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户外广告研究—候车亭广告价值透析

2020-03-02 03:32:0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杭州户外广告研究—候车亭广告价值透析

作者:余晓杰

【摘要】 本文涉及到杭州户外广告形式之一——候车亭广告的价值研究。候车亭广告作为一种新兴的户外网络媒体,其广告的形式及传播的效果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认可。杭州作为一个二线广告市场城市,很多广告理论上的研究被忽视。本文作者本着负责任的态度,通过实地考察和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从销售特点、品牌投放、受众等方面对候车亭广告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杭州 户外广告 候车亭广告 价值

【Abstract】 This text involves one of the outdoor advertising forms in Hangzhou --Value research of advertisement of bus shelter.Bus shelter advertisement as one new developing outdoor network media, form and result that communication of advertisement its approve by the everybody more and more.Hangzhou, as an advertising market city of Line two, the research in theory of a lot of advertisements is ignored.The author of this text, in line with the responsible attitude, through investigate and data materials compile on the spot, have carried on the discuion to the advertisement of bus shelter from respects , such as characteristic of selling , brand throwing in , audience , etc.

【Key Words】 Hangzhou Outdoor Ad.Bus shelter Ad.Value 目录

前言

近几年来,户外广告发展的异常火爆,增长迅猛。2004年,随着户外广告委员会的成立,以及政府的规划力度的实现,户外广告开始步入健康、稳定的发展轨道。2005年中国户外广告行业发展的关键一年,杭州也不例外。候车亭广告作为一种起步较晚形势较新的分众户外媒体,其发展更是如火如荼,香草味可口可乐立体候车亭广告在杭城的出现,着实让杭州的受众感到一阵新鲜。

正文

1、个案分析

1.1 蒙牛牛奶投放候车亭广告的事件性营销成功案例

2003年10月16日,伴随着“神舟”五号载人火箭的成功发射,当日蒙牛针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而精心打造的航天祝贺版候车亭广告迅速展现在杭城的各重要街道。

这是蒙牛为了更好地提高本品牌在消费者心里的第一提及率(Top of Mind),更好地建立品牌形象而进行的一次事件营销活动。有关数据显示本次活动效果显著,覆盖全国26个城市,“风神榜”候车亭广告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为这次活动的成功演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也正是因为如此,本次活动被相关媒体评价为中国企业营销2003年的经典成功案例之一,而将户外媒体作为强调时效性事件营销的媒体,是广告行业的一次重大突破。由此可见,候车亭广告越来越体现出在大众传播时代,作为分众传媒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

2、候车亭广告价值分析

2.1 杭州候车亭广告概况

2.1.1 杭州候车亭广告的来源

自20世纪70年代末广告业恢复以来,我国的广告行业突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1979年2月,上海的一些道路出现了40余块户外商业广告牌,标志着户外商业广告在上海的全面恢复,而在这一时期,杭州的户外广告业也随之开始起步。在刚开始阶段还仅限于形式单一的路牌和霓虹灯广告。1984年国庆的时候,在南京出现了我国第一块电子广告牌,从此户外广告的形式出现多样化发展。也就是在这一年,杭州公交广告公司成立,因此杭州的交通广告得以快速的发展,户外广告业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形式。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杭州的户外广告业跟随着上海的步伐出现了空前的发展,公交车身广告,站台广告,灯箱广告,立体广告等形式大大活跃了城市的经济氛围和都市形象。到了本世纪初,由于杭州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长足发展,人们户外活动时间的加长,为户外广告的发展再次带来了机遇,特别是分众传媒开始得到重视和发展。就在这一时期,作为分众传媒的形式之一,候车亭广告开始出现在杭城的街头,走入我们的视线。此媒体凭借其自身的优点,一进入就受到了广告主和消费者的欢迎。

2.1.2 杭州候车亭广告的分布

“Location、Location、Location.”是香港房地产名流李嘉诚曾经对房产开发下过的一个经典结论。如同房产一样,地段同样是户外广告的生命线,候车亭广告也不例外。所以候车亭广告在杭城的地理分布也是广告主与经营商所共同关注的重点。

现在在杭州经营候车亭广告的公司主要有两家,其一就是土生土长的杭州公交广告公司,还有一家就是全国闻名的白马户外广告。其中前者只是小户,只是在几条道路上有铺货,而白马则几乎揽括了杭城所有道路上的候车亭广告。 从本人的调查及相关统计资料显示,以武林商圈和黄龙——世贸商圈为中心的辐射范围内,候车亭广告相对比较密集,它们都是商业设施相对集中的繁华地段,而且也是高消费人群经常出没的地方。这里人流、车流都相当密集,不但有重要的商业街贯穿交汇,比如:延安路、体育场路、解放路、庆春路、凤起路、莫干山路、环城北路等,而且有很多高档写字楼和银行等金融机构。以上媒体点位的形成,都显示出了候车亭广告媒体强劲的区域资源优势。

