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七师电视台记者采访技术操作规范

2020-03-03 06:26:0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农七师电视台记者采访技术操作规范(草稿)

为实现“新闻立台、质量强台”的目标,切实提高农七师电视台记者素质和电视新闻质量,规范记者采访行为,特制定《农七师电视台记者采访技术操作规范》。

一、电视新闻摄像规范

(一)、构图优美,讲究构图比例。特别注意突出新闻主体在画面中的位臵,上下左右的空白处要留准确;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五种景别的构图比例要准确掌握并加以严格区分;画面干净、完整,切忌背景杂乱;拍摄人物近景时,选择拍摄对象最上镜的拍摄角度和最佳姿势表情;恰当地运用前景和背景进行构图;鼓励尝试用一些特殊的构图方式,使镜头更有视觉冲击力。

(二)、画面稳定,不能抖动。记者外出采访必须携带三脚架,特殊情况下不能使用三脚架时,必须能稳定的进行拍摄或者是寻找一个稳定的支点。

(三)、拍摄画面丰富。景别要齐全,各种景别拍摄长度适宜;一条消息中每一个场景拍摄,画面都要成组;每条一分钟的消息,画面素材不得少于三种;新闻的主人公必须有近景,要突出;要注意正确把握领导和其他人员的景别,只拍摄同级领导和主持人或发言人的单个近景,拍摄领导要求在第三粒扣子以上,其他人员分组拍摄;善于抓拍细节,捕捉人物内心感情的变化;善于拍摄特写镜头(如焊花、水流、转动的机器等运动的物体),强化视觉冲击力。

(四)、恰当运用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在新闻拍摄中多用固定镜头,少用推、拉、摇、移等运动镜头(大型会议除外);运动镜头要有起幅和落幅,运动时要流畅,不能有顿挫感。摇镜头角度控制在120度左右;起幅和落幅要稳定、构图好,并可以做为固定镜头单独使用,长度不得少于五秒;善于用固定镜头拍摄运动中的物体,让画面有动感,体现电视的特点。

(五)、恰当运用光线。记者外出采访必须携带新闻灯,特别是在室内采访;记者在室内拍摄时必须充分运用室内光线,如遇光线不足,即可拉开窗帘,打开室内所有光源,若光线还不足,就打开新闻灯;室内忌用逆光拍摄,需进行补光;要正确使用摄像机手动测光装臵,使同一场景下拍摄的人物、景物光线及明暗度均匀一致,不能曝光过度,也不能曝光不足;正确使用白平衡,严禁画面偏色;拍摄景物时,少用顺光,多用侧逆光,适当运用逆光;采访人物时,尽量避免使用顶光。

(六)、选择正确、丰富的拍摄角度。拍摄人物时,多选用水平拍摄角度,尽可能少用俯拍、仰拍,注意规避人物的生理缺陷;拍摄领导近景时多选用正面或稍侧一点的镜头,不能俯拍;每一个场景都要选择最佳的角度进行拍摄;鼓励尝试恰当运用特殊的角度拍摄。

二、电视新闻同期声采访规范

(一)、同期声采访必须使用三脚架。

(二)、不能顶光进行采访拍摄,脸部光线要均匀充足。要恰当的规避墨镜、帽子对脸部光线的影响。随时提醒被采访者仪表和衣着要得体。

(三)必须使用专业话筒或单位指定的话筒进行采访,必须使用台标,话筒要入画。

(四)、人物构图一般在第三粒扣子以上。人物占画面的三分之二。

(五)、被采访对象不能直视摄像机,摄像机与人物成45度角,要面向采访记者。

(六)、被采访人物不能念稿背稿,语言要流畅,表达内容要符合被采访人物的身份。

(七)、同期声录音要清晰,不能有嘈杂的背景声。录音时,同期声用一声道,关闭二声道。拍摄时用二声道,背景声在二声道。录音时,音频指示不能超标。环境噪音大时,话筒应调整到最佳距离。必要时应顺风采访。

