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避暑山庄旅游审美

2020-03-02 10:18:1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承 德 避 暑 山 庄 建 筑 赏

姓名:贾瑞芳 学号:1313020133

班级:13130201

承德避暑山庄建筑赏析

一、承德避暑山庄简介

承德避暑山庄曾是中国清朝皇帝的夏宫,山庄的建筑布局大体可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苑景区又可分成湖区、平原区山区三部分。内有康熙乾隆钦定的72景,拥有殿、堂、楼、馆、亭、榭、阁、轩、斋、寺等建筑一百余处,是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颐和园、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与北京紫荆城相比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其建筑继承和借鉴了中国园林建筑的优秀传统,不仅汇集了中国古典园林丰富多样的建筑类型,而且充分发挥了园林建筑造型变化多端的特点,将建筑与园林自然环境协调统一,形成了避暑山庄“依松为斋,则窍岩润色;引水在亭,则榛烟出谷”的特色。

二、避暑山庄园林汇集多种多样的园林建筑类型

中国古代建筑类型多种多样,诸如殿阁楼台、轩馆斋室、廊桥亭榭、寺观塔碣等等。集中国园林之大成的避暑山庄,各种各样的中国园林建筑类型,可以说是应有尽有。根据个体建筑在园林中的作用及功能,避暑山庄内的园林建筑建筑,功能型园林建筑主要有:宫、殿、厅、堂、馆、轩、斋、室等。这类建筑在园林中主要供人们日常生活起居办公之用,具有较强的实用功能。功能型建筑一般体量较大,形式比较庄严、规整,在园林中居于主要位置。根据这类建筑在园林中所处的地位来看,还可以分为“堂正型”建筑和“偏副型”建筑。“堂正型”建筑在园林中一般居于正位和主位,空间体量都比较大,如宫、殿、厅、堂等;“偏副型”建筑,跟堂正型建筑相比,处于次要位置,空间体量也比较小,如馆、轩、斋、室等。

(一)殿

殿,也可称宫殿,古代泛指高大的堂屋。《汉书· 黄霸传》颜师古注:“古者屋之高严,通呼为殿,不必宫中也。”“宫”最早和室是同一概念,为一般房屋的通称。《尔雅·释宫》说:“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后来宫殿专指皇帝居所或供奉神佛之所。宫殿在宫苑或寺观的总体布局中,属于堂正型建筑,处于中心或主要位置,多半在中轴线上,或在园林前列。皇家园林宫殿建筑高大严肃、富丽堂皇,主要用于举行大典、处理政务、听政接见、燕飨寝居等。如避暑山庄宫殿区的建筑布局规整严谨,有明显的中轴线。在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澹泊敬诚殿(正宫主殿)、依清旷殿(四知书屋)、十九间殿,烟波致爽殿(后寝主殿)等几大正殿,同时在正殿两侧还有东西配殿,起陪衬作用。在山庄的宫殿区人们感受到的是肃穆的氛围,产生的是崇高的美感。

(二)厅、堂

宋李斗《扬州画舫录· 工段营造录》说:“厅事,犹殿也。”《集韵·青韵》:“厅,古者治官处谓之听事。”明计成《园冶·屋宇》:“古者之堂,自半以前,虚之为堂。堂者,当也。谓当正向阳之屋,以取堂堂高显之义”。厅有两种形式,一是侧面山墙封闭,正背两面开设门窗;二是四面都设门窗(常是落地槅扇),称之为“四面厅”。厅,在古代是办理事务,或会宴宾客,观赏景色的场所。“堂”与“厅”之间没有十分严格的界限。一般以梁架木料用扁作者为厅,圆作者为堂。堂为家庭聚会与祭祖之用。

厅、堂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性,是园林中的主要建筑,这些建筑多数建在园林的中心地带,并以此为中心,构成庭院,在园林中起着组织空间、突出主题的作用。厅、堂一般朝南向阳,位于宽敞显要之地,可以观赏周围的景物。在造型上,具有端正典雅,宏敞精丽的美学风格,在园林中是人工雕琢色彩最浓的部分,如避暑山庄山区的秀起堂,如意洲岛上水芳岩秀中的乐寿堂等,均为这种类型建筑。

