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藕

2020-03-03 23:57:5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种藕技巧

2010-12-20 00:56:00 来源: 四川农村日报(成都)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讲述人:刘舆祥 时间:12月6日

地点:威远县连界镇庙山村一组

我叫刘舆祥,家住威远县连界镇庙山村一组,别看我今年都68岁了,可是村民都羡慕我的藕种得好,一般村民的藕每亩能收3000多斤算不错了,我的藕一亩要收5000来斤,平均一斤卖两元,亩收入就是上万块钱。

我种藕已有10来年了,刚开始产量也不高,亩产2000斤左右,我在电视上看到别人种的藕亩产四五千斤,我想去学,可远了不可能,我只好自己慢慢总结摸索,逐渐的种藕产量也一年比一年高。

在这里我把我的方法给大家作个交流:

首先是要选好田块。一是泥田为好,有人认为沙田好种也更好抠藕,可实际上沙田不如泥田,泥田种出来的藕颜色好看,口感也更好,价高好卖。不好抠咋办?如果舍得本钱,可以用石灰或者水泥把田底硬化一遍,藕不往下钻,横着长就好抠了。二是选大田,实践证明大田比小田更好,因为藕爱四处钻,如果田块小了,藕钻进了周边田坎,既长不大也抠不出来,没法高产。三是选向阳的高膀田,高膀田光照好产量品质都会更高;四是不能连种重田,一块田最多只能种三年就应轮换,如果田块多一年一换更好,重田不仅要影响产量,病菌积累多了会烂藕。

还有是选种要选产量高的好吃的品种,比如俄联四号等。

再就是要多施钾肥、氮磷钾,钾肥应占60%的比例,如像草木灰之类的肥料就比较好,没有那么多草木灰就施三合粪,一般追肥2至3次,立叶开始出现时每亩施15至20担;5到6片叶时每亩施20担左右;结藕开始时每亩施30担,饼肥30~50公斤。前两次每亩可加5到10斤复合肥。施肥要视情况,田肥少施田瘦可多施。

要注意的是水不能过深,一般保持10厘米左右深的水面最好,水深了水温低不利藕生长,如果是夏天水浅了不仅温度高,也容易干涸,要影响藕的生长;还不能让鸭子在藕田里活动,鸭子下田活动会伤及藕芽子,基本苗被损伤后更不会有高产量;抠藕时要先理到头绪,然后是两脚分开骑住藕顺着往上提。边提边顺着藕浇一点水,这样抠起藕来就没那么费劲。 这些年我就是依仗这些技巧,每年保持在3亩藕面积,总收入3万元左右,除去一两千元投入,我这个年近70的老头一年种藕能收入两三万元也算是有为有乐。

专家点评

威远县农业局的高级农艺师涂心元说,别看刘舆祥六七十岁了,依然勤动脑筋,现在种庄稼就是要善于总结摸索。他这一整套实践经验比较实际、全面,用肥的含量,施肥的数量、方式都符合藕的生长所需,水要求的深度、避免鸭子下田伤藕、田块的选择方法等也很简单适用。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到了,比一大套理论更好操作,值得推广。特约通讯员 唐兆权 采访整理

合肥市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成效明显

\"中国·合肥\"门户网站 www.daodoc.com

2010年12月28日

信息来源:

合肥农业综合信息网

【字号:大 中 小】

近年来,合肥市以新农村建设和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为主线,以农业结构结构调整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努力加快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先后出台了《关于印发《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试行)的通知》、《关于合肥市油菜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大力推广进高效农业技术、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农村沼气技术、秸秆生产食用菌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农机农艺配套技术等,有力地促进了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一)农村沼气建设实现跨越发展。建立农村沼气项目储备和备案制度,积极争取国家、省级投入,利用市本级承接产业转移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加大对农村沼气投入。截止目前,全市户用沼气累计达到4.35万户,养殖企业沼气工程240处,其中,500立方米以上大型沼气工程共10处,乡村沼气服务网点122处,农村沼气多元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坚持“服务专业化、管理物业化、运作市场化”的思路,以沼气项目村为核心,按照“六个一”的标准,规划建设122个乡村沼气服务网点,配备74台沼气服务车,沼气服务体系初具规模。农村沼气建设带动了农村改厨、改厕、改圈,促进了猪(牛)—沼—渔(菜、粮、林)等生态种养业发展和养殖企业—沼气工程—生态农业的循环农业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1.9万户沼气户共发展10万亩生态种养面积,涌现出以长丰科鑫、肥东现代牧业、肥西县华杰公司等农畜结合的生态循环典型。沼气建设、管理、服务一体化产业发展模式初步形成。

