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语复习

2020-03-02 10:11:3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成语复习

一、定义

熟语是语言中定型的词组或句子。使用时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形式。包括惯用语(俗语)、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常考的是惯用语和成语。

惯用语是一种习用的固定的词组,既有三音节为主的固定格式,又有比较灵活的结构和强烈的修辞色彩。它通过比喻等方法而获得修辞转义。 如:敲竹杠、穿小鞋、钻牛角尖 成语是汉民族长期习用的定型化的短语,数量繁多,历史悠久,运用广泛,具有语言凝练、音韵和谐的特点,在口头及书面表达中使用成语,能大大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二、特征

1、形式固定:成语的字数固定,成语中也保留了很多古汉语的语法结构、古汉语的词语。如“大放厥词”中的“厥”意思为“其”,“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中的“蹊”意思为“小路”,“唯利是图”保存了宾语前置的结构。这造成了成语意思理解的第一层困难。

2、成语具有引申义:多数成语具有字面义和引申义两层意思,而一部分成语只使用引申义,这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如“无所不为”,引申义是做尽了所有的坏事;如“安步当车”,其意义并不是仅指“用走步当坐车”,更多的是形容一个人的闲适自在。

3、情感色彩发生变化:因为成语在传播过程中历经了岁月更迭,因此一些感情色彩会随着文化、字词义的变化而改变,就会出现感情色彩的变化。如“大放厥辞”本用来形容文章辞藻华丽,现在用来表示不负责任地说话。“臭味相投”本指意气相投,后因“臭”的词义范围缩小而改为贬义成语。

4、成语语境固定:成语的使用往往也是固定的,一般放在固定的语境中,针对固定的对象。如“举案齐眉”只能用来形容夫妻之间的关系好,“豆蔻年华”也只能形容十三四岁的女孩子,“美轮美奂”只用来形容建筑物。这里还包括谦敬语的使用,如“蓬荜生辉”只能用来形容自己的家,“鼎力相助”只能用来形容别人对自己的帮助。

5、成语的语法:作为短语,成语也具有一定的语法角色,在句中担任主谓宾定状补其中的一种成分,摆错位置就会造成语法错误。如“文韬武略”是名词性短语,用作主语宾语,可以说“你便有文韬武略,怎逃出地网天罗”,但不能说“历史上也曾有那么几位文韬武略的英雄人物”。

三、错误类型

1、语义错误

①古人写文章都是文不加点。今天的人读起来很吃力。

(分析:句中的“文不加点”是指文章一气写成。无须修改。形容思维敏捷,写作技巧纯熟。如:“他略加思索,便提起笔来,文不加点地写下去。”该句作者显然是望文生义,以为“点”就是指标点符号,因而造成误用。其实“点”在这里表示涂改。)

②由于当地政府大力治理中小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几个造纸厂的关闭直接导致了市场上洛阳纸贵。

(分析:“洛阳纸贵”是指文章写的好,人们纷纷传抄,大量用纸,导致洛阳的纸张紧缺,因而纸贵,所以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作品有价值,广为流传。)

③杂志社的来稿虽多,可多是不刊之论、没有份量的稿子。

(分析:句中的“不刊之论”是指不必修改或不能更改的言论或著作,即非常出色的或经典性的著作。而后面又说这样的稿子没有份量,显然是因为不理解“不刊之论”的含义而造成了语意的前后矛盾。)

这类词还有

1 屡试不爽:不爽:没差错

大方之家:大方,有学问,有见识 首当其冲:首先受到伤害 差强人意:满意 安步当车:从容安定

火中取栗:冒险替别人做事,自己没好处 三人成虎:谎话成真 五风十雨:风调雨顺 责无旁贷:贷,推卸

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审

一衣带水:后泛指江、河等水面不足以限制人们的交通与交往。 尾大不掉:掉,指挥,调度 久假不归:假:借

待价而沽:答应任职或做事

明日黄花:比喻过时或无意义的事物,比喻迟暮不遇 如坐春风:形容受到教化

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惯于玩弄手段 不速之客:速,邀请 危言危行:危,正直 细大不捐:捐,放弃

这类成语一部分为整体的语义误用,如五风十雨、火中取栗等;一部分为个别字词误用导致成语误用,如屡试不爽、久假不归、危言危行等。

2、对象错误

①古人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分析: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的让牛拉,牛累的出汗;放进房子里都可以充满房子。对象固定,只针对书籍而言。因此在这里对象误用。)

②石刻作品上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分析: “轮”是“高大”的意思,“奂”是“众多”的意思,适用的对象应是高大的建筑物而非人物形象)

③他的儿子快要高中毕业了,正处在豆蔻年华的小伙子精力充沛,做什么事情都有使不完的劲。

(分析:豆蔻年华是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因此对象使用不对。) 此类成语还有

青梅竹马

两小无猜

耳鬓厮磨

比翼双飞

破镜重圆

夫唱妇随

举案齐眉

相敬如宾

(以上成语都是针对夫妻而言)

