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声教学设计

2020-03-02 10:30:2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爆竹声声》 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依据我对本课的设计理念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有以下三点: 1.巩固本课的字词,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会借助课文的重点词句复述课文内容。 3.懂得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传统的民间习俗,并且学会安全的,科学的燃放爆竹。

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会边读边思考问题,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难点:能抓住重点词句,复述课文。

三、[ 教学准备] 课件

四、[ 教学流程]

(一)、趣引课题 课件演示出爆竹图片。点击、爆竹、出现课题和闹新春的音乐。

2、听这音乐,你联想到什么?

(二)、读课文,检查学生对生字词掌握情况。 是啊,爆竹声声,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喜庆,为人们送来了新春的希望,就让我们带着喜悦的心情,一起走入我们的课文中,去了解一下爆竹吧!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请同学们认一认,哪儿个自己已经掌握,不需要老师教? (学生指出,教师点击逐消失)

2、再读课文,请你告诉大家,你自己读懂了哪些知识?

(三)、精读课文,理清层次,复述课文。

1、课文讲的是有关爆竹的来历及传说,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吗? (学生汇报)教师帮助学生梳理。

2、请同学们自由结合成小组,可以通过朗读,交流,讨论等学习方式解决这些问题。 (1)、为什么叫爆竹? 这个问题大家都读懂了吗?“说来有趣”,怎么读才有趣? 边读边做动物:锯、扔、膨胀、爆裂 (2)、为什么春节要燃放爆竹? 谁能从文中找出一句话回答这个问题。课件出示:从此,每逢过年,人们就要烧竹节,吓跑怪物,求得新年的平安。你知道现在除了春节,还有哪些场合也放爆竹?请用上“每逢……就……”说一说。还读懂了什么知识?课文最后 2 节,作者跟我们捉迷藏了,他把问题悄悄藏了起来,考考同学们的眼力,你能把藏在里面的问题找出来吗? (3)、现在的爆竹用什么做的? (4)、爆竹有哪些种类?

3、学习创新,复述课文 大家知道我国最著名的爆竹之乡在哪里吗?以《浏阳河》一曲启发:湖南浏阳。现在我们变换一下角色:假如我是中央电视台的记者,你们是爆竹之乡的乡亲们。我想采访你们,你们呢也借这个机会好好宣传你们的产品,愿意吗? 师:乡亲们,听说你们这儿是全国最有名的爆竹之乡。请问,你们生产的烟花爆竹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发言。 师:听说春节燃放爆竹还有个传说?能讲给电视观众听听吗? 要求:不要背书,可以跟书上讲的不一样,希望你讲得比课文中的传说更吸引人,各自准备,讲给自己或同桌听。 学生讲传说,评议,教师引导,启发想象,借助动作表情等,增强语言表达效果。

(四)、超越文本。 师:虽然爆竹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的欢乐,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但不可忽视的是,它也给我们的安全带来了威胁。所以,许多城市都禁止燃放爆竹,还有他的孪生妹妹烟花。我们一起去看看爆竹烟花兄妹俩好吗? 课件演示:烟花爆竹燃放的盛况。 师:这样绚丽多彩、喜气洋洋的场面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了。(沉默少许) 师:同学们,假如你是市长,你会不会决定禁放烟花爆竹? 自由发言,引导两个要点。

1、爆竹虽会引发火灾,但给生活增添了欢乐、喜庆、气氛,功不可没;

2、烟花约丽的色彩,浓郁的民族风情,已成为东方文化的象征。 师:同学们,怎么样才能把我们的想法让更多的人知道? 小结:美好的事情不能因为它有些缺点就全盘否定,只要我们用智慧、用科学去改造,世界就会越来越美好,爆竹声又会重新响起来。 (爆竹声和欢庆的音乐声又一次响起)

(五)、总结 以一首自编的诗结束教学: 爆竹本是竹子爆,燃放爆竹鬼怪逃。 使用火药改模样,声声爆竹真热闹。

五、板书设计 8 爆竹声声 名子由来 竹子制 爆竹来历 传说 爆竹种类 五花八门 安全燃放爆竹,让生活更美好!档介绍:《爆竹声声》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初步知道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的民间风俗,了解爆竹名称的由来。

