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旅游学校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2020-03-03 16:23:2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

(试行)

2007年,我校在学分制基础上制定了八条教学改革意见并予实施,推行“两证一书”制度、特长教育和个性化教育,大力推进校内课程体系和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改革,初步建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四个一”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四年来,学校的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培养学生核心竞争力上有了长足的发展。

然而,限于当时的条件,教学改革的主要集中于学生知识及能力的培养,其他领域较少涉及。今年,我校要以创建国家示范性学校为契机,全面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的文件精神,推进教学改革向深层次、宽领域发展。

教学改革的总目标是:解放思想,科学发展,打破传统的学分壁垒、课程壁垒、师生壁垒、教室壁垒、校企壁垒,逐步形成并完善适应新形势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协调发展的旅游人才培养体系。

一 打破学分壁垒

继续坚持实施学分互通、个性化课程、学分银行、学分奖励、学程学分与奖励学分相结合等措施,进一步打破学分壁垒,改革完善学分制。

1.扩大奖励学分的范围

参加校内外各项重大活动、竞赛获得奖励,本人可凭所获得的证书向教务科提出学分申请,经教务科审核认定后,计入总学分;可累计加分,不封顶。具体奖励标准如下:

国家级竞赛获1~6名,计6~3分;省级竞赛获1~6名,计4~2分;市级竞赛获1~3名,计3~1分; 校级竞赛获1~3名, 计1.5~0.5分。若获得的是等级奖,则参照上述名次奖给予学分奖励。

获得相关技能证书,视其等级相应加1~4学分;如初级中文导游证2学分,外语导游证4学分,客房/前厅/餐厅/厨师操作员证2学分,计算机操作员证2学分,公共英语2~4级证2~4学分,日语3~1级证2~4学分,驾驶证2学分,其他技能证书参照以上标准加分。

选修课学分由任课教师确认,教务科审核后纳入学分银行;奖励学分每学期末各班收齐获奖证书、技能证书的复印件,统一造表,由班主任确认,教务科审核后纳入学分银行。

2.简化学分互通程序

学生可选择多门校内的任意选修课课程和参加各类校内外的个性化课程学习,在完成不可替代的必修课达最低学分要求之后,可将该学分来替代其他未通过的学科学分或补充学分的不足,进行学分互通。允许学生通过选修课程所获得的学分或奖励学分,充抵原不及格课程的学分,不必进行补考。其程序如下:

(1)学生已按学校统一的教学计划全程参加学习,无缺勤现象,但仍然不能通过考试,可由本人申请学分互通,并附上选修学分或奖励学分的证明。

(2)任课老师和班主任确认同意。

(3)教务科审批并备案。

二 打破课程壁垒

1.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互融合,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相互渗透。

现有的教学计划分为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基础课程传授一般的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文化水平;专业课程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和服务技能,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其实这种各自为阵相互绝缘的教学理念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相当不利的,在教学实践中,应使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基础与专业相互渗透。例如,道德教育绝不仅仅是德育课程的任务和目标,专业课程以及其他所有课程都应包含德育的内容;另一方面,德育课程也应与旅游相结合,贴近旅游实际,尽可能选取旅游方面的内容、案例,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语文、外语、音乐、艺术、形体、体育、计算机等课程也应融入旅游实践的内容,这一点任课老师在编写授课计划时必须有所体现。

2.课程教学推行“目标引导,任务驱动”法。

课程教学必须提出明确具体的目标和任务,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给以一定的压力,促使他们自觉学习。专业课程一般以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为目标,如导游课程对应导游证,酒店课程对应酒管证,餐饮课程对应厨师证,会展课程对应会展证等;其他课程可以获取证书为目标,如基础英语对应公共英语等级证,电脑课程对应计算机等级证;也可与学生活动相衔接,如语文课以作文、演讲、辩论比赛为任务驱

动;音乐、形体课以文艺晚会为任务驱动;体育课以运动会或其他体育竞赛为任务驱动,等等。本学期任课教师的授课计划,必须提出明确的、可操作的目标和任务。

3.选修课程改革

选修课程改革的方向是由“自上而下”转变为“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即学校开设选修课供学生选择;这种做法教学部门耗时耗力,但效果却不明显。“自下而上”是由学生自发组织各类业余兴趣协会,并向学校申请指导老师展开活动,以此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充实课余生活,培养核心竞争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其规定如下:

(1)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组建业余兴趣协会,推选会长及干部。原则上所有学生都应加入至少一个协会。

(2)向学生科备案,纳入学生会管理。

(3)协会会员达20人以上,可向教务科申请安排指导老师。指导老师可由协会推荐,也可由学校指派;如学校没有合适的人选,也可推荐素质较好,水平较高的学生担任指导老师,并给予一定的课时津贴;如需校外聘请指导老师,须由教务科审核。

