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工作汇报

2020-03-02 14:16:0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官底镇卫生院 医改工作汇报材料

为了贯彻落实省、市、区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有关文件精神,把这项惠及民生的实事办好,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得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带来的实惠,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推进医疗卫生健康的发展,彻底解决人民群众看病贵的问题,努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建设和谐医疗秩序。我院新医改工作有计划、按步骤、扎扎实实地开展,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官底镇位于临渭区北部,距城区30公里,属四县交界处,辖区总人口约3.3万人,服务半径约10公里。院内设内、外、妇幼、防疫、疼痛、检验、放射、B超等科室,拥有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微量元素分析仪, B超,经颅多普勒,200mAX线光机。现有职工12人,规范化村卫生室21所,承担着全镇21个行政村、3.2万余人的基本医疗、妇幼保健、计划免疫、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农村卫生服务工作。

二、加强领导,夯实责任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有关文件精神,我院成立了由院长李青春任组长、副院长刘德良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医改工作的领导小组,为我院顺利开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三、主要做法

1、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自2010年10月1日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以来,我院认真落实、扎实开展,严格执行国家基本用药目录制度,取得了显著成绩。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后,药品销售价格下降21.23%,门诊就诊人次同比增长18%,门诊人均药品费用12.31元, 同比下降 13%;住院人数人次,同比增长43%,住院人均药品费用224.29元,同比下降19%。自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以来,吸引了群众来院就医,门诊和住院病人数同步增长,而医疗费用明显下降,充分体现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优越性,减轻了人民群众医疗费用的负担。

2、全面完成岗位设置

根据渭临卫发(2010)44号件《关于卫生院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核准意见的函》的批核,我院现定编制数12人,人员编制具体为管理人员1人,专业技术人员4人,工勤人员7人,我院工作职能是:

(一)提供公共卫生服务。

(二)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三)完成卫生部门规定的其他任务。其中单位正职(院长)1名,副职(副院长)1名。

根据我院实际,本单位确定岗位类别三类,分别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岗位,其中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占单位岗位总量的33%,岗位主体是医、药、技、护岗位;管理岗位占单位岗位总量8%,工勤岗位占单位岗位总量58%,其中:管理岗位1个,专业技术岗位4个,工勤岗位7个。

3、健全绩效考核体系 我院为深化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根据《临渭区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及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意见》的精神,制定了《官底镇卫生院岗位绩效考核工资考核分配方案》,建立健全以医德医风、服务质量、服务数量和绩效考核“一票否决”事项为主要内容的综合目标管理责任考核体系,对绩效考核创新理念、科学量化,实行科室、个人双重考核,采取“一述两评三运用”的方式,建立客观公正的“考评用”工作机制,充分激发医院的内部活力,医德医风有效好转,医疗质量明显提高,业务收入大幅度增长,取得了初步成效。

4、开展公共卫生服务

官底镇辖区户籍人口约3.3万人,常住人口约2.9人,我院认真落实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扎实开展工作,全镇应建立居民健康档案33501份,已建立居民健康档案30580份,建档率92%,其中高血压病人建档案265份,建档率80 %,II型糖尿病病人建档案201份,建档率89 %,重症精神病病人建档案6份,建档率99%,65岁以上老年人建档案2295份,建档率98%。

