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撰写和谐校园新闻稿

2020-03-02 16:31:3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如何撰写和谐校园新闻稿

2009年11月18日 星期三 22:45 “沿着校园熟悉的小路,清晨来到树下读书,初升的太阳照在脸上,也照着身旁这棵小树……”当我们的耳畔响起这熟悉的歌声时,我们都会沉浸在一种美好的、和谐的校园氛围中。是呀,一个环境优美、文化浓厚、师生和睦的校园对于我们的成长会起到多么大的作用啊!和谐是一首歌,听,那亲切的问候声,那朗朗的读书声……和谐是一幅画,看,老师带着我们漫步校园,哥哥扶起不慎摔倒的妹妹……和谐是一首诗,诗里写满了每一份友情、每一丝快乐、每一片希望……

古往今来,和谐思想绵延不断。孔子的“礼之用,和为贵”;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康有为的“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和谐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也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点。实现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愿望,构建和谐校园也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如果把和谐的校园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优美的校园环境就是这棵大树的根本,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是它的枝叶,丰富的校园文化就是它的精髓。和谐,如春天,阳光灿烂,和风阵阵;和谐,如夏天,充满生机,热气腾腾;和谐,如秋天,丹桂飘香,硕果累累;和谐,如冬天,意境悠远,静谧祥和。

目前,教育部向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下发通知,要求在2007年3月至2008年3月期间,开展全国中小学创建和谐校园系列宣传活动。同学们,听到这个消息,是不是觉得我们有一种责任,有一种义务,为创建和谐校园贡献我们自己的力量呢?为了积极投身于和谐校园的创建中,为了宣传创建和谐校园中涌现的动人事迹,让我们拿起笔来,关注校园,留心观察,用心体会,以新闻报道的形式记录下来,号召更多的人们关注并加入到和谐校园的创建工作中来,让我们的校园永远拥有和谐的四季!

一、把握新闻报道的特点

1.要吸引读者的眼球。新闻报道的题目非常重要,要突出报道最重要的内容,让读者从题目就可以了解到报道的主要内容,因此,题目要提炼新闻事件的“精华”,把最吸引读者的地方表现出来,同时语言要简洁。有时为了吸引读者的注意,标题往往写得富有诗意、富有韵味、富有强烈的感染力,但对报道的主要内容体现得还不够,这就需要在标题下面再加上一条副标题,交代所报道的主要内容。如:例文2的主标题是“让爱洒满校园”,提炼并升华了该篇新闻报道的主旨,副标题是“全校师生献爱心捐助患病学生”,则点明了报道的主要内容,让读者一目了然。

2.要交代事情的结果。新闻报道的开头要交代事情的结果,把事件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开头简明扼要地概括出来,这样,让读者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能了解所报道事情的情况,捕捉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产生进一步了解事情经过的兴趣。如:例文1《古朴宜人的精神家园》的开头:“从刚刚结束的赣榆县„十佳校园‟评选活动中传来捷报——实验小学荣登小学部榜首。”作者在文章的开头便交代了事情的结果,让读者大致了解了报道的主要内容,从而进一步关注事情的过程,产生了强烈的阅读期待。

3.要写清事情的经过。新闻报道的主体部分要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故事”讲下来。一般说来,新闻报道要交代清楚六个“何”:何人,新闻的主要人物是谁;何事,发生了什么事情;何地,事情发生在什么地方;何时,事情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何故,事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事情的进展是怎样的,结果是怎样的。如:例文4《不能让一个同学落下》,新闻的主要人物是班级的同学们,事情是徐乐同学放学时下楼梯不小心摔了一跤,造成了小腿骨折并住院治疗,同学们为了不让徐乐落下功课,成立了一个辅导小组,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徐乐同学变成了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班级也获得了那张鲜红的奖状。整个报道清楚地交代了六个“何”,让读者全面了解了事情的情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要富有鲜明的个性。新闻报道的语言要简洁凝练,内容要真实可信,叙述要流畅自然。新闻报道实际上还是一种很富有个性化的行为,表达要富有鲜明的个性。不管采用什么样的形式去写,都要以最快、最简洁、最能满足读者需要的方式去完成,这是新闻报道的“真理”。如:例文3《师生共奏和谐曲,校园处处见真情》,小作者撷取了班级生活中的两个片断诠释了报道的主题,把师爱生、生爱师的动人画面展示在读者的眼前,该篇报道无论是从行文的结构上还是语言的表达上都具有鲜明的个性。

