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感想

2020-03-02 06:53:2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作为一名新员工,一名专职教师,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当学校号召全员招生、全校招生时,我就萌生了亲自回老家保定满城招生的想法:将老家的孩子们带到外事学院来上学,尤其是将那些想上大学而苦于没有门路的孩子敞开另外一条通向大学的门。

学校7月26日正式放假,我准备了厚厚的一摞招生简章,收拾了收拾日常用品和衣物,第二天就带着孩子回老家保定满城县了,这样可以让家人帮忙带孩子,而我就开始了一生难忘的苦与甜并存的招生经历。

招生第一阶段,7月27-8月1日,跟所有认识的人打第一遍电话,让这些认识的人帮忙联系、搜集学生信息,并进行初步的宣传,主要目的是让他们知道有石家庄外事职业学院这样的一个学校。期间,我走访了满城县的十几个初高中学校,通过在其中任教的同学的帮忙,基本上把宣传资料发到了大部分的初

三、高三班主任的手中,并互留了联系方式。在这个阶段的工作中,整个人充满了干劲与动力,因为和很多初三高三班主任接触后,多数班主任给我的感觉是:我今年的招生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并且能够成功。

招生第二阶段,8月2日-8月10日,跟所有认识的人打第二遍电话,把有意向的人做还记录。这个时候绝大部分的人没有学生介绍给我,那些初

三、高三的老师们的话也开始含糊起来。后来我才了解到,现在的学生特别少,满城县一中的高三毕业生共2000人;十几个村组成的镇上的初中毕业生才七八十人。县里早就给各乡镇的初中类学校下命令不能生源外流,保证县里几所高中和职教中心的生源。对于在县里教学的老师的孩子去市里的,是要受处罚的。这个时候我看到了招生的艰难。

招生第三阶段(8月11日-8月20日),这个阶段是专科填报志愿的时间。在这个期间,我也找到了一些招生的方法和技巧,我采取了对目标学生家访的方法,一对一的与学生和家长交流。一般的家长得知我是本地的人又是外事学院的老师还是比较热情的,很耐心的听完我对学校的介绍,说考虑考虑回头跟我联系。虽然最终没和我联系,但是我很具体和客观的向他们介绍了外事学院的情况,即使他们没有报名,对我们学校也是一次很好的宣传。这个时候我感觉招生的工作并不像我最开始想象的那样简单了,因为能填报我校的报名表的学生太少,报名的学生都是同学为帮我忙而让学生报的。

至此,整个招生工作算是落下了帷幕,回顾这近一个月的招生经历,那心情好比是大海里面的波浪,一起一落的。

下面是我招生工作的切身感受。

一、招生工作很苦很累

招生工作首先是累心,其次是累身体。这个累心往往是付出很大而收获很小而产生的失望和郁闷。譬如,有几次好几个家长和学生来咨询我校的情况,当面也讲得挺好,甚至报名费都交了,但是快到报到的时候他说不去了,这个时候的失望是没法形容的。再有打电话联系学生,通常对一个学生电话做工作都会做半个小时,你说的人家也在听,但最终他还是没选择我校。

二、招生工作艰难

这个原因比较多。第一个原因,我是在保定招生,在石家庄市我校还算小有名气,但是在保定市市今年是第一次去,而很多学校基本上是年年去。我校在石家庄,虽说是省会,但是很多家长往往不愿意孩子去很远的地方。第二个原因是,学生少,整个满城县中学才2000名毕业生,而十几个村组成的镇中学才七八十名毕业生,这些初中毕业生还满足不了本县高中和职教中心的需要。原因三,经济条件,参考其他学校的收费标准,我校的收费差不多是本地和保定那些地方的2倍了。

三、学校办学不容易

只有经历的招生,我才实实在在感觉到我校的办学的不容易,以及咱们学校能在这样的招生环境下一直坚持的良好的招生风气——诚信是招生多么的难能可贵。由于我校是民办学校,所有开支都要由学校承担,学校除了学费的经济来源外,几乎没有其他的收入。所以生源就是我校生死存亡的关键所在。在没有下去招生之前,我只知道老师就是上课,学校就该给我发工资,而从来不会去理会学校发给我们的工资从哪来。所以我坚决响应学校的全员招生工作,积极的投入到招生工作中去。我有一篇工作日志是这样写的:做为一名员工,要有集体荣誉感和责任,要有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没有学生就没有学校,没有学校将意味着我们集体的失败和各自的失业,所以做好招生工作势在必得。

招生感想

招生感想

招生感想

招生社会实践感想

一年级招生感想

招生回忆之感想

招生志愿者活动感想

关于自主招生的感想

亨通西点学校招生学员学后感想

招生发言稿

《招生感想.doc》
招生感想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