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教案

2020-03-02 15:52:1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教学反思: 《用目光倾听》是北师大版第十册第四单元的一课,他通过妈妈对孩子教导的话语,教会孩子应该如何与人交往。通过这样一篇富有哲理的美文,也让我们的读者明白在交流时要予人尊重,要予人真诚。《语文课程辬准》强调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教师的评价点拨是能更好的给学生个性化朗读更大的空间,让他们在体验中把对语言文字独到的理解感悟,通过读张扬出来,从而形成语感。在本课中,我将更多的时间放在了朗读文本当中。比如在读---‚听别人说话是一种交流.交流最需要的是真诚.‛这两句时。关注学生朗读时的语气和情感,他读的突出‚交流‛一词,说明他觉得人与人之间要多交流沟通;突出‚最需要‛时,说明他是希望引起我们重视交流时要注意的问题;突出‚真诚‛时,就是告诉我们和人说话时要真心诚意地去对待别人。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把握学生自己独特的体验并加以正确引导。

但是本课出现的问题也很多,虽然读的时间较多,但是每次的读缺少一定的目的性,教师没有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缺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环节,没有更深的打动学生的心灵。这还需要老师更深一步的挖掘教材,再提炼精华,将诗歌教学上得更精,更有味道。 《信任》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辬: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沁人心脾‛、‚馋涎欲滴‛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使学生了解人与人之间地相互信任是美好的品质,也使学生从文中感受被人信任的喜悦。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体会信任与被信任的喜悦,从而感悟信任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告示质疑导入新课

同学们,春暖花开,人们都愿意到郊外去走一走,看一看。有一对夫妇在郊外路边发现了这样一则告示(师出示),看了这则告示你有什么疑惑吗?(学生质疑。可能会提到:真的有桃子吗?桃子真的可以自己采吗?桃园真的距离路边三里路吗?)既然大家有这么多疑问,想不想去看个究竟?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信任》,一起来读读吧!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

2、生词卡片检查学生生词认读情况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其他同学认真听,一边听一边想:课文中都写到了谁?谁留给你的印象最深?

(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桃园主人客人)

三、细读解疑品读感悟

1、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份信任,会让同学们对桃园主人印象如此深刻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6自然段,看看哪些地方表现了桃园主人对客人的信任,画出相关句子,多读几辫。

2、将找到的句子以小组为单位,读给小伙伴听听,再说说你的感受。

3、全班交流。学生可能谈到以下句子:

﹡‚桃子——自采——三里路‛

﹡‚朋友,欢迎您,每篮桃子五元钱,尽管自己采,然后把钱放在箱子里。祝您愉快!‛

﹡‚我们发现路边有条大黄狗,它似乎在等着我们的到来。‛

‚显然,它们是在为我们领路哩。‛

‚我俩提着沉甸甸的篮子跟着小狗们往回走。‛

﹡‚我掏出钱包,这才发现钱箱旁躺这一只大花猫。‛

﹡、‚桃子——自采——三里路‛

只有这一则告示吗?(学生交流其他几则告示)

教师小结:可见告示引路是一切信任的开始。(板书:告示引路)

﹡、引导学生重点感悟:‚朋友,欢迎您,每篮桃子五元钱,尽管自己采,然后把钱放在箱子里。祝您愉快!‛

⑴、桃园主人以什么方式传递着自己的信任?(板书:纸条留言)

⑵、自己读读这则留言,看看从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①‚尽管‛一词你怎样理解?怎样做才是‚尽管自己采‛从中感受到什么?(板书:自采)

②‚然后把钱放在箱子里‛与我们平日的购物有什么不同?从这些不同中你又能读出点什么?(板书:自付)

⑶、同学们,如果此时你们看到这样一则留言,心情怎样?那么可想而知‚我‛和丈夫的心情了。为什么我们都会都有这样的心情呢?

⑷、指导朗读。练读,指读。

(5)、大家看完这张纸条后,现在最想干什么?看来同学们的想法又与‚我‛和丈夫的想法不谋而合了,那还等什么,去亲自体验一下吧,自己来读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

①、能不能告诉大家读完后有什么感觉?

②、将你们的感受通过朗读展现出来吧!学生练读、指名读

③、引导学生理解‚沁人心脾‛、‚馋涎欲滴‛、‚沉浸‛的意思。

‚沁人心脾‛是什么意思?你能表演一下吗?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沁人心脾‛吧!现在再来读读这个词,你理解了吗?‚我‛和丈夫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

‚馋涎欲滴‛是什么意思?

‚沉浸‛你怎样理解?沉浸在哪儿?仅仅是沉浸在亲手采摘果实的欢愉中吗?

④、理解了这些词语,再来读读这段话,相信你会有新的收获。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我们发现路边有条大黄狗,它似乎在等着我们的到来。‛

‚显然,它们是在为我们领路哩。‛

‚我俩提着沉甸甸的篮子跟着小狗们往回走。‛

‚我掏出钱包,这才发现钱箱旁躺这一只大花猫。‛

(学生交流其中任意一句)课文中写到猫啊、狗啊的句子还有很多,请大家找出来自己读读。它们做的这些本来都应该是谁做的?而现在主人却让猫狗代替他来招待客人,同学们主人也太没有礼貌了吧?

教师小结:主人让猫狗替他招待客人,是因为他充分信任每一位前来采摘的客人。(板书:猫狗待客)

四、点明中心升华感情

1、这次桃园之行,给‚我‛和丈夫深深的触动,所以当汽车慢慢朝来路驶去时,我不禁回头,久久地注视着那片果林,那间小屋,那张桌子和那道木栅栏。我为什么不禁回头,又为什么久久地注视呢?(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贴‚人与人之间地信任和被信任地喜悦‛)

2、教师引读。

我不禁回头,久久地注视着那片果林,那间小屋,是因为,在那儿,我们得到了人与人之间地信任和被信任地喜悦。

我久久地注视着那张桌子和那道木栅栏,还是因为,在那儿,我们得到了人与人之间地信任和被信任地喜悦。

我久久地注视着那个朴实而又真诚地地方,更是因为,在那儿,我们得到了人与人之间地信任和被信任地喜悦。

3、此时我们回过头来再来看这则告示,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吗?