2、会借助课文的重点词句复述课文内容。

3、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

二、教学重点:会边读边思考问题,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三、教学难点:能抓住重点词句,复述课文。

四、教学方法:讲读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谈话法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大家喜欢过年吗?大家过年的时候喜欢放炮吗?你都放过哪些种类的炮呢?那大家知道鞭炮、划炮、穿天猴还可以被叫什么吗?——板书“爆竹”。

2、大家知道为什么我们把鞭炮、划炮、穿天猴叫做爆竹吗?好现在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课文,从文中来寻找答案。

(二)、自学课文自由读文,读文之前老师提出几点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生字多读几遍,记字形。

2、标注自然段序号。

(三)、检查自学

1、现在我找几名同学试着分段朗读以下课文,在他们读的过程中其他同学要认真听,听听他们读的是否正确、流利。并且还要思考一下,全文围绕爆竹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2、指正生读文时遇到的问题(语气、字的读音)。

3、大家通过读文找到问题的答案了吗?全文围绕爆竹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呢?

4、现在我们就来深入学习一下课文,看看文章是不是围绕这几部分来介绍爆竹的?

(四)、精读课文

1、现在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的两个问句。并在书中标注下来。

2、谁找到了,在什么位置,把这个问句完整的读出来,(读出好奇,疑问的语气)。

3、板书两个问题,同学们问题找到了,那我们能不能在文中找出答案,现在同学们开始默读课文,试着去找出答案,并在文中用笔标注出来。

4、大家都找到答案了吗?那谁能试着说说“爆竹明明不是竹子做的,为什么叫爆竹呢?”

5、现在我们弄明白了为何叫爆竹,那老师还想知道“为什么新春时家家燃放爆竹呢?”谁能帮老师解开这个谜团呢?谁来试试。用一句话来解决这个问题。

6、大家是从四五

爆竹声声》教案(送教下乡) 2016-06-07 22:55阅读:94 《爆竹声声》教学设计 富裕县实验小学 曹维维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爆竹的由来和关于春节放爆竹的传说。

2、通过对课文的练习,让学生感受祖国民俗传说的趣味性;通过复述课文,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认识本课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关于爆竹的传说;锻炼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爆竹、春节习俗的资料。 教学工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让我们共同学习第八课《爆竹声声》。请同学们跟老师书空课题。 齐读课题。

说一说你对课题“爆竹声声”的理解。

读过课题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指名说一说)

同学们真的都很棒,都有自己的理解,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吧。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课件出示

师:首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要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再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请看大屏幕,谁能把要求读一遍呢? (出示课件,指名读要求)

3、检查朗读情况。

师: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那接下来我们找7名同学来读一下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把自己读不准的字注上拼音,另外请大家思考这个问题:课文围绕爆竹写了哪几方面的哪容? (课件出示问题)

4、同桌讨论:课文围绕爆竹写了哪几方面内容。

5、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名字的由来、燃放的传说、爆竹的发展)

6、小结:同学们找的真不错,以后我们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就要尝试着找到重点句子,学会归纳段落。

三、精略学文

1、学习

1、2段。 (1) 师:老师做个小调查,放过爆竹的同学请举手。我们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燃放爆竹呢?请同学们快速的浏览第一段画出相关句子。 谁能用书上的话说一说?(指名回答 ) 课件出示句子。

师:每逢是什么意思?谁能用每逢说句话呢? (指名说一说)

让我们带着过年的喜悦心情再来读一遍这句。 课件出示,学生齐读。 (2)、想想那个场面都觉得很开心。可是爆竹不是竹子做的,为什么叫爆竹呢?答案就在第二段。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师:原来爆竹还真是用竹子做的,可是为什么新春时家家都要燃放爆竹呢?

