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实用复习经验

2020-03-04 00:24:3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1.英语:

英语的复习很关键,因为初试就考两门,英语的成败很重要。得英语者得天下,联考能考到80分就能站住了。所以,把目标定在75—85比较好。英语复习无非三个方面,单词、阅读和写作,对于单词,推荐大家使用老蒋英语单词,新版可能还没有出来,大家可以买12年的单词背,这东西早背早好,背几遍都不为过,我就是背得少了所以没考到80分啊,切忌,单词王道,认真背。阅读,现在离考试较早,你可以看《经济学人》(一本英文杂志),定个计划,现在就开始看,里面的文章非常好,用句很规范。你这样坚持到8月份,单词和阅读量都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买近几年真题,进行练习了。对于英语,我不推荐买那么多的练习书籍,什么阅读百篇什么的,纯属浪费时间,真题就是王道。写作,《经济学人》对你帮助很大的,每个月定个计划,写3篇,这东西在于平时的练习,练得多了自然熟了。从9月开始接触真题,反复做,不断提高,单词继续背,不可丢掉,阅读每天培养。

2.数学:

用机械工业的数学分册先进行第一遍的认知,第一遍差不多9月份结束。会计硕士的复习,切忌不要过早,推荐8月份开始进行复习,现在到8月份这段时间,可以准备英语(就是我前面提到的单词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到了8月份,你就可以制定总复习计划了。8初——9月初数学第一轮,基础为主,认真背概念;9月中旬-11月中旬,提高为主,推荐使用陈剑的数学高分指南和历年真题。数学复习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在基础之上不断提高做题速度和正确率。11月中旬-1月初,模拟题和真题反复的演练。真题一定要一题一题的认真做。

3.逻辑复习:

逻辑用机械工业的那本逻辑分册就行。8月—10月,搞定那本书,然后10-11月,找本历年真题,把97年往后的所有关于逻辑的题目都找出来做一遍。12月开始进行模拟训练。逻辑说实话,要的是做题速度。考场之上,时间其实很紧张,越快越好。逻辑这门,总的来说,智商和运气起点作用,有时候你认真复习,一步步来,却不如高智商1个月的突击。但毕竟我们都是平常人,大家要做的就是稳扎稳打,不要把自己当做有些人,分数自然也不会亏待你!

逻辑建议补充:拿到书,你可能会想这么厚,讲些什么哦,其实把整本书都看完的人,回过头会觉得这本书就讲了两个东西,演绎推理和非演绎推理。逻辑考什么,就30题,包括演绎推理题目和非演绎推理题目。①演绎推理题目:即第十版逻辑分册第二章内容,掌握

第二章内容,演绎推理题目基本可以解决,这类题目有着严密的逻辑推理(大概占10题左右),是必须100%拿到分的题目,不可丢。所以你现在可以看第十版的第二章(结合本科教材和大纲解析),打好基础。这类题目一眼就可以看出是属于演绎类的。②非演绎类的题目:共分为六小类,即第十版从第二节开始一直到第七节结束的六种题型。所以说,第三章是讲非演绎类题目的,这类题目智商和运气起到一定作用,因为答案有时候会模棱两可,而且这类题目没经过逻辑训练的人都可以做,我一不考研的同学都能做出来,且正确率也还行,因为这类题目没有纯粹的逻辑推理,它不像演绎推理,必须用方法推理才能出答案,演绎推理题目,我同学就做不出来。

综上,逻辑分册这本书,你首先明确第二章是关于演绎推理的,这部分是必须拿到分的,你现在就可以结合大纲解析看它,打好基础。第三章是关于非演绎推理的,没有严密的推理,

我有时觉得就是靠智商、语感和运气。第二章和第三章我觉得没多大联系。看到第三章时,你就按照这六种题型,一种一种过一遍就行。看书的时候,可以先盖住答案和解析,自己先做,做完核对再看解析。第一章就是个介绍,可以直接无视。等新版书出来了,你在从头认真的看一遍,现在打打基础就好,不必着急,8月份正式着手逻辑都不会太迟。只要你知道逻辑就考两类,其中一类分为六种题型,且跟推理没啥大关系,靠的是语感、智商和运气,那就轻松了!