4、课堂小结:它不仅仅把人们引领到果园,更重要的是把人们引向了互相尊重的崇高境界,使人们得到了人与人之间地信任和被信任地喜悦。

(六)布置作业:

1.根据看到的录象资料,学习课文的写法,写一个片段,把你的所见所闻所想写下来。

以下10个词语供参考,可选择使用:

沁人心脾 翠绿新鲜 小心翼翼 以诚待人 无暇顾及

馋涎欲滴 欢愉温馨 沉甸甸 真诚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教学反思

《信任》一课通俗浅显,学生易于理解,所以我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把重点放在语言文字训练和写话训练上,做到放手让学生感悟语言,并在网上找到一段录像——无人看守的菜摊,它和《信任》异曲同工,我引导学生观察剧中人物的语言、神态和动作,指导到位,既加深了学生对‚信任‛的理解,而且以此为抓手上了一堂生动的作文指导课,读写结合是本课的最大亮点。

《修鞋姑娘》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修鞋姑娘诚实、善良的美好心灵。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揣摩人物的语言、神情、行为和心理活动,把握人物的形象,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4、学习倒叙的写作手法。 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修鞋姑娘诚实、善良的美好心灵。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揣摩人物的语言、神情、行为和心理活动,把握人物的形象,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质疑导入

1、出示第一自然段:

凛冽的寒风把繁华的大街吹得冷冷清清,而我却骑着自行车,到处寻觅那个来自异乡的修鞋姑娘。

2、指名读,引发质疑。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1)‚我‛为什么要冒着寒冷寻找一个修鞋姑娘?

(2)这个修鞋姑娘是个什么样的人?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充分读书,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把生词多读几辫。

2、指名读课文,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3、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4、划出课文中最让自己感动的地方,并在旁边写写自己的体会。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这篇课文用倒叙的写法,先写‚我‛骑着自行车,到处寻觅那个来自异乡的修鞋姑娘,接着写修鞋的经过,最后写‚我‛继续在长街深巷里寻找修鞋姑娘。

四、课堂总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细读课文,感受人物美好的品质

1、‚我‛冒着寒冷到处寻找的修鞋姑娘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并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并在句子旁写上感受。

2、全班交流体会。

如:

‚吧吧吧,三个钉子钉进去,接着一手拽着鞋底,一手扯着鞋帮,冲我使劲扯了扯,那意思是说‘这下你该放心了吧?’‛

这些动作描写说明姑娘修鞋技术非常的娴熟,动作利索。

‚借着她干活的机会,我看了看这个不起眼的姑娘。她矮乎乎的身架,胖乎乎的脸蛋,蚕眉下,一双圆圆的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着手上的活儿。她那冻肿了的手背,记录着她经历的风霜艰辛。‛

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体会修鞋姑娘生活的艰辛。

‚谁知,姑娘嫣然一笑,说:‘你不怕我跑了吗?’‛

‚她却笑了笑说:‘我也相信你,这钱足够了。’‛

‚‘是的,不过你还给了我别的。’她歪着头友好而又顽皮地看着我。‛

‚‘诚实、信任哪!’她坦然回答。‛

这些语言、神情的描写,把一位具有诚实、善良、信任美好品质的姑娘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

3、这样一个诚实而有善良的好姑娘,课文中的‚我‛从一开始就相信她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我‛不相信这个姑娘。文章中有许多对于‚我‛的心里活动的描写,你能找出来吗?

(1)找出课文中表示‚我‛对修鞋姑娘态度变化的词语、句子。

(2)从这些词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学生自由发言。

4、一个诚实善良的姑娘,让作者从怀疑到惭愧,到苦苦寻觅这个姑娘。老师想问:作者苦苦寻觅的仅仅是修鞋姑娘吗?他还在寻觅什么?

三、拓展延伸

想象如果‚我‛找到了修鞋姑娘,会对她说些什么?

四、小练笔

1、练习写小片段。要求通过观察一位同学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表现同学某一方面的特点。

2、学生动笔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

五、回顾课文,总结学习收获。

课文学完了,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想。

六、布置作业

抄写关于‚我‛的态度变化描写的词句 板书:

修鞋姑娘

我——

怀疑 不放心 怀疑 尴尬 惭愧

姑娘—— 坦然

自信

真诚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教学,我有以下几体会:

1、语文课堂就应该体现以读为本。书是读懂的,学生多读一辫就会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感受,教师也是如此。多读多悟,自己感受深了,才会感染学生,才会让学生也读得声情并茂。我开头部分的感情描述充满了激情,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后部分首尾照应加重点词语的引读,也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

2、要想第二课时教学更有效,第一课时的教学非常重要。在第一课时教学中,让学生质疑后进行了解疑的教学设计,简单的问题学生通过自己读书或同学帮助就能解决,这可以为第二课时的教学减轻负担。如果我在第一课时教学中学生找到了描写姑娘外貌的句子,找到了姑娘修鞋的动作和语言的句子,找到了含义深刻的句子,这样在第二课时教学时学生寻找的时间少,朗读感悟的时间可增多。

3、要懂得取舍,有所轻重。一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要有所侧重。今天的课抓的面太广,学生理解的重点词句教多,学生容易疲劳,理解也不够深入。理清‚我‛对姑娘的情感变化这部分着墨较多,

教学目辬

1.了解神话故事的内容,通过读懂课文,体会其中人物的不同品质,并明白其中的道理。

2.懂得真诚这一品质对人对社会的重要性。

3.能通过具体的事情来赞美别人或感激劝告他人。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课时 2课时 板书设计

九色鹿

真诚

舍身救人 不求回报

是人最可贵的品质

落水者:恩将仇报

忘恩负义

教学活动设计 语文天地

第一课时

一、谈话:

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有关真诚的课文,真诚是人类最美好的品质。我们生活的周围处处都能发生着真诚或不真诚的事情。今天,我们在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故事虽然浅显易懂,但包含着深刻的道理。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思考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指名回答。

3.检查生字词。

三、细读课文,明白道理。

1.小组讨论,谈出自己的观点:你认为文中的主人公分别代表哪一类人?你怎样评价他们的行为?

2.小组整理答案。进行集体交流。

3.集体交流:

分别对九色鹿和落水者进行评价,并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来说明。

4.写一写:这骗课文让我们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四、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测测自己的真诚度。

1.招待客人时真诚敷衍虚假

承认错误时真诚敷衍虚假

赞美别人时真诚敷衍虚假

感谢别人时真诚敷衍虚假

劝告别人时真诚敷衍虚假

2.怀着真诚的态度来填写。

3.思考:真诚对于生活的影响。

4.讨论并交流。

5.辩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真诚吗?

谈出自己的观点,有根据,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6.教师总结发言。

第二课时

一、谈话:

同学们,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很多的人和事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哪些人我们要真诚地赞美他们,有哪些人我们要真诚地感激他们,有哪些人,我们要真诚的劝告他们?请回忆一下,选择自己想写的一个方面构思。

二、写作指导:

如果选择的是要真诚地赞美一个人。

1.要想一想你要赞美他的哪一个或哪几个方面。

2.选择怎样的事例去赞美他?

3.这件事情如何写具体、写感人呢?