2、学习3——5段

(1)自由朗读3——5段

师:请大家自由朗读

3、

4、5段,了解这个关于燃放爆竹的传说。 (2)指名朗读

师:谁能把这几段有感情的给同学们朗读一遍。(指名朗读)

师:既然是传说,那我们就要像讲故事一样把他讲出来好吗?谁能给同学们讲一遍。(指名讲故事,师生配合) 注意评价。

3、学习

6、7段

师:孩子讲的真不错。世界上真的有怪物吗?这只不过是当时人们的一种迷信做法而已。如果说那时放爆竹是为了驱逐怪物,那么现在燃放爆竹是为了什么呢?(烘托气氛) 那么现在除了过年,我们还有哪些时候也燃放爆竹呢? 指名说一说。

师:是啊。爆竹是过年和节日庆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进步,爆竹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把你知道的爆竹的种类说一说。 师:现在的爆竹都是用什么做的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第6自然段然后告诉我。(指名回答:纸、火药) 师:原来用竹子做的爆竹发出的声音是“毕毕剥剥”,现在用火药做的爆竹发出的声音是“嘭---啪”

问:现在的爆竹不是用竹子做的了,为什么还叫爆竹呢?(指名回答:这是两千年来传承下来的风俗习惯,是对历史的一个尊重) 师:我们燃放爆竹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了,我们的祖先们通过自己的智慧让爆竹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才使爆竹的声音传递下来。那么现在你知道爆竹声声的含义了吗? 再指名说爆竹声声的含义 板书:声声延续

四、拓展延伸

随着科技的进步,烟花诞生了。烟花的出现更为节日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谁能说一说燃放烟花爆竹有哪些隐患呢和弊端呢?(指名回答) 课件出示、:对放爆竹这个习俗,我们是应该保留还是应该禁止呢?请大家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如果你是设计师,你想设计一款什么样的爆竹和烟花呢?既能有喜庆氛围,又不会有危险呢。请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指名说。

五、总结

孩子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一起了解了爆竹的发展的演变。我们应该继续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使之发扬光大,使爆竹声声延续。爆竹声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爆竹的由来和关于春节放爆竹的传说。

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祖国民俗传说的趣味性;通过复述课文,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让学生明确燃放爆竹的利弊,知道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教学重、难点:了解关于爆竹的传说;锻炼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猜谜:有个小孩脾气暴,发起火来不得了。嘭嘭一声蹦上天,身上衣服全撕掉。—打一节日用品。课件出现燃放爆竹和闹新春的音乐。师:燃放爆竹是我国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的庆祝节日的方式,在爆竹声中会让人感到浓浓的节日气氛,这节课我们就一同走进第8课《爆竹声声》去了解爆竹的历史故事。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文,读正确、流利。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纠正字音。

1 / 4

1/4页 

?精品文档?

3.浏览课文,思考:课文写了爆竹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找出相应自然段。

三、精读课文、加深感悟。

1.为什么新春时候家家燃放爆竹呢?文中给我们介绍了一个有趣的传说。

2.自由读第

4、5自然段,再次了解是怎样的传说?

3.指名读传说。其他生思考:传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理清传说脉络,帮助复述:用简单的词概括传说的主要内容。怪物偷东西,让人得怪病——意外发现、竹子赶怪物——烧竹子吓怪物、求安宁

5.根据主要内容,同桌练习讲述。

6.指名复述春节燃放爆竹的传说。生评议。

师:复述课文是语文学习的一种基本能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锻炼我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7.谁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说说为什么过年要燃放爆竹?课件出示这句话:

师:世上真的有怪物吗?这只不过是当时人们的一种迷信的做法,现在人们燃放爆竹主要是为了烘托喜庆的气氛。除了过年,还有哪些时候也放爆竹?……

师:再看“ 每逢”在句子中是什么意思?读这句话,能用“每逢什么时候,谁……?”说一句话吗?

2 / 4

2/4页 

?精品文档?

8.说说你见过什么样的爆竹?………爆竹似乎与竹子没有关系,可为什么又叫爆竹呢?让我们找找相关句子读一读。指名读读第

1、2自然段。原来最早的爆竹真的是用竹子做的,这可真是名副其实呀。

9.师:在第1自然段中有没有不明白的词?街头巷尾什么意思?用它说一句话?

