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培训方案

2020-03-03 03:48:3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普通的教育,只能够提供一些基本的专业知识和层次很低的技能。而面临规模化的企业发展,必须进行多次的技能培训,才能使员工逐步达到企业的不断的发展的要求。所以,组织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个人对职业的满足程度,直接有效地为组织生产经营服务,不断采取各种方法,对组织的各类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投资活动。

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发现,单纯从自然资源、实物资本和劳动力的角度,不能解释生产力提高的全部原因,作为资本和财富的转换形态的人的知识和能力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原因。但是它的取得不是无代价的,它需要通过投资才能形成,组织培训就是这种投资中重要的一种形式。

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舒尔茨(T.W.Schultz)在20世纪60年代依据大量的实证分析得出一个突破性结论:在现代社会,人的素质(知识、才能和健康等)的提高,对社会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比(物质)资本和劳动(指非技术性劳动)的增加所起的作用要大得多,而人的知识才能基本上是投资(特别是教育投资)的产物。按照这种理论,不应当把人力资本的再生产仅仅视为一种消费,而应视同为一种投资,这种投资的经济效益远大于物质投资的经济效益。而且人力资本投资不再符合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而是边际收益递增的。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人类社会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竞争的焦点不仅是资金、技术等传统资源,而是建立在人力资本基础之上的创新能力。同时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使得企业间的竞争范围更加广阔,市场变化速度日益加快,面对这种严峻的挑战,企业必须保持持续学习的能力,不断追踪日新月异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思想,才能在广阔的市场中拥有一席之地。于是,增加对人力资源不断的投资,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提升员工素质,使人力资本持续增值,从而持续提升企业业绩的和实现战略规划,成为企业界的共识。

强化员工培训,可以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另一方面将员工个人的发展目标与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统一起来,满足了员工自我发展的需要,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增强企业凝聚力。充分发挥培训对于企业的积极作用,建立有效的培训体系是达成这一目标的前提条件。

新员工通过入职培训可以进一步了解企业,对企业的发展情况、企业文化、业务流程、管理制度等都可以进行全面的了解。同时,入职培训也能验证招聘者在招聘过程中的各种说法,并且可以使员工进一步坚定自己的选择。因此,新员工的入职培训对企业来说显得特别的重要。

1.1.2 研究意义

企业要想自己的新员工能够迅速地适应工作,融入团队,并且让新员工的潜力、价值更快、更大程度地发挥出来,就必须首先从招聘工作抓起,确保招聘进来的人都是能够适应工作需要的、合适的、认同企业的企业文化的人才。其次,就是要进行必要的新员工入职培训,让新员工在入职培训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企业,熟悉相关业务流程、掌握相关的工作技能、认同企业的企业文化。同时,在新员工入职培训过程中,企业应当注意感情的培养,表现出企业的诚意与热情,让员工有一种家的归属感。最后,就是要做好新员工的职业规划,结合员工自己发展空间,给员工提供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对企业来讲,新员工未来选择如何在企业中表现、决定自己是否在企业长期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最初进入企业的一段时间内的经历和感受,在此期间新员工感受到的企业价值理念、管理方式等将会直接影响新员工在工作中的态度和行为,而这些因素和新员工入职培训的效果关系十分密切。

对新员工来讲,企业只有培养他顺利进行角色转换的相关能力,从态度、认知、行为等方面将其塑造成为一名符合企业要求的员工,这样才能使得新员工尽快融入企业,担起岗位重任。

通过培训,可以帮助新员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应组织环境和文化,明确自身角色定位,增强员工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从而使其快速转变角色,不断发挥自己的才能,推动企业的发展。

方法与思路

一)常规培训。是指对员工进行企业背景、企业文化、组织结构、产品服务与市场状况、前景规划、相关制度和政策展开介绍和培训,使其可以全面了解并认识企业,激发员工的使命感。

(二)专业培训。主要包括基本专业知识技能、工作程序与方法、业务流程等。负责人要向新员工说明岗位职责的具体要求,并在必要的情况下做出行为的示范。

(三)思想道德培训。结合企业新员工思想教育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教育与新员工的教育培训和技能培训有机结 合起来,充分发挥老师傅的传、帮、带作用,加强企业新员工思想教育管理工作,使新员工更快地适应环境和新的工作岗位,更好地规划职业生涯,全身心为企业发 展贡献聪明才智。

(一)介绍公司历史,增强员工认同。

这样做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第一,增强员工对企业的理解和认识。第二,增强员工对企业历史的了解和对未来的把握,清晰自己的位置,明确未来努力的方 向。第三,在培训过程中对企业历史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和荣誉的介绍可以增强员工的自豪感,树立员工的主人翁精神,以自己能成为企业的一员为荣。

(二)统一员工思想,宣贯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本身包括了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它是公司员工长期积累并得到大家认可的价值观和行为体系。将公司的文化传 授给新员工,可以使他们对公司的各个方面都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从而树立“企业是员工与之共同生存和发展的平台,是制度共守、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大家 庭”的理念。当员工为之奉献的同时,自身素质也会得到提高,发自内心爱企业,快速融入企业。

(三)加强新员工职业道德教育,提升价值。

企业的职业道德主要体现在优质服务上,在强化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上下功夫。要求新员工用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使好的工作 态度成为一种工作习惯,使每位员工时刻牢记“用心工作是我们的职责,用心服务是我们的宗旨”的工作信念。培养新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强化新员工政治思想建设,树立远大理想。

理想是人的活的灵魂,是现实的而非空洞的。毛泽东同志说过:“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这种精神,要靠胸怀远大的理想,只有树立坚定的共 产主义信念,才能激发主人翁责任感。培育这种精神,就要强化新员工的政治思想建设,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客观规律,深入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 论教育,以及科学精神教育,从而牢固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从根本上提高新员工的共产主义觉悟。

公司简介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化的智能产品制造及互联网应用服务企业集团,整体在深交所上市(SZ.000100),旗下另拥有三家上市公司: TCL多媒体电子(01070 .HK)、TCL通讯科技(02618.HK)、通力电子(01249.HK)。

TCL创立于1981年,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TCL借中国改革开放的东风,秉承敬业奉献、锐意创新的企业精神,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成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中的佼佼者。

2014年TCL品牌价值达668.59亿元人民币,继续稳居中国百强品牌第六位,连续九年蝉联中国彩电业第一品牌。

近期,TCL将原有的“5+5”产业结构正式调整为新的“7+3+1”结构,即产品业务领域,服务业务领域以及创投及投资业务三大业务领域,“7+3+1”十一个业务板块。

产品业务领域方面,根据现有产业格局和新业务发展分为七个业务板块。其中TCL多媒体电子(1070.HK)、TCL通讯科技(2618.HK)、华星光 电、家电产业集团和通力电子(1249.HK)五家企业维持原有的结构,同时新组建商用系统业务群和部品及材料业务群。

服务业务领域组建了三大服务业务板块,即互联网应用及服务业务群、销售及物流服务业务群以及已成立的金融事业本部。

TCL集团希望新的“7+3+1”结构,能够加速推进“智能+互联网”转型战略和建立“产品+服务”新商业模式,更有效地建设和展示不同业务板块的价值,发挥产业协同效应。

公司组织构架

员工培训方案

员工培训方案

员工培训方案

员工培训方案

员工培训方案

员工培训方案

员工培训方案

猪场员工培训方案

超市员工培训方案

工程部员工培训方案

《员工培训方案.doc》
员工培训方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