这是写作的重点,在叙述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抓住事情当中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来进行细致的刻画。

对话描写要注意不同的语言形式,避免重复单调。

4.注意开头和结尾的写法,力求体现简洁明了,采用别具心裁的开头和结尾形式,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5.注意起一个合适的题目。

起题目的方法多种多样:点明中心式以事件为题

以一件特殊的事物为题含蓄式等等

三、构思自己的作文,小组讨论交流。

四、开始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修改作文,誊抄作文。

从本文的教学重点出发,从内容到思想,渗透优秀的品质教育。领悟做人的道理。

引导学生围绕中心去选材,要注意引导学生将事情写具体,这是教学的重点。

作业设计

1.继续完成本次的大作文。

2.完成《九色鹿》的部分练习题。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完成知识教学,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语文教学应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受学习的乐趣,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提高语文综合能力,在本次教学设计中,我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1、指导朗读,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读得多是这节课的亮点之一,我的做法是以读促讲,让学生通过读来充分感知诗歌的内容。读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朗读、默读、指名读、小组读、集体读、‚开火车‛读、男女生比赛读等。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后,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在读的过程中积累了语言材料,形成了一定的语感,为仿写诗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创设氛围,努力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首小诗通俗易懂,我采取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自学的方式,选择喜欢的小节学习,创设‚读――议――创――评‛的氛围,引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通过布置后续作业引导学生课后开展‚做守规则的小学生‛,让学生互评互学,互相监督,通过竞赛评比,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凡卡》教学设计 学习目辬

1.学会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饥饿、礼拜、生锈、揉皱、昏暗、眯缝、耸肩、一缕、稀粥、撇嘴、起伏、匣子、冻僵、逗笑、窜过、逮住、孤儿、打搅、甜蜜、暖炕、耷拉、火柴梗、圣诞树、黑糊糊、笑眯眯、孤零零‛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

3.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叙述、信、回忆穿插来写、苦乐对比的表达效果,体会课文结尾‚梦‛的含义。

学习重点

理解凡卡写信的内容,了解凡卡的苦难生活,通过凡卡的神态、动作、联想,了解凡卡的内心世界。

学习难点

作者的叙述、信的内容和凡卡的回忆交叉在一起,同时交替使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这种复杂的穿插和变化人称的写法是学习上的难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1.我们刚刚读过安徒生的著名童话,今天再来读一篇外国文学作品,是俄国的伟大作家契诃夫写的《凡卡》。这篇小说写于1886年,当时正是俄国沙皇统治最黑暗的时期,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无数破产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契诃夫家的小杂货店里有两个小学徒,就常受他父亲的虐待。他自小了解学徒生活,也同情小学徒的不幸命运,所以《凡卡》这篇小说写得真实感人,也使我们从中看到旧俄时代穷苦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板书课题)

2.我们怎样才能读进去,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学生自由说,如有感情朗读,联系实际进行联想,质疑思考讨论等等。)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按要求自读课文。

(1)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画出文中出现的人名及人物的身份。

(3)将凡卡写信的段落辬记出来。(3.8.10.11.12.15自然段)

(4)准备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凡卡。

2.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生字新词,要读准字音。

(2)读准人名,并明确人物的身份。

凡卡〃茹科夫(伊凡〃茹科夫):小说的主人公。

阿里亚希涅:鞋匠,鞋店老板。

康斯坦丁〃玛卡里奇:凡卡的爷爷。

日发略维夫:老爷,爷爷工作的那家庄园的庄园主。

菲吉卡:牧主。

艾果尔,阿辽娜:凡卡的小伙伴。

卡希旦卡:老母狗的名字。

(3)按写信过程将课文分成三段。

(4)简单介绍一下凡卡。(凡卡是一个才9岁的农村孩子,他没有爹没有娘,只有爷爷一个亲人。爷爷是个穷苦人,在乡下给庄园主当守夜人。9岁的凡卡,3个月前就被送到莫斯科的一家鞋店里当学徒,孤苦伶仃,生活十分悲惨。小说写的是凡卡在圣诞节前夜给爷爷写信,告诉爷爷他在店里生活很痛苦,请求爷爷把他带回乡下去。)

三、感受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

1.快速默读课文,从凡卡的信里找出哪些段落是写他的学徒生活的。(8.11.15自然段)

2.轻声读第8.15自然段,说一说凡卡在老板家里受到哪些虐待,画一画有关的词句。

3.结合词句,汇报交流。

(1)挨打:结合挨打时的动作--‚揪、拖、揍、戳‛;工具--老板‚拿皮带‛‚拿楦头‛老板娘‚捞起青鱼‛;程度--‚昏倒‛,来体会他们对9岁的小凡卡肆意随便地殴打,毫无人性地对待。

(2)挨饿:结合‚简直没有‛‚一点儿‛‚一点儿‛来想凡卡一天到晚饥肠辘辘,可能饿到什么程度的表现。

(3)挨困:结合‚一……就……只好‛来体会凡卡即使在过道里也无法好好睡一觉,可能会困得怎样。

小结:凡卡在老板家里忍受着非人的折磨,吃不饱睡不好,还要挨打。联想他每天会怎样生活,没人的时候凡卡会怎样做,(如,偷偷地哭,想念爷爷,伤痕累累,捡东西吃等。)所以,凡卡才说‚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4.自由读,说说你从感叹号和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无法忍受、绝望、哀求等心情。)展开想象,把静止的省略号变成实在的生活内容。如:凡卡还受了哪些折磨?还可能怎样请求爷爷?

5.练习把凡卡的悲惨的生活和对爷爷倾诉的情绪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6.快速浏览第11自然段,说说你的发现。(莫斯科,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

第二时

一、感受凡卡‚美好‛的乡村生活

1.这篇课文除了写信,还写了什么。(还写了凡卡对乡村生活的回忆。把这些内容放在写信中间,就是插叙。)

2.快速默读,找到与乡村生活有关的段落,作出辬记。

3.读一读,说说爷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年老、困苦、劳累,但很乐观、风趣、慈祥,跟爷爷在一起凡卡感到很快乐。)

4.有感情朗读4.5自然段。

5.结合具体语段,来说说乡村生活给凡卡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家乡美丽的夜景。宁静、优美、柔和,有着过节的气氛,从中可以想见凡卡高兴的心情。与城市悲惨的学徒生活相比,乡村的生活是那样美好,所以,在凡卡的记忆中,连一个普通的夜晚也如此美丽。这正是凡卡对家乡对亲人思念的表现。

(2)守夜和砍圣诞树。从‚多么快乐的日子呀!‛‚逗笑一会儿‛,还有爷爷生动趣味的语言,体会到这可能是凡卡印象最深、最快乐的一件事。试着读出凡卡的快乐。

6.仔细探究,乡村生活真的是美好幸福的吗?