10.试着完成填空:爆竹的名字是这样来的:最早的爆竹是用做的,先把竹子,再把竹筒,然后竹筒,竹筒内空气,最后竹筒。

11.你们喜欢这样的爆竹吗?为什么呢?

师:正是因为这些原因,聪明的人们想出了好办法代替了竹子,使爆竹制造得到了进一步的演变和发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12.指名读第

6、7自然段,是什么代替了竹子?用火药制造的爆竹都有哪些种类?你还知道什么样的爆竹?

四、拓展延伸,加强教育。

1.随着科技的进步,爆竹的姊妹——烟花诞生了,烟花的出现更为节日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但与此同时也易发生火灾,而且爆竹烟花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隐患,也不利于环保。让我们一起来看两个燃放爆竹受伤的真实案例。因此,目前有些城市出台了禁放烟

3 / 4

3/4页

?精品文档?

花爆竹的政策,节日中“爆竹声声”变成了“爆竹无声”。在未禁止燃放爆竹的地区,要求燃放爆竹一定要注意安全,应选择空旷场地,避开人群和易燃物品。

2.同学们,如果节日里没有了爆竹,会给人什么感觉?

3.怎样才能既有喜庆气氛,又不会有危险呢?如果你是设计师,你想设计什么样的爆竹?

4.总结:如果未来的爆竹真的能像你们说的那样,那么我们的节日将会更热闹!更安全!就让我们永远把

“安全第一”记在心间,让快乐与幸福永远伴随我们,让中华民族的“爆竹声声”永远响彻华夏大地吧!

一、趣引课题

1、猜谜:(课件出示) 有个小孩脾气暴, 发起火来不得了。 嘭啪一声蹦上天, 身上衣服全撕掉。 ——打一节日用品

自己读、猜一猜。课件演示出爆竹图片。点击、爆竹、出现课题和闹新春的音乐。

2、听这音乐,你联想到什么?

二、初读课文。

带着好心情,我们来读课文,请自己学习生字,并设法理解词义。

三、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请同学们认一认,哪儿个自己已经掌握,不需要老师教? (学生指出,教师点击逐消失)

2、根据学情指导生字:“俗”字书写

四、学习课文。

课文讲的是有关爆竹的知识,请你告诉大家,你自己读懂了哪些知识? A、为什么叫爆竹?

这个问题大家都读懂了吗?那好,老师问,你们一齐回答。 “说来有趣”,怎么读才有趣?

边读边做动物:锯、扔、膨胀、爆裂 B、为什么春节要燃放爆竹?

谁能从文中找出一句话回答这个问题。

课件出示:从此,每逢过年,人们就要烧竹节,吓跑怪物,求得新年的平安。

你知道现在除了春节,还有哪些场合也放爆竹?请用上“每逢……就……”说一说。

还读懂了什么知识?课文最后2节,作者跟我们捉迷藏了,他把问题悄悄藏了起来,考考同学们的眼力,你能把藏在里面的问题找出来吗? C、现在的爆竹用什么做的?

D、为什么有的城市禁止燃放爆竹? 各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五、超越文本。

同时被禁放的不止爆竹,还有他的孪生妹妹烟花。我们一起去看看爆竹烟花兄妹俩好吗? 课件演示:烟花爆竹燃放的盛况。

这样绚丽多彩、喜气洋洋的场面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了。(沉默少许) 同学们,假如你是市长,你会不会决定禁放烟花爆竹? 自由发言,引导两个要点。

1、爆竹虽会引发火灾,但给生活增添了欢乐、喜庆、气氛,功不可没;

2、烟花约丽的色彩,浓郁的民族风情,已成为东放化的象征: 同学们,怎么样才能把我们的想法让更多的人知道?

六、改写课文。

课件出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我们将这一段内容通过改写,使“爆竹无声”又变成“爆竹声声”,让小朋友更喜欢读这篇课文。我们要选出最好的几份寄给教材编写委员会。 学生改写、教师巡视、组织交流。

小结:美好的事情不能因为它有些缺点就全盘否定,只要我们用智慧、用科学去改造,世界就会越来越美好,爆竹声又会重新响起来。 (爆竹声和欢庆的音乐声又一次响起)

七、学习创新。

大家知道我国最著名的爆竹之乡在哪里吗?以《浏阳河》一曲启发:湖南浏阳。现在我们变换一下角色:我是中央电视台的记者,你们是爆竹之乡的乡亲们。我想采访你们,你们呢也借这个机会好好宣传你们的产品,愿意吗?

