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老爱亲

2020-03-03 09:29:1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孝老爱亲

百善孝为先这是人间真情的永恒旋律,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是一名从教30年的普通教师,这些年来,我始终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这一美德,履行着做儿女尽孝的义务,坚持在校认真完成教学工作,在家做一个孝顺的女儿和贤惠的妻子。

我的父亲今年90岁高龄,年轻时由于母亲多病,只生了一个儿子,后来抱养了我,我是在父母的百般疼爱下健康快乐地长大,在那个艰难的岁月中,如果没有父母的关怀呵护就没有活生生的我,父母供我读书,让我脱离了蒙昧、无知。更让我懂得回报父母的爱,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将尽我最大的努力,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1983年我当了一名代课教师,当时我每月只挣38元钱,虽少,但也能帮父母排忧解难,每月初补贴家用外。所剩无几,但我为能承担起家庭负担而感到自豪,为孝敬父母能出一点微薄之力而骄傲。

1988年我刚成家立业,母亲就患上了冠心病和心绞痛,病魔缠身,家里的一切费用都落在了我和丈夫身上。丈夫是一个“孝子”,只要母亲犯病,他就和我带着母亲到医院检查,当时我们的生活十分拮据(我是个临时工),俩人每月就靠140元微薄的工资维持生计,除给母亲看病外,其余都补贴家用。后来女儿出生,我们在外面借了一个土房(一直在办公室住)。婆婆、小姑由于无钱买煤,便搬来和我们挤在一间不足60平方米的屋子里,除了居住不方便外,最主要是吃的不够。家里只有丈夫是市民户有粮本,迫于无奈,丈夫只好向同事借粮本来维持生活。我们从没有因为家境困难而争吵,因为孝敬老人是我们应尽的职责。

1997年母亲病情加重,我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够给老人买药,所以我们省吃俭用,为母亲留出买药钱,以免断药,增加她的痛苦,事情往往是不随人愿。1998年母亲突然去世,望着离我而去的母亲,我真是悲痛欲绝,做为儿女还没来得及侍候老人一天,她就走了,想起这些,我心如刀绞。因为“子欲孝,而亲不在”这是我作为女儿一生中做大的遗憾,因此我发誓今后一定要把这份孝心放在年迈的父亲身上,让他度过一个幸福得晚年。

2000年我回到职中,两周回看望父亲一次,除了洗涮外,再给买点好吃的及生活用品,以尽孝道。2006年父亲因病哥哥接到家中。第二年9月。85岁高龄的父亲,因患前列腺肥大,排不下尿而住院进行手术,为了减轻老人的病痛采取了电切手术,没想到事与愿违,下镜时扎破了膀胱,清洗的盐水全部注入体内,父亲的身体增大了一倍,情况十分危急,望着饱经煎熬的父亲,我放声大哭,可怜年迈的父亲忍受着人间难以忍受的折磨与痛苦,好在抢救及时又进行了二次手术,才把父亲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回想起这40天来,我白天上班,晚上守护在老人身边,困了坐在椅子上打个盹,一天下来精疲力竭,但从没因为陪护父亲而请一天假,老父亲出院后身子虚弱,我又接回家精心侍候,顾了这头,又顾不了那头(我是班主任,带着90人的大班)。走路都有往倒栽的感觉,我只好硬撑着,出院一个月后父亲的伤口痊愈,这次手术我花了4000多元。尽管丈夫当时做买卖赔了很多,但我觉得钱固然重要,而亲情是用钱买不来的。

这次手术的失败,父亲留下了后遗症,还得终身吃药,再加上多年的类风湿关节炎,每天疼痛难忍,后来我听说广告的药能止痛,可价格昂贵,我就想只要能减轻老父亲的痛苦,我就是生活再艰难,也要

买,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用药父亲的关节炎终于有了好转,现在已经不疼了。父亲只要不受病魔的折磨,就是我最大的慰藉,我无怨无悔。

随着岁月的流逝,父亲的身子骨越来越差,行动更不方便了,几年来,我风雨无阻,工作再忙,也要回去为他洗衣、洗脚、剪指甲。每到寒暑假期,我都要把老父亲接到家里侍候,经常给他洗澡,换衣服,让老人感到干净,舒服。2011年,老父亲的身体每况愈下,哥哥因受刺激,心情不好,喝上酒总是抱怨,惹父亲生气。望着父亲那张悲苦的脸,我心里像搬倒了五味瓶,不知什么滋味,想把老人接到养老院,可蛇想站,腰背无力,当时丈夫做生意赔了7万多,女儿还是贷款上大学,但后来又想到,父亲含辛茹苦把我养大真不容易,人到年老了,不讲究吃什么,穿什么,只要心情好比啥都重要。于是我觉得自己再苦再难也要承担起赡养老人的责任,把父亲接到家里,由于我工作繁忙,父亲经常孤身一人,我很不放心,所以我决定即使是砸锅卖铁也要把老人送到养老院,让她享几天清福,免得以后受到良心的谴责,这样我又承担起父亲一年9千元(儿子出4000元)的养老费,老人进院后,有人陪说话,有人侍候,我隔三差五去看望一趟,老人逢人便说,自己好像活在了天堂上,望着老人脸上又恢复了笑容,我也又乐在了心上。所以我们不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是做人最起码的标准,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这就是最大的财富。人人都要有一颗善良,尊重父母的心,我们的良知才不会受到谴责。孝敬父母不分收入的多少,不能等到我们发达了再去孝敬。正如比尔盖茨所说——世界上最不能等待的是孝敬父母。