爷爷已经65岁,还要给老爷家守夜,只能睡在大厨房里;守夜时要挨冻,砍圣诞树时爷孙俩都要‚冻僵‛了,体会到他们的生活是非常贫困劳累的。否则,爷爷也不会把他唯一的孙子送到城里去做学徒。在小凡卡的心里却如此美好,正是因为他现在的学徒生活太悲惨了,已经到了他无法忍受的程度。

二、讨论写法的作用

1.加入插叙部分,更加衬托出了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和他迫切要回到爷爷身边的心情。

2.小说除了运用插叙,还采取了哪些方法,使我们如此感动?

在文中找到几处细腻传神的细节描写,来体会其真实具体,给人印象深刻,有身临其境之感。(凡卡写信时的动作、表情、心理,写信中对学徒生活的描述和对乡村生活回忆中,都有生动细腻的细节描写,找到一两处来体会。)

三、自学结尾,体会表达的特点

1.找找哪些地方是细节描写,说说细节描写的作用。

2.美好的梦与残酷的现实形成了对比,让人对凡卡悲惨的命运产生了更深的同情,更加愤恨造成这种命运的社会制度。

3.讨论:凡卡的梦会实现吗,为什么?

4.回顾全文,进行总结:结构比较复杂,它由三部分内容组成:作者叙述凡卡的悲惨遭遇,凡卡信的内容,写信过程中凡卡的回忆。在这三部分内容的表达上,抓住了细节,表现了凡卡这个仅仅九岁的孩子复杂的内心活动,给爷爷写信,哀求爷爷把他带回去,说明了他在莫斯科学徒生活的悲惨,使我们深深同情他的悲惨命运,更加痛恨那个吃人的黑暗社会。

四、拓展阅读

契诃夫是与莫泊桑齐名的举世闻名的短篇小说大师。列夫〃托尔斯泰说他是一个‚无比伦比的艺术家‛。契诃夫的创作活动是从短篇幽默作品开始的,其幽默名篇《公务员之死》、《胖子与瘦子》、《变色龙》、《套中人》等,早已被译成中文,为我国广大读者所熟悉,其中《变色龙》、《套中人》还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建议同学们课外阅读《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凡卡》一文时,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凡卡的悲惨遭遇,激起他们对凡卡的同情和对当时黑暗社会的痛恨。除了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外,我还引导学生将课文的插图与相关内容联系起来。通过对比,发现矛盾,产生疑问,然后讨论解决,这样做对深入理解文章中心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凡卡》一文的插图主要描绘了在圣诞节前夜,凡卡等老板,老板娘和几个伙计到教堂做礼拜之时,在鞋店偷偷给爷爷写信的情景。在凡卡的身后,是一个高大的鞋架,架子上摆满了各种楦头和皮靴……而文章的第十自然段中却有这样一句话:‚我原想跑回我们村子去,可是我没有鞋,又怕冷……‛

当学到这段内容时,与插图对照,学生很快就产生了疑问:为什么鞋店有那么多鞋,而凡卡却说没鞋穿呢?围绕这个问题,学生展开了讨论。有的说:‚鞋是卖钱的,他那样穿,哪能买得起,只有有钱人才能穿上鞋‛;有的说:‚课文中莫斯科是个大城市,房子会是老爷们的,自然,鞋店也是有钱人光临的地方‛……接着我又问:‚当老板看到大冷天凡卡不穿鞋时,为什么不送他双鞋穿呢?‛经过讨论,学生很快就明白了,那些有钱人是不会可怜、同情、帮助穷孩子的,有的只是对他们凶残的虐待,可见这个社会是多么的黑暗。 《种子的梦》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阅读诗歌,了解内容,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诗的比喻、拟人的表现手法。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5.在学习中,大胆交流自己的感受,说出自己的梦想。

教学重点

1.阅读诗歌,了解内容,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诗人以种子比喻自己以及文中的拟人手法。

3.引导学生大胆交流,说说自己的梦想。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梦想呢?

2.是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小生物都有自己的梦想,哪怕它是一颗种子。

二、板题读题

三、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1.生介绍资料。

2.互相补充。

(1)简介作者

柯岩,当代女诗人、作家。出版专著50余部。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柯岩‛是笔名。柯,小树;岩,石头;柯岩,长在岩石中的树,形容很坚强,她曾被定为‚黑帮、反动权威‛,被关了起来。有一天,她看见总理关于‚王不是‛的讲话稿时,勇敢地声明自己不属于‚黑帮、反革命‛之流。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柯岩就连续不断地发表长诗,曾出版诗集《中国式的回答》,其中《种子的梦》、《周总理,你

在哪里》收录其中。

(2)关于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当代著名诗人柯岩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作品。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后期,噩梦将结束,光明即将到来,诗人用‚种子的梦‛为题,抒发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

对祖国新生的寄托。

四、初读诗歌

1.自由读,数一数共有几节诗。

2.划出生字词拼读,理解。

(1)字音。

①吮(shǔn)吸,不读‚yǔn‛。

②积攒(zǎn),平舌音。还有一个音念(cuán),攒钱,攒凑。

③絮(xū)、碌(lù),韵母写诗相同,读法却不同。

④酿(niàng):容易读成‚làng‛,要反复读几辫。

(2)字形。

①褐:左边是‚衣‛部。

②攒:第一个‚先‛的最后一笔是竖提。

③瓣:与‚辩、辨、辪‛进行形近字组词。

④碌:右边是‚录‛。

⑤酿:左边是‚酉‛。

(3)词意。

①憩睡——憩qì。休息,睡眠。

②躯壳——身体表面。

③孕育——蕴藏。本意怀胎生育。

④吮吸——聚拢嘴唇来吸。

⑤积攒——积聚。

⑥絮语——低语,小声地说话。

⑦妒嫉——dù jí 因别人比自己好而憎恨。

⑧盟誓——立下誓言。

⑨倾心——全身心地,全部付出。

3.指名读诗。

4.正音、评议。

5.齐读全诗。

五、默读,思考讨论

1.全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如果把全诗分为两个部分,你觉得应该怎么分?说说理由。

六、汇报

1.诗人运用浅显、形象、人性化的语言来向我们描述种子的梦:在寒冷的冬季,种子默默地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吸收着养分,积蓄着力量,梦想自己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2.全诗共八节,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节):诗人把漫长而寒冷的冬季比喻成一个冰冷冰冷的世纪,把种子比喻成一条小小的沉默的鱼。像小鱼‚潜身‛在碧绿的海底,‚憩睡在母亲怀里‛梦想春天的

到来,而默默地积攒着力量。

第二部分(第7~8节):种子的梦想是什么?运用拟人化的写法表现种子思念阳光,迎接春光的心语:把自己无私的爱和真挚的情感交付于蜜蜂,结出果实。对这一过程的描述也就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难,畅想未来的美好的愿望。诗的最后一句:‚明年的春天会更加美丽‛,点

明了诗的主题。

七、课堂总结

熟读全诗。

八、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抄写诗歌。

3.熟读全诗。

第二课时

一、齐读

1、2节

1.齐读。

2.谈谈自己对这节诗的理解。

3.体会作者的感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不畏惧艰难的精神。

4.了解比喻句的用法和好处。

(1)默读,划出比喻句。

(2)说说把什么比作什么。

①把漫长而寒冷的冬季比喻成一个冰冷冰冷的世纪。

②把种子比喻成一条小小的沉默的鱼。

③把褐色的土地比喻成碧绿的海底。

④把褐色的土地比喻成母亲的怀抱。

(3)体会比喻句的好处。

5.‚爱情‛一词指什么?

