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列式作文题

2020-03-02 04:12:5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话题作文“根壮与草美”写作指导及精彩例文

【作文题目】: 对于草,你会有哪些思考?陶渊明用“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抒写草的散漫无羁,白居易用“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表明草对姹紫嫣红开遍的向往,还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赞叹草生命力的顽强;岑参借用“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明示草性坚韧,还有范晔用“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称誉草能历经考验。可是,谁也不能否认,草这种千姿百态的长势离不开深扎土壤的那茁长的根啊。

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根壮与草美”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以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个字。⑤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根壮与草美”是关系型话题,首先要破解“根壮”与“草美”的比喻义。从常识来说,根与草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构成部分。草美源于根壮,只有根壮才会草美。由此可以从不同角度发掘二者的比喻义:

1.学业方面:广泛深入地学习,持之以恒地积累(根壮),才能获取学业上的成功(草美)。

2.荣誉的光环浸透了拼搏的汗水。(台上草美台下根壮)

3.植根于民族文化的丰厚土壤,汲取精华,才能创作出享誉世界的艺术精品。(根壮才草美)

4.民富国强才能长治久安。

5.人格魅力源于渊博的学识,高尚的道德品质。 审题中出现的问题:

1、片面地以“根”或者以“草”为话题,不是要求的“根壮与草美”为话题。如题目:落叶归根 我愿是一棵小草

2、把根与草比喻成两种事物,比如家长与孩子,老师与学生,夫与妻,„„

3、与话题无关或者只有一点间接联系。如:父亲的冷漠 无私地奉献 王宫女子的幸运与悲哀 要学会感恩 „„

【精彩例文】:

民族的根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从古至今,多少人赞誉过草。它的顽强的生命力,它的柔弱却又坚韧的身姿,在多少诗人的口中吟唱,在多少画家的笔下摇曳。然而,却很少有人能关注到根。

根与草,是紧密相连的。无根何来健康美丽的草?沙漠里的仙人掌,必须要有强大发达的根系,才能从干涸的沙土中吮取一点水份。热带两林中的小草,必须有健壮的根,才能在这片茂密的土地中(“中”改为“上”)扎根存活。

我们的民族,拥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在别的民族还只会吃生肉(改为“还处于茹毛饮血”)时,我们的祖先已会钻木取火;在别的民族只会在海上漫无目的地漂(改为“飘”)荡时,我们的祖先已经使用罗盘针……我们有过骄傲的历史,成就了我们骄傲的骨气(“骨气”应改为“底气”)。正是由于这份强大的内在力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我们最终仍旧没有被打垮。因为我们有壮美的根系!(末一句有些突兀,前面可加“我们民族裸露在地表的草惨遭蹂躏,但生机犹在,”)

没有人能否认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四大发明只是这个民族根中滋生出来的一棵小草。如同一片广阔的草原,我们民族的成就不是一朝一夕所能点数清楚的。只是,(在近、现代)有一把火曾经在这片草原上熊熊燃烧,差点烧遍整个草原。所幸的是,这场火并没有烧掉深埋在地下的根!不久,中华民族又站起来了。

强悍的民族可以依靠弓箭炮火来夺取利益,文明的民族靠民族精神来撑起民族生存的天空。是的,或许有人会对现在中国国民的素质产生疑问。但是,又有谁能否认深深扎根于我们思想中的传统文化的作用呢?这是我们的先祖一点一滴地用一次次的经验所累积下来的精神财富,是我们民族得以维系和发展的精神之根。正是有了这样的民族之根,才会有我们眼下百花争艳、万马奔腾的发展盛世,才会有科学家、文学家的不断涌现,才会有一个古老民族重新崛起的奇迹的诞生。

民族精神与国家的繁荣稳定正像根与叶的关系。汉武帝倡导“犯我天威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卫青、霍去病率领的汉朝军队把匈奴赶出了亚洲;日本明治天皇力主维新,“脱亚入欧”,日本最终成为亚洲第一个完成近代化进程的国家。只有拥有强壮的根系,才能长出健康美丽的草。我们要不断提升素质,传承光大民族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国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点评】:

这篇考场作文,作者在卷面上几乎不易一字,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兴会淋漓之作。立意高,且契合“根壮与草美”的比喻义。行文有波澜,从民族之根的“救亡图存”作用,谈到“发展振兴”。文笔流畅,字里行间散溢了激情。

基础是成功的翅膀

雄鹰,在风雨中翱翔,是矫健的翅膀给了它力量;花儿,在大地上怒放,是茁壮的根给了它力量。成长的我们就像一只幼鹰,一朵小花,只有为自己锻造矫健的翅膀,扎下茁壮的根儿,才能使我们翱翔于人生的顶峰.