二、捕捉和谐校园的典型

1.环境的和谐。当我们走进校园时所看到的一切,到处是俯拾不完的美丽。“借山光以悦人性,假湖水以静心情”,在绿草如茵、鸟语花香、亭榭交错、山水相映的校园环境里,我们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放飞美的心灵,美丽的自然环境构成了一道独特的和谐校园风景线。我们可以从学校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方面进行报道,把读者带到那美丽、和谐的校园中去。

校园环境不仅包括自然环境,还包括我们创造的人文环境。一张张学习标兵的照片,一幅幅精美的书画作品,一排排内容丰富的画廊,一块块精心设计的板报,一句句富有人性化的提示语,一条条催人奋进的校训……尤其当校园环境浸透着我们的汗水,凝聚着我们的智慧时,就更能激发起我们的自豪感和对校园的热爱之情。我们还可以从校园人文环境的建设方面进行报道,让读者感受到和谐校园散发出的那种浓浓的人文情怀。

2.关系的和谐。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师给了我们心灵的启迪,给了我们知识的甘霖,我们要全身心地去感受、珍惜老师的付出,尊重老师的劳动。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包括师生关系,还包括同学关系。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保持良好的心态,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换另一颗真诚的心。我们可以捕捉校园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那感人的事迹作为报道的内容。

3.文化的和谐。一个和谐的校园,还有那千姿百态、意蕴丰赡的校园文化。热爱运动的同学能在“体育节”上一展矫健的身姿,喜欢书画的同学能在“文化节”中尽情挥毫泼墨,擅长表演的同学能在“艺术节”里赢得阵阵掌声,所有的同学都能在“读书节”中品尝阅读的快乐……和谐的校园文化是一种巨大的无声的力量,它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灵深处并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可以从这个独特的视角进行报道,来展示我们校园的和谐。

三、注重表现和谐的细节

无论我们从上述的哪个方面入手,都要注重细节。并不是说要进行新闻报道,就一定要报道那些惊天动地的事情,报道那些催人泪下的事情。我们要善于发现细节,从小事谈起,以小见大;注重细节,从细节入手,于细微处见真谛。细节,就是身体不适时,一句暖人的问候;细节,就是同学之间的真诚相处和无私帮助;细节,就是低年级同学犯了错误后老师的宽容;细节,就是我们鞋带散了后,老师伸出的双手;细节,就是我们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老师那鼓励的目光……而这些平平凡凡的小事正是和谐的真正含义,报道出来才更加真实可信,更加感人至深。

例文1

古朴宜人的精神家园

——赣榆县实验小学荣获“十佳校园”称号

从刚刚结束的赣榆县“十佳校园”评选活动中传来捷报——实验小学荣登小学部榜首。

走进坐落在县城文化路与华中路交界处的赣榆县实验小学,夕阳斜照,晚霞为校园抹上了一层金色。幽静的校园中,宏伟典雅的教学楼与校门遥遥相对,上书“赣榆县实验小学”七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教学楼前的操场上一根旗杆刺向青天,一面鲜红的国旗正迎风招展。偌大的操场,两块草地点缀其间,微风轻拂,小草碧绿。西边的花园与操场遥相呼应,夕阳中红枫林立,百花争艳,几座造型各异的小亭散落其间。园中数条鹅卵石铺成的小径纵横交错,漫步其中,步移景异。小径上方是方木架起的长廊,上面攀爬着茂密的紫藤,花色淡而不白,花香沁人心脾。流连园中,古朴典雅,绿竹掩映间一张张石桌若隐若现,几名学生或坐或卧,学习谈心,下棋弹琴,清风习习,恍若仙境,充满着诗情画意。