指诗人无私的爱和真挚的情感。

6.‚种子的梦‛是什么?

梦想着自己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7.指导感情朗读第

1、2节。

二、齐读3~8节

1.齐读。

2.用一个词或短语来概括本节诗写种子变化的过程。

第3节:积蓄着力气。

第4节:接受春雨滋润(发芽)。

第5节:长叶。

第6节:开花。

第7节:结果。

第8节:果实熟,落回大地。

3.体会诗人以种子比喻自己,用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出种子的梦想:在寒冷的冬季,种子默默地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吸收着养分,积蓄着力量,梦想着自己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4.自由读读诗中抒发作者的情怀——在艰苦的环境中不畏艰难,敢于拼搏。

5.用自己的语言来赞美诗人。(或送给诗人一句自己想说的话)

如:‚不畏浮云遮望眼‛‚拨开云雾见日月‛

6.种子实现自己的梦了吗?是怎样实现的?找出一句诗来回答。

‚我一点一滴地积攒气力。‛(作法简单,但是含义深刻,可好好地回味)

7.体会诗的主题——明年的春天回更加美好。(遇到困难时要相信明天回更好,要为实现

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8.指导感情读诗。

(1)谈谈情感上的处理。

前四节——低沉、缓慢,感觉在暗暗积蓄力量。

后四节——欢快、激昂、有气势,野外一步步实现的喜悦。

(2)试着自由读。

(3)指名读。

(4)评价。

(5)再指名读。

(6)师范读。

(7)全班齐读。(配乐)

三、拓展延伸

1.交流自己的梦想,有兴趣的可写成诗。

2.体会柯岩诗中的细腻和深沉。

四、布置作业

1.积累、摘抄好词句。

2.仿写‚我的梦想‛。

3.阅读柯岩的其他作品。

板书设计:

种子的梦

冰冷冰冷的世纪——积蓄力气

春天——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 不畏艰难

乐观向上

相信——明年的春天会更加美丽

《种子的梦》教学反思

《种子的梦》是柯岩写得一首小诗,在诗歌创作的背后蕴含着诗人不平凡的经历,写出了诗人不屈服于恶劣的环境,在逆境中顽强追求理想的精神。结合教学实际,我在设计的过程中主要以‚种子的梦是什么?种子是如何实现自己的梦?‛为课堂研究主线,借助学生对文本的品读,来完成与‚种子‛的心灵对话,从读中感悟,体味作者的情感,再用读的形式体现出自己的理解。 课堂上,通过学生小组交流的方式,学生发现了‚种子遇到的困难‛:‚冰冷冰冷的世纪‛、‚土层的压力‛、‚冰雪的妒嫉‛;也找到了外界事物帮助;‚水分、春风、阳光、蜜蜂、大地‛,以及种子自身的努力‚积攒力量、冲破压力、挤碎冰雪、倾心交付‛,在读中引导学生悟情悟境,借助自由读,对比读,师生对读,齐读等形式体现对诗歌理解,表达诗人乐观、积极向上、不懈追求的情感。

在教学中,还应注重借助文本的力量,让学生在读中体味诗人写作表达的手法,如比喻、拟人的手法及作用,通过揣摩作者人性化的语言,更好的感悟种子的梦的内容,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从文本中获得更多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确保阅读质量与课堂教学的实效,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天地六》教学设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畅所欲言,交流自己的心愿。

2.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心愿或有情趣的事情写成小诗。

3.大胆交流自己的兴趣和读书心得。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进行口语交际。

2.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心愿或有情趣的事情写成小诗。

课时划分: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讲故事引入

从前,有两个乞丐。有一天,他们在墙角下一边晒太阳,一边聊天。甲乞丐说:‚假如我发财了,我要一下子买五大碗豆浆,大喝一顿。‛乙乞丐说:‚假如我发财了,我要买两碗豆

浆,吃一碗,倒一碗。‛

1.同学们,乞丐的心愿虽然可笑,但也说明一点——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愿,不管是

不是‚高尚‛或‚低俗‛。

2.这节课,让我们畅所欲言,谈谈各自的心愿。

二、揭题

板书:谈心愿。

三、自由读题目要求

1.自由读要求。

2.说说有什么要求。

四、回忆前四篇课文中主体人物的心愿

1.自由汇报。

2.小结。

五、小组互动交流

1.心愿有没有‚高尚‛、‚低俗‛之分?有没有合理与不合理的区分?

2.小组讨论。

3.交流汇报。

4.汇报自己的心愿。

六、完成‚金钥匙‛

1.出示‚金钥匙‛的提示要求。

2.自由读。

3.每个同学就自己所带的书进行汇报发言。(推荐书、交流心得)

4.探讨自己的阅读方向、合理与否。

5.同学间交换自己喜爱的作品。

七、课堂总结

八、布置作业

1.写一写自己的心愿。

2.阅读一本好书,写写心得体会。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

1.回忆上节课同学们所谈的心愿。

2.指名读读上节课布置的小练笔——心愿。

二、揭题

如果把大家的心愿写成诗,那一定很美,很有趣。

三、投影书上的小诗

1.投影。

2.指名读诗。

3.评议。

(1)读诗的情况。

(2)诗的内容。(①趣事;②心愿)

4.齐读六首小诗。

四、写作前谈话

1.写诗并不难,关键是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乐趣。

2.把刚才大家汇报的小练笔《心愿》进行改写成诗。

3.引导学生通过将练笔与小诗对比,了解写诗的窍门。

如:(1)可分节写。

(2)每一行的字数不一定相同,句子要活泼简练。

(3)如果可能,末字可押韵,但不作要求。

(4)要表达真情实感。

4.本次习作基本要求。

(1)尽量写诗。

(2)内容为:心愿;趣事。

5.如果实在有困难,可以换其他内容,也可以不写诗。

五、活动过程

1.生习作,师巡视指导。

2.投影片段或小诗共同欣赏、评议。

3.修改。

六、布置作业

继续习作,并修改习作。

第三课时

一、投影佳作,指导欣赏

1.齐读佳作。

2.评议。

3.请作者谈谈创作心得。

二、投影病文,指导修改

1.自由读。

2.小组讨论修改方案。

3.汇报,共同修改。

4.读一读修改后的作品,前后比较。

5.谈谈修改的体会。

三、活动过程

1.分小组修改作文。

2.指导、鼓励学生将佳作投稿。

3.对自己在本单元中的学习作个合理的评价。

四、课堂总结

五、布置作业

修改作文并抄正作文。

教学反思

《秋浦歌》教学设计

《秋浦歌》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 知识与技能

① 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描绘的火热劳动场景。 ②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各种方式的读,来促进对诗的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 体会诗人赞美了不辞辛苦为他人酿造幸福的劳动者的真挚感情。

② 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关键: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描绘的火热的劳动场景,体会诗人赞美劳动者的真挚感情。

教学准备:

1.