没有牢固地基的楼房总会倒塌,没有根基的大树总会死去,没有基础和本领的人,总会掉入诗意的人生。

它享有着世界上最大的鸟的美誉,但却失去了蓝天。它本是鸟儿一族,有着飞翔的权力,但是长期的行走让它的翅膀由大变小,矫健的翅膀也变成了一种装饰。正是因为没有了矫健的翅膀,让它失去了飞翔的权力。可见,我们只有为自己打下坚实的基础,才不会像鸵鸟一样永远失去飞翔的权力。

积累失败的经验,铸就人生的辉煌。在他心中,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听到这句话,我想每个人的心中都想起了他的名字——钱学森。经过五年的努力,终于回国的他,选择了戈壁大沙漠,开始了我国导弹的研究,他经历了一次又次的失败,他从失败中获得了经验,加之他在异国他乡的学习,让他掌握了牢固的基础,他在数千次的失败后,取得了惊天动地的成功。他是导弹之父,是中国航天的领路人,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从失败中积累经验,打下坚实基础成就伟业的典范。

长久的坚持,换取成功的光环。零四年是他辉煌的时刻,他用如风的身影,改写了奥运会的历史,也永远留下了他的名字——刘翔。早年就进入体校的他,就养成了每天早上跑步的习惯,每天坚持两公里,让他的身体有了完美的构造,腿部几乎已没有了脂肪,而变成了坚韧有力的肌肉,以及完成他的教练每天为他设计的训练日程,这为他的弹跳力和速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是这些努力,为他换取了成功的光环。

面对新时代,新挑战的我们,只有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才能让理想插上矫健的翅膀,直冲云霄。

【点评】:本文是一篇结构典范、说理透彻的议论文。开篇用比兴的手法,自然地提出中心论点,立意准确,论点鲜明。接着又用比兴的手法解释论点,过渡自然。论证部分,采用正反对比、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论证很有力量。结尾部分联系现实,总结全文,呼应开头,使得结尾干脆而有力。

根壮草美,怒放人生

有人将林黛玉比作终归尘泥的春花,但我更喜欢将她看做一棵小草,一棵才情绝代的绛珠草。前世的情根早已粗壮,于是孕育出了这个姿态摇曳飘渺、内心幽怨缠绵的林妹妹。

山高在于土积,海美在于溪聚,草美在于根壮,人生的伟业来自于扎实的基础。人生的原野只有壮大根系,强基固本,才能万草竞秀,无疆无垠。

把生命之根扎在书的海洋中,让生命更加丰富而充实。在你遇到困难时,与司马迁为伴,他会传递给你前进的勇气;在你屡遭排挤时,与屈原为友,他会给你“举世混浊我独清”的孤傲高洁;当你满足于当前的现状时,请与白居易同行,他会给你“明年之花更比今年红”的动力。生命只有在书籍的海洋中遨游,才能使生命之源不断积蓄着能量,为生命之花的绽放做好准备。

把生命之根扎在民族优秀精神的土壤中,不断让生命之草强壮而坚韧。

苏武的十九年的坚守大汉的节操,令我们懂得什么是忠诚;文天祥宁死不降,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气节;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国家利益;人民子弟兵们不畏艰险奔赴灾区,在地动山摇中,救援被埋群众,让我们懂得了人们群众生命高于一切。

我们只有把根扎进绵延数千年的中国优秀文化之中,扎进民族的精髓之中,扎进知识的海洋中,不断吸取营养,使生命的根须不断粗壮,才能让生命之草更加富有生命力。

实现根壮,要有水滴石穿的恒心。夸父没有因为双脚流血而停止脚步,精卫没有因为身心的疲惫而放弃填海,愚公没有因为畏惧山高而半途而废。他们用自己惊人的毅力演绎了“夸父逐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的不朽传说,为中华民族竖起了几座巍峨的精神丰碑。

根壮才能草美,让我们在不停的上下求索中,扎牢扎深生命的慧根,来秀出一个精彩的人生吧!

