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创建工作经验总结

2020-03-02 16:06:4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城关镇全面小康创建工作入户宣传

经验总结

城关镇位于县城中部,是赫章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总面积71.63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3个社区109个村民组,其中耕地面积12.2平方公里,林地面积62595亩。总人口5.4646万,居住着汉、彝、苗、白等17个民族,少数民族占人口总数8.8%。平均海拔1500米。现有贫困人口0.31万人(按扶贫新标准),贫困村3个(其中一类贫困村2个,二类贫困村1个),贫困发生率为5.1%。小康入户宣传,村组干部入户是关键环节,因他们户头、人头都比较熟悉,与群众常年相处,有共同话题,便于相互的交流和沟通。我镇按照县小康办的部署要求,结合本镇实际,主要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一、了解小康内容,干部自己要“说清”

村组干部是入户宣传的主体,入户宣传之前,干部自己首先要清楚小康的内容,就好比老师讲课,先要熟知教材,做好备课笔记,然后才能登上讲台讲课。我们要求村组干部了解建成小康社会既是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也是县委县政府对我镇的殷切希望,更是全镇人民的共同期盼。我们所说的小康是贫穷、温饱、小康、富裕四个阶段中的一个阶段,是解决温饱后的一种生活状态,通俗讲小康就是吃穿不愁,住房宽敞,出行方便,环境整洁,医疗便捷。我们大会讲,小会讲、推进会讲、主要领导讲、分管领导讲、逢会必讲、见人必提,向炒豆子一样,炒来炒去,努力使小康知识在每个人的大脑中产生印象,形成概念,变 成自己的见解和知识。

二、了解农户情况,入户道理要“说透”

每个村的固定电话用户都分解到每个干部,责任到人, 我们要求村组干部对宣传对象户情况尤其收入情况要全面了解,熟记于心,工作时,运用自如、得心应手,尤其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指标,针对一般人都有哭穷,怕露富心理,且狭隘地认为纯收入就是库存现金的多少,我们要求干部给群众讲清楚纯收入的内涵,不仅打工收入、种粮买菜扣除成本后的收入,而且存款利息、房屋租金、救济金、收礼等收入都属于纯收入范畴,纯收入概念讲透了,其它如医疗、入学、交通、环境、住房等概念,群众都已切身感受到、体会到,很容易交流和沟通,并达成共识。

三、讲究方法和技巧,力求把对方“说服”

入户过程中,有的群众怕露富,有的群众担心,承认小康了,以后救济扶贫没有了,有的遭遇病灾支出大,认为离小康很远,有的和干部有矛盾故意不配合,这些问题不解决,就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以前工作也前功尽弃。我们要求各村(社区)要合理分工,分工不分家,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同时,要求入户宣传要注意技巧,如果直接算账对比很容易引起对立和逆反,我们要求入户讲话要讲方法和艺术,一定要尊重对方不怕麻烦,不怕重复,都是请对方帮个忙,全镇小康创建请帮助和配合,然后谈主要指标, 逐步引入正题,让其在不知不觉中被说服了,只有说服对方,才能接受小康,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四、入户前必须注重氛围营造

在镇村干部入户前,力求氛围营造到位,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1、标语宣传。张贴标语,悬挂横幅。

2、小康宣传手册每户一册。

3、全面小康知识应知应会知识逐户宣传。

4、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小手拉大手携手进小康活动,每个学生带着问卷回家,向家长宣传,并请家长填写问卷,老师进行考核打分,没得到满分的让学生带回去请家长重新填写。

5、对固定电话用户逐户登记,同时电话访谈包括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通过全方位立体 式宣传,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全镇上下形成了干部宣讲小康,群众感知小康的浓烈氛围。

五、强化过程督查,力求指导的主动性和针对性

每项措施推进时,督查随之跟上,如宣传手册的发放,我们镇小康办对各村进行检查和抽查,对结果及时公布,对有漏发情况的村及时谈话、通报、提醒。对固定电话用户抽查后,我们发现部分农户对交通、住房、医疗、环境等能够感知的比较熟悉,但部门干部在入户宣传中讲的不是很透彻,我们及时召开会议, 进行宣传和纠正,保证活动自始之终沿着有序、有效的方向发展。

六、领导支持是活动顺利开展的助推器

活动开展每个阶段,都请镇主要领导讲话,提要求,有 时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力的助推活动向纵深发展。

以上是我们城关镇小康入户宣传的做法,与领导要求及其他乡镇相比还有不少的差距,我们将查找出薄弱环节,落实有效措施,争取向县委、县政府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全面小康创建工作制度

全面建设小康乡镇经验总结材料

全面小康示范村创建实施方案

政协机关创建全面小康工作总结

永和镇全面小康创建工作总结

全面建设小康

全面达小康

全面小康工作简报

全面建成小康

全面小康论文

《全面小康创建工作经验总结.doc》
全面小康创建工作经验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