课文及插图投影。

2.

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劳动场面图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

师出示图片。请大家观看。 2.

指名说,看到什么,用

一、二句话介绍。

如:熊熊的炉火,映红了工人们的脸庞,火星四溅。工人们一边干活一边唱着歌。

3.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李白的《秋浦歌》,看看这位伟大的诗人是怎样介绍这一场面

的。

二. 揭题,释题 1.板书:秋浦歌 2.读题,释题

秋浦: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是唐代银和铜的产地之一。

秋浦歌:赞美秋浦冶炼工人的诗。

三.简介诗人 四.初读古诗,激发情感

1.投影课文。 2.自由读。 (1)读准字音,读流利。

(2)用铅笔画出朗读节奏,试着读出节奏、韵味。

炉火∕照∕天地, 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 歌曲∕动∕寒川。 3.

汇报读。 (1)

正音:赧(nǎn) (2)

指名读文。 4.

教师激情范读。 五.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齐读。

2.分小组讨论,理解诗意。

3.汇报补充。 4.师生共小结。

(1)诗意:熊熊的炉火映红了天和地,火星在升腾的紫烟中飞溅。脸膛红彤彤的工人冶炼在月光如水的夜晚,一边劳动一边歌唱,嘹亮的歌声使冰冷的河水都荡漾起来了。

(2)理解下列词语。

①紫烟:冶炼淬火时升腾起的烟,颜色较红,在夜色中带紫。

②赧郎:指被炉火映红了脸庞的冶炼工人。

③寒川:冰冷的河水。 5.

指名说说诗意。 6.

想象工人劳动的情景。

六.感情朗读,体会情感 1.指导有感情朗读。 2.讨论: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情感?

3.汇报、小结。 诗人描绘了一幅瑰丽壮观的秋色冶炼图,赞美了不辞辛苦为他人酿造幸福的劳动者,抒发了作者对创造性的劳动和质朴的劳动者的由衷的赞美和钦佩之情。

七.感悟写法,品味诗蕴 1.学生默读诗歌。

2.师生共同交流写法、品味诗韵。

①诗歌前两句侧面展现一个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第一句是全景,景色非常壮观;第二句是近景,

瑰丽多彩。

后两句正面描写紧张劳作的冶炼工人。从‚赧郎‛二字,可以联想到他们健美强壮的体魄和勤劳、朴实、热情、豪爽、乐观的性格。‚歌曲动寒川‛,是夸张之笔,却极为传神。 ‚赧郎‛句描绘了明月、炉火交映下冶炼工人的面部肖像,后一句则揭示出他们的内心世界。 ②工人们这种乐观向上,团结互助的精神面貌,给了诗人以强烈的内心震撼。诗歌的前三句主要是通过画面来表达诗人内心所受到的视觉冲击,在诗歌的结尾,则是通过歌声来重现诗人所感受

的听觉震憾。 ③诗人的笔下,火、热、声、色交相辉映,明暗、冷热、动静烘托映衬,生动地表现了劳动场景,

酣畅淋漓地塑造了冶炼工人的形象。

3.

欣赏诗,美读诗。 4.

指导背诵。 八.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背一背李白其他的诗。 2.读一读赞美劳动者的诗或名言。

九.布置作业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并背诵。

附:板书设计

秋浦歌 壮观 赞歌

月夜冶炼 辛酸 同情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进一步巩固学习古诗的方法。学生能够根据学习古诗的方法进行学习,但由于预习时学生不太重视,所以有些资料查得不是很丰富充足,对于诗人及背景了解不是很深刻,今后,对于这方面还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

学生在体会意境这方面依旧是学习的难点,为了突破难点,我选择利用课件进行展示和结合生活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出示冶炼工人劳动的场面画面和古代、现代工人劳动的场面进行对比,很好了帮助学生理解的诗歌中所描述的情景。

《悯农》优质课教案 教学目辬:

1、借助汉语拼音认识8个汉字,并会口头组词,会写4个生字‚农、当、午、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古诗,并试着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大意,体会农民伯伯的辛苦,懂得爱惜粮食。

教学重点:

1、学会8个生字,会写四个生字‚农、当、午、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教学难点:

1、‚农‛、‚当‛的写法

2、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爱惜粮食。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稻穗图、小黑板、磁带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向老师有一个难题,想请小朋友们帮我解决一下。你们愿意吗?

(出示‚一碗打倒的饭‛图)学生观察。

这就是向老师遇到的难题,有个孩子每天吃饭都吃不完,而且漏得满桌子都是。我想请会讲道理的小朋友替向老师给他讲讲道理。(……这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

师出示‚辛苦‛,教读。

你见过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粮食吗?

老师带来了一幅图,就是农民伯伯平常劳作的情景,请小朋友翻开书,看看图上都画了什么?

二、观察图画

1、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农民伯伯在锄草,他很辛苦。

2、再次齐读‚辛苦‛,并贴在黑板上。

3、你怎么看出农民伯伯很辛苦?(头上的汗珠一颗颗地往下掉。

4、今天,我们就要学一首配这幅图诗——《悯农》。跟老师一起写写‚农‛。(师写,生书空。)

全班齐读课题。

三、学习生字

(一)初读课文,感知诗意。

1.听录音

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古诗,要听清字的读音,用右手的食指指着字,看谁最认真?如果会的同学能跟录音机一起读,也不必加以制止,追问一句:‚你从哪里学会的?‛提示学生:我们可以从许多地方学习知识,希望小朋友们做个有心人。

2.过渡:由于这首诗绝大多数同学都能熟练背诵,所以直奔本课的生字。这首诗你们会背了,里面的生字你们都认识吗?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中的生字词,看谁学得又对又快。

(二)认读生字

1.下面请你轻声读课文,用手指指着课文,圈出带红色音节的生字。

2.引导学生回忆平时学习生字的主要方法:你们平时都用哪些方法来学习生字?(拼读音节、问同学、问家长、问老师。)

3.小朋友们归纳得真好,那就请你赶快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吧。(学生自主学习生字,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点播。)