5、开展乡村医生服务一体化管理

按照区卫生局部署,我院有计划稳步地推进村卫生所“一体化管理\",对村卫生所的规范建设、人员队伍、业务工作、药械配置、绩效考核进行统一管理。全镇辖区21个行政村配备村卫生所21个,业务用房合格率达100%,规范化药房合格率达100%,村卫生所全部配备基本药物,药品采用统一投招标,由具有配送资质医药公司统一配送,价格不高于省招标价。2011年年底对全镇乡村医生实施绩效考核,考核组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察看、入户随访等方法,对村卫生所每位乡村医生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复核和评价,评出优秀卫生所3家,评出优秀乡村医生3人,发放公共卫生补助21人,总额7355元,我院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已取得初步成效,村卫生所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卫生院人才问题。卫生院人员队伍结合不尽合理,部分岗位人才已出现断层现象。专业技术人员紧缺,从事妇幼保健、计划免疫、放射、检验、药学等工作的人员多是临床兼职,经过短期培训,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中医药人员匮乏,不能满足农村居民多样化的健康需求。一直以来,受限于乡镇卫生院人员补偿机制和体制的原因,卫生院人员正常的流动机制没有形成,直接影响了部分基层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建议在医改实施的有利条件下,主管部门制定出合理的人员流动机制。以上问题告诉我们出台灵活的人才交流激励政策迫在眉睫。敬请各位领导关注、关心、支持!

2、乡村医生队伍问题。乡村医生老龄化,对医改、一体化管理、公共卫生事项等新生事物接受不够深入,同时实行计算机网络管理,由于大多数乡村医生电脑实际操作和运用水平普遍偏低,有畏难情绪。公共卫生的主动意识及服务水平较弱,这个培养过程将会有一个很长时期,这些制约因素影响了医改和一体化管理的成效和推进。同时,也要考虑解决乡村医生的后顾之忧,亟需解决乡村医生的工资待遇问题。现有的乡村医生大部分已接近60岁或已超过60岁,村卫生室后继乏人的问题有待解决,要想延续村卫生室的生存发展,需加大引进村卫生室人才的力度,充实卫生室人员力量。

3、药品零差率销售后,群众看病负担进一步减轻,从根本上解决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药养医”问题,杜绝了大处方、过度用药和过度治疗等现象。但药品招标实际操作中,基本药物的品种数偏低,品规不齐全,某些临床基本用药药品几乎为零,使临床医生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也造成患者的误解。除了自身要加大基本药物的宣传力度外,督促省药招办和药品配送企业提高药品的配送率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4、基层医改实行药品零差率后,临床医务人员积极性有所下降。卫生院没有绩效工资以外的奖励性基金可供支配,调动职工积极性的手段非常有限,建议财政部门核定收支时要适当宽松,以落实院长奖励基金用于奖励业务人员,以充分调动业务骨干的积极性。

五、建议

1、进一步加强卫生队伍建设。

继续落实卫生技术人员定期补充政策,加强对现有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建立卫生人才激励政策,鼓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向基层流动,营造人才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良好氛围。

2、进一步落实国家基本药物招投标和集中配送制度。

动态掌握各单位基本药物和补充药物使用和供应情况,定期开展药品销售专项督查,严格实行药品销售监管体系建设,开展合理用药培训,密切跟踪和调研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对药品流通行业的影响和百姓受益程度、基层医疗机构的可持续发展等关系。加大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宣传,引导群众合理用药。建议上级部门进一步研究药品招标工作,使基层单位药品销售能更合理、及时、有效。

3、进一步完善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

医改后,因考虑到村卫生室的收入减少,建议适当增加待遇,有利于一体化管理制度及新农合制度的推行。同时要加强对村卫生室的监管,因为我们医改相关惠民政策的落实,公共卫生项目的实施都离不开村卫生室。但是目前的村卫生室面临人员断、缺、老化问题,后备力量不足。

回顾医改走过的历程,有喜有忧,有成绩有不足,有主观原因有客观因素。如何在新体制的框架内卓有成效的运行发展,便成了我们共同的使命。为此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加强各项管理,确保医改宗旨—“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为我镇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作出应有的贡献

官底镇卫生院 2012-06-28

医改工作汇报

医改工作汇报

医改工作汇报

医改工作汇报

医改工作汇报材料

医改工作汇报(物价局)

妇幼保健院医改工作汇报

医改工作汇报材料

县医改工作汇报

基层医改工作汇报

《医改工作汇报.doc》
医改工作汇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