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建筑工程名称解释

2020-03-02 19:19:4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山门:意为寺院正面的楼门,寺院的一般称呼。过去的寺院多居山林,故名“山门”。通常寺院为了避开市井尘俗而建于山林之间,因此称山号、设山门。后世造于平地、市井中之寺院,亦泛称山门。一般有三个门,所以又称\"三门\"。象征“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今之寺院或仅有一门,也可称之为三门。

钟鼓楼:(bell tower and drum tower)中国古代主要用于报时的建筑。钟楼和鼓楼的合称。钟鼓楼有两种,一种建于宫廷内,一种建于城市中心地带,多为两层建筑。宫廷中的钟鼓楼始于隋代,止于明代。它除报时外,还作为朝会时节制礼仪之用。

天王殿,是佛教寺院中的殿堂,一般是山门殿内的第一重殿,殿中间供弥勒菩萨,左右两侧是四大金刚,弥勒菩萨像后供韦驮天尊

法物流通处:交流(买卖)佛教用品的地方

大雄宝殿就是正殿,也有称为大殿的。大雄宝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大雄宝殿中供奉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佛像。大雄是佛的德号。大者,是包含万有的意思;雄者,是摄伏群魔的意思。因为释迦牟尼佛具足圆觉智慧,能雄镇大千世界,因此佛弟子尊称他为大雄。宝殿的宝,是指佛法僧三宝。

观音殿:以观音为主尊的佛寺殿堂,称为观音殿,又名“大悲坛”。因为观世音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上首菩萨,

表现一切佛的慈悲心、大悲心,是救世最切者,所以命之为“大悲坛”。

由于菩萨又称“大士”,所以观世音为主供的佛殿,又称“大士殿”。如果供奉观音(中)、文殊(左)、普贤(右)三尊菩萨的佛殿,叫“三大士殿”;如专供观音一尊菩萨的,唱称“圆通殿”,因为观音曾有\"圆通\"的美名。

一般而言,观音殿或塑圣观音像、自在观音像,或供十一面观音,或供千手千眼观音,或供四十八臂观音,等等。由于观世音菩萨变化身很多,各地佛寺供奉多有不同。

配殿:清代陵制。位于隆恩殿前东西两侧。单檐歇山顶,一般为面阔五间,有前廊。东配殿是存放祝版和制帛的地方。也是每当大修隆恩殿临时供放神牌的场所。

西配殿是喇嘛念经的地方。

藏经阁,又称法堂,是寺院讲经说法藏经的场所。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敕修少林寺时,原藏经阁藏经移贮法堂,故法堂又称“藏经阁”。

方丈院是寺院主持所居之地,源于一丈见方之义。

地藏殿供奉的是地藏王菩萨,地藏王菩萨也是四大菩萨之一,他当时在九华山修行时发大誓愿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是故在所有的菩萨当中,地藏王菩萨是愿力第一。右手九环锡仗振开地狱之门,左手明珠照亮地狱之黑暗。放大光明,让受苦的众生能够离苦得乐。他的坐骑名叫善听。

药师殿 三圣殿是佛寺的重要配殿。\"三圣\"分\"西方三圣\"和\" 东方三圣\"。

\"西方三圣\"是殿中主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左侍为观世音菩萨,右侍为大势至菩萨。三圣都端坐于莲花座上,幢幡上绣满莲花,有的连殿中地上都雕刻着莲花图案。

药师殿也称药王殿,供奉\"东方三圣\"。主供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佛,左右胁侍为日光、月光两菩萨。

建筑物门厅,大厅内设置在二层或二层以上的回形走廊

禅堂,犹禅房。“坐禅堂”的略称,亦作“僧堂”,是众僧坐禅用的堂室,佛徒打坐习静之所。

延生堂是摆放消灾条的,主要是为了达到祈求长生和消灾得福的目的,

往生堂则是为逝者做的亡灵超度法事。

伽蓝殿:是寺院道场的通称,佛教伽蓝神的代表形象。「伽蓝神」,就狭义而言,指伽蓝土地的守护神;广义而言,泛指所有拥护佛法的诸天善神。我们见到的伽篮菩萨像穿圆领宽大之深绿袍,胸前加挂一盔甲,展现出华丽富丽之气。除了腹前和膝部有飞龙纹外,还有散布袍身的云纹,及袖边、衣摆的花瓣纹,以红和橙色装饰。加有一层外袍。

大殿的东边配殿,一般是伽蓝殿

祖师殿殿正中是梁时来华的禅宗初祖达摩禅师,左方是达摩六传弟子唐时的六祖慧能禅师,右方是慧能的三传弟子建立丛林制度的百丈怀海禅师。其他宗派的寺院,也有在祖师殿内加祀本宗祖师像的

是供奉禅宗祖师的地方。当中为达摩禅师(将禅宗从印度带到中国), 左侧为禅宗六祖( 实际创宗人) , 右侧为百丈怀海禅师(制定今日中国禅宗寺院规章制度)。

名称解释

合同法名称解释

会议名称解释

政府工作报告名称解释

物业管理名称解释

教育法规名称解释

经济法名称解释知识点

建筑工程常用术语解释

天津市建筑工程专用表格名称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名称解释

《寺院建筑工程名称解释.doc》
寺院建筑工程名称解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