实验小学以前的校园并非如此,寒假期间学校领导对校容校貌进行了专项整治,对校园环境进行了综合的绿化美化,并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和检查措施,使校园环境呈现出浓郁和谐的人文气息,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正如参与校园环境评比的一位领导说的:“此次评比,不少学校进行了校园环境改造,使校园绿化面积大幅度提高。然而,实验小学却以古朴优雅的环境,让我们一致认为这儿才是学生学习成长的理想家园。 (李淑慧)

老师的赞叹:新闻与散文的有机结合、报道与描写的合二为一是本文最大的特点。小作者独具匠心地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准确简练地写出了事件的结果和领导的评述,首尾呼应,结构紧凑。中间一段小作者以白描的手法简述了评比过程的见闻,语言凝练而又不失文采,使报道与描写浑然一体。新闻报道写作的框架内大胆地进行白描式的尝试,足见小作者驾驭文字的能力。 例文2 让爱洒满校园

——全校师生献爱心捐助患病学生

2007年4月8日的清晨,赣榆县实验小学的操场上,一周一次的升旗仪式正在庄严地举行。李校长站在国旗下郑重地展开一面锦旗,“真情永驻校园,爱心挽住生命”十二个烫金大字在晨曦中熠熠闪光。全校师生掌声雷动,忘情欢呼!

这是怎么回事呢?还得从另一次升旗仪式说起。2007年3月5日星期一,同样的场地,李校长神情凝重地说:“各位老师、同学们,我校三(4)班的黄严严同学不幸患了急性白血病,巨额的医疗费不仅花光了她家全部的积蓄,还欠下了大笔的债务,现在死神正一步步地向她逼近,她躺在病床上,急需手术……”泪光中,师生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黄严严那期盼的眼神。

一元、五元、十元、一百元……无需多言,片片真情,颗颗爱心雪片般飞进了捐款箱里,爱心与时间赛跑,真情与病魔拼争。在全校师生的感召下,社会上的人们也很快地加入到了这次爱心行动中来,短短的两周时间就凑齐了手术所需费用。手术顺利进行,全校师生携手留住了一条可爱的生命……

于是就有了开头的一幕,校园内花儿绽开了笑脸,小草牵手做起了游戏,杨柳随风跳起了舞蹈,空中飘荡着一首和谐、优美的爱的旋律……赣榆县实验小学正张开她那博大的胸怀迎接自己的孩子重返校园。 老师的赞叹:“一面锦旗,十二个烫金大字”,小作者以一个特写的镜头叩动了人们的心弦。故事以一个师生献爱心捐款的画面切入,情感在小作者洗练、简洁的语言中跌宕起伏。全文以情为主线,串联起四个爱心场景,构思巧妙,结构严谨,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例文3

师生共奏和谐曲, 校园处处见真情

“三八妇女节”这天早上,赣榆县实验小学六(2)班班主任高老师像往常一样走进教室,准备上课。这时,全班同学都站了起来,向高老师立正敬礼,班长手捧鲜花走上前去:“老师,是您教给我们知识,是您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在此,我代表全班同学向您献花!”高老师闻言,热泪盈眶,她激动万分地说:“谢谢同学们,谢谢同学们!”幸福的泪水在高老师的脸上静静地流淌,“同学们,我为有你们这样的学生而感到骄傲!” 关爱新生,传播爱心

去年九月,六(2)班里转来一位叫仲飞的同学,他自小父母离异,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父母的离异给他内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从此,这位同学自暴自弃,整天无精打采,浑身脏兮兮的。同学们见他都躲得远远的,不愿和他交往。高老师觉察到这一切后,先后多次找仲飞谈话,苦口婆心地教育他,并把他领回家里吃饭,同自己家的孩子玩耍,让他体会到了家的温暖,还用自己的钱为他买新衣服,为他理发,教他剪指甲……同学们目睹了老师所做的这一切,也开始主动亲近仲飞并向他伸出友谊的手。仲飞被这份真情所感动,在学习上变得很用功,逐渐养成了爱学习、讲卫生的好习惯,而且还学会了关心集体、帮助别人,很快地融入到六(2)班这个大家庭里来。爱心就这样在班级悄悄地传递着。如今,互帮互助、团结合作在这个集体里已蔚然成风。 关爱老师 重新登攀