【点评】:此文能够紧扣话题“根壮与草美”展开,从揭示根壮与草美的关系入手,层层深入,较好的论证了只有根壮才能草美的中心。文章结构清晰,析理深刻,只是在选材上缺乏有力的事实论据,文章内容略显单薄。

根壮草才美

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于她现时的美丽。当初他的芽儿浸透奋斗的泪水,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冰心

根与草,是紧密相连的,无根何来美丽的草原?付出与收获,亦是息息相关的,荣誉的花环无不浸透了拼搏的汗水。

邰丽华,宛如一位美丽动人的仙女。天妒红颜,让她生活在一个无声的世界。她无法听到音乐,亦听不到人们的掌声、欢呼与赞美,也表达不出内心的言语,但是她没有放弃自己,看着指挥,数着节拍,一个个的动作,她不停地练习,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邰丽华坚持不懈的努力让她的生命光华在舞台上绽放,她化身为舞台上绚丽多姿的千手观音。辛勤的拼搏,艰苦的的付出,邰丽华舞动生命的奇迹,感动了千千万万中国人。正如健壮的根滋养多姿的草,拼搏的汗水铸就邰丽华的美丽。

一夏激情,一生感动。奥运脚步渐行渐远,然而点滴的记忆依稀清晰:泳坛神童“菲尔普斯”圆八金梦,自豪的呼喊响彻水立方;首金失利的杜丽又一次站在最高领奖台上,鲜花映衬她最美的笑脸;中国体操男团重温十二年前最强之梦,五星红旗因他们更加艳丽;伊辛巴耶娃低24次向人类极限发起冲击,鸟巢因她的成功熠熠生辉……写不完的美丽瞬间让我艳羡,可谁知道成功的背后奥运健儿们的泪与汗!几万次的瞄准才成就杜丽完美十枪,几万次的跌落才造就李小鹏完美一跳。我想就连他们自己也记不清吧!然而胜利那一刻喷涌而出的泪水足以诉说那艰苦的拼搏故事!正如健壮的根滋养不屈的草,拼搏的汗水造就奥运健儿的辉煌!

是啊,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我们只有广泛深入地学习,持之以恒的积累,才能获取学业上的成功。“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坚持不懈的努力才是我们驶向成功彼岸的动力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唯有“头悬梁锥刺股”的拼搏精神才能问鼎成功,正如健壮的根滋润美丽的草,拼搏的汗水浇灌我们的成功。

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练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人间的绝唱……

根壮草才美,荣誉的光环浸透拼搏的汗水。

【点评】:文章切合题意,紧紧围绕根壮草才美展开,结构清晰完整,开篇通过题记点题,结尾简明扼要深化主题,三四段以邰丽华、奥运健儿为例充分论证了健壮的根壮才能使花了更美,拼搏的汗水才能浇灌成功的花儿,第五六两段通过引证、喻证等多种论证方法方法进一步阐释了只有根壮草才美的道理。词语的生动活泼,句式的灵活多变,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综合运用,使得文章简洁明快,妙笔生花。整句和散句的结合,更使的文章富有韵律感,跌宕起伏。特别是一些名言警句恰如其分的引用,更使得文章充满了浓浓的文化意蕴,富有文采。

舍不掉的情结舍不掉的根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句话可以分两层理解:一是“水土”赋予“人”生命,供给养料;二是“人”被“水土”烙上特定的个性的印记,有了独特的生命内涵。

因此也就有了大千世界,因此每移动一寸“水土”,便会有新的遇见。

读梁实秋先生的散文《骆驼》,有些触动。那只被误认为是一块毛姜的北中国骆驼形容黯淡,被硬生生地牵去台北动物园承受身体上的与心理上的不快与折磨。这与其北方“沙漠之舟”的形象如何联系起来?

骆驼的憔悴缘于南方的气候太过湿热,不同于北方荒漠的干燥。不同的水土养育不同的生命。水土无所谓好与坏,对生命而言,只有适与不适。向来是适者存,不适者死亡。荒漠就是骆驼舍不掉的水土,是它舍不掉的情结舍不掉的根。它是荒漠上长出来的草,其展现风采的舞台就在荒漠。

也许是共鸣。梁实秋先生从背井离乡的骆驼身上看到了自己,看到了被迫离乡的自己,看到了郁郁不畅的自己。而这都是因为一个舍不掉的情结,一种独一无二的归属感的诉求:无根的游走只能使客子黯然神伤。

由此观之,故乡情结是与生俱来的。这故乡,对我们来说,可视作我们生长的根。而对于全体人类来说,系着生命之源的根,我以为应是大自然,一方更为辽阔的水土。

当人们利用闲暇,徜徉于山林湖沼,常常会由衷赞叹自然万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感叹自然景观的阴柔美和崇高美,惊叹自然界鬼斧神工的神韵美。这是一种远离喧嚣后的发现和感悟,使人类能够真切地体会到大自然这方“水土”的母性与创造力。

但太多的世人忘了与这方“水土”的亲近。我们仿佛是地面上疯长的草,忘了地下的根的规劝和叮嘱。

也许古人比我们更懂得亲近自己的“根”。“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恋恋不舍的“旧林”、“故渊”,不单单只是一个家的概念,也不只是相对于朝廷而言的江湖,而是山林掩映的一方“水土”,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根!

