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普京传》有感

2020-03-03 22:24:3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读《普京传》有感

谢寒波

强人政治与强权国家的思考

各位书友,根据学习安排,今天由我分享读书心得,最近读了四本书,《最近四十年中国社会思潮》《民主的细节》《普京传》《共和国领袖——周恩来的故事》,今天分享的是《普京传》一书的读书感悟。写的时候天马行空,无所顾忌,难免有不当之处,请各位高人批评指正。

近年来国际风云变幻,金融危机、利比亚战争、乌克兰危机、ISIS恐袭、叙利亚危机、中国崛起与美国亚太再平衡,在种种国际事件中有一个国家\"蹿红\",那就是昔日帝国苏联的继任者——俄罗斯,而俄罗斯崛起背后的掌舵者就是\"硬汉\"普京,一个始终以强硬作风显于世的伟大政治家。

大变动时代,了解其他国家的历史和外交成了一种兴趣,我读的《普京传》并不算经典,也一度厌烦其空洞、啰嗦的表达,但出于兴趣坚持看完,也算有所收获。初读此书,主要有四点思考和感受。

一、英雄与时代相互召唤。称普京为\"伟大政治家\"或许很多人不以为然或觉得言之过甚,如将镜头拉回20年前或许就不会那么看。1991年苏联解体,一个超级大国轰然倒塌,结束了持续近半个世纪的阴云\"冷战\",经历了戈尔巴乔夫的失败改革与叶利钦激进的\"休克疗法\",俄罗斯经济急剧下滑、政局动荡不堪、民族矛盾尖锐、寡头干政盛行、外交空间急剧萎缩,一度从\"一流\"国家沦为\"二流\"乃至\"三流\"国家,大国风光不再,举国精疲力竭。1991年普京退出特务机关克格勃,踏足政坛,1994年出任圣彼得堡市第一副市长,后历任总统事务局副局长、总统办公厅副主任、联邦安全局局长、第一副总理、代总理、总理,1999年任代总统,2000年正式当选总统,后经历\"梅普\"权力漂移,在四年总理蛰伏后再次当选总统。在高度集权和动荡不堪的俄罗斯政局,普京政治仕途堪称传奇。

纵看普京成绩单,成就斐然:在执政期间,通过\"团结运动\"走上政治前台,主导组建的\"统一俄罗斯党\"超越\"俄罗斯共产党\"成为俄罗斯第一大党,成功平衡国家杜马,结束了苏联危机以来的政党纷争;铁腕打击\"车臣\"等民族分裂势力,成功平定车臣叛乱,通过\"削藩\"和反腐运动重回国家中央集权,统一国家主权和行政权力;大力整肃\"寡头\",打破寡头干政困局,破除行业垄断,收回国家战略资源,挽救国家经济命脉;实施\"双翼外交\",在欧亚政治空隙中灵活穿梭,开展务实外交,成功扭转冷战铁幕下的外交空间紧缩,借助格鲁吉亚战争、乌克兰危机、打击ISIS等行动,重回大国地位;实施经济改革,10年间国家经济总量翻了一倍,居民收入增长9倍,通货膨胀率下降5/6,贫困率下降一半,重新回到世界十大经济强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晋身\"金砖国家\"行列;重点加强军事建设,重振俄罗斯军工,重回军事大国形象。我们常常为我国三十年改革开发所取得的成就而自豪,须不知我们的邻国,在十年间同样历经改革走向复兴,而且早已奏响俄罗斯版\"复兴梦\",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普京的卓越领导和坚强意志。普京身上兼具有邓小平和习近平的领导特色和成就,之于俄罗斯的国家振兴,普京不愧为一代伟大政治家。书中自评普京\"他为俄罗斯而生\",其实俄罗斯也因他而重生,时代与英雄交相呼应,奏响了一曲澎湃的帝国振兴之歌。

二、个人经历影响执政风格。\"俄罗斯国土虽大,却没有一寸是多余的\"是俄日北方四岛争端时的名言,出兵车臣、格鲁吉亚、乌克兰,打击ISIS时毫不犹豫,整肃寡头、削藩毫不留情,普京的执政风格一贯的鲜明、强硬。深究普京过去,其执政风格深深打下了过去的烙印。其主要体现在少年成长经历和克格勃工作经历。少年时期,普京十分要强,个头不高却十分喜欢打架,从不服输,为保持孩子王地位勤学摔跤和柔道,深得柔道精髓,六年级才开始发奋读书,少年时期开始按照自己的目标而不断奋斗前进,少年普京始终保持独立思考,掌控着自己的命运,其坚韧不服输的品性和沉重冷峻的表现在少年时期就显现无遗。普京少年时的理想是\"做一名间谍\",并成功加入国家特殊机关,沙皇秘密警察的继承者——克格勃,毕业于顶级特务学校\"红旗学校\",毕业后进入铁幕最前线\"民主德国\"从事秘密活动,一干就是16年,直至1991年苏联解体时退出克格勃,踏足政坛。克格勃可以说是普京执政前的唯一工作经历,克格勃工作期间形成的敏锐洞察力、冷静头脑和干净利落的行事风格,成为其执政后的鲜明特色,驾驶战斗机、猎熊取胆等\"硬汉\"形象无不是克格勃时期一名优秀特工的基本技能展示。从普京的过往来看其执政风格,往往能找到规律之处,同时其特殊经历培养的\"喜怒不言语于外\"的沉稳又令人难以捉摸,也成了其个人独特魅力所在。