2.2 候车亭广告特性分析

候车亭广告有着相当显著的优点,如:高到达率、低千人成本、长时性、形象功能、强制性以及强视觉冲击力等。 ⑴ 千人成本低

业界已经取得了一致的认可,候车亭广告相比较于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其千人成本是最低的。再加上现在大家户外活动时间的增多,凭借着候车亭广告网络化的资源配置,直接导致了其高到达率的广告传播效果,“几乎可以到达所有在户外活动的人:小车乘客、行人、公共汽车乘客、骑摩托车的、骑自行车的以及其他人。”[1]基于以上两个特性的认识,现在很多广告主开始减少传统媒体的广告投放,转而增加了户外候车亭广告的投放。 ⑵ 长时间性

相比较于传统媒体转瞬即逝的劣势,候车亭广告具有矗立时间长的特点,一天24小时都立在那里,而且一般都是14天以上。这样就导致消费者对在候车亭广告上发布的产品接触频率提高,产品在消费者的印象中有较长的停留期。继而消费者会对该产品产生根深蒂固的印象,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品牌形象,从而达到一定的竞争优势。 ⑶ 形象功能

杭州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古都,现在被定位成“浪漫风雅”的东方休闲之都,所以有良好的形象对于这个古老的城市是很重要的。其中户外广告起到了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作用,而作为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候车亭广告则无疑成为直接体现杭州城市形象定位的生力军,这是其公益方面的作用。

另外,候车亭广告的突出表现还是在商业方面,不但丰富了城市的户外生活,也迅速、有效的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树立品牌形象。谭衍斌和伍登在《移动电话广告投放的媒体选择》中也谈到这个问题,“品牌概念在候车亭广告的信息传播中不断被具体化并更富有亲和力,更易为受众理解和接受,从而在短期内迅速提高品牌知名度,获得更理想的广告传播效果。” ⑷ 强制性

候车亭广告日夜都矗立在马路旁边,强制性较强,只要你一出门必然会接触到,不可能避而不见。不像电视、杂志或报纸之类的广告可以跳跃过去,它是一种被动性强的媒体。而且候车亭广告并不需要你特意的去留意,其强烈视觉冲击的画面,经常能吸引住你的眼球。有时在车内或车站等车的时候,需要一种信息(任何的哪怕是广告信息)来填补等候时的无聊与烦躁,候车亭广告就是一种能够入目的景致,具有一定的不可抗拒性。

虽然有以上提及的各种优点,且在市区内有着很齐全的网络分布,但是候车亭广告作为一种辅助性媒介,需要跟其他的媒体广告的投放适时的相互结合,只有打出组合拳才能够取得更有利的宣传效果。

2002年夏新推出潜龙A6新型手机的时候,在上海等城市间隔发布了8周的候车亭广告,同时在电视上发布画面一致的广告,以此来建立和巩固该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提高其品牌的知名度。

调查结果表明该广告发布的总体回忆率很高,超过了五成,具有很好的传播效果,并且在投放广告之后,它获得了较高的广告认知度和品牌知名度。 说明了将候车亭广告投放作为媒体组合策略里的一部分,对品牌的宣传效果和力度都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

2.3 销售特点分析

就杭州候车亭广告的销售特点这个问题,通过有关资料以及个人的上门拜访了解到现在的销售形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杭州公交广告公司手中的候车亭广告媒体。由于他们的候车亭广告媒体数量较少,而且一般都在市区的繁华地段,所以采取单个的零售,且时间跨度是一年。其二,就是白马广告手中的候车亭广告媒体。由于他们是大户,拥有丰富的候车亭广告网络资源,所以采取套餐销售的模式,通常是30个一套,周期是14天。

从两者销售模式的不同,我们就可以看出,在做网络化媒体这一领域,你必须要有雄厚的资金做支撑。只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就会有丰富的资源。另外,我觉得在候车亭广告媒体的销售模式上可以尝试采取单个散点销售与套餐区域销售相结合的模式,这样可以让不同规模的企业在媒体投放策略上有更多的选择方式。

2.4 品牌投放分析

通过不断地对杭州各街道的候车亭广告品牌的详细观察以及对有关部门资料的收集,对2004年的候车亭广告投放品牌进行了如下的分类:

机构:浙江建华五金机电市场、浙江电台、浙江省信息产业厅杭州市无线电管理处、杭州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杭州市中医院、浙江省电视台

服饰:李宁运动服、梦特娇、PUMA、耐克

个人用品:杭州强生、周大福、舒蕾、六神、妮飘纸巾、采乐、洁尔阴洗液、润洁

保健品:青春宝、21金维他、万基、纽崔莱 金融:中信实业银行、广发卡

食品:肯德基、箭牌口香糖、五丰、统

一、母亲、福临门、康师傅、元祖、德芙、吉百利、士力架、M&M 邮电通讯:摩托罗拉、康佳、三星、天时达、厦华、南方高科、联通、动感地带、西门子、东信、熊猫、诺基亚、联想 房地产:楼盘

服务业:柯达、生命保险

娱乐休闲:王菲演唱会、指环王

3、蜘蛛侠 交通:福特嘉年华、北京Jeep、风行

家电:美的、创维、惠普、爱普生、同方、NEC、奥林巴斯

饮料:健力宝、光明、农夫山泉、农夫果园、鲜的每日C、汇源、伊利 酒类:金六福

药品:泰诺、马应龙、吗丁啉、康泰克 化妆品:曼秀雷敦、美宝莲、克丽缇娜 其他:ZTW、PYP、FA 通过不完全统计,可以发现在行业大类里面,邮电通讯类品牌在所有品类中所占的比例最高,达到了16%。占5%——10%的行业分别是:个人用品、家电、饮料、食品、机构、服饰药品、保健品等。

候车亭广告越来越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层次,低卷入度和高卷入度产品都有所涉及。邮电通讯类品牌在候车亭广告投放品牌比例中占了大头,特别是以手机广告居多,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候车亭广告对于手机来说还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媒体,传播效果比较明显。在《移动电话广告投放的媒体选择》中作者也指出了,候车亭广告能够“更深入的贯穿手机潜在消费群的AIDA四个阶段中”。A即是指兴趣(Attention),首先让目标消费者能够知晓;I即是指兴趣(Interest),候车亭广告的持续时间长,能够强化消费者的记忆,从而引起消费者对该产品的兴趣;D即是指欲望(Desire),马克思指出:“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2]在强化记忆的基础上,让消费者认为该产品确实是有所需要的,引起他们购买的欲望,以达到推动产品销售的目的;A即是指购买的行动(Action),候车亭广告与其他媒体广告相比,更接近销售终端,能够更大程度上影响消费者做出购买决定的过程。

我觉得不仅仅是手机,其他的产品在候车亭广告媒体上投放也同样有以上的效果。

2.5 受众分析

受众是信息传播的“目的地”,是信息传播链条的一个重要的环节。[3]在候车亭媒体投放广告当然是要吸引受众的目光,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对于候车亭广告来说,其受众范围跨度是比较大的,每个层次的人群都会接触的到。据一份最新的户外广告调查显示,有70%的人最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是“公交车”。[4]而对于杭州这样一个城铁刚刚开始建设的城市来说,公交车同样是上班主们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无疑又大大提高了候车亭广告的受众接触度。 其次,候车亭广告作为一种非内容性信息传播载体,不但具有广泛的受众群体,而且有关资料显示,他还受到了受众的肯定和认可,还具有很大的潜在发展空间。

喜欢的户外广告类型(数据来源:2004中国户外广告受众调查报告) 虽然候车亭广告的受众范围比较广,不过它又以18—34岁人群为主。因为这一年龄段的人群户外活动明显比其他人群要高,而且休闲时尚,容易接受新事物,对候车亭广告有较高的关注度,成为消费队伍中的主力军。很多商家也正是奔着这一目标群体而来投放广告的。

而且这一阶段受众对于各类日用品、食品和预购各类耐用消费品的消费比例高于杭州居民的总体水平。比如前段时间在杭州出现的香草味可口可乐的立体候车亭广告,马上就引起了他们的兴趣,对该产品的购买也以这一年龄段的消费者为主。候车亭广告是发布上述产品广告的良好媒体。

另外通讯、电脑、网络、电子、化妆、洗涤、护肤、食品、饮料、酒类等产品广告的受众接触度高,是受众印象较深、评价较高的候车亭广告产品类型。

2.6 执行力度分析

有很多文章探讨的依然是户外广告的创意问题,往往忽略对执行力度的研究。前段时间看到一篇讲候车亭广告效果的文章,其中也提到创意问题。其实也无非是提些:设计要间接明了,便于理解,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强调品牌形象等很抽象化的东西。诚然,对于广告来说,有好的创意是很必要的。但是,我觉得关键还是要看执行情况如何。如果有个非常棒的Idea,可是执行起来却一塌糊涂,很明显传播效果大打折扣;相反,一个创意不怎么样的广告,执行流程很规范化,就能收到很好的预期效果。