世俗红尘让人性扭曲,让人变异。在高楼林立的现代城市,掩藏了我们赖以立足的根,让人性之光渐渐黯淡,如同枯黄的草。故乡是游子的根,大自然则是人类共同的根。只有投身大自然,让人性之根茁壮成长,我们的生命之草才会分外健壮和绚烂。

【点评】:

这篇考场作文的思路有一个从艰涩到顺畅的变化过程。作者的构思起步较“艰难”,对“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解说很难切入“根与草”话题。但梁实秋《骆驼》的阅读感受一下使文思洞开,开启“水土”即故乡,故乡即“根”,“人”是“草”的行文思维。后文又生面别开,推而广之,“大自然”是“人性”之根,使文章富跌宕之姿。

读粱实秋《骆驼》后感

大西北我不曾去过,足迹最远,仅仅是西安,西安纵也有八河环绕,与北风吹荒原的西北全然不是一样的景致。北中国新岁的第二个上午,暖日白雪下读到粱实秋先生的《骆驼》,让我对数千里之外的戈壁荒原,顿时生出了万千敬意。

我们往往在无意之中轻谩了生命的贵重。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乡土的意念在两千年前的古中国早已得到应有的尊重。粱实秋先生对自己儿时在家乡见到的骆队的描写格外让我感动。回忆里的惊异欣赏,与眼前的黯淡不堪,再加上先生多年之间数经迁越的无奈,使一对枯老的骆驼竟然成为先生在没有什么“好去处”的台北不多的“诱惑”之一。也许这是先生无意之间不觉流露的睹物自况的悲凉。

这也是中国文人身上并不鲜见的情绪。然而行文若仅止于此,我们也许要慨叹粱先生也不免小气。的确,身逢难世的学士,哪怕秉性再雅致,也难逃离乡背井的嗟叹。可是乡土的性格任凭岁月如何摧弄无情也是丝毫无法改变的。这种不可变更的性格却不幸在无知的人类手里受尽折磨玩弄,最后生生毁灭。

长烟漫漫的西北戈壁虽不似江南丝竹清婉的温柔,却别样的,生长着一种绝然独立的风格。行走在黄沙漫野之间,身负千斤的骆驼,自是天然的养成了坚忍和厚重。三千年来,在这片烽火连天的土地,我们早已见证了来自西北中国的血性和豪迈如何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的屏障,又如何无数次延续了中国的血脉。我们无数次体验“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南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样的畅快;无数次体味“汉家此去三千里,青冢常无草木烟。”(唐常建《塞下曲》)这样的悲叹。无数次领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这样的感慨。西北的荒原虽总是显得了无生气,却更加凸显了生命的贵重。

囿困于台北动物园的骆驼的悲哀并不在于,它们无端的成为豢养在囚笼之内的赏物,而是人类无休无尽的对于生命尊严的剥夺。我突然想起两千年前开辟丝绸之路伟业的西汉王朝的使臣和百多年前梦想汇通天下的来自山西祁县的商人的事功都无不仰仗那轻轻和着驼铃行走在漫漫黄沙里驼队。生命的伟大并不在于搜罗了各样的珍奇圈禁在牢笼里以换得人类的观赏,而在于尊重它们纯然天成的性格。人类若能对自然多怀有一些敬畏,才更加显得人类智能的优越。

比喻性话题作文的写作

(一)

默认分类 2009-06-05 23:46 阅读80 评论0

字号: 大 中 小

近年来高考作文拟题比喻性话题作文出现的越来越多,兹不一一列举。可是此类作文的写作,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却不得其门而入。临考前把自己的一些想法

写在这里,以冀对应考的学生有一点裨益。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对于草,你会有哪些思考?陶渊明用“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抒写草的散漫无羁,白居易用“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表明草对姹紫嫣红开遍的向往,还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赞叹草生命力的顽强;岑参借用“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明示草性坚韧,还有范晔用“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

凋”称誉草能历经考验。可是,谁也不能否认,草这种千姿百态的长势离不开深扎土壤的那茁长的根啊。

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根壮与草美”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以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个字。⑤不得抄袭。

以此篇话题材料为例,这种作文的写作,大体可以分以下几个步骤:

