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实习报告

2020-03-02 18:37:2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机电一体化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控机床越来越先进高科技化,从而学习和掌握新一代机床的操作技能是我们专业学生必备的。生产实习是我们制造专业理论学习之外,获得实践知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通过实习使学生获得基本生产的感性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扩大知识面;同时专业实习又是锻炼和培养学生业务能力及素质的重要渠道,培养当代大学生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也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产业状况、了解国情的一个重要途径,逐步实现由学生到社会的转变,培养我们初步担任技术工作的能力、初步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体验企业工作的内容和方法。这些实际知识,对我们学习乃至以后的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数控车床加工椭圆

地点:校数控实验基地。

1、基本原理要点: 数控车床一般只能作直线插补和圆弧插补。遇到回转轮廓是非圆曲线的零件时,数学处理的任务是用直线段或圆弧段去逼近非圆轮廓。SIEMENS系统可借助R参数,并应用程序跳转等手段来完成非圆曲面的编程,FANUC系统可用宏程序编程。而一般 经济 型的只能用直线段或圆弧段去逼近非圆轮廓。下面以椭圆加工为例对常用的数学处理方法一一介绍。

2、 所示一个椭圆,欲车削右1/2椭圆的回转轮廓线,椭圆的方程为:

三抓定心卡盘

X2/162+Z2/252=1(X值为半径值);

4、主程序:TY1.MPF G54 G94 G90 T1 D1; M03 S600; R8=20;

MA1:G158 X=R8; TYZCX.MPF; R8=R8-1;

IF R8>0.3 GOTOB MA1; G158; R8=0; M05 M00; M03 S1000; TYZCX;

G00 X100 Z150; M02;

子程序:TYZCX.SPF G90 G00 X0 Z27; G01 Z25 F50;

R1=25 R2=16 R3=1 R4=90; MA2:R5=R1*COS(R3);

R6=2*R2*SIN(R3); G01 X=R6 Z=R5 F100; 3=R3+1;

IF R6>40-2*R8 GOTOF MA3; IF R3

5、注意事项:

1)车削后工件的精度与程序时所选择的步距有关。步距越小,加工精度越高;但是减小步距会造成数控工作量加大,运算繁忙,影响进给速度 的提高,从而降低加工效率。因此,必须根据加工要求合理选择步距,一般在满足加工要求合理选择步距,一般在满足加工要求前提下,尽可能选取较大的步距。

2)对于椭圆轴中心与Z轴不重合的零件,需要将工件坐标进行偏臵,装时夹要 进行测量。

6、实践加工:

A、试切对刀步骤如下:

①在手动操作方式下,用所选刀具在加工余量范围内试切工件外圆,记下此时显示屏中的X坐标值,记为Xa。(注意:数控车床显示和编程的X坐标一般为直径值)。

②将刀具沿+Z方向退回到工件端面余量处一点(假定为α点)切削端面,记录此时显示屏中的Z坐标值,记为Za。 ③测量试切后的工件外圆直径,记为φ。

如果程序原点O设在工件端面(一般必须是已经精加工完毕的端面)与回转中心的交点,则程序原点O在机床坐标系中的坐标为 Xo=Xa-φ(1) Zo=Za 注意:公式中的坐标值均为负值。将Xo、Zo设臵 进数控系统即完成对刀设臵。 3 程序原点(工件原点)的设臵方式 在FANUC数控系统中,有以下几种设臵程序原点的方式:①设臵刀具偏移量补偿;②用G50设臵刀具起点;③用G54~G59设臵程序原点;④用“工件移”设臵程序原点。

程序原点设臵是对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每种设臵方法有不同的编程使用方式、不同的应用条件和不同的工作效率。各种设臵方式可以组合使用。

(1)设臵刀具偏移量补偿车床的刀具补偿包括刀具的“磨损量”补偿参数和“形状”补偿参数,两者之和构成车刀偏移量补偿参数。试切对刀获得的偏移一般设臵在“形状”补偿参数中。

试切对刀并设臵刀偏步骤如下:

①用外圆车刀试车-外圆,沿+Z轴退出并保持X坐标不变。 ②测量外圆直径,记为φ。 ③按“OFSET SET”(偏移设臵)键→进入“形状”补偿参数设定界面→将光标移到与刀位号相对应的位臵后,输人Xφ(注意:此处的φ代表直径值,而不是一符号,以下同),按“测量”键,系统自动按公式(1)计算出X方向刀具偏移量 (2)精确对刀,就是在零件加工余量范围内设计简单的自动试切程序,通过“自动试切→测量→误差补偿”的思路,反复修调偏移量、或基准刀的程序起点位臵和非基准刀的力偏臵,使程序加工指令值与实际测量值的误差达到精度要求。由于保证基准刀程序起点处于精确位臵是得到准确的非基准刀刀偏臵的前提,因此一般修正了前者后再修正后者。 B、上机加工流程

