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之星

2020-03-03 19:44:3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创业之星”征文比赛——游永兵

从职校走出的“星”

游永兵

创业是一种劳动方式,是一种无中生有的财富现象,是一种需要创业者组织,运用服务、技术、器物作业的思考,推理,判断的行为。

创业必须要贡献时间和付出努力,承担相应的物质的,精神的和社会的风险,并获得财富的回报,个人的满足和独立自主。

而现今社会创业主要是在校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群体组成,近年来大学生创业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因为大学生属于高级知识人群,并且经过多年的教育以及背负着社会的种种期望。从职高毕业的中职生似乎注定天生就是蓝领,但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当然我们职中生也不乏创业的典型,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职中的“创业之星”。创业之星

(一)——— “红袖”

“20012年我职中毕业了。我不愿做一个平平凡凡的打工仔,最后决定自主创业,把所有精力都放在网店上,网上服装市场毛利高,但竞争环境也相当激烈。要想在上万个服装买家中脱颖而出,不是简单的事情,不过那只是卖多卖少的问题。如果想做大、做好,倒是要动脑筋看怎么把买家都吸引过来。”

———摘自红袖的博客

为了成功创业,将网店做大、做好,她提出了许多新点子,组后总结了几条创业秘诀。

“创业秘诀1:不要走纯商业路线”

在商言商恐怕在网上并不行通。特别是在网上竞相相当激烈的时候,加入一些文人的气息,可以帮助留住顾客。卖家红袖碰巧认识到这点。

红袖在校时就是文艺小青年,喜欢写文章,她把自己的网店设了一个公告栏不但有一些买家的关键信息发布,还专门设立了一个留言板,谁有什么事情都可以在上面留言。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在上面得到回复,也可以作为服装朋友相互沟通的平台。一些顾客不仅来买服装。还喜欢看文章,结果50%光顾的人成了回头客。他们觉得在她店里购物是一种享受,价格个已经不太在意。

“创业秘诀2:客户服务积累人缘”

国内大部分人还不习惯看不到实物就在网上直接付钱购买,不过,红袖姐说,售后服务做得好,一样可以改变用户的购买习惯。

曾经有一个买家买了两个小挎包,结果发现其中一个拉链上有些瑕疵,马上就帮她更换了,最后这个卖家把她办公室里所有其他的买家都介绍到网店里买东西。不仅这样,她还会寻问对方喜欢什么颜色,三围尺寸,或者生日,这样可以主动把一些合适的商品推给买家,生日时还可以送小礼物,这些都会令其积累相当好的顾客缘。

“创业秘诀3:先做二手商品卖”

创业最重要的当然少不了资金,所以刚开始开店的卖家不要先急着找资源,做服装生意要压货,占用资金量木,一面压错宝。

“创业秘诀4:巧用QQ、MSN等沟通手段”

使用这些聊天工具可以很好的接近与顾客的距离,也可以方便的处理一些繁琐的事情。因为每天都有很多买家都会发Email来诉说他们希望了解的消息,要回复这些邮件要耗费不少时间如果怕买家在线上抓住你说个没完,也可以学会一些购通的技巧。

通过红袖姐姐的这些创业经历以及创业秘诀不难看出网上开店创业也是很不容易的,创业并不是只靠努力,靠拼搏,它还需要智慧!还需要换个角度去思考,去创造!所谓出奇制胜大概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才成就了她百万的身家以及登上了名大高校的“电子商务教程”的讲堂。

创业星

(二)-----“擦鞋匠””

这是一个职中生成功创业以后在采访时说的的一段话,因为一个偶遇的阿婆的阿婆,让他长生了创业的想法。

心里有了开店的想法后,他每天有空就上街观察擦鞋人怎么工作,客源是怎样的人群,擦鞋者集中的地段,哪些客人是擦鞋匠没有想到或是不敢发掘的,他把这些都记在小本子上,作为创业的最初积累。擦鞋在很多人眼里是不起眼的工作,他的父母当时一听她的想法就坚决不同意,好好的读了几年书出来,怎么会想到这个?面子上也挂不住。不过,他觉得自己的想法没错,高档鞋的清洗和保养在当时是个空白,现在人们生活好了,很多人买的鞋都不便宜,他们不愿意交给不懂行的人来。这是个多大的市场呀?为什么我不能从这里挖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呢?

2001年3月17日,他把手机买了,制备了一套擦鞋工具。站在事先选好的路边响亮的吆喝起来:“擦鞋,十元一次!”当时,看热闹得人以为耳朵出了错,街边擦鞋行情是一元。只见有人降,不见有人加。每当有人问价,他就极为清晰地重复一遍,而且申明不擦价格便宜的鞋。

“一位50多岁的老人成了我的第一位客人,我要擦的是他脚上那双800多元的老人头。说实话,我当时挺紧张的,但我没有再提钱的事,戴上棉手套,排出一排软硬不同的鞋刷,开始干活。”他回忆道。

半小时后他终于擦完了,那位先生拿过鞋仔细打量了一番,然后摸出10元钱递给他说:“小伙子,你的劳动值得我花10元钱。“直到今天,他一直珍藏着着0元钱。他说,这给他带来无比的信心和勇气。

第一天练摊下来,他就赚了185元,他喜了。6年来,这给数字不断上升。他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买了房,买了车,开了连锁店。现在他朝着第三个人生的五年计划奔跑:扩大星级连锁店的规模。他越干越有信心,分身使劲。

他说,专业对口固然是重要的,不过如果善于动脑筋,即使没赶上对口的工作,也一样可以活学、活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比如说他干的擦鞋和他原来说学的市场营销看上去一点也不搭界,但是在开店的过程中,他照样用到原来的在学校的营销策略。比如说,选择在哪个地段开店,前期市场调查,还有顾客心理学知识以及在校的实践经验。

其实大学生有点像学校出产的产品,走向社会肯定有个适应过程,我们中职生就比普通大学生先接触社会,更有经验,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有些企业更愿意招收职专生而非大学生。文凭固然重要,有能力才是王道!

不经历风雨,又怎么见彩虹呢?人世间,有多少挫折和磨难,只要你敢去闯,或许你收获的就是成功的经验。作为一名中职生,我们并不比大学生差,有想法,有动力,加油吧!同学们,朝这些创业之星进发,闯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一片蓝天!(指导老师:钟华)

创业之星

创业之星

创业之星

创业之星

创业之星

创业之星

创业之星

创业之星

创业之星

创业之星

《创业之星.doc》
创业之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