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与环卫管理

2020-03-02 18:37:1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保护与环境卫生管理

(一)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保护

一、粉尘控制措施

(1)施工现场应对施工区域实行封闭或隔离,采用工具式彩色喷塑钢板围挡墙,墙板高度为2米。围挡墙内外应保持整洁,禁止依靠围挡墙堆放物料、器具等。

(2)建(构)筑物应采取封闭或隔离施工,其封闭高度应高于建筑物1.5米,封闭材料必须选用防尘密目网,并湿法作业减少扬尘污染。

(3)施工现场道路,办公区、生活区和加工区的地面应进行硬化。施工现场未硬化的裸土面必须使用密目网进行覆盖。建筑工地存放的土堆应使用密目网进行覆盖,达到封闭严密、牢固可靠。

(4)施工现场配备洒水车,每半天对道路场区进行洒水降尘不少于2次,保持路面清洁不起尘。

(5)施工现场易产生扬尘污染的作业区进行封闭作业。堆放、装卸、运输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的物料应采取遮盖、封闭、洒水等措施。

(6)风速四级以上天气应停止易产生扬尘的作业,严禁从建筑物内向外抛扬垃圾。不能及时清运的,应在建设工地设置临时密闭性垃圾堆放场地或垃圾箱进行存放。

(7)建筑工程基坑开挖前,必须按要求设置车辆自动冲洗机,并设专人进行管理,工程竣工后方可拆除;受场地等条件因素影响,不能安装车辆自动冲洗机的,必须使用高压水枪等其他冲洗装置。

(8)运输沙、石、水泥、土方、垃圾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的车辆,必须封闭,严禁撒漏。除对车辆冲洗外,对场地应进行洒水降尘等措施,并设专人负责。

(9)严禁在施工现场焚烧废弃物,防止有毒烟尘和恶臭气体产生。

(10)设置专人清运道路垃圾,做好现场文明施工,清扫时做到先洒水,润湿后铲除清扫,将垃圾袋装后及时处理清运,防止粉尘飞扬。

(11)对施工场地周边采取专人管理,为了保持场地洁净,每天进行2-3次洒水清扫,对绿化地段的花草树木定期洒水冲洗尘土。

二、废水处理措施

(1)施工现场应设置排水沟及沉淀池,施工污水经沉淀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或河流。

(2)施工现场存放的油料和化学溶剂等物品应设有专门的库房,地面应防渗漏处理。

(3)施工中产生的废油液,特别是发电机,设置滤油池,经除油处理后排入污水管道。

(4)施工现场雨水经一次沉淀后排入下水道。 (5)不将有害废弃物用作土方回填,以免污染地下水和环境。 (6)食堂应设置隔油池,并应及时清理。

(7)现场厕所设立化粪池,并做抗渗处理,定期由环卫单位用粪便车拖走,集中处理。

(8)食堂、盥洗室、沐浴间的下水管线应设置过滤网,并应与市政污水管线连接,保证排水通畅。

三、施工噪音控制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以下措施,尽量减少扰民的噪音,降低或衰减噪声源:

(1)人为噪声的控制措施。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意识。

(2)强噪声作业时间的控制。严格控制作业时间,晚间作业不超过22时,早晨作业不早于6时,特殊情况需连续作业(或夜间作业)的,应尽量采取降噪措施,事先做好周围群众的工作后方可施工。

(3)强噪声机械的降噪措施。涉及产生强噪声的成品、半成品加工、制作作业(如预制构件、门窗制作等),尽量放在加工车间完成,减少因施工现场加工制作产生的噪声。尽量选用低噪声或备有消声降噪设备的施工机械。施工现场的强噪声机械要设置封闭的降噪棚,以减少强噪声的扩散。

(4)加强施工现场的噪声监控。加强施工现场环境噪声的长期监测,采取专人监测、专人管理的原则,根据测量结果填写建筑施工现场噪声测量记录表,凡超过《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的,要及时对施工现场噪声超标的有关因素进行调整,达到施工噪声不扰民的目的。

(5)对容易产生噪音的机械设备、备用发电机等,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控制:

模板拆除时轻拆轻放,以减少碰撞; 备用发电机增设消音罩以减少噪音外溢;

加强现场运输车辆出入的管理,车辆进入现场禁止鸣笛,对钢管、钢模板的装卸,采用人工递送的办法,减少金属件的碰击声。

(二)建筑工地环境卫生管理

一、总体要求

1.建立建筑工地食堂、宿舍、厕所等卫生管理制度,并落实责任到人。

2.建筑工地的施工作业区与生活区必须严格分离,生活区应设置统一的集体食堂、宿舍、男女简易浴室、男女厕所、茶水棚、晒衣区等。

3.食堂选址应远离有毒有害场所,20米内不得有厕所、垃圾堆等污染源;宿舍与厕所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米。

4.在建工程内部不能兼作住宿使用。

5.生活区应落实消灭蚊蝇孽生的措施,确保生活区的环境卫生。

6.生活区垃圾应集中归堆、遮挡、及时处理;废水要及时排放,不得乱倒乱流,不得有积水,区内应做到卫生整洁、无污水、无污物。

二、食堂卫生管理

1.工地食堂设置应符合食品安全和卫生防疫有关要求,取得卫生许可证等相关证件。

2.炊事人员必须取得《健康证》方可上岗,并将健康证上墙明示,按规定定期进行体检。工作时应穿戴工作服、工作帽。

3.食堂、食品储藏室门口按规定设置“挡鼠板”,高度不得低于0.6米,灭蝇装置配备齐全。

4.食品卫生

根据《食品卫生法》的规定,食品不得接触有毒物、不洁物;

贮存食品要隔墙、离地,注意做到通风、防潮、防虫、防鼠,生熟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要分开存放;

盛放酱油、盐等副食调料要做到用容器加盖存放,确保清洁卫生;

制售过程及使用操作用具和设施如刀、墩、案板、盆、碗及其他盛器、筐、水池子、抹布和冰箱时要严格做到食品的生熟分开;

盛放丢弃食物的桶必须有盖,并及时清运。 5.饮水卫生:

生活区应有合格的可供食用的自来水;

茶水棚的茶水桶应做到加盖加锁,并配备茶具和消毒设备,保证茶水供应。严禁饮用生水;

夏季必须确保施工现场凉开水或清凉茶的供应,防止发生中暑脱水现象。

三、宿舍卫生管理

1.安装使用阻燃型玻璃丝棉复合板材的临建活动房屋,活动房屋不得超过两层,并满足安全、卫生、保温、通风等要求,温暖季节应安装纱门、纱窗。

2.职工宿舍应实行单人单床,每间宿舍不超过12人,严禁睡通铺。在建建筑物内严禁安排人员住宿、办公。

3.宿舍内配置封闭式餐具柜等生活设施,个人物品摆放整齐,卫生整洁。

4、宿舍卫生制度、卫生值日表、宿舍负责人标牌应上墙明示。

5.每间宿舍门口挂牌标明入住班组、入住人姓名。

四、厕所卫生管理

1.施工现场应设置封闭、水冲式厕所,蹲位按现场人数1:25设置,蹲位之间设置隔挡,隔挡高度不低于1.2m。

2.内外墙壁、顶部要整洁卫生,无浮尘蛛网,无乱写乱画,无污迹脚印,无破损,地面无杂物、积尿粪便,便道疏通无堵塞。

3.厕所应设专人管理,及时冲刷清理、喷洒药物消毒,保持清洁,无蚊蝇孽生。高层作业区应设置封闭式便桶。

4.值日人员要一天两清扫,保持室内外的墙壁整洁。保持地面洁净,无痰迹。如厕人员要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吐乱扔。

环卫一体化管理与分级管理体制研究

环卫设施设备质量标准与管理规范

外语系环卫部环卫部环保服装设计大赛

绿色环保标语:校园环卫类

环卫管理工作总结(优秀)

乡镇环卫管理方案

环卫管理体制改革动员大会

环卫精细化管理总结

××市环卫管理考察报告

安全与环保管理责任状

《环保与环卫管理.doc》
环保与环卫管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