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语文)高三研讨会

2020-03-02 06:46:2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高三二轮教学应注意的几点

一、深入研究高考试题

思想方法要正确。

横向:2012年全国各省区试题分类 纵向:全国课标卷四年试题分类

纵横比较的意义:全面、正确地了解高考命题特点,分析高考命题走向,。

横向上比如作文,2012年全国17套作文题目: (1)都是材料作文。

事实类的材料。北京的材料,央视《朝闻天下》2012.5.17;重庆的材料,《参考消息》2012.4.20;辽宁的材料,《读书》2011.7.故事性(含寓言)材料。天津卷的“鱼与水”,安徽卷的“梯子横放” 语录型材料。山东卷,孙中山的《致邓泽如及南洋国民党人函》1913.12.25;上海卷,“心灵的微光”,《爱默生集》;广东卷,“对生活时代的选择”整合了历史学家汤因比及居里夫人的话语而形成的;江苏卷,孟郊、艾青、罗曼·罗兰; 江西卷,拥有什么和没有什么;福建卷,冯骥才的话。共6个省区。

文学型材料。湖南卷的“双手”,四川卷的“手握一滴水”

(2)材料角度小而具体,避免了宏大语料。大纲卷、课标卷、北京卷、天津卷、重庆卷、浙江卷、辽宁卷、湖北卷、安徽卷,共9个。

(3)材料本身体现哲理性。上海卷、江苏卷、江西卷、四川卷、湖南卷、福建卷,共6个。

(4)文体方面。14省区的作文文体是自选;3个省区规定了文体:福建、江西、湖南,违背了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精神。

(二)再看纵向上

2006—2012年三年山东卷:

论述类、文言文、文学类文本、实用类以及诗歌阅读的梳理和比较。 比如作文:

2006年:诗歌《星星》(雷抒雁) ——新材料作文。 2007年:以“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为话题。 ——话题作文 2008年: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 ——话题作文 2009年:《见证》 ——命题作文 2010年:“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列夫·托尔斯泰。 ——新材料作文。

2011年:这世界需要你 ——命题作文。

2012年:惟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乎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孙中山)

——新材料作文

二、加强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一)关于有效教学的认识 有效教学:一是指有效率的教学,二是指有效果的教学,三是指既有效率又有效果的教学。前者:高效率不一定有好效果,甚至不一定有效果;低效率也不等于无效果;比如,十年磨一剑,效率很低,但效果却很好。中间:侧重于对学生的认识和评价;排除了效率的参与。后者:一种境界,一种理想化的追求,但在实际教学中很难实现。

按照效率的解释:从数学和经济学的角度看,就有一个投入和产出的比。教师“教”的投入和学生“学”的投入,学生学得投入才能导致“学”的产出,即收获。检验教学效率的另一个方法就是:根据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其量的比就是教学的效率。

按照效果的解释:必须排除效率因素的存在,而应充分考虑到时间这个变量:高效与低效、有效与无效、显效与隐效、长效与短效。就语文而言,知识性内容(即记忆性知识。其他学科恐怕也是这样)的教学效果显性效果明显,而理解、鉴赏和表达的教学效果隐蔽性和滞后性特征就格外突出,短时间内难以见效。不能因为当时的效果不明显就否定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

结论:讲究课堂的有效教学,最终目的应该是追求有效果的教学。

有效教学要从优化教学过程开始。

(二)课堂有效教学应注意的几点 程序性知识尽量不讲

比如语言表达中的图文转换,漫画和图表。 比如漫画: 程序性知识:

(一)关于漫画 1.什么是漫画?

1.漫画有什么特点?

2.漫画的构成:标题,主体,画注。

(二)高考漫画试题类型 1.描述画面内容 2.说明漫画内容 3.揭示寓意 4.拟写题目

5.评价漫画投入点和好处(赏析性文字)

(三)漫画类题目的解题思路

四看:看标题,看画面,看画中文字,看夸张处。 一想:想画外音(寓意)

以上这些知识就是程序性知识,没意义。花了时间(10—15分钟),浪费了精力。

方法性知识尽量少讲

比如文言文翻译:

1.文言文翻译的要求:信、达、雅。 2.翻译时考虑文言句式:

固定句式:被动句式、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 特殊句式:宾语前置、主谓倒装、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介宾短语作补语) 3.掌握翻译的原则:留、补、调、删、换

阅读类文本尽量精练

先说这些程序性(过程性)知识: 1.各类阅读文本考点阐释 2.各类阅读文本命题的特点 3.命题的走向 4.案例

比如论述类文本阅读6个考点,文学类8个考点,实用类9个考点,文言文8个考点。

二轮复习要选择题目进行文本的综合训练

一是文本的选择,二是题目的选择,三是精练,四是精讲

知识类考点尽量多看

比如字音、字形、易混词(近义词)、成语、标点、名句名篇 方法:学生方面,识记、积累,长流水,不断线。

教师方面,课堂检测,并及时反馈。

比如常见文言虚词(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重点掌握12个,而、乃、其、且、若、为、以、因、于、与、则、之。