一、还原本体。既然是比喻性题目,那么它的话题一定是以喻体的形式出现,因此找到该喻体所对应的本体就尤为重要。这是保证审题正确的关键。找本体的办法,是尽可能全面把握喻体的形象特征。比如“根”,它深埋地下,汲取养分,供给植株生长,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因而可以把根的本体定位为“根基”、“基础”。同理,草,代表植物体本身,可以引申为人生、事业等等。第二种办法,可以寻找最接近比喻词本义的组词,比如“根”字,可以组成哪些现代汉语的常用词?这个方法很直接,也很管用,能较快地找到本体。上述思考过程可以图示如下:

二、确定判断。除了简单的单词性题目,现在流行的一般话题作文多为关系型题目,那么找到本体之外,还必须确定两个乃至多个概念间的关系问题,使之连缀成一个鲜明的判断。此一判断,基本就可以作为审题立意的依据,有时甚至可以直接用作议论文的中心观点。图示如下:

分析前后两组概念的关系,不难看出,根壮是草美的必要条件。同理,根基坚实是人生辉煌的必要条件。那么,这个判断就很容易得出了:坚实的根基,才能成就辉煌的人生。这个判断能不能做为最佳立意,还要进行以下分析。

三、揣测意图。所谓揣测意图,其实就是揣测出题人的意图,揣测他究竟为什么针对我们中学生出这道题目,而不是出别的。任何行为都有动机,那么在浩如烟海的题目中,这位学者选择了这样一道题目,可以肯定地说,他一定是针对我们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尤其是不足之处来拟制的,因为高考是指挥棒嘛,他往哪儿指,说明哪儿需要加强。前两年人们普遍痛感社会诚信的缺失,不是就有高考作文出来呼唤诚信吗?有感于社会创新意识不足,教育追求复制与整齐划一,泯灭学生的创造天性,不就有高考作文提出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吗?那么,以根壮与草美的关系为题,他针对的是我们生活学习中的哪方面不足

不也一目了然了吗?

当今社会,急功近利,浮躁务虚,青年人梦想一夜成名可以不择手段,社会上流行“造星”无所不用其极,速食文化盛行,一个没有大师的时代……有良知的学者注意到这些现象,所以提醒青年学生注意打好自己人生和事业的根基,不正是在情理之中吗?分析至此,可以确定上面的判断即是最佳立意了,还怕作

文写不好吗?

四、拟定题目。一旦确定了最佳的立意角度,题目的拟制就变得简单多了。这一步骤的关键有二:一是作文标题尽量不用原话题,而是用自己从话题里提炼出来的那个最能恰切地反映话题内涵的判断;二是尽量加以修饰,使之在保证切题的前提下,尽可能增加一些文采。方法很多,可以借用诗句,可以改造名言,可以巧用熟语……我们且用最直接的修饰法,拟定作文题目如下:

五、组织材料。有了好的立意,作文就成功了一半。但是真正把它写出来,还需要材料的支撑。泛泛而谈,空洞议论的作文是不能得到高分的。可以采用发散思绪的方法,搜寻自己积累的写作素材,把凡是与草与根有关的材料都一一列出,写在草稿纸上,分类整理。可以先找言论类的,如“根深才能叶茂”,此句和“根壮才能草美”异曲同工,可以组织成整句,放在开篇用作引题;“求木之长者,必先固其根本”,此句非常切合题旨,可以用在结尾收束议论;其他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可用作反例;杂技演员流行的一句口头禅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事例类:李白梦笔生花,并非神授天生,而是小时候“铁杵磨成针”的苦功夫为他的诗歌写作打下了坚实的根基;王羲之写出天下第一行书,他所达到的高度至今无人企及,是基于他艰苦临习,濡墨成池的功底使然;门捷列夫梦中列出化学元素周期表,看似天才神赐,妙手偶得,但是设若他没有从事化学元素周期性的研究,没有对此苦思冥想,孜孜不倦,山重水复,会有那一梦的灵光吗?此为绝佳的反例……

六、布局谋篇。材料有了,下一步就是怎样安排它们:

1、由熟语整句开篇点题:根深才能叶茂,根壮才能草美,只有坚实的根基,才能成就华彩的人生!

2、事例论证,注意详略:李白的事例、王羲之的事例……

3、反面论证,回扣题旨:门捷列夫的事例,方仲永的事例……

4、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当代无大家”,“天才速成班”,“造星运动”……

5、分析实质,得出结论:急功近利,揠苗助长,好高骛远,浮躁眼热……应该……

并列式议论文

高考作文并列式

并列式作文

并列式议论文

并列式成语

并列式议论文)

议论文并列式结构

并列式式议论文

并列式结构例文

并列式议论文800

《并列式作文题.doc》
并列式作文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