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启示

2020-03-03 03:16:3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13.钓鱼的启示

(第二课时)

广元市旺苍县嘉川小学

何俊蓉

【教材分析】

《钓鱼的启示》是五年级上册第四组的第一篇精读课文。学习本组课文,要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了哪些启示;抓住关键语句,体会这些语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这篇精读课文回忆了34年前,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傍晚,“我”和“父亲”去钓鱼,“我”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大鲈鱼,“父亲”却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当时“我”对爸爸的做法很不理解,甚至感到十分“沮丧”,但最后“我”还是依依不舍地把鱼放回了湖里。34年后,“我”成为了一名著名的建筑工程师,功成名就的“我”,从自身成长的经历中深深体会到“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这样的道理。 【学情分析】

钓鱼获得的启示,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围绕启示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是学生学习的又一难点,由于学生的年龄、经历的局限,领会起来很难。教师可以适当点拨,引导学生讨论、联系实际来理解。 【设计理念】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入情入境地自读自悟,体会文中细节,解 1

读人物的心理活动及变化,促进学生对课文主旨的把握,同时发挥文章教育人的作用。教学从整体到具体,再回到整体,从而达到思路清晰脉络分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读”贯穿始终,这样既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能使学生陶醉,产生共鸣,也只有熟读才能成诵,把课文里一个个句子,一种种规范的语言化为自己的语言。全体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自主、积极、主动的活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获得的启示。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3、品味、积累课文中描写月亮的优美的语句,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过程与方法

抓住三个主干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课文。

问题一:从钓到大鲈鱼到把大鲈鱼放回湖里,体会我放鱼之难。 问题二:抓住描写父亲要“我”把到手的大鲈鱼放回湖里的语句,体会父亲对“我”严格的道德教育和深深的爱。

问题三: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从钓鱼这件事中所得到的启示,用具体的例子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来加深对“启示”的理解。 情感与价值观

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自觉性和能力。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中父亲讲的话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法学法】

1、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导一扶一放”多种方法来达到预设目的。

2、学法上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读为本,以读促解来达到学生质疑、解疑。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本课为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开篇联想,激趣导入。(2分钟)

1、师谈话引入新课[课件一]

一篇文章之所以好,总有它最闪光的地方,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现在合着书静思默想,这篇文章最闪光的地方,应该是哪一部分?

2、默读“启示”部分,看那位同学能凭着自己对语言敏锐的感觉,把文章的点睛之笔找出来。[课件二]

3、分析文章的点睛之笔。 ①“是”与“非”是什么意思?

②文章中的“对”指什么?“错”指什么?

③反复吟诵中心句,达到熟能成诵,初步感知放“鱼”之难。 【设计意图】从启示入手,既勾起学生对上节课学习内容的回忆,又提示学生寻找“我”得到启示的心理历程,探讨课文的内涵。

二、分步解读,品悟启示(5分钟)

(一)“难”字入手,层层剖析。

1、一小组读“钓鱼”这段话,边读边体会这与放鱼“难”有什么关系? ①学生谈观点。

② 学生回读中心句1。 ③ 师板书“难”。

2、二小组读“赏鱼”这一段话,边读边想这与放鱼“难”有什么关系? ①。指导用不同的语气读出相同的意思。

“啊,好大的鱼!”

②。引入宋朝范仲淹的《江上渔者》中“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的诗句,体会鲈鱼味道鲜美。

①生谈读后感。

②回读中心句1。 ③ 师板书“难”。

3、其他同学读课文第八自然段,想一想这与放鱼“难”有什么关系?[课件三]

(师板书“难”)

【设计意图】问题的提出引起学生继续往下学习的欲望,通过读文,画出放掉鲈鱼很难的三个原因,在动口、动脑、动手中,了解放鱼“难”的根本原因,以此作为导线,突破了难点。 (二)、积累语言,揣摩写法。(5分钟)

1.文章在钓鱼、放鱼部分三处描写月光,请同学们轻声读,读出月色融融、水波漾漾之美。

2.钓鱼、放鱼部分,三次描写当时的环境——清幽的月光,这在表达

上有何用意? 3.师总结。[课件四] 【设计意图】语言的积累,写法的揣摩,既突破难点,又渗透了写作技巧。

(三)、角色互换,体会中心。(8分钟)

1.看课文第四自然段中的一句话,“得”是什么意思?从“盯着”和“看了好一会儿”,你能体会出什么?

(板书:诱惑

道德) 2.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我”把钓到的鱼放回湖里去?父亲做得对不对?[课件五] 3.学生回读中心句2。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句,体会这些语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让学生在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思想启迪。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三、联系实际,感悟中心。(10分钟)

1.课文第十自然段中出现的两个“鱼”字,含义一样吗? 2.加双引号的鱼指什么?[课件六] 3.你在生活中有过诱惑吗?你又是怎么做的?[课件七] 4.齐读启示部分,感悟中心。

5.师小结:从古至今,有多少人禁不住一时诱惑,而留下终身的遗憾,所以,同学们从小就要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6.展示搜集的有关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课件八] 【设计意图】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对课文揭示的道理进

行内化,从而使本文主旨得到了升华。

四、课堂总结(2分钟)

1、教师提问:今天学完这一课,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呢?

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总结。

板书:: 抵制诱惑

战胜自我[课件九] 【设计意图】深化对课堂教学主题的理解和把握。

五、作业(8分钟)

1.抄写生词。

2.摘抄文中描写月夜美丽景色的句子。[课件十] 【板书设计】

13、钓鱼的启示

抵制诱惑,战胜自我

诱惑

道德

----------------------

【设计意图】通过简洁、形象、生动而又突出重点的板书,吸引学生 的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整体理解课文。

钓鱼的启示

钓鱼的启示

钓鱼的启示

钓鱼的启示

钓鱼的启示

钓鱼的启示

钓鱼的启示

钓鱼的启示

钓鱼的启示

钓鱼的启示

《钓鱼的启示.doc》
钓鱼的启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