

他创新外科古法用于现代治疗,创造外科六辨法,写入《中医外科学》教科书,丰富了中医外科理论。创新脱疽治疗法,收治者避免截肢和死亡。奠定东方医院肿瘤科基础,癌症治疗独具特色。参与主持编写多部专业书。

1990年作为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7年,评选为北京市中医药薪火传承被继承的名老中医之一;2008年北京中医药大学表彰其为30年教学工作做出突出贡献;2011年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授予其名医传承工作站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贡献奖;2013年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授予其第二届“首都国医名师”荣誉称号。

中医学术方面,王沛认为:

一、中医外科应突出辨病与辨证结合,在辨病的基础上辨证论治。

二、在中医传统的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病因辨证基础上,针对外科特点,创造出外科六辨法,即病因辨证、八纲辨证、脏腑经络辨证、发病过程辨证、发病部位辨证、局部症状辨证,取得外科界的认同,并写入《中医外科学》等多种教科书中,丰富了中医外科理论。 在中医外科临床上,王沛将许多外科古法创新用于现代治疗。他将古代骑竹马灸法取特定穴位改为直接灸治患部,颈部包块的火针疗法,扁桃腺肿大的烙铁法,颈部淋巴结核的截根术,慢性难愈病的神灯照法,溃疡不愈合的药熏法等等,都是他古法创新,极具中医外科特色的治疗方法。

王沛遵循“外证必先受于内,然后发于外”的整体思想,先用古方清热解毒、活血消瘀,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用神灯照法并外敷药物,最后用托补方药内服收功,创造出一套全新的脱疽治疗法,收治者避免了截肢和死亡,使脱疽这一世界医学难题得以解决。将外科治疗思想与方法用于癌症治疗是王沛最重要的治疗特色,也是他区别于其他运用内科思想治疗癌症的医生的不同之处。他强调以扶正培本为主,尤重温补脾肾,慎用活血药。在方药使用上也有所创新,遵守大法,不拘成方,一些经方验方被发挥的神灵活现。用药上喜用生药,巧用毒药。他每方药味不多,价廉效好,简约之中见神奇。

在中医教学传承上,1983年以来,王沛先后赴日本宫崎县、香港大学进行学术访问,促进了中医外科学术的国际交流发展。王沛热爱中医教育事业,倾心执教50余年,亲自编著教材,编写考试题库,参与民办中医教育,为中医培养了数以千计的人才。他参与并主持编著了《中医外科学》、《今日中医外科》、《外科大成》等多部专业书籍。王沛十分重视中医高级人才的培养,作为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和学术经验传承人,先后培养硕士生、博士生、学术经验继承人数十名,现如今他的学生已成为业务骨干、研究者和学术带头人,活跃在全国各地中医舞台上。

科研方面,王沛主持并参与猪苓多糖伍用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研究;C1系列药物治疗恶性肿瘤及癌性疼痛的临床研究;消症止痛糖浆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研究。 社会参与方面,1984年底,在全国中医药学术代表大会上,王沛与朱仁康、顾伯华等中医前辈组织成立了中医外科分会,王沛担任秘书长,后升任主任委员,成为全国中医外科学术发展的带头人。至今王沛仍担任着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

60年风雨历程,如今王沛仍专心致力于中医外科与肿瘤研究与治疗,深研医道,医德高尚,勤勉不息,坚持诊治疾患,传承学术,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中医治疗癌症的奇迹。

王永钧,男,1935年1月生,浙江杭州人,中共党员,杭州市中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广兴医院)顾问,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他1986年在杭州市中医院创建浙江省首个肾内专科,创新“风湿致肾病”理论。创新“IgA肾病辨证体系”,提高了临床疗效。主持完成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及“十五”中医经验传承研究各一项。

曾师从浙江名医张硕甫、俞尚德、王显庭等研习中医,1966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医疗系。从医60余年,治学严谨,医德高尚,学验俱丰,对中医经典和历代名家学术思想颇有研究,擅长治疗内科肾脏疾病及疑难杂病,救治病人无数。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肾病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学术顾问,浙江省名中医研究院副院长,第

二、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

1、2005年被评为杭州市优秀科技工作者,1994年被评为杭州市劳动模范,200

5、2011年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特殊贡献奖,2006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2007年获杭州市政府科技创新特别贡献奖、杭州市卫生局“德技双馨名医师”称号,200

8、2013年获杭州市医药卫生科技突出贡献奖,2009年被杭州市政府评为杭州市杰出人才。

一、促进专科深入建设,引领团队持续发展。继1961年与洪用森医师在杭州市第一医院创建中医病房、1963年在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创建中医内科病房,1986年他在杭州市中医院创建了浙江省首个肾内专科。半个多世纪来,他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引领后备学科带头人成长,其苦学意志、敬业精神影响着整个团队,医院肾病学科发展壮大,医教研并进,成为国家中医肾病75个重点专科的组长单位。