师:乡亲们,听说你们这儿是全国最有名的爆竹之乡。请问,你们生产的烟花爆竹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发言。

师:听说春节燃放爆竹还有个传统?能讲给电视观众听听吗? 要求:不要背书,可以跟书上讲的不一样,希望你讲得比课文中的传说更吸引人,各自准备,讲给自己或同桌听。

学生讲传说,评议,教师引导,启发想象,借助动作表情等,增强语言表达效果。

八、编写诗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改写了课文,这节课我们再练一种本领,好吗?这是一篇常识性课文,这类课文我们以后会读到很多很多。我们要把文中的知识要点记住,可以用一个办法:来个“长文短读”——编成诗句,想想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课文写了4个内容,我们把每个内容编成一句话显易懂的诗。第一句,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生发言并写到黑板上)。 爆竹本是竹子爆,(容易吗?) 燃放爆竹鬼怪逃, 使用火药改模样, 声声爆竹真热闹。(最后一句根据改写后:课文编) 师生地卢修改,加上题目,读一读,感觉怎样?

九、朗读课文,回顾总结。

十、师生共同设计练习题,选择其中1-2个完成。

1、复习生字新词,形式自拟。

2、为烟花爆竹写广告语。

3、给“烟花”编个谜语。教科版《爆竹声声》教学设计

教科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8课教材说明 本单元的主题是民族风情,通过介绍中华各民族的文化和民俗,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爆竹的由来和关于春节放爆竹的传说。 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祖国民俗传说的趣味性;通过复述课文,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了解关于爆竹的传说,锻炼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课文,板书课题 出示课件:有个小孩脾气爆, 发起火来不得了。 嘭啪一声飞上天, 身上衣服全撕掉。 ———打一节日用品 1.请同学们读一读,猜一猜。 2.播放燃放爆竹的录音。(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画出生字新词。 2.再读课文,弄清课文写了有关爆竹的哪几方面内容。 3.小组内交流课文内容,教师巡视、引导。板书内容:爆竹名字的由来 春节放爆竹的传说 爆竹的发展。

三、精读课文,加深理解 1.读第

1、2自然段,说一说什么是爆竹,为什么叫爆竹? 2.指2~3名学生读第3~5自然段,说一说每逢过年为什么家家燃放爆竹? 3.指生说一说,除了过年还有哪些场合也燃放爆竹? 4.以各种形式读6~7自然段,说一说制造爆竹的演变和发展。 5.指导朗读。 (1)指生朗读,全班评议。 (2)教师范读,全班评议。 (3)小组内练习朗读。

四、积累内化 独立完成课后自选词语练习,将文中的四字词语和成语积累在摘抄本上。

五、识字、写字 1.出示生字卡,巩固阅读中已经认识了的生字。 2.同学们总结识字的小窍门。 3.指导书写生字。 4.学生练写生字。

六、作业 1.给家长讲一讲爆竹的来历,以及关于春节放爆竹的传说。 2.搜集关于“爆竹”的对联和古诗,抄在积累本上。 附:板书设计 爆竹声声《爆竹声声》教学设计之二-教学教案

2017-01-29 82人 3页 3.0分

用APP查看

1.学会本课的 5个生字,理解 38个新词语的意思。

2.会按照课文后面的思考题边读边思考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会借助课文的重点词句复述课文内容。

4.懂得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传统的民间习俗, 为了安全和保护环境, 自觉遵守在城市禁 止燃放爆竹的规定。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会边读边思考问题,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难点:能抓住重点词句,复述课文。 第 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 15个生字,理解 \" 接触、风俗、延续 \" 等词语的意思。 2.会边读边思考学习课文,理解课文第一段。

3.初步知道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的民间风俗,了解爆竹名称的由来。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示课题。

谁能说出过年时人们喜欢用哪些方式庆祝节日 ? 燃放烟花爆竹是过年时我国人民喜爱的传统的庆祝方式,在爆竹声声中让人感到浓厚的 节日气氛。

出示课题:爆竹声声。 (二)、听录音思考问题。 (三)、自学课文。

1、读通课文,生字多读几遍,记字形。

2、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想词义,完成课堂作业 .