由于长期劳累,高老师患了严重的鼻炎。同学们得知后焦急万分,私下里都在寻找治疗的好方法,纷纷献计献策,有提供药方的,有送药的,忙得不亦乐乎。也许是同学们的诚意感动了上苍,高老师的病渐渐好了,师生又携手开始了新的登攀。同学们都说在这样一个大家庭里学习、生活,真是太轻松、太快乐了。

愿这种互帮互助、传播爱心、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和谐之风永驻校园,吹向社会,充满世界。 (孙诏楷)

老师的赞叹:小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切入,选取了“三八”节早上在课堂上学生为高老师献花这一感人的场面,情景交融,令人感动。这是为什么呢?小作者紧接着以细腻的笔触撷取了班级生活中的两个片断诠释了由来,并在文末表达了互帮互助、爱心永驻的期盼。娓娓道来,语言简洁干练,情感真挚感人,有着较强的感染力。 例文4

不能让一个同学落下

每当看到班级黑板上方那张“期末综合评估第一”的奖状,六(2)班同学们就会不约而同地想起往事,想起徐乐的转变,想起他们团结协作的一幕幕。

“丁零……”放学的铃声一响,同学们急急忙忙整理好书包,箭一般地冲出教室。正当同学们下楼梯的时候,突然身后传来“啊”的一声,原来是徐乐同学在下楼梯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跤,他疼得哇哇直叫,泪水直流。同学们立即背着他向医院跑去。来到了医院,经医生检查,徐乐是小腿骨折。由于伤势不轻,他的家长给他办了住院手续。徐乐不能到校上课了。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有的说:“他的功课落下怎么办?”有的说:“班级的成绩还能不能在全年级名列前茅?”……同学们甭提有多着急了。这时,一个同学建议成立一个辅导小组,定期辅导徐乐的学习,大家一致赞成。

第二天,辅导小组成立了,大家有的辅导语文,有的辅导数学,有的辅导英语……病房变成了课堂,一个个同学也都变成了小老师。徐乐的父母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徐乐呢,别提有多激动了,好像病痛也减轻了不少。医生、护士也被他们感动了,直夸他们是好孩子。

经过医生、护士的精心治疗护理,徐乐出院了。昔日的调皮大王从此不仅乐于助人,而且学习也更加刻苦主动了,成绩提高很快,一下变成了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凭着同学间的团结合作,他们终于获得了那张鲜红的奖状。

今天,当和煦的春风吹醒万物,金色的阳光洒遍大地的时候,实小的校园更是鲜花烂漫、万紫千红。那悬挂在主楼前的“构建和谐校园,培养一代新人”的巨幅标语,是那么鲜艳夺目、动人心弦。 (熊 风)

老师的赞叹:鲜红的奖状里蕴含着一段艰辛的拼搏过程,引出一段团结互助、合作进取的故事。小作者以倒叙的形式引起了读者阅读的兴趣,符合新闻报道的要求。故事的展开语言朴实简练、结构严谨,于朴实中彰显了合作互助之风。文章结尾处定格在校园主楼前的“构建和谐校园,培养一代新人”的巨幅标语上,升华了主题,耐人寻味。

1.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手带来力量,给蒙昧的双眼带来清明,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微的人们带来自信。”校园是我们一个温暖、和谐的家,请以“真爱无言,花开无语”为题写一篇关于校园环境的新闻报道。

写作提示:正如题目所表达的那样,“真爱无言,花开无语”,校园环境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基础,是对我们进行教育的隐形资源。我们可以参照“讲一讲”的内容,围绕校园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校园文化”等角度进行报道,凸现和谐的主题。

2.是我们朝夕相处的伙伴,同学之间用真情与关爱营造了一种和谐的氛围。在同学遇到困难时,在同学遇到挫折时,在同学需要帮助时,大家都能伸出援助之手,给孤独的心灵以温暖的慰藉,给平凡的日子以真切的感动……请以“同窗情”为话题,对校园里表现同学之间和谐的故事进行报道。

写作提示:例文4《不能让一个同学落下》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报道了同学之间互助的动人事迹。我们要学会留意身边的人和事,看看我们校园里发生了哪些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的典型事情,如同学之间相互激励、互相学习、平等互助、共同进步的事情,选择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写出来。