二、创新“风湿致肾病”理论,对中医肾病学术影响深远。通过对中医肾风病1148例患者进行证侯学的调研,提出尿蛋白和尿血等精微物质(精血)从肾泄漏,轻者缘由肾虚(肾失封藏),益肾固肾可以获效,重者系风湿扰肾为主的网络病因使然,需加用祛风湿药,可使多数患者病情减轻、延缓或治愈。认为中医肾风病,其临床表现与现代医学的原发性慢性肾小球病相似,而“风湿致肾病”理论则可涵盖现代免疫炎症介导的一些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撰写的“原发性慢性肾小球疾病的风湿证侯”一文,发表在《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著名专家讲坛,被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纳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试行方案)”,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临床路径及治疗方案;领衔“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慢性肾脏病中医临床证治优化方案的示范研究”,经全国13家“三甲”医院临床验证,论文发表在《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和《世界中医药杂志》,2010年在美国肾脏病年会大会发言。

三、创新“IgA肾病辨证体系”,提高临床疗效。应用源自中华文化的“象思维”,结合“审病-辨证-治病/证”的临床思维方法,认为现代医学科学领域的尿象、血象、影象、超声象、肾病理象等,极大地拓展了“四诊”视野;他用中医传统理论,研究、分析、验证、判断这些现象,将IgA肾病临床与病理、宏观与微观辨证结合,互参互补,使辨证更加清晰和精确;继而研究证侯的演变规律、机理及治疗方案,并证实综合治疗虚、瘀、风湿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已纳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IgA肾病中医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

四、学术成果丰硕,培育人才无数。主持完成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及“十五”中医经验传承研究各1项,省部课题2项;获省部科技成果8项,其中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四等奖和优秀奖各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二等奖1项,厅市级奖多项。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发表论文70篇,合作发表论文169篇,主编学术专著3部,参编《临床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肾病学》、《中医肾病学》等4部。培养学术带头人4名,第1-3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研修人才5名,博士8名、硕士21名,曾任市第2-4届中医学习班班主任,主授《中医基础理论》、《内经》和《伤寒论》,培养的学生目前多数已成为省市医疗单位的中医骨干力量。

王子瑜,男,1921年3月生,江苏滨海人,中共党员,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妇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他根据经验方创制院内制剂中成药,临床应用20余年,提出妇科重在“调肝肾”的观点,对中医妇科有指导性意义。注重四诊合参,根据月经不同时期,调整用药。年过九旬坚持出诊。多次出国访问促进对外交流。

他从事中医药事业70余年,1956年考入江苏省中医学校(南京中医学院前身)医科师资进修班。1986年被选为北京市东城区第八届人民代表。曾任全国中医药学会妇科委员会华北副主任委员、北京市中医药学会理事、北京市中医学会妇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一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86及1987年2次被原卫生部授予全国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称号,2010年获北京中医药学会从医60年特殊贡献奖,2013年被评为北京市“首都国医名师”。

一、从医7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经其诊治的患者无数,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深受患者喜爱。根据其经验方创制的妇科痛经丸、乌丹丸、更年妇康合剂、盆腔炎丸等院内制剂中成药,临床应用20余年,获得良好疗效,深受广大海内外患者的欢迎。妇科痛经丸更被评选为北京市“简、便、验、廉小膏药。”

二、学术思想上有其独到见解。认为妇女在生理病理上都与肝肾有着密切的关系,即“肝肾为女子之先天”,提出妇科重在“调肝肾”的观点。并经过多年临床实践验证,对中医妇科有指导性意义。认为活血化瘀法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主要治法。认为妇科疾病治疗时要注重月经周期的生理特点,选方用药力求祛邪而不伤正。

三、临床辨治特色。从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特色出发,临证审证求因,审因论治是治疗妇科疾病的思路和方法。治疗妇科病,调经补肝肾、理气为先。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结合。注重四诊合参。治疗中根据月经的不同时期,调整用药。

四、无私奉献,教书育人。从事教学工作多年,教授学生众多。国家恢复招生研究生后,他不顾年龄大,克服了许多困难,招收硕士研究生两届(4人);培养国家级学术继承人1名;名医工作室培养硕士研究生20余名,接收国内外进修生数十名。王子瑜培养的徒弟、研究生和学术继承人已将他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继承下来并应用到各自的临床实践当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受到广大患者好评。

五、对外交流。1984年王子瑜作为原卫生部派出中国专家组成员应邀赴泰国曼谷参加学术及诊疗活动,探讨中医妇科方面问题,还受到当时泰国总理的接见。1990~1992年:王子瑜应邀赴西班牙马德里进行医疗、讲学活动。1998年已逾古稀之年的王子瑜再次应邀赴美国旧金山访问并进行医疗及学术交流。

国医大师

国医大师事迹材料

国医大师的养生之道

国医大师长寿秘方

30位国医大师名单

国医大师谈养生

国医大师贺普仁

候选人简介

候选人简介

候选人简介

《第二届国医大师候选人主要成就简介(116位).doc》
第二届国医大师候选人主要成就简介(116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