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聆听教案

2020-03-03 21:43:1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高中音乐——学会聆听

执教者:陆小清

【教学目标】

1.本课在初中音乐学习的基础上展开,使学生能够初步明确音乐欣赏与鉴赏的区别。

2.引导学生聆听不同风格的音乐,通过比较,分析,使学生感受到各种音乐要素。强调音乐学习是有法可循的。

3.引导学生利用联觉的方式培养聆听的意识习惯。使学生充分理解感悟、聆听音乐要素是鉴赏音乐的基本方式,亲身尝试表现音乐要素是鉴赏音乐的必要方式,是一种换位思考的形式。为整个高中的音乐学习初步奠定基础。

【教学重难点】

1.各种要素的领悟。节奏是音乐的第一要素,也是本课需重点感悟分析的。

2.多声部节奏的创编与配合。 【教学方法】

比较法、讨论法、分析法、体验法、探究法 【教学内容】

1.欣赏《老虎磨牙》、《剪彩波尔卡》、《美妙的和声》等音乐。 2.用联觉的心理方式体会感悟节奏、节拍、速度、旋律、力度、音色、曲式、织体、和声、调式等音乐要素。 3.用创编的方式表现音乐要素。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会用联觉的方式感悟音乐形象。

1.听赏小提琴独奏曲《苗岭的早晨》。师:“你听到了什么?” 生:选择。

1)悦耳的鸟鸣 2) 汹涌的大海 3)壮阔的江河 4) 充满生机的早晨 5)秀丽的田园 6)欢快的歌舞

二、聆听与感悟

1.音乐鉴赏与音乐欣赏的区别——感悟、鉴别、表现音乐要素。 a.了解联觉理论,为弄清音乐鉴赏与欣赏的区别作铺垫。

由一种感觉引起其它感觉的心理现象叫“联觉”。

联觉是使音乐(声音的艺术)能够表现视觉、情绪、概念等非听觉性内容的原因,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2.对比式欣赏:仔细聆听管弦乐《天鹅》和打击乐《老虎磨牙》,辨出音乐的表现方式的不同。

归纳:作品一:以乐器的旋律变化来表现;旋律进行的方式:平行(稳定,平等),上行(上进,积极,激动),下行(凄凉伤感,消沉),综合说明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作品二:没有旋律,主要靠打击乐器的音色与节奏。 引导分析:片段1:引子——寂静的森林(鼓,双向筒)

片段2:老虎的吼声(鼓的轮奏,钹的磨动)

片段3 :老虎的步态(松弛地敲鼓,从鼓边到鼓中间)

片段4:音乐的变化(疾驰,追赶似的)

片段5:老虎的磨牙(刮鼓边)

3.音乐要素的复习与拓展。

音乐要素是指构成音乐的各种元素。具体指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色、和声、旋律、调式、织体、曲式。

节奏小测试:(1)叫名字打节奏 (了解基本节奏:密集紧凑型+宽疏型)

(2)多声部的节奏练习(了解和声,调式)

作品三:聆听合唱曲《美妙的回声》音乐师生共同探究音色,和声、力度,织体等要素。(了解音乐中声音的长短,强弱,对比,反衬,连续等各种组织形式)

三、聆听与表现

1.“如何用音乐表现火车?”(《剪彩波尔卡》欣赏) 师生共同探究速度、力度、节奏、音色等要素。

a.请学生分析火车运行的状态。汽笛吹响,火车启动了,火车由远到近再到远的情景。

b.全体学生在教师指挥下模拟火车运行的声响。

c.请学生从创作者的角度总结如何创作有关火车的音乐。请学生选择恰当的速度、力度,体会创作的过程。 d.给生活小品配乐:

(经过亲身体验使学生明确了解音乐要素的必要性。)

四、总结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是耳朵的美餐。

用心聆听音乐,用“心”聆听音乐!音乐会回馈你无尽的享受! 教学反思:本课旨在通过音乐欣赏,去培养和发展学生音乐感受力和音乐表现力,通过对比欣赏,创编,表现等音乐活动,深入显出的让学生掌握节奏,旋律等音乐要素。在听音乐过程中,学生能安静聆听,踊跃表达个人意见,创编和表现过

程,个别同学有点腼腆。快的班接受较好,慢点的班要相应减少内容。

学会聆听

学会聆听

7课 学会聆听 教案 M

音乐试讲教案《学会聆听》

学会聆听作文

高中音乐鉴赏《学会聆听》教案

聆听演讲、学会感恩

学会聆听教学设计

学会聆听作文800字

高一音乐与人生学会聆听教案

《学会聆听教案.doc》
学会聆听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