4.作文的复习:

作文是两篇。一篇600字,一篇800字,所以说,平时的练习很重要,定个计划,跟英语作文差不多,一个月练几篇。我今年就是大意了,我认为我高中时候议论文写的很好,所以这两篇肯定能搞定,所以平时练得很少,到考场上,我懵了,脑中无词无例子无语句,写的很差。因为这2篇都是议论文,所以要用到大量的事例和名句,就跟高中时候差不多,平时对这些事例和名句的积累将会帮助你在考场上取得高分。切记,英语作文和这两篇写作都是重头,平时积累才是制胜关键。从现在开始积累,等到9月份,你就可以抽出更多时间复习数学和逻辑了。

希望以上的一些经验对2013年考研的起到作用,考研这

会计硕士(MPAcc)经验贴:写给那些不考名校的人。坛子里不是人大,央财就是贸大西财,让不考名校的人情何以堪。给不考名校的你写一篇经验贴,以鼓励那些不考名校的学弟学妹们,你们并不孤单。

本人初试229分。没有想到今年国家线会这么低,导致大批高分落榜生调剂无门。再加上各学校都加大了差额复试的比例,一般都是1:1.5。事实上,北京工商大学比例更高。招20个人,于是要了30个人复试,但是其中已经包括了6个推免的,所以就等于是大约24个要14个。

本人男,90年生,这个年龄应该不算很大,否则我就不考了。我在河南一所不太知名的二本学校)读国际经济与贸易。考的北京工商大学mpacc。虽然北京工商大学在名校云集的北京算不上好的学校,但是会计专业还是说得过去的。这也是我当初选择它的原因。

关于专业硕士就业前景和认可程度不想说太多,因为当初选择mpacc是很惆怅的,因为迷茫。因为想学会计,但是数学不好,所以就选择了这个专业。

一、关于初试

9月份之前还在忙其他的,真正开始准备是9月下旬了,家是农村的,国庆假期又回家收玉米了,时间就是这样被浪费了,然后就又有期末考试,报名,现场确认等等很多事儿,前前后后加起来到初试总共学习了3个月时间。

(一)英语:

我的英语还凑合,用同学的话说就是相当凑活,四级564,六级465。我词汇量不大,但是语感和听力不错,可惜考研不考听力。这点儿我有些惆怅。

当时没有很好的针对英语2的参考书,所以就用英语1的黄皮书了。说起这些都有点儿不好意思了,书是二手的,三本总共花四块钱买的。后来也有买过基本其他的参考书,只有星火英语王轶群的模拟题做了,其他的都没怎么看。还是这四块钱儿花的最值了。也有针对英语2的参考书,但是09年以前的英语2出题比较简单,所以参考价值不大。

先是150篇,做了大概有80篇,一天两篇。接着是真题里边的阅读,也是一天两篇。我没有拿着红宝书挨个儿背单词,那样太痛苦了。我是做完阅读理解以后,就拿出红宝书把阅读里面不认识的单词挨个查一查,然后抄在笔记本上,第二天早上再背,这样可以顺带复习一下前一天做过的阅读。一般上背背单词,做做阅读一上午就没了。到了最后,大概数了数,笔记本上抄了大约2000个单词。

我个人感觉考研的英语和四六级还是有区别的,刚开始复习英语的时候我做了两篇阅读,总共错了8个,没有错10个是因为我做的是2001年的真题,一篇只有4个选择题。搞得我相当惆怅。自习室有一英语姐,刚开始复习的时候开过一个经验交流会,说自己做阅读一般是四篇错三个,给我很大压力。后来错的就少了,到最后我的水平就是4篇阅读40分,得28分左右。但是仍然没有达到她的水平,这件事儿给我很大压力。

新题型就还是按照黄皮书上复习的,做题,

作文主要是背了几篇,后来也没用上。英语2连年考图表作文,不知道今年怎么样,大纲里面是有看图作文的。倒是应用文可以背一些很礼仪性的词汇。比较有用。今年考试的小作文是网购到的电子词典有质量问题,写个信给经理抱怨一下。

其他的内容没怎么复习,完型基本上没看,因为到后来一方面时间不够了,另一方面是学习效率下降了。翻译也是做了几篇,今年翻译也不难。总之一句话,我复习的重点就是阅读了。

建议学弟学妹们要指定好的学习计划,善始善终,把各部分都好好复习复习,免得像我一样,到最后时间不够,顾此失彼。英语最后考了73.这成绩还行吧。

(二)管理综合能力:

逻辑,数学,写作。用的是机械工业出版社的三个分册,感觉比较好。

1.数学:数学是从小到大令我最惆怅的事儿了。我在自习室做题时经常问我身边的同学,他们看多了最后总结出来一句话,我是自习室里唯一一个初中数学都不及格还能考上大学的人。让我很是惆怅。数学主要就是做题了。 数学像我一样差的可以看看应用题,排列组合,概率论这些内容。其他的都是很基础的。对了,还有求导也可以看看,虽然考试题目不涉及高等数学,但是如果会求导的话,很多选择题很好做。不用太复杂,只要掌握几种常见函数