而对于候车亭广告来说,从执行力度来看,其实还是一个服务的问题。能否为客户提供专业、周到、便捷、优质的服务,是媒体规范化的表现。很多媒体公司在执行力度方面都有很明确的规定,并且在提案的时候也有一条条的承诺。 总的来说,前期应该还是很不错的,像开头提到的蒙牛的事件性营销案例的成功,还有候车亭广告在效果研究方面的表现——实效见证,可以说是走在了户外广告效果研究的前列。但是在后期维护的时候,很多方面做的还相当不够。比如晚上亮灯的时间、清洁的保持等,应该说售后服务在即时这一块做的还是比较欠缺的。

2.7 政策、环境的影响分析

作为发展中国家,城市的规划总是在不断的修改与完善中发展,杭州也不例外。很多的时候的政策,以及周边的环境对候车亭广告都有一定的影响。 比如,到用电高峰时期,候车亭广告就被禁止亮灯。那个时期有很多广告主走在街道上,发现自己投放的广告都没有亮灯,对广告公司的承诺感到怀疑和失望。所以有很多客户在投放候车亭广告的时候,当场就说晚上就不用亮灯了,已经很了解杭州的用电状况,同时可以减少很多费用。

另外对道路的维修以及公交车改道的措施对候车亭广告站点的分布也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比如对延安路部分路段实行单向行车的政策,随之而来的是有一边的站点都取消掉了,这样就直接造成了那一边候车亭媒体广告投放的影响。还有前段时间莫干山路的扩建维修,也造成了候车亭广告所在地环境的暂时性恶化,影响受众在候车时对广告的注意程度。

环境也对候车亭广告起着一定的影响。而环境的范围很广,可以是周边的自然条件,也可以是人为的(最重要的是指人的素质),很多影响候车亭广告形象的因素,主要是由于一些人的素质还不行,经常看到粘贴在候车亭媒体上的办证广告,更有甚者直接在上面涂写。这样不仅仅是对媒介的损坏,其实也间接地影响到了城市的形象。 2.8 发展趋势探讨

现在就全国范围来看,候车亭广告的发展应该呈现出多样化的局面。相对于上海、广州来说,杭州的候车亭广告形式发展应该还是比较缓慢的,但是也在不断的更新中,像前段时间在几条道路上都出现了香草味可口可乐的立体候车亭广告,给杭城的消费者一种新鲜的感觉,并在《新民生报》上有报道过。而这种形式的候车亭广告就全国范围来讲,应该不算新鲜,很多城市早就出现过,而且比较显眼。

而刚刚在去年9月,上海、广州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候车亭广告形式。候车亭广告上出现了一个透视小孔,从这里看进去可以发现另外一个广告创意。由于一级城市与二级城市在时间上的滞后性,这一新的广告形式在一段时间之后肯定在杭州也会出现。而像这一类型的互动式候车亭广告不但体现了广告从业人员创造性的劳动成果,也充分抓住了受众的猎奇心理,将是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我觉得以后对于杭州的候车亭广告来说,百叶窗形式和电子形式的候车亭广告应该是一个发展的趋势,既能够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又能很好的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但是,我觉得对于这种滚动式画面的候车亭广告,应该投放同一品牌的广告。如果每一页画面的广告品牌都不一样,其传播效果还不如传统的候车亭广告。所以,一定要是同一品牌的广告,这样才能够在画面转化,吸引受众目光的同时,清晰传递所要宣传的信息。

还有现在的候车亭广告都是在遮阳棚的下面,有时候这样的传递效果不是很好,因为很容易被候车的人群挡住,不能够很清晰的传递到车上人的视线中。所以,我觉得可以将候车亭广告做到遮阳棚的上面(下面当然也可以保留或者就直接做成可以坐的空间)。在户外广告位置的选择上有个不成文的经验,在都市内就是一般都选择在不高的建筑物上(比如三四层楼顶)投放广告的效果是最好的,因为视觉效果好,行人和路上车内的人都能看到,对信息传递更有帮助。而把候车亭广告做到遮阳棚的上面,其高度刚好与三四层楼差不多高,而且没有遮挡物在前面,故而视线开阔,有利于广告信息的有效到达。另外,现在在一些城市已经提出建立出租车站点候车亭广告的建议,这也是一种新的形式的尝试。 上面讲的都是形式的一个发展趋势,而杭州作为经济因素活跃的长三角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其发展速度是相当快的。随着钱江新城的开发,周围配套设施的跟进,以及今后市政府的搬迁,都将给这一地区带来蓬勃的发展空间,将成为杭州的另一个中央商务区(CBD)。而且现在杭州的候车亭广告站点不是很多,所以这一地带将成为候车亭广告网络资源优化配置的必争之地。所以地理上的扩张也是杭州候车亭广告发展的一个趋势。