1)在面板输入主程序,检查机床状态,确定机床切屑液和导轨油满足。 2)装夹好胚料保持胚料与主轴中心对齐,装好后轻轻敲打保证不偏心。 3)首先进行粗车,然后进行偏心精车。 4)观察注意运行情况以便随时进行调整。 C、加工完处理:

1)安全小心卸料,保护好已加工工件

2)把物品放到规定位臵,不要乱摆乱放。 3)把机床内部清理干净,和打扫周围卫生。 4)离开时关好电源门窗。

三、实习收获

在实习过程中,我从技术,团队合作,专业素质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收获。从技术方面来说,这次实习给了一次我将所学知识进行运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在实习过程中,许多原来并不熟练的知识逐渐被清晰的理解,许多原来没有重视的方面也得到了巩固,更在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到了不少新东西,在课本中所提到的技术要求之外,我在以下几个方面我有了比较深的体会:

1、由于是同组合作,所以在实习程中团队精神就尤为重要,首先要拟订准确的计划,分工明确,在测量过程中我们不但要做好自己的工作,还要考虑同组人的工作,尽量要为别人带来便利。小组成员的合作很重要,实习小组的气氛很大程度上影响实验的进度。

2、在实习前一定要及时预习测量方法以及相关的计算公式,在实习过程中要听指导教师的安排,避免由于测量方法错误而造成的错误和误差。熟悉了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

3、业内计算必须要非常仔细,因为没一个小错误都可能导致整体的错误,误差的检验也是很重要的,一切数据都必须控制在可允许的范围内。

4、四等水准测量和纵断面水准测量以及场地抄平均需检查限差,超过差限一定要重新测量

5、团队合作的精神,在我们工作的每条生产线上,其实都是一个团队,不分你我个体,只有团结互帮才能做好其中每个细节。例如,我所在的流水线是加工读卡器的,一天加工的数量三千以上,从每件最初的零碎品配件,能够从头到尾拼装与安插其它配制,每一步骤到每一细节甚至一个小小的螺丝都离不开团队的协作,可以说明每一件测试成功的已成品流向市场,都凝聚着团队合作精神。

6、为人处事方面,其实我认为毕业实习另一个目的是在实践中初识社会,了解社会,即将走出校门的我们,往往对社会缺乏足够的认识,甚至感到迷茫, 需要时间去积累。在实习中,我体会到为人处事的重要,学会了与人真诚沟通,平时与工友和领班交流互换工作上的意见,来彼此产生同事间的信任,对我来说是一笔财富,让我在进入社会后就学到了重要的一课,也经历了社会的残酷。

7、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没有去实习之前就充分地想象吃苦到底是啥回事,概括性地在脑海中琢磨,而总是以一种轻率的心态去面对,总以为在企业中再苦再累也压不倒可以说是在农村长大的我。可事实上,台资企业生产任务都比较饱和,每天均要加3-4小时的班,而且工作中纪律要求严格。这些一下子打乱了我十几年的生活习惯和原有的期望值,感到适应不了而陷入不切实际的空想,心里失去平衡。每天下班后感觉,身体吃不消,又累又困又饿,这都是我从来都没体会到过的。但看到身边的工友,这些只有十多岁的中专生,我又有另一番感悟,同样是在一种环境下工作,同样是受苦受累,为何他们就能坚持,而我就不能呢?他们都能坦诚面对,为什么我不可以?问题出在于自身态度,没有端正态度面对,只是空想空谈吃苦耐劳精神,是不实际的,容易在挫折面前低头泄气,所以让我学会不管做什么事,首先自己的态度要明确要端正,才能承受客观存在和战胜自我的勇气。

实践是大学生活的第二课堂,是知识常新和发展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大学生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得到丰富、完善和发展。大学生成长,就要勤于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一起,在实践中继续学习,不断总结,逐步完善,有所创新, 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由知识、能力、智慧等因素融合成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自己事业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自己本身还是存在着很大的欠缺,我不能仅仅将自己定位为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更应该定位为一名基层的工人阶级,这样才能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质、素养,不断地改进自己的知识结构水平,让自己投入到理论学习中,好好积累基础理论知识,方能厚积薄发,。