三、理性谨慎对待\"北极熊\".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奉行的是\"双翼外交\",即欧亚兼顾,力图打造\"欧亚共同体\",并成为主导,同时在外交布局中,以亲欧融欧为第一选择,其次巩固独联体,防止地缘政治被压缩,再者发展俄中、俄印关系融入亚洲,稳定后方,并与美国周旋。中国与俄罗斯共通之处在于致力于推动世界\"多极化\",也多次在联合国、安理会等平台打出漂亮的组合拳,很多时候俨然是一组政治同盟,主张俄中建立广泛同盟的声音也是此起彼伏。但我们需要保持冷静,理性对待。原因有三:一是普京主导下的俄罗斯外交战略中,中俄关系并不是第一选项,亲欧融欧才是,俄罗斯一直谋求进入欧洲,与欧洲抱团发展,主导亚洲的意愿并不强烈,我们不能误判对方战略定位;二是普京外交奉行的是务实外交,与中国走近主要在于缓解西方制裁下的经济危机和联合在国际事务中对抗宿敌美国,和领土争端国日本,谋取外交空间。同时,一方面巩固与中国关系紧张的地区大国印度的关系,意图在中印关系中谋求主动,相互牵制。普京务实、不动声色的风格,把不住哪天反咬中国一口,\"北极熊\"可不是温驯的角色。三是普京领导下的强权俄罗斯,虽逐渐强大,在国际事务中也不断发声,但其外交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尤其是与欧洲爱恨交织,欧洲是我国外贸第一国(地区),是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也是冲破美国对我战略包围的关键,过度亲俄势必造成与欧洲关系的紧张,也不利于与超级大国美国的外交周旋。同时,在乌克兰危机中,普京挥舞的\"能源大棒\"令欧洲措手不及,失去俄罗斯能源供应的欧洲基本不能正常运转,不得不向俄罗斯屈服让步,眼下我国试图大力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天然气,同样需要警惕潜在的战略危机。

四、普京政治下的俄罗斯危机。前面评价普京为\"伟大的政治家\"主要是针对其过去所取的成绩,但冷静思考俄罗斯的当下局面,依然危机重重,且很多危机正是普京执政期间所形成的顽疾。一是过度单一的能源经济。普京执政10年,俄罗斯经济快速腾飞,主要得益于国际能源价格的剧增,其民族工业和民营经济并未真正崛起,经济转型缓慢,近两年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降,俄罗斯又重新陷入了财政窘境,不得不压缩各项公共开支,国内矛盾又开始显现。如西方持续经济制裁,原油价格持续走低,俄罗斯经济崩溃不无可能。且受制于中东地区形势;二是倚重军事力量的大国崛起。俄罗斯重回大国地位的主要手段是展示军事\"肌肉\",打击ISIS也好,介入叙利亚也好,其外交主导地位并不明显,往往是孤军奋战,或是备受争议,其大国崛起是备受争议的崛起,且军事投入过大,不利于经济转型,处境依然艰难;三是新特权集团\"西罗维基\".整肃\"寡头\"和反腐运动,普京成功打击了之前凌驾于国家、人民之上的特权集团,同时大量重用克格勃出身的官员(几乎占据俄罗斯政坛大半江山),虽克格勃出身的政治家具有\"忠诚、务实、精干、保密\"的优良品质,但成为潜在的政治特权集团已是不争的事实,普京之后的俄罗斯领导人能否独立施政,政党竞争机制能否继续有效运行,恐怕是大个问题;四是集权政治下的民主道路。普京的集权政治保证了国家主权的统一和政令的畅通,但其利用政党政治把控国家杜马,侵蚀各民主邦国国家权力,打压持不同政见的在野党,导致总统权力无限大,\"专制\"的迹象已经显现,是极不利于俄罗斯的民主进程和政治改良的。

回顾全书,总结一句话:历史选择了普京,普京也创造了历史,也终将成为历史,普京的\"我相信俄罗斯拥有未来\"的未来在哪里,依然是个大疑问号留给未来。

读《普京传》有感1000字

读《普京传》之有感而发

读《普京归来》有感

读《普京传》有感:大国需要强有力的领导人

读传有感

《普京传》读书笔记

《普京传》读后感

普京传观后感

读《朱镕基传》有感

读《毛泽东传》传有感

《读《普京传》有感.doc》
读《普京传》有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