3、总结部分

3.1 全国范围的候车亭广告情况分析

2005年对于中国户外广告业来说,是相当关键的一年,今年中国广告业将对外资全面开放。虽然近几年来,户外广告的营业额增长速度惊人,但对于尚不成熟的户外广告市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2003年中国户外广告的总市值达1,351,856万元,广告投放总量为1,138,779万元。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代表的一级市场占据了全国50%的户外广告市场份额。[5] 数据来源:北京中天星河公司 而在户外广告的投放类别当中,候车亭广告仅次于单一媒体广告,排在第二位。就全国范围来看,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无论是在候车亭广告发展的形式还是规模上都起着带头的作用。而在二级市场中,成都候车亭广告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杭州候车亭广告在形式和规模方面有待进一步的开发。

3.2 国外的研究经验借鉴

国外候车亭广告无论是形式上的发展还是整体的规划都走在了我们前面。在形式上,国外早就已经出现了三面翻的候车亭广告,所以杭州乃至全国候车亭广告发展的形式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什么样的形式能够更加吸引消费者,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

另外,相关资料显示,国外对候车亭的广告有很严的规划,并不像我们这样一溜的整条街排开,往往能够使其融入到周围的环境中去,并且在设施的建设方面做的很到位。比如:法国城市设置的户外广告,多为3×4米的灯箱,灯箱画面多为整幅翻转式,翻转的广告画面不超过三幅,每幅翻转时间间隔在15秒左右。灯箱的设置一般在一条街的头、尾及中间,大致不超过3块。[6]所以在规划与周围环境的融合也是候车亭广告发展中所要面临的问题。

3.3 结语

在杭州城里坐公交车,偶尔在部分路段还能看到一些简易的候车亭广告(简单的通告栏随意的竖在站牌旁边,然后贴上一张印刷好的广告就成。)歪歪斜斜的立在站台那里。在去火车东站的路上有一些,中河高架桥下面青春路以南路段也有一些,可能还有更多。这些应该说是由于人的功利心太强和城市发展过程中规划管理不完善相结合的产物,这样的媒体实际上不仅仅是影响城市形象的问题。有时候我就在想,我们做候车亭广告到底是为了广告而广告呢,还是因为要给大家候车方便而引伸出一种媒介?我觉得应该是后者。其实,据有关图片资料显示,很多国外的候车亭广告的发展似乎并没有国内这么火爆。像西欧等很多地区的候车亭广告很少看到有像国内这样3.5M×1.5M的大牌,都是以小牌为主,看过去很干净、见解,而且可以坐在那里等车,体现出来的东西就很人性化。当然这其实也跟每个城市当地的实际情况有关,也有可能是当地政府的规划所至。

总而言之,候车亭广告作为城市广告的一种形式,一方面为广告主实现了有效的传播,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增长了销售利润;另一方面为美化城市形象,丰富城市文化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我觉得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如何为我们的受众在候车时间内提供方便是很关键的问题,还是应该做到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 威廉·阿伦斯,当代广告学,华夏出版社,第7版,第548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页 [3] 邵陪仁,传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第196页 [4] 陈刚、李培等,现代广告,2004中国户外广告受众调查报告,2005年4月 第15页

[5] 池顾良,2003年中国户外广告大盘点,中国营销传播网,2004-05-09,

[6] 国外户外广告经营赏析,来源:慧聪商情,2004年11月11日10:21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乐清人才网 www.daodoc.com

公交车候车亭广告合同

公交车候车亭广告策划方案

候车亭广告精彩创意赏析

公交候车亭广告优势解析

公交车候车亭灯箱广告合同样本

阜新公交候车亭广告发布合同

户外广告市场调查报告广告(推荐)

城市户外广告规划研究

关于申请候车亭广告制作的请示

城区公交候车亭广告经营权转让合同

《杭州户外广告研究—候车亭广告价值透析.doc》
杭州户外广告研究—候车亭广告价值透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