的倒数就好了。没有好的参考书让人相当惆怅。数学分册我做完一遍擦了又作一遍。

2.逻辑:逻辑分册就是看书做题了,把逻辑分册看看,做做题。注意不要太纠结于题目之前的讲解内容,那些都是逻辑学的专业解释,能看明白就看,看不明白也不要花太多时间研究。题目做多了就会发现很多题还是有套路的。写作复习的并不好。主要看了看论证有效性分析,这个比较好提高。多做题,多看真题。

3.写作:写作分册上的题个人感觉不是很好,有很多感觉很牵强。可以多看看历年真题。论说文我没有发言权,考前没有写过一篇,临考时很惆怅,最后几天简直有点儿绝望。

到了后期三本分册做完了,就又买了机械工业出版社的模拟题,管理综合能力和英语,但是英语没做。只做了管理综合能力,还有一本中公教育的红皮的模拟题,是一套一套的那种,名字忘了,刚才去刨了刨考研的书也没找到。最后综合能力考了156。

二、再说说复试

8月份得知初试不考专业课和政治的。当时很高兴,压力小了不少,但是后来就高兴不起来了,想想别人考研初试结束后就可以解放了,高高兴兴的回家过年了,我们还得回家把自己关到小黑屋里,自己看专业课和政治,想想就很惆怅。回家以后发现坐下来看书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儿,一个寒假勉强把专业课大纲看了一半,政治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也就是那时决定裸考政治了。

开学等成绩也很焦急,找工作也没心思,北京的成绩出来的很晚,而且是空降的,说是29号以后出,但是28号中午和别人吃饭去了,吃完回来成绩就空降了。初试229,线是后来公布的204。当时看到成绩通知单里面说复试大概在4月中下旬,于是清明节就回家了,结果2号晚上短信通知说10号复试,搞得我第二天就急忙回学校了,专业课感觉压力巨大。惆怅了几天,焦急了几天,复试就来了。

面试去北京,带了很多书,到了发现空闲时间根本看不进书,干脆就拉个同学在北京逛逛,第一次来北京就是复试被刷了也不能白来。9号上午报到完,下午去了玉渊潭,接着**。10号一早去体检,下午面试。面试时30个人,25个妹纸。

(一)面试流程:

进去先自我介绍,中文的,叫什么,哪毕业的,啥专业,初试多少分。

接下来就是专业课问题,不同的考生题目不一样。根据现场的反馈得知跨专业考生题目较为简单,甚至有的根本不问专业课问题,比如说有个信息管理专业的哥们,遇到的题目是会计是什么?为什么选择会计专业?我也是跨专业的,问题是资产的定义?这个问题我很惆怅,因为我不会。第二个问题是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区别。

然后是政治,问我的是你能从马克思身上学到什么?我胡扯了两句。裸考的效果可想而知。

英语问题是:So,why do you choose MPAcc?这个问题我正好准备了。

(二)复试方案:

共计200分,面试40分,笔试160分(英语60+专业课100)。最后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加总排名,决定录取名单。

英语有些变态,卷面是100分,不知道怎么折合的。题型是30单选,三篇阅读,和考研阅读一样,难度稍小。新题型,10个句子,填到文章中去。汉译英,都是句子。英译汉,一段文章。大作文。时间总共是90分钟,有些坑爹。

专业课难度不是很大,但是我个人感觉答得并不好。专业课题型是单选(20道,20分),简答(6道,30分),分录题(10个分录,20分),计算(2道,20分),综合(10分)。

(三)凭记忆写出的一些复试题目:

问答:

1、什么是坏账?如何确认?

2、举例说明什么是或有负债?如何披露?

3、介绍品种法的计算步骤?

4、简述审计的分类。

5、统计抽样的优缺点。

6、剩余股利政策。

计算题:

1、好像是计算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的现金流量和购买商品劳务的现金流量。这部分我学的不好,以至于不知道怎么描述题目。涉及的项目有应收,应付,预收,预付,在途物资。

2、特殊订货决策。成本管理会计的内容。不难,只要有基础知识就能算出来

综合体:项目决策分析。这个学的也不好,也不知道怎么描述,应该是投资决策分析吧,让算报酬率的。和预期报酬率相比。

11号下午考试完果断公交直奔北京西,取票,走人。

然后一直到4月18号出名单,够磨叽的了。不过貌似被刷的提前接到通知了,这点还比较人性化。对了对录取名和复试名单,除了推免的,总共录取了15个人,14个女生。不过有一点我很不解,从复试名单到录取名单对成绩只字不提,没有公布任何分数与排名。

北大MBA复习经验

MBA备考经验

MBA复习心得

浙江大学MBA备考经验

大专生MBA联考经验

大专生考MBA经验

MBA危机管理复习..

武大MBA面试经验个人见解

同济MBA面试经验感想

美国MBA奖学金获得者经验分享

《MBA实用复习经验.doc》
MBA实用复习经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