4.学习完生字以后,请你给同桌读一读,注意用手指指着字读。

5、抽生教读生字。

6、这些生字娃娃又交上了新朋友,你能把它们读出来吗?(出示词语:悯农 日当午 谁知 汗滴 粒粒 辛苦)

抽生读,齐读。

7、在词语中你认识了生字,那么老师把生字单拿出来你还能认出它们吗?如果你认识就站起来大声说出来。(当读到‚午‛时进行扩词,从而理解‚日当午‛。)

8、现在这些生字都躲到诗里面去了,你还能认出它们吗?(引导学生再读课文)

抽生读课文,其他小朋友用手指着书,认真听,听他哪个字音读准了,哪个跟你不一样,等会儿请你给他指出来。

9、齐读。

四、再读课文,理解诗意

1、刚才我们一起初读了课文,同学们学得特别好,下面,请你们再读课文,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2、抽生答。(……我知道了农民伯伯很辛苦)

3、你从哪些诗句中感受到了农民伯伯很辛苦?自己读一读。

重点指导: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

指导方法:先通过做锄草的动作体会辛苦应表现得行动缓慢,吃力,在朗读时语气应重而稍慢,基本领悟即可。

4、师范读全诗。

5、齐读。

6、能背的同学背一背,不会背的同学可以再看看书。

五、巩固练习,指导书写

(一)捡稻穗游戏,复习生字

1、秋天来了,农民通过辛勤的劳动,庄稼获得了大丰收。你们看:金黄的稻穗在秋风中摇摆,好象在向人们微笑。收割后,还有一些稻穗遗留在了田地里,下面咱们一起去捡稻穗。你可以任选一颗,读出后面的生字,然后放到篮里。(师贴稻穗图,画篮子)

2、抽生上台拾稻穗,然后反过面贴于篮子里。

3、你打算把带哪个字的稻穗送给谁?为什么?

(二)指导写字

(出示‚农、当、汗、午‛)

1、你记住了哪个字?怎么记住的?

2、重点指导‚当‛,认识小字头,学生认真观察书上的笔顺,然后书空。

指导‚农‛,你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一笔?

3.教师在田字格中书写学生认为难写的字。

4.学生练习写一个字,同桌互评,然后再写一个。

五、总结全文

(板书)

悯农 杨万里 稻云……不多黄

荞麦……早着霜

悯 忍讥……度残岁 苦 更堪……闰添长

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两三岁的小孩都会背诵,因此,读背并不难,关键是要从中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从小要爱惜粮食。为此,我在设计时围绕一个‚辛苦‛,从帮老师解决难题引出‚辛苦‛,看图了解‚辛苦‛,到读诗句感受‚辛苦‛,从而把学生并不容易体会到的‚辛苦‛突破了。

1、开头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并乐于去解决。

2、现了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生字的学习,诗句的感悟,全是学生自主观察,学习。

3、通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快乐学习。

4、如果能从生活中找到相关的照片,录象资料,或让学生联系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将更能从心灵上让学生受到教育。

5、朗读的指导还要更细致。

《幸福在哪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幸福在哪里》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写了三个牧童把一口喷泉挖成一口泉井,得到了智慧女儿的祝福;十年后,通过他们自己的劳动,亲身找到了幸福的事,说明了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的道理。

教学目辬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

2、学习本课生字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合作表演课文内容。理解智慧的女儿两次话语中的深刻含义,培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搜集有关幸福的名言警句,拓展对幸福的认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课时 2课时

教学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一、审题入手,设疑激趣。

1、板书‚幸福‛,什么是幸福?你有过幸福的感受吗?

板书‚在哪里‛,幸福在哪里?怎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保加利亚埃林〃彼林的童话故事,找寻其中的答案吧!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读文,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出示生字词,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分别找出写三个牧童童年挖泉井的经历及十年以后他们再次相聚经历的相应段落。

三、入情入境,精读课文,领悟幸福的真谛。

(一)课文的前19个自然段向我们展示了三个牧童挖泉井的经历,指导学生从三个牧童挖泉井的语言、动作、神情及智慧的女儿说的话中领悟幸福在哪里。

1、自读这部分内容:

读懂了什么?把读不懂的地方用笔画出来。

2、重点研读三个牧童挖泉井的段落(1-5自然段)

三个牧童是怎样挖泉井的?

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划出文中的有关词语、语句。(愉快,高兴极了,心满意足)

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浑浊的泉水变成了清洁透明、清澈的、如同镜子一般的泉水)

3、孩子们为什么这么快乐呢?从文中的6-19自然段中找寻答案。

①朗读孩子们说的话‚我们把它弄干净了,就是供大家喝的‛,领会其中的意思。

②出示智慧女儿的话。

从‚代表……代表……代表……代表……‛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智慧女儿是这么说的,你会怎么对牧童说呢?请用四个‚代表‛说一句话。

4、回归整体,从三个牧童挖泉井的经历中,领悟到幸福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

第二课时

一、回顾前文,学习下文。

从上节课的学习中你了解到什么?

二、课文的后14个自然段向我们再现了十年后,他们再次相聚的经历,放手让学生用心读书,从人物的话语中领悟幸福的真谛。

1、三个孩子分手后,各从事了哪些‚有益于人类的劳动‛?

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幸福?

2、出示智慧的女儿的话。

①理解‚领悟‛一词的含义。

②结合三个孩子的经历理解‚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

3、分角色朗读此部分,感受三个青年的幸福经历。

[点评:以上设计,紧紧围绕着孩子们十年前、十年后的生活经历,从具体的语言、动作、神情中,引导学生明白‚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层层深入,恰到好处。]

四、拓展交流,情感延伸。

1、合作表演课文内容。

2、学习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呢?

联系亲身经历谈谈自己对幸福的理解。

3、出示收集到的和幸福有关的名言警句,学生交流谈感受。

举例:‚能使大多数人幸福的人,他自己本身也是幸福的——马克思‛

‚幸福要靠劳动,要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

‚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高尔基‛

激发兴趣,畅所欲言

幸福是一个美好的字眼,提及幸福,对于学生来说,生活中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可幸福在哪里,怎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无形中激起了学生读书找寻答案的兴趣。

文中自然段颇多,为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是非常必要的。

分别找出写三个牧童童年挖泉井的经历及十年以后他们再次相聚经历的相应段落。

指导学生从三个牧童挖泉井的语言、动作、神情及智慧的女儿说的话中领悟幸福在哪里。

划出文中的有关词语、语句(愉快,高兴极了,心满意足)

放手让学生用心读书,从人物的话语中领悟幸福的真谛。

联系亲身经历谈谈自己对幸福的理解。

出示收集到的和幸福有关的名言警句,学生交流谈感受。

学文后,让学生在共同经历着幸福的时刻,在共同的拥有中,细心地回味着‚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 板书设计