老父亲进了养老院,我牵挂的心也有了着落,可令人意想不到的事

情又发生了,去年夏天的一个晚上,我放学刚进门,院长打来电话说,老人上吐下泻,我急忙打车赶到养老院,老父亲脸色苍白,说话有气无力,我又连夜打车送到医院急诊室,经诊断,是急性肠胃炎,急需输液,于是我在急诊室坐着陪了一夜,第二天把父亲接回家后,又急忙赶往学校上课。还没等缓过神来,父亲又接二连三出事,头上摔了个口子出血不止,我又领到医院缝合,两天接出去洗一次,洗完后再回去上课,紧接着又尿不下来,经过一星期的治疗,老人的病才有所稳定。从这以后,我只要看到养老院的电话,心就悬了起来,总怕老人在有事,这一年过得很艰难,丈夫不在家,我无依无靠,所有照顾老人的负担都落在我的肩上,但只要父亲健康,我耐心就感到无比的高兴和欣慰。

今年,父亲在自己的细心照料下,身体还好,本以为今后的日子越来越顺,可更大的不幸又砸在我这个柔弱女人的身上。4月份,丈夫患上了冠状动脉粥样化心脏病,经做照影,大夫说,事不宜迟,马上到北京做搭桥手术,才能挽救生命,大夫的话如同晴天霹雳,整个天都快要塌了,我独自站在走廊里,不知所措,后来在大夫的却说下,我拖着沉重的脚步进入病房,看到满脸笑容的丈夫,我也装出了笑脸,没有把这一让人窒息的消息告诉他。下午就打电话到处筹措资金,做好前往北京的一切准备,去迎接命运的挑战。4月7日,我带着丈夫踏上去北京的征程,坐在车上一夜未眠,心里祈祷着老父亲这段时间千万不要出事。来到北京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我东碰西撞,到处求人,费尽了周折,才住进医院,此时的丈夫,以等不上手术,吸着氧气,躺在床上输液,大小便都不让下床,因为死神随时都可以袭来,4月24日,丈夫被推进手术室,我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忍受着煎熬,

当接到大夫的电话,说手术很成功,我这颗悬着的心才松弛下来,手术后病人疼痛的水米不进,我日夜守护在身边给她洗脚、擦身、喂汤、喂饭,在自己细心照料下,丈夫伤口愈合很快,一周后出院,所有费用大约12万。回来后第二天就去看望老父亲,真是“屋漏又遭连阴雨”,在我给父亲换衣服时,发现他腰上有大片水泡,我马上送往医院,经诊断是带状疱疹,如不及时治疗,便会引起感染,疼痛难忍,必须输液,此时正值期中考试,我得按时监考,再请假怎么开口,只好自己解决,打算一早把父亲送到医院,我去上班,可回时怎么办,丈夫看出我左右为难,就自己承揽了这一责任,当时我想行不通,他每天还得人扶,但又实在想不出好的办法,只好答应。我走在去学校的路上,觉得老天真会戏弄人,事情怎么赶的这么巧,丈夫疼得腰都直不起来,怎么能陪护父亲,可想了半天也没有一个帮手,伤心之余,泪如泉涌,真有点撑不下去了。好在父亲的病治疗及时,渐渐地好起来,可又因身体虚弱,小便失禁,整天尿裤,为了给老人补充营养。我每天早晨5点起床,先为父亲、丈夫泼两个鸡蛋,然后再变着花样给他们做早点,中午利用午休时间,给父亲洗尿裤,这样持续了20多天,父亲才痊愈。这20天来,我又当男又当女,从没有午休过,而自己还患有高血压、高血脂,一天下来疲惫不堪,可当看到父亲、丈夫一天天好起来,觉得自己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以上是我这几年在孝老爱亲方面所做的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他没有令人肺腑的豪言壮语,也没有催人泪下的感人事迹,他只是作为儿女孝敬老人的责任和义务,我认为人人都会老,要给下一代做好榜样,现在如何对老人,以后子女就可能会如何对待我们。人人都应该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尊敬。

孝老爱亲先进材料

燕玉珍

五原县高级职业中学 2012年6月4日

孝老爱亲

孝老爱亲

孝老爱亲

孝老爱亲

孝老爱亲

孝老爱亲

孝老爱亲

孝老爱亲

孝老爱亲

孝老爱亲

《孝老爱亲.doc》
孝老爱亲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