四、实习总结及感想:

1、我很快我就要步入社会,面临就业了就业单位不会像老师那样点点滴滴细致入微地把要做的工作告诉我更多的需要我自己去观察、学习。不具备这项能力就难以胜任未来的挑战。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会有很多领域是未曾接触过的只有敢于去尝试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就像我接触到车 工,虽然它危险性很大,但是要求每个同学都要去操作而且要作出成品,这样就锻炼了大家敢于尝试的勇气。金工实习带给我不全是所接触到那些操作技能,也不仅仅是通过几项工种所要求我锻炼的几种能力,更多的则需要我每个人在实习结束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去感悟,去反思,勤时自勉,有所收获,使这次实习达到真正目的。

2、在以前的学习中都是一些理论知识,很少有动手锻炼的机会,课堂上老师所讲的都是书本上的一些理论知识,对于我们学生来说都很空洞,没有切身的体会。看一个东西简单,但它在实际操作中会有许多需要注意的细节,此次实习就是为了更好的将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的书本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实习中我把握每次机会,每次上机都会一丝不苟的认真操作。

①通过这次实习我了解现代机械制造工业的生产方式和工艺过程。熟悉工程资料主要成形方法和主要机械加工方法及其所用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典型结构、工夹量具的使用以及平安操作技术。解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和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②在工程资料主要成形加工方法和主要机械加工方法上,具有初步的独立操作技能。

③在解、熟悉和掌握一定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过程中,培养、提高和加强了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④这实习中,让我明白做事要认真小心细致,不得有半点马虎。同时也培养了坚强不屈的实质,不到最后一秒决不放弃的毅力!

⑤培养和锻炼了劳动观点、质量和经济观念,强化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平安技术规则和爱护国家财产的自觉性,提高了整体综合素质。

⑥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我对自己要求求非常严格,制订了学生实习守则,同时加强清理机床场地、遵守各工种的平安操作规程等要求,对我的综合工程素质培养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3、而且对于未来机床的发展与我们学习的方向,我感叹万千老师给我们讲过,在未来,高速、精密、复合、智能和绿色是数控机床技术发展的总趋势,在实用化和产业化等方面:1.机床复合技术进一步扩展随着数控机床技术进步,加工的精度和效率大大提高。.智能化技术有新突破数控机床的智能化技术有新的突破,加工过程自动进入了实用化阶段,智能化提升了机床的功能和品质。精密加工技术有了新进展数控金切机床的加工精度可达0.01μm左右。光、电、化学等能源的特种加工精度更高,通过机床结构设计优化、机床零部件的超精加工和精密装配、采用高精度的全闭环控制及温度、振动等动态误差补偿技术,提高机床加工的几何精度,降低形位误差、表面粗糙度等,从而进入超精加工时代。功能部件性能不断提高功能部件不断向高速度、高精度、大功率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并取得成熟的应用。全数字交流伺服电机和驱动装臵,高技术含量的电主轴、力矩电机、直线电机,高性能的直线滚动组件,高精度主轴单元等功能部件推广应用,极大的提高数控机床的技术水平。

现在回想起实习期间,往事还历历在目,有酸的,有甜的,有苦的,有辣的,自心中滋味也只有自己最清楚。但是不可否认的却是这些经历将会是我人生当中不可多得的财富和经验的累积。毕业实习是每个大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也 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近两个月的工作,通过了解工厂的生产情况,与本专业有关的各种知识,,第一次亲身感受了所学知识与实际的应用,让我们大开眼界,也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一个初审。通过这次生产实习,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弥补以前单一理论教学的不足,为后续专业课学习和毕业设计打好基础。

最后很感激老师们让我在短时间内掌握了很多关于数控车的技能!了解这么多知识,在此,我想感谢老师师们的教导,总之,本次数控实训水平确实比以前提高了,尤其是在实际操作方面。遗憾的是还有很多没学到,日本FANUC数控系统没有能够掌握。通过实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主要是编程水平以及实际操作经验方面仍然有欠缺。但我们所学到的确实很多,在提高了自己动手能力的同时,也让我们知道如何精益求精地完成一项工作。我会好好的努力!

机电一体化实习报告

机电一体化实习报告

机电一体化实习报告

机电一体化实习报告

机电一体化实习报告

机电一体化实习报告

机电一体化实习报告

机电一体化实习报告

机电一体化实习报告

机电一体化实习报告

《机电一体化实习报告.doc》
机电一体化实习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