3、思考课后问题,找找对应的课文。 (四)、检查自学。

1、认读生字,识记字形 (提示用形声字的规律记字形 ) 。

2、说说 \" 接触、风俗、延续 \" 的意思。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要求正确、通顺。重点指导:膨胀 (péngzh àng) 瑟瑟 (sès è) 毕 毕 (bìb ì) 剥剥 (bōb ō)

4、课文哪几自然段是说同一个意思 ? 用自然段归并法给课文分段。 (爆竹名称的由来;燃放爆竹的来历;禁止燃放爆竹原因。 ) (五)、学习课文第一段。

1、带着问题边思考问题边默读课文,划出有关的词句。

2、完成口头填空: 爆竹的名字是这样来的:最早的爆竹是用 ()做的,先 (),再 (),然后竹节 (),竹筒内空 气 (),最后竹子 ()。

3、讨论,说说爆竹名字的由来;理解词语:竹节、密封、膨胀。

4、读第 1自然段, 找一找哪两句话说明了爆竹是人们喜爱的庆祝新年的方式 ?(理解:震 耳欲聋。 ) 读一读哪句话引出了爆竹名字的由来 ?

5、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一段。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完成课堂作业第 3题。 第 2课时 1/3页

一、教学目标: 1.按照课文后面的思考题边思考边学习课文,理解课文第

2、3段,理解 \" 临近、意外、广泛 \" 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2.懂得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传统的民间风俗, 为了安全和保护环境, 自觉遵守在城市禁 止燃放爆竹的规定。

二、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完成课堂作业第 2题,反馈,订正。 2.学习课文第二段。

(1)带课后问题 2默读课文第二段,边读边思考。

(1)讨论,引导学生理清传说的行文脉络。 (怪物偷东西、让人得怪病 --意外发现、竹节 赶怪物 --烧竹节,吓怪物,求安宁。 ) 联系上下文理解:临近、意外。

(3)轻声读课文,圈出每个过程中的重点词句,准备把传说讲给大家听,要求过程清楚, 语句通顺。

(4)指名说,同桌互相说,并评议。

(5)这一段中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 3-学习课文第三段。

(1)许多城市为什么要明令禁止燃放爆竹 ? 用上 \" 因为……所以…… \" 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 你还见过或听说过这样的事例吗 ? 简要说一说。

小结:政府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的安全,下令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有的地方没 有全部禁止,规定了燃放的日期和应该采取的安全措施。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3段。 5.作业:完成课堂作业第 6题。 第 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会借助重点词句复述课文内容。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能用 \" 每逢……人们…… \" 的句式仿写句子。

二、教学过程: 1.朗读全文,说说每一段主要写什么 ? 2.出示下表,选择其中一栏完成。 重点句子重点词语 爆竹名字的由来 燃放爆竹的来历 禁止燃放爆竹

3.交流,在书写投影片上写出重点词句。 (可以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适当增减。 ) 重点句:最早的爆竹真是用竹子做的。

烧竹节,用以吓跑怪物,以求得新年的安宁。 城市已禁止燃放爆竹。

重点词:锯保留火盆膨胀爆裂就是怪物 怪病意外竹节煮食往山顶逃风俗唐朝 火药容易伤人引发火灾

4.借助重点词句按要求复述课文。 2/3页

5.照样子仿写句子。

(1)出示例句:每逢新春佳节,人们要燃放爆竹。

(2)\" 每逢 \" 在句子中是什么意思 ? 后面的半句话和前面的半句话有什么关系 ?(表示两种情 况关系紧密,有规律性。 ) (3)说说 \" 每逢什么时候,人们干什么 \" 。 (4)完成课堂作业第 5题。