(4)协会活动不限次数,业余时间均可;但教师指导原则上每周一次,每次不超过两节课;协会在确定教师指导的时间地点后报教务科审批。

(5)协会如需使用学校的场地设备,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向学校申请免费借用。

(6)协会的日常活动经费一般由内部解决,在大多数成员同意的情况下,可适当收取一定数额的会费,自收自支,学校不参与管理但负有监督责任。

(7)协会如举办大型活动或竞赛需要学校经费支持的,须在前一学期末提出申请,纳入学生活动整体预算安排。

(8)业余兴趣协会的由各教研室事先拟定,在开学初向全体学生宣传发动,目前拟成立如下协会:

文艺类 交谊舞协会、街舞协会、管乐协会、书法协会、美术协会、写作协会

体育类 乒乓球协会、羽毛球协会、篮球协会、毽球协会、围棋协会、象棋协会、牌类协会、武术协会、跆拳道协会

语言类 英语协会、日语协会、演讲协会

专业类 礼仪协会、茶艺协会、调酒协会、导游协会

其他心理协会

(9)业余兴趣协会并非一成不变,如条件成熟即可开新班,如效果较差则予以撤销。

三 打破师生壁垒

1.牢固确立主体性教学在教学方法中的统帅地位。

务须改变“满堂灌”、“填鸭式”的老套的教学方法,深入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和岗位教学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师角色由表演者转变为引导者,主要责任是提供学习资源,设计学习过程,而把大部分的课堂时间交给学生,鼓励学生走上讲台当老师,必要时老师也可以当学生。这种角色倒置更能有效地激发学习潜能,培养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营造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学习情境。

2.落实教师在职进修制度。

鼓励45岁以下的教师考取相关的学历证、技能证和资格证,成为“双师型”乃至“多师型”的高素质人才。学校从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入等方面推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有计划地选派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外出考察、培训;

二是教师获取证书后,考证费及培训费予以报销;

三是近年获取相关证书的教师在评职称、评优时优先考虑。

3.完善教师下企业锻炼学习机制。

为促进教师了解现代服务业,把握旅游行业基本要求,学校规定每年都将专业带头人派送到企业作为学生实习带队领班,所有的专业带头人均下企业锻炼;45周岁以下教师每两年到我校教师职业定点培训基地相关岗位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学习锻炼。学习途径有二:一是在春、秋交易会期间或班级模块化实训时,如果教师课程减少,可由本人申请,经领导批准后,实习办与企业联系安排适当岗位。二是在假期由实习办安排赴企业锻炼。

四 打破教室壁垒

课堂不仅局限于数十平方米的教室,可以而且必须延伸到企业,延伸到社会。

1.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

(1)扩建、改造、升级现有的语音室和多媒体教室,加快教学设备现代化的进程;

(2)发挥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积极推进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远程教学;

(3)在学校网站上开辟“网上课堂”专栏,方便学生随时随地上网学习;各教研室在本学期均须推出一批网络课程,酒店教研室应完成编写《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茶艺与调酒》、《食品营养与卫生》、《酒店礼仪与公共》等6门网络课程。

(4)实习期教学目前以送教上门、现场讲解为主,逐步转变为以网络远程教育为主,送教上门为辅的教育方式。

2.把课堂延伸至企业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专业课程可以直接将课堂搬到企业,教师现场讲解企业的管理运作模式和设备设施的操作流程,使学生全面了解最前沿的行业信息、切身感受第一手的知识技能。如酒店、餐饮课程进入酒店,导游课程进入旅行社、景区等。(此条仅针对正常教学,不包括见习、实习时的送教上门)

3.把课堂拓展至社会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基础课程可以把课堂搬到社会,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人文艺术素养。如博物馆、美术馆、体育馆、园林景区、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条件如下:一是确保安全;二是费用自理;三是任课教师全程引导、讲解。

五 打破校企壁垒

深度推进校企一体化合作,探索学校与企业共同参与教学过程的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1.继续推进和完善模块化教学

2010年学校通过实行过程模块教学改革,与广州地质山水酒店、白云湖畔酒店深度合作,共建模块化教学实训基地,在职业活动情境中开展教学活动,实现专业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无缝对接。目前需要完善两点:

一是将模块化教学纳入整体教学计划中,在学期初提前安排模块化教学的班级,以便调整授课计划及安排考试考核等。

二是结合学生在模块化教学期间出现的问题,安排老师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或讲座。

2.探索“订单式培养”的教学模式

突出“因材施教、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落实企业用人标准、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定向培养,定向就业,高效率、高质量地推进实践教学。与长隆集团合作办学的班级应制定一套有别于其他班级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计划。

3.聘请旅游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到校任教或开设讲座。

改善教师队伍结构,聘用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担任学校兼职教师或开设讲座。使我校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占25%以上,达到国家示范性学校的要求。

前进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永春中心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九龙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推荐)

塘坊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广东省旅游条例

旅游英语教学改革总结

旅游市场营销教学改革初探

《广东省旅游学校教学改革实施方案.doc》
广东省旅游学校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