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听课心得

2020-03-03 12:54:1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在路上

____ 2014年10月

14、15日两天我们到银川一中观摩学习了“全国高中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共听了十二节课:四节作文教学课,两首诗歌的教学课——《短歌行》的同课异构和《涉江采芙蓉》,还有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林庚的《说木叶》,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每一堂课都很生动,都具有学习的意义,这让刚走上语文教学之路的我受益匪浅。我谨将自己的所得所获所悟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

首先,这次听课最大的感受就是,老师执教的观摩课都比较朴实,注重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淡化了课件等的辅助作用。有些老师在上课时没有用课件,用课件的也是用的很有分寸。华丽惹眼的课件被几张简单的幻灯片或言简意赅的问题、扎实的读书练习所代替,真正还原了课堂本色。他们对于课堂的调控游刃有余,这和他们扎实的基本功是分不开的,教学基本功是所有教师都必须掌握的。它既不是某些教师的特权,也不是个别老师的天赋,他是教师成其为教师的基本资格。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这条路上我还需努力。

其次,诗歌教学都注重诵读,美读。老师在指导诵读的过程中创设情境,让学生轻松走进文本。江西九江市同文中学的刘老师在讲《涉江采芙蓉》时,她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范读,赢得了全场师生的掌声。接下来她指导学生个别读,自由读,分角色读,其中一男一女两同学的诵读让我们在座的每一位都很震惊,刘老师激动的点评说:“你们把银川人的声音深深地烙在了一个九江人的心里。”在这节课上学生表现都很积极,这和刘老师悉心的引导是分不开的,她是一个很有感染力,极具文人情怀的老师,我向她学习的地方很多。

第三,都是紧扣文本,注重文本的解读。他们的教学重点突出,抓住一个点引导学生把文本读透,不是简单的在文字表面滑行,而是在文字丛林中穿梭。湖北一个老师在讲《故都的秋》时,对于“秋意牵牛”这一画面,引导学生进行了细致的挖掘。比如“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一句,他问学生“为什么说是漏下来的日光?”“溜下来的日光让你有怎么的感受?”进而引导学生说出北国秋天的特点。还有在课文研读时让学生任选一个感兴趣的画面读一读,并思考“

1、你为什么选它?

2、它美在哪里?

3、可以表达出郁达夫怎样的情感?”问题的设置干净简洁,层次感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正因为这样,他才把这篇课文上的如此精彩。

第四,板书设计形象,优美,得体。在《缘事析理 写得深刻》的作文课上,老师的板书很形象,用粉笔轻轻勾勒,就是一个“舞”字。还有《说木叶》,老师在文章的主旨句——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用粉笔勾勒出一个钥匙的形状,然后在“古典诗词鉴赏”这一句勾勒了一个门的形状,老师最后点出打开古典诗词的钥匙就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简单,形象。

第五,进行了恰如其分的课堂评价,进行适时鼓励和评价。课堂评价,是师生交流的一种有效方式,它不仅是某个环节的终结,更重要的是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更强烈的求知欲望。而课堂及时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方法、过程、效果等方面,进行适时鼓励和评价。这次活动中,老师几乎运用了及时评价,并且在课堂上,充分运用自己的体态语言、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个抚摸、一个微笑等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如万云老师在讲《短歌行》这首诗歌时,有一名学生读的非常好,万老师用语言激励,更重要的是,当他用手掌抚摸在孩子的肩膀上时,那股力量应是无比的莫大,我想,这个孩子一生会记住的!

通过参加这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对此我也仔细的反思了一下自己的教学,认识到自己的专业基本功还应需加强,教学过程中,我的教学方法应须改进,尽可能的利用多种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然和谐的学习氛围。实现学生的主体性,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语文听课心得

语文听课心得

语文听课心得

语文听课心得

语文听课心得

语文听课心得

语文听课心得

小学语文听课心得

小学语文听课心得

语文优质课听课心得

《语文听课心得.doc》
语文听课心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