(八)、严禁把话筒放在摄像机上采访同期声,特殊情况下,可用随机话筒采访。

(九)、采访时要注意选择背景,背景要干净,不能杂乱无章,最好能选择体现新闻主题的做背景。

(十)、同期声采访要本着印证、感受的目的,有针对性地去挖掘、深化主题,增强针对性。被采访者的感受不能浮在表面。不能说空话、大话、套话、假话。

(十一)、记者善于策划启发。拍摄时。保留记者提问。

三、电视新闻记者出镜技术规范

(一)、鼓励记者出镜和现场报道。通过记者出镜、观察、表述和采访,对新闻事件做完整报道的,可适当加2至5分。

(二)、记者不能为了出镜而出镜,可在重大事件、突发事件、重要会议、新闻调查、成就报道等以及现场感较强的新闻事件报道中恰当的选择出镜。

(三)、记者出镜要仪表端庄、大方,表情自然,语言标准、精练、流畅。

(四)、记者出镜须面对镜头,表述内容要口语化,突出主题,不能背稿、念稿。

(五)、记者出镜要选择恰当的新闻由头,恰当地运用道具或现场强化主题。

四、电视新闻文稿规范

(一)、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要把真实作为新闻的生命,坚持深入调查研究,报道做到真实、准确、全面、客观。认真核实新闻信息来源,确保新闻要素及情节准确。人名、职务、地名、数据要准确无误;报道新闻不夸大不缩小不歪曲事实,不摆布采访报道对象,禁止虚构或制造新闻。

(二)、主题明确突出。首先要确定主题,明确你要告诉观众的重点;其次要提炼主题,电视新闻采访的事实要能够充分说明主题,提高新闻可信度;把握好主题的新闻性、准确性、典型性和深刻性。

(三)、电视新闻文稿结构清晰。恰当的选择新闻要素,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后果和影响;恰当的使用新闻背景;新闻报道要完整;写好

新闻导语,语言要精炼,把握好关注度和重要性,导语必须能够体现主题 ;选好新闻由头,特别在成就类、调查类等报道中必须要有新闻由头,严禁工作总结式的报道方式;要让当事人说话,让事实说话;做好结语。

(四)、标题醒目准确。题文一致,标题揭示的事实与新闻完全一致;一语破的,抓住新闻中最重要、最有特点的最本质事实;简洁明快,对标题内容不仅只保留核心部分和事情发展的结果,还要通过通过锤炼字句,适当运用简称,以达到简洁明快;电视新闻标题一般不超过十四个字;旗臶鲜明,标题要有明确的是非,鲜明的爱憎;生动活泼,标题要有表现力,要给人以启迪,做到言语尽而意无穷;标题要生动形象,就要选用恰当的修辞手法。

(五)、要按照新闻故事化、故事情节化、情节细节化、细节人物化、人物个性化的要求,不断探索新闻采写的方式。

(六)、用词要准确,少用形容词和描述性语言,少用关联词和报纸语言,少用长句,少用单音节词,慎用简称。

(七)、要善于从看似简短的会议中挖掘出新闻的亮点,一事一报;讲故事时要重视过程,恰当设计悬念,层层递进。

(八)、文稿一定要精练。长消息四分钟以内,短消息一分钟三十秒以内。

(九)、文稿和同期声采访内容不能重复。

(十)、文字稿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注意纠正错别字。

(十一)、确保新闻的时效性。上午采访的新闻,下午下班前交稿。下午采访的新闻,第二天上班交稿。

五、加强策划工作

记者每周拿出自己的选题计划并交主任审查;记者到新闻现场后不要盲目采访拍摄,首先要迅速做出策划;善于在策划中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对于拿不准的策划方案迅速上报。

凡是没有做到上述技术规范的,根据情况分别给予打回重新采访或不计分、或不予采用、或倒扣2-5分的处罚。

记者在认真执行上述采访操作规范,严格遵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基础上,还必须做到以下行为规范:

(一)、敬业奉献、守时守约。提前十分钟赶到采访现场。因记者迟到耽误采访的,除采取必要的弥补措施外,新闻倒扣分。新闻事件还没有结束,记者不能擅自离开现场。

(二)、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不做虚假新闻,不做有偿新闻。

(三)、记者采访时衣着大方得体,男记者不留长发,女记者不穿高跟鞋、不穿裙子等暴露过多的衣服。

(四)、记者跟随领导下基层调研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外出采访中维护好新闻工作者的形象。

(五)、爱护设备,认真执行电视台《设备管理办法》。

(六)、严格执行选题申报制度,未经过批准的不能擅自采访。

农七师电视台

2011年6月

电视台记者新闻采访暂行规定

内蒙电视台记者来我校采访

电视台记者辞职报告

电视台记者工作总结

记者采访稿

记者采访词

记者采访心得体会

人民法院接待媒体记者采访规范用语

口腔技术操作规范

电视台采访提问

《农七师电视台记者采访技术操作规范.doc》
农七师电视台记者采访技术操作规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