厅、堂像宫殿一样,也属于堂正型建筑。但与宫殿不同,厅、堂有时通过造型的变化,以及和周围景物的搭配,来打破堂正型建筑严正有余、活泼不足的沉闷局面。明、清时期园林建筑中出现了许多各种不同形式、不同个性的厅堂,成为丰富多彩的园林建筑景观。避暑山庄沧浪屿中的主体建筑就是一个鸳鸯厅,它南为双松书屋,北为沧浪屿,将严肃与活泼融为一体。

(三)馆

《园冶·屋宇》说:“散寄之居,曰馆,可以通别居者。今书房亦称馆,客舍为‘假馆’。”馆,最早为接待宾客的房舍,秦汉以后,帝王在正宫之外的居处也称为馆,如“离宫别馆”。再后来书房和某些个体建筑也可以称为馆。在园林中,馆比起宫殿或厅堂来,其空间体量较小,属于偏副型建筑。不过,有时候,馆在园林中可用以题名体量较大的堂正型建筑,如避暑山庄中的清舒山馆、延熏山馆等。由于馆位置比较随意,因而在园林中,它是常见的建筑类型之一,其建筑风格自然而又朴素。

(四)轩

《园冶·屋宇》说:轩,“取轩轩欲举之意,宜置高敞,以助胜则称”。在园林中,轩的建筑空间形式较灵活。它可以指—个空间极小的建筑,也可以指空间较大的建筑;可以是次要的或体量较小的厅、堂,也可以是有窗的或只有槛的较宽阔的廊。轩往往处于空间畅达,气息流通,便于观赏景致的位置。轩的特征是轩举高敞,灵活多样,是园林建筑中经常运用的建筑类型,如避暑山庄的峡琴轩、玉琴轩、嘉树轩、春好轩。

(五)斋

“斋”古文本作“齐”,原意为祭祀或典礼前洁心洁身,以示庄敬。《礼记·曲礼上》:“齐戒以告鬼神”。北京紫禁城里的斋宫,就是皇帝斋戒的处所。斋又有修身反省之意。《易·系辞上》:“圣人以此齐戒。”系辞注:“洗心曰齐,防患曰戒。”斋作为建筑名称,既可以是斋戒的处所,还可以是书房学舍。出于传统含义的历史积淀,作为古典的个体建筑,斋的典型功能是使人或聚气敛神,肃然虔敬,或静心养性,修身反省,或抑制情欲,潜心攻读《园冶·屋宇》说:“斋较堂,唯气藏而致敛,有使人肃然斋敬之义。盖藏修密处之地,故式不宜敞显。”斋和堂相比,有阴和阳、隐和显、抑和扬、幽和敞的风格区别。如避暑山庄中的秀起堂,碧静堂,均朝南向阳,具有“堂堂高显”之意,而素尚斋,则地处于山麓幽静之处,典型地体现着“斋”的环境和特征。从建筑特征看,斋具有浓厚的精神内涵,其美感作用主要是对人的精神生活有调节作用。

(六)室 室,《园冶·屋宇》:“古云,自半以后,实为室。”古代宫室,一般前屋为“堂”,后屋为“室”。室既可指某一个体建筑所属的里间或梢间,又可指深藏于其他建筑物后面的独立的个性建筑,但不管如何,这两种“室”有一个共通的性格,这就是“深”——深藏而不显露。如避暑山庄山近轩中的清娱室,文园狮子林中的云林石室等,都体现出室的幽深、寂静。

避暑山庄的建筑在造型上朴素简洁,又富于变化。根据康熙“楹宇守朴”的原则,建筑不采取宏伟的尺度,建筑物的尺度基本上不很高大,基本与一般民居相似。屋顶不用正脊,而用布瓦元宝脊式卷棚顶,但屋顶形式多样,有歇山、攒尖、单檐、重檐等不同造型;勾头花纹不取龙纹,而是用兰花图案;院墙、宫墙依地势起伏,用不规则的虎皮石砌筑或白粉墙。所有这些,使得山庄的建筑外观简朴淡雅,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形成了山庄独特的园林风格。

三、空间布局特点——巧于“因”“借”

(一)山庄因地制宜,布局自由灵活,追求自然美

1.地形地貌

山庄四周群山环抱,武烈河水从东面蜿蜒流过园内地形复杂有林木茂盛的山峦, 有幽静深邃的峡谷、有平坦如茵的平原和草地、有开朗迁回的湖沼和溪流,具备了山、水、林、泉 各种天然景观素。