6.从课文中摘录表示声音的词。

(1)摘录词语,积累词汇,完成课堂作业第 4题。

(2)根据摘录的词语,分别说说:(什么东西什么时候 ) 发出 (什么声音 ) 。 板书: 24爆竹声声

名字由来——燃放爆竹——禁止燃放 () () () (括号里的内容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填写。 )◆ [2003年 10月 20日 ] 3/ 爆竹由来传说发展爆竹声声教学设计 2015-04-05 498人 2页 3.9分 刘春梅 用APP查看

爆竹声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理解14个新词语的意思。

2、会按照课文后面的思考题边读边想,理解课文内容;能借助课文的重点词句讲述爆竹的传说。

3、通过讨论,明确燃放爆竹的利弊,注意安全。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了解爆竹的历史。

一、揭题、读题、设问。

二、预习课文(课前)。 预习要求:

1、读通全文,划出生字新词,读准生字读音。

2、思考课后习题

2、3:(结合单元训练重点:边读边思考) (1)爆竹的名字是怎样来的? (2)说说爆竹的传说。 1/5页

(3)爆竹跟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火药有什么关系?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读生字。要求读准生字读音。提出不懂的新词,师生共同合作解决。

2、指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四、学习课文,交流预习题。

1、爆竹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1)课文第2节就写了爆竹名字的来历。

A、自由读第2节,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概括整理,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板书:锯成一段、保留竹节、受热、空气膨胀) B、师提出复述要求及注意点。(熟读、抓住重点词句) C、自由读前2节,准备复述。 D、指名复述。(要求是最基本的,不要太高。) E、师生共同评议复述情况。

五、作业练习: 2/5页

1、填空:\" 爆竹\" 这个名字是这样得来的:原来,最早的爆真的是用( )做的,人们在竹子上取一段竹筒,保留( ),把这样的竹筒放进( ),竹筒受热里面的( )发出\" 啪\" 的一声,从而成为爆竹。

2、查字典写带点字的意思。

震耳欲聋( )街头巷尾( )每逢佳节( )

3、完成语文作业本第

1、

2、

3、7题。 第二课时

(讲述爆竹的传说;讨论燃放爆竹的利弊。)

一、复习检查:

1、复习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第

1、2节。

3、复述爆竹名字的来历。

二、交流思考题2,学习课文第2段:

1、生一边读第2段,一边思考问题。

2、同桌交流。

4、指名回答。(板书重点词语:怪物伤人、燃烧竹节、发出声音、吓跑怪物) 3/5页

5、(出示投影片)说说图上的情景。(村民往火堆里放了竹节,燃烧的竹节发出毕毕剥剥的声音。)

6、自由读第2段,准备复述。

7、指名复述。

8、互相交流。

三、交流思考题3,学习课文第3段:

1、理解\" 广泛\" 。火药使燃放爆竹更加方便了。 纸卷成爆竹,里面放上火药。

3、读读课文。

四、开展讨论,深化认识:

1、春节燃放烟花爆竹到底好不好呢? 让学生组成

2、队展开辩论。

3、小结:

(1)春节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国的传统习俗,可以增添喜庆的节日气氛。 4/5页

(2)但是\" 燃放爆竹容易伤人,容易引发火灾\" 。所以有些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是为了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说说爆竹伤人和引发火灾的事例。

(3)在未禁止燃放爆竹的地区,燃放爆竹一定要注意安全,应选择空旷场地,避开人群和易燃物品,注意自身安全。(结合投影片:燃放爆竹)

六、作业:

作业本

4、

5、6题。

作业第4题,摘录表示声音的词。不一定要摘录一个音节的词。可以双音节的,如\" 咔嚓\" ,也可以是三音节的,如\" 哗啦啦\" 。

爆竹声声

《爆竹声声》教学设计之一

爆竹声声教学反思

《爆竹声声》教学设计(详细讲解)

《爆竹声声》教学设计(拓展提升)

爆竹声声辞旧岁

爆竹声声辞旧岁

爆竹声声作文

爆竹声声辞旧岁

爆竹声声辞旧岁

《爆竹声声教学设计.doc》
爆竹声声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