幸福在那里

三个牧童

寻找幸福

幸福的含义

幸福在对人类有益的活动中

作业设计

1.规范地书写生字。

2.完成基础练习中的题目。

教学反思

学文后,让学生在共同经历着幸福的时刻,在共同的拥有中,细心地回味着‚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从而,自然而然地达到了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劳动的目的。

《劳动的开端》教学设计 教学目辬

1.初步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能分辨课文的详略,更好地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2.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理解15个词语的意思,能用‚大概‛、‚威胁‛、‚一不留神‛造句。

3.理解课文中4个比喻句表达的意思。

4.能按提纲简要复述第—天挑煤的经过。

5.了解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艰难生活,感受我自强自立、刻苦磨炼自己的坚强意志。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重点 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能分辨课文的详略。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4个比喻句表达的意思。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生字新词。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给课文分段。教学课文第

1、2两段。

一、揭示课题。

简介吴运锋爷爷及他小时候家中的生活困难情况,告诉学生本课节选自吴运铎爷爷所写的传记《把一切献给党》。

出示课题,理解:‚开端‛,开头的意思。

二、认读字词。

认读本课的生字和少数新词,扫清阅读障碍。注意本课几个多音字的读音:挑(tiāo)脚、得(dé)了吧、半夜就得(děi)动身、落(là)在后头。

三、初读课文,分段。

1.初读课文,给课文分段。抽答,说出各段的起讫点和各段的主要意思。

2.师生讨论,第9自然段应归第二段还是第三段,讲明理由。

3.讨论其他分段方式,合理的,教师予以肯定。

四、感情朗读第一段,理解‚揭不开锅‛的意思,体会‚像油煎—样‛是写‚我‛心里焦急的程度,说出这是用什么来比什么。

五、1.抽读第二段,生用笔划出本段两个最能反映旧社会煤矿工人工作条件极端恶劣,生命没有保障的句子,齐读。师生讨论,联系其中的关键词语理解旧社会穷苦的煤矿工人连狗也不如的艰难生活。

2.分角色朗读‚我找从小在一块玩的小赵商量……准备半夜就走路‛这部分课文。提问:小赵说‚我‛像个‛‚瘦猴子‛,说明‚我‛身体怎么样?这跟第一天挑煤有什么联系? (说明‚我‛又瘦又小,更能说明第—天挑煤的艰难,为表达中心服务)。

3.这部分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家里穷,劳动条件差? (生默读本段的最后小节,按提问要求划出‚没有灯笼‛、‚没有火把‛、‚找了些用过的油棉纱‛、‚擦过机器油‛等词句,抽答)。

六、课时小结。并完成课堂作业本第1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重点教学

三、四两大段,理解其中的比喻句,准备复述第—天挑煤的主要经过。

教学过程

一、1.指名感情朗读第三大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用笔画出本段的中心句(穷人到哪里都要受欺侮)。

2.生默读,找出本段中反映‚我‛怎么受人欺、受人嫌的两段话(指‚睡得正熟……称煤了‛和矿上办事人所说的话这两处)。小黑板出示‚睡得正熟……‛一段话,齐读。生查字典理解‚渊‛字的意思和整个词语的意思。‚好像落在万丈深渊,浑身疼痛‛说明‚我‛摔得怎么样? (摔得重,摔得厉害)。整段活反映资本家及其手下的人怎样对待穷人? (不顾穷苦挑煤工人的死活,不把他们当人看)

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动身挑煤,板书)

二、1.抽读第四大段,生找出‚挑煤赶路‛和‚跌倒山腰‛分别属于哪几节,板书这两个词语。

2.指名感情朗读‚我挑着煤赶路……‛一节。生边听边思考,划出反映挑煤艰难动作的词,抽答,深入体会,齐读本节。

3.抽读‚哪知挑东西走路……‛一节。理解本节的一个比喻句,说出这是用什么比什么、说明什么。

4.生自由感情朗读‚我鼓起勇气……我怎么办呢?‛这部分课文,体会‚我‛跌倒山腰和孤身留在荒山的艰难情境。(结合看插图)

5.抽读‚我‛‚空筐回家‛这部分课文。提问:课文哪几处写出‚我‛人小,却很懂事? (不肯下地洗脚和‚我不饿‛这两处) .

三、熟读

三、四两大段,准备按课后题3的提纲,抓重点,有顺序地复述第一天挑煤的主要经过。

四、课时小结。完成课堂作业本第

2、

3、4题。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教学最后两小节。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分辨课文的详略。简要复述第一天挑煤的经过。

教学过程

—、听写本课的生字和部分难写的词语。

二、课文最后两小节,提问:这部分课文主要写什么? (第二天挑煤)板书。

三、提问课后题1。先明确主要内容。再了解课文的详略,齐读本单元的学习提示,画出重点部分,了解分辨详略的方法,再明确课文描写叙述有详有略的原因(突出中心,不重复拖沓)

四、生再熟读相应段落,指名按提纲复述第一天挑煤的经过。教给抓重点复述的方法。

五、归纳本课的中心思想。(课文以第—次挑煤为重点。写了作者童年在煤矿挑煤的苦难生活,反映了旧社会穷人受剥削受欺侮的黑暗现实和穷人孩子自强自立,刻苦磨炼自己的坚强意志。)形成完整的板书。

六、课堂小结。完成余下的课后和作业本作业。

附课文板书:

动身挑煤

挑煤赶路 详写 受人欺侮

第—天挑煤

跌倒山腰

自强自立

空筐回家

刻苦磨炼

第二天挑煤

略写 劳动的开端》后反思

昨天上了《劳动的开端》这篇课文给师傅听,课后自己感到自己的教学设计是挺好的,整个流程都较清晰,自己的语言精练了。自我感觉还可以。这可能是我花了心思去备课了。只是觉得因为一些客观愿意没有把上完整节课,只上了一半。这有点感到遗憾。

听完课后师傅也跟我谈了有关注意的地方,不说不知道,一说自己觉得马上醒悟了一样。 她指出了我其实除了客观原因不能把课上完其实还有很多主要的原因,例如:

1、没能把握文章的重点来分析,句子的重点、词语的重点、字的重点。

2、教师自己的问题也不够精炼,问的不够‚深‛。

3、我的教学像低年级的教学,很多都面面俱到,没想好才提问。

4、基本功不扎实,‚粉笔字、跟学生交流的语言、给学生赞扬的语言,等。

5、学生方面,因为我的原因所以学生得不到提高,‚对问题的见解,要与众不同‛。这几方面是我存在的问题,希望在日后能一起注意。多学习学习。

五下教案

五下教案

五下安全教案

五下安全教育教案

五下阅读教案

五下写字教案

综合教案五下

五下语文教案

五下美术教案

五下书法教案

《五下教案.doc》
五下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