三、讲与练要协同一致

忌讳:只练不讲,或者只讲不练,甚至讲与练不同步。

1.阅读类文本的讲与练的问题

论述类文本阅读(小阅读)6个考点,文言文阅读8个考点,文学类文本8个考点,实用类文本9个考点。

原则:老师少讲考点,学生多做训练;

训练宜采用综合训练的做法。

本学期前半段可以就文本中的个别考点开设专题课,现在开始到下学期的四月底宜进行综合训练;

阅读类文本,阅读是一个综合、整体系统,因此,训练也应该综合进行,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快速选择文本的能力、快速阅读的能力,快速审题、思考的能力、快速组织语言准确表达的能力、提高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2.专题的讲与练的问题

3.综合性练习的训练与讲评的问题

一律放在课堂上进行。

四、作文教学要扎实有效

忌讳:脚踩西瓜皮——走过场; 泛泛空练,泛泛而讲,针对性不强。

(一)精选题目

(二)加强审题立意的训练

体现思维的活跃性、独特性和开放性。说白了,就是思维的角度问题。 目标:达到立意的准、新、深

(三)开足开全八种作文课型

1.作文讲评课

①对本次作文的不同层次进行归类;优点;存在的问题。

②每次讲评要有侧重,不能面面俱到:审题立意,结构,语言;文体选择,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材料的丰富、新鲜;等等。 2.作文批阅课

针对自己学生的作文;两个班交叉进行。 目的:体验作文批阅过程,提高认识水平。

①提供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基础等级中的内容、表达,发展等级中的特征。 ②综合分等打分;分项分等打分。 ③每人四篇,一课时完成。 ④交流批阅情况。 ⑤批语,必须签名。 3.作文分析与评价课

提供3—4篇不同层次的、有代表性(侧重40—46分之间的二类作文)和普遍性的作文。同时,适当考虑到文体。

目的:分析和评价每一篇作文的优缺点。

操作:三个15分钟:15分钟阅读,15分钟分析和评价,15分钟课堂交流。 4.作文修改课

三篇具有代表性作文的升格训练。 目的:提高修改作文的能力。

重点:二等卷如何上升一个层次。

范围:立意方面,材料方面,过渡衔接方面,语言方面,结构方面,开头结尾方面,等等。

5.作文欣赏课

目的:领悟优秀作文的优秀之处,提高鉴赏水平。

①选文范围:2010年、2011年和2012年三年来的高考优秀(题目)作文。 ②选文标准:不同文体,适当考虑发展等级的几个方面,特色突出和大众化思路(构思)。 ③数量:3篇

④课堂授课方式:三个15分钟——15分钟阅读,15分钟书面点评,15分钟课堂交流。师生、生生互动。 6.写法鉴赏课

可以单独分解进行,也可以整体进行;不同文体,或者同一种文体的鉴赏。 (1)开头写法欣赏 (2)结尾写法欣赏 (3)中间写法欣赏 7.学会分析论证课 8.作文审题立意课

(1)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2)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3)漫画作文的审题立意

重点:材料性作文的审题立意;不同类型的材料都要围绕“含意和范围”做具体分析。

(四)问题作文的面批

面批的作用:学生被关心的感觉;找出不同学生作文的不同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有价值的建议;促使学生作文水平在短时间内快速提升。

面批的原则:

(1)一对一原则。

(2)针对性原则。问题作文。

群体方面:作文问题大(甚至书写)、问题多的同学的作文。

每个班15——20人。

个体方面:抓住一篇文章的关键问题,忌面面俱到。

(3)时间性原则。首先是效率:第一时间,完整的时间;趁热打铁;根据一学期的作文次数,确定面批的次数。

(4)实效性原则。下一次作文能起到面批带来的作用,体现出学生作文的进步。 面批的内容:

六点:思维方面的(写作角度方面),内容方面的,材料方面的(新鲜程度,或者使用恰当性),构思方面的,结构方面的,语言方面的,文体选择方面的。

面批的要求:

(1)姿态:平等交流

(2)语言:亲切和蔼,娓娓道来

(3)问题:指出文章最大的缺陷或者不足 (4)准备:提前作好记录

(5)预约:面批的集中性和效果的保障

(五)加强学生素材的积累 教师整理并提供,分工明确。

(六)提供足够量的高考优秀作文

2010——2012年三年的全国各省区高考优秀作文。

选文标准:

(1)考虑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

(2)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3)发展等级中的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 (4)感情真挚,角度新颖。

高三级部济南高考研讨会心得体会

高三语文教学研讨会学习体会

重庆市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研讨会

11年高三语文教师研讨会心得体会

高三研讨会讲话稿

高三研讨会发言稿

济南高三教学工作会议

高三毕业班研讨会讲话

高三学科研讨会学习心得

高三备课研讨会心得

《(济南语文)高三研讨会.doc》
(济南语文)高三研讨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