(二)秸秆综合利用领域不断拓宽。以秸秆禁烧为核心,以培育秸秆利用产业目标,坚持“疏堵结合,源头治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充分利用市政府秸秆利用奖补政策,推进秸秆利用,初步形成“秸秆还田变肥、植菌变菜、过腹变奶、压块变煤、加工变板材”多途径利用格局。一是还田作肥料。大力推广秸秆机械还田、速腐还田、田头窖还田,培肥地力。据统计,全市午季秸秆还田面积达41.6万亩,占总面积46%。二是粉碎作基料。肥东丰宝公司、朝晖农林、合肥福泉等食用菌企业年利用秸秆5万吨,以秸秆为原料,加工食用菌,实现转化增值,变废为宝。据测算,2公斤秸秆可加工平菇1.5公斤,每公斤秸秆生产食用菌可增值2.3元。产过菇的菌棒用来作有机肥,成为农业生产有机肥料,基本做到“吃干榨尽”。下塘镇及周边的农民不再焚烧秸秆,成了朝晖农林公司的食用菌原料。据统计,农民从销售给食用菌企业的秸秆中增收达2000万元。三是青贮作饲料。安徽白帝集团、现代牧业、合肥伊利公司、九牛牧业等奶牛公司每年收购青贮秸秆20万吨,干秸秆5万吨。奶牛吃得是草,产出的是奶,排出的牛粪又可用来生产有机肥、双孢菇,生产沼气、饲养蚯蚓等,沼液、产菇基料和蚯蚓粪又用作农业生产肥料,形成资源循环利用链。四是压块作燃料。安徽晔城生物科技公司、花岗利民合作社收购秸秆,生产秸秆块,联合利华(合肥)有限公司利用秸秆块替代燃煤和天然气。据测算,1.4吨秸秆块可以替代1吨燃煤。联合利华公司每年可消耗秸秸秆块2.5万吨,减排CO2 1.5万吨。合肥合诚投资有限公司在撮镇镇建华社居兴建秸秆气化站,利用秸秆制取“煤气”,供住户使用,该气站可供1000户农户用气。五是加工变板材。合肥鹏远住工有限公司利用秸秆加工板材,用来制作家具,替代墙体材料。多渠道、多途径利用秸秆,让农民从秸秆销售中增加收入,实现了变废为宝和转化增值。

(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越来越广。已经形成沼气生产、秸秆能源化利用和太阳能开发利用多能互补的开发利用格局。全市4.35万户沼气户,年可产沼气万1065万m3,可替代标煤7604吨。全市推广设施大棚18万亩,充分利用冬季太阳光,生产反季节蔬菜。全市太阳能生产企业35家,年产太阳能热水器42万台,集热面积达56.4平方米。截止目前,全市农村已推广太阳能热水器达65万平方米,年可节标煤7.8万吨。2009年,合肥市出台了《太阳能利用建筑一体化标准》,在12层及以下以用建筑强制推广太阳能与建筑一体设计和施工,目前,全市已建太阳能标准化示范工程100多处,年可节约标煤150万吨。近年来,合肥阳光电源有限公司500千瓦太阳能光伏电站并网发电,年可发电60多万kwh,世界多晶硅和硅片产量最大的项目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合肥)有限公司1600mw太阳能电池项目和海润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太阳能光伏项目相继在合肥投产,标志合肥市太阳能开发利用由初级利用向高科技开发利用迈进。

(四)节肥、节药、节能等一批节约型技术得到普及。一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面普及。全市年推广配方施肥面积达300万亩,免费为37万户农户提供配方施肥技术,配方施肥量达到5.54万吨。实行配方施肥的项目区,亩均节肥2.23公斤,亩均节本增效47.8元,全市年累计节本增效1.43亿元。同时,大力推广有机肥、复混肥、复合肥,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减少了化肥的施用量。二是广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机械化统防统治技术,全市共培育植保专业合作组织25个,配备了机动喷雾器3916如,机防面积达到280万亩。三是大力推广高效节能农机具。全市推广大中型拖拉机2953台,联联合收割机3433台,机耕、机播、机收面积分别达到408.7

5、15.2 215.19千公顷。四是“十一五”以来,全市共硬化支、斗、农渠852公里,大力推广滴灌、喷灌、微灌技术,灌溉水利用率提高到48.5%,提高2个百分点。

(五)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条不断延伸。长丰立华公司、肥西老母鸡集团、肥东富安科技公司等共发展林下养鸡2万亩,年林下养鸡数量达到 2000万。朝晖农林公司、安徽田野食用菌公司等发展林下食用菌生产7500亩,长丰县下塘镇、双墩镇、三十头镇、岗集镇发展林下龙虾养殖2000多亩,年产龙虾20万公斤。长丰吴山、双墩镇以及肥西县高刘镇等利用外环高速两边绿色长廊套种南瓜等经济作物,发展多种经营,既加强了林地管护,促进了林木生长,又节约了土地。肥西县三河镇、严店乡等沿巢湖乡镇,充分利用丰富的水资源,发展莲藕、茭白、水芹等水生蔬菜7.5万亩。据了解,每亩莲藕产量2000公斤,亩均效益1500元以上,高于水稻种植效益。据环保专业人士介绍,莲藕在生长期间,可降解污水中化学需氧量(COD)10%、总磷20%、总氮10%、悬浮固体(SS)60%,还可减少40%叶绿素A产生,减轻蓝澡发生程度,对巢湖水污染起到过滤作用。一批资源节约循环利用技术推广,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延伸了产业链条。

(六)特色高效农业、高科技农业经济、生态效益显著。近年来,依托各地资源禀赋和技术优势,综合利用现代工程装备技术,在江淮分水岭地区推广高效节水农业技术,发展无公害草莓14.5万亩、大葱1万亩、马铃薯2万亩、南冬瓜5万亩,菜瓜果等设施大棚18万亩,亩均效益均5000元以上。同时,大力推广“南瓜+马铃薯”、“春马铃薯+南瓜+秋马铃薯”以及林下套种南瓜等高效种植模式,亩均产值万元以上。大力推广发酵床养猪和畜禽标准化养殖技术、水产健康养殖技术,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充分发挥科技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先导作用,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新机具、新装备、新模式,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生产方式,提升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上种红菱下种藕》读后感2000字

《藕与莼菜》

家乡的藕

桂花糯米藕

藕塘镇简介

藕和莼菜教案

YZB超声藕合剂

藕与莼菜教案

藕与莼菜读后感

《藕与莼菜》读后感

《种藕.doc》
种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