3.把老师比作学生的第一盏灯,每一位学生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的教育。当我们在学习上遭到失败时,老师总是用慈祥的目光送来温暖;当我们在生活上取得进步时,老师总是和我们一起幸福地分享。有了老师,我们的生活便有了色彩;有了老师,我们的人生便变得更加精彩。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创建和谐校园的灵魂,请以“师生情”为话题,对校园里表现师生之间和谐的事情进行报道。

写作提示:这个话题已经给了我们很好的提示,我们可以选取师生交往中令人感动的事情进行报道。在观察生活时,我们要关注表现师生之间和谐的细节,以小见大,以情动人。

4.里,我们伸出一双爱的手,让患病的同学恢复健康,让辍学的同伴重返校园,让忧郁的女生露出笑脸,让脆弱的男生变得坚强,让贪玩的同学爱书如命……请以“爱,将梦延续”为题写一篇反映和谐校园里用爱心催人奋进的新闻报道。

写作提示:该话题已经给了我们很好的提示,让我们对报道的事情有了感性的认识,拓宽了我们选材的视野。我们再以习作2《让爱洒满校园》为例,确定自己报道的内容,表达“爱,将梦延续”这个主题,用我们的爱心,让需要帮助的同学实现自己的梦想。

大学校园——活动类新闻稿 2010-03-09 07:20

瑟瑟寒冬日

——艺术设计学院为贫困生发放棉衣

突如其来的寒潮侵袭了整个校园,将原本不够温暖的冬日又笼罩了一层寒冷,让校园的一切都散发着严寒的气息。然而,在这无情的冬日里,艺术设计学院 [置顶]畅想青春,展现活力——记道滘镇大学生水濂山野外拓展活动

2010-08-20 14:21阅读69评论0 在道滘镇团委的关怀和支持下, 8月17日早上,道滘镇暑期实践分队组织了近200名同学参加水濂山野外拓展活动,为大学生的暑期生活增添了青春和活力的色彩。

今天的天气虽然炎热,但难掩同学们的兴奋和活力。在促进会骨干的带领下,同学们兴高采烈地来到了水濂山下,开始他们的水濂山之旅。同学们首先来到了水濂山古庙,在那里开展了许多新颖有趣的拓展活动,一张张可爱的笑脸不仅见证了他们的快乐欢笑,更是他们暑期中的美好回忆。随后,同学们自由结队分别上山顶,面对高峻的山顶,面对崎岖的山路,他们更毫不畏惧,和朋友手携手到达山顶。汗水或早已湿透了衣服,但能和朋友一起努力上山的感觉让不少同学振臂高呼来表达心中的喜悦。 阅读全文>>

分类:新闻稿| 阅读(69)| 评论(0)

分享经验,畅谈人生——记道滘镇大学生成长促进会座谈会

2010-08-15 10:42阅读65评论0 8月12日下午,在道滘镇团委书记赖华锋同志的主持下,道滘镇大学生成长促进会成功地举行了主题为“分享经验,畅谈人生”的座谈会,加深大学生们对生活的认识和探讨。

会议首先由会长叶嘉伟同学代表大学生成长促进会向赖书记汇报了本年度社会暑期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以及未来展望。赖书记充分肯定了本年度社会实践开展情况所取得成绩,并希望能戒骄戒躁,继往开来,创新突破,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意义和内涵,使每个大学生在实践中有所收获,有所改变。之后,在赖书记的指引下,同学们就择业、幸福、生命等几个传统而永恒的话题进行探讨。座谈会上,会议气氛轻松愉快,同学们畅所欲言,纷纷发表了自己对话题的见解和认识,使座谈会推向了高潮。最后,由赖书记总结了本次座谈会的意义,并期待下一次畅谈人生的机会。 阅读全文>>

分类:新闻稿| 阅读(65)| 评论(0)

如何撰写校园新闻稿

如何撰写校园新闻稿

如何撰写校园新闻稿

撰写新闻稿

如何撰写新闻稿

新闻稿撰写要点

军队新闻稿撰写

“良好学风—和谐校园”团日活动新闻稿

校园新闻稿

校园新闻稿

《如何撰写和谐校园新闻稿.doc》
如何撰写和谐校园新闻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