2.总体布局

山庄整体布局巧用地形,因山就势,分区明确,景色丰富。整个山庄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 苑景区又可分为三个景区即雄伟挺拔的山峦区、粗犷开阔的平原区、委婉秀丽的湖区、分别以它们不同的风貌 给人们以大自然美的享受。这些园林风景的创作,是来自自然顺应自然追求自然情趣经过园林艺术加工,再现大自然之美达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

(二)空间布局——虚实结合,空间渗透,构图层次明显

1.虚实结合

在山庄的西部景区,地势比较高,运用障景的手法,修建大量建筑物,阻挡视线,阻挡视线起障眼法作用,游人往往望而止步以为山穷水尽。

2.空间渗透

主要是通过框景和借景的手法来体现。如:

A.“月色江声”为五间门殿,门南面对下湖,门内院落有古人工匠和天

文观测活动塑像,向内是静寄山房等院落,现为山庄古建艺术展室。这些门框及内部的景色构成一幅图,进行框内观赏很有意境。

B.运用借景的手法,巧借山庄远处山上的磐捶峰使山庄内外浑然一体,扩

大了空间感,创造了新的意境美。

3.层次体现

“曲径通幽”,如:

烟雨楼前,以曲折回环的路径来组织景点,使之成为蜿蜒曲折的整体空间。曲折之中,能给人以变化之趣和流动不尽之感。

四、园林建筑特色

(一)结合南北建筑艺术

山庄的建筑既具有南方园林的风格,又多沿袭北方常用的手法, 成为南北建筑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在避暑山庄内不仅可以看到北方古典园林建筑的古朴典雅、雄浑壮观、实用气派, 如万壑松风建筑群、四面云山、澹泊敬诚殿等, 还能看到中国最南方的建筑标本,如仿照苏州沧浪亭的沧浪屿是其中之一,另一处南方建筑标本是烟雨楼,是浙江嘉兴南湖烟雨楼的仿制,其中芝径云堤仿西湖苏堤。

(二)单体与群落建筑相结合

单体与群落错落有致,是承德避暑山庄的又一大特色。例如澹泊敬诚殿,气势宏伟,庄严肃穆,由七间大殿构成,墙体和屋面都使用青砖和灰瓦,建筑的房梁和天花都是由本色楠木装饰,地砖采用了天然大理石,支撑大殿的四十八根大柱子经过烫腊处理,使色泽沉黄,端庄发亮,整个建筑群庄重巍峨,古朴无华。相比宏伟的群落建筑,单体建筑显得格外的精致,单体亭台随处可见,亭外古松参天,亭旁细水长流,亭内心旷神怡。

(三)园林建筑与周围园林景观自然融合

避暑山庄园林建筑的形式、功能、高度、体量、色调、风格等都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同时随季节色彩变化,园林建筑屋顶墙壁的青灰色调和廊柱的鲜红色调与周围花草树木色调变化相互衬托、渲染,大大增强了园林景观季节的视觉审美内涵。功能上园林建筑也为炎热、风雨等异常气候下旅游休闲,提供了遮蔽、保护、歇息的场所,弥补了园林景观的不足,使园林设计的功能更加完善。例:岛上被列为乾隆三十六景之十二景的冷香亭,西、南两侧濒临上湖与下湖,视线开阔,景色秀丽。每当夏秋时节,置身亭中,既可观赏艳丽的敖汉荷花,又能闻着随风飘来的幽香。金山亭三面临湖,一面溪涧,峻崖峭壁,造型雄伟,湖水环抱,古松参天。

避暑山庄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在总体规划布局和园林建筑设计上都充分利用了原有的自然山水的景观特点和有利条件,吸取唐、宋、明历代造园的优秀传统和江南园林的创作经验,加以综合、提高,把园林艺术与技术水准推向了空前的高度,它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典园林“以人为之美入自然,符合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传统造园思想,是中国园林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享有“中国地理形貌之缩影”和“中国古典园林之最高范例”的盛誉。

承德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导游词

承德避暑山庄导游词

承德避暑山庄 导游词

承德避暑山庄简介

承德避暑山庄导游词

承德避暑山庄欣赏

承德避暑山庄导游词

承德避暑山庄导游词

《承德避暑山庄旅游审美.doc》
承德避暑山庄旅游审美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