炙手可热(权势很大)

暴露无遗(指缺点、问题、矛盾等)

蔚为大观(汇成盛大的景象给人美不胜收的观感)

始作俑者(第一个做坏事的人)

改弦更张(改革制度或变换方法)

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文艺作品)

栩栩如生(艺术品或人造物逼真)

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

活灵活现(描写或叙述)

3、语境错误

①微雕是一种难度极大的雕刻技艺,这种雕虫小技需要雕刻者具有极大的耐心,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全神贯注。

(分析:雕虫小技是使用在自己身上的自谦之词,不能用于形容别人)

②在各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分析:“各种灾害面前”说明灾害已经发生,防患未然是指在没发生之前,于“面前”形成矛盾。)

③他既聪明又勤奋,持之以恒的刻苦努力让他的成绩独占鳌头,其他同学都只能望其项背。

(分析:望其项背的意思是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但这个成语多用在否定句中,前面需加“不能”、“难以”。) 此类成语误用一些特殊的情况,如:

①必须用于否定句中,如“同日而语、相提并论、一概而论、等量齐观、吹灰之力、缚鸡之力、一蹴而就、等闲视之”只能用在否定句中。 ②谦词用于自己,敬辞用于别人,如 雕虫小技:自谦自己的技艺很简单

东涂西抹: 随意提笔写字、绘画、作文。多用作谦辞。 恭敬不如从命:表示顺从对方的意思 贻笑大方:表示自己让内行(对方)笑话

千虑一得:即使愚笨的人,在很多次考虑中也总会有些可取的地方。多用来表示自谦。 抛砖引玉: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敝帚自珍:比喻珍惜自己破旧的东西。 忝列门墙:谦词,表示自己愧在师门。

敬谢不敏:谦词,表示推词做某事的客气话。 信笔涂鸦:多用作谦词,形容字写得很坏。 一孔之见:多用作谦词,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才疏学浅:多用作自谦,见识不广,学问不深。

不情之请:谦词,客套话,不合情理的请求(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

姑妄言之:谦词,姑且说说(对于自己不能深信不疑的事情,说给别人时常用此语以示保留)。

高抬贵手:敬词,客套话,多用于请求对方饶恕或通融。 不吝赐教:敬词,用于自己向别人征求意见或请教问题。 鼎力相助:敬词,大力相助(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洗耳恭听:敬词,专心地听(请人讲话是说的客气话)。

4、感情色彩错误

①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

(分析:“满城风雨”意思是指“形容事情传遍各处,都在议论。(多指坏事)”,是个贬义词。

贬词褒用)

3 ②奶奶已经去世十年,但她生前对我的种种关爱我却一直铭记在心,耿耿于怀。 (分析:耿耿于怀虽是指不能忘记,但含有贬义,将坏事记在心里。贬词褒用) 此类成语还有

清规戒律、蠢蠢欲动、无所不为、固步自封、作茧自缚、弹冠相庆、改头换面

5、语法错误

①在飞驰的列车上,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着高铁出行带来的方便与快捷。

(分析:乐道”中已经有了“道”,因此和“谈论”重复了。在语法上出现了问题。) ②历史上也曾有那么几位文韬武略的英雄人物,想统一天下,但是未曾实现自己的抱负。

(分析:作者是把“文韬武略”当成形容词或动词短语看待了,其实“文韬武略”是个并列关系的名词短语。如果要让它作“英雄人物”的定语,必须在之前加上“具有”之类的词。 ③欢迎广大莘莘学子报考我校

(“莘莘”中已经有了“众多”,和“广大”重复了。在语法上出现了问题。) ④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责任 (“责无旁贷”是“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之义,与“责任”重复。) 此类成语还有

肝胆相照(只能作谓语或定语,不能作状语)

【正】他们兄弟肝胆相照

【误】他们肝胆相照地帮助对方 妄自菲薄(不带宾语)

【正】我们绝不能妄自菲薄。

【误】我们绝不能妄自菲薄自己的能力。

四、容易致错的原因

1、望文生义

因多数成语常用的引申义与字面义相差较多,因此人们往往只从字面误判成语的意思。如

昆明四季如春,无冬无夏,真是一座适合旅游度假的城市。(其中“无冬无夏”是指一年之中不间断地做某事,而非没有冬天夏天。)

看问题不能太过片面,目无全牛的处理方式我们是不赞同的。(“目无全牛”指技艺高超,并不是片面地看待问题)。

这类问题的处理经验是当句中成语的字面义与语境完全吻合时,小心为妙。

2、形近义近

意思相近的成语往往会被混淆,所以对待这类成语要对比记忆,只区别各自特点就好。如“栩栩如生”专指雕塑或绘画等艺术品,“惟妙惟肖”专指描写或模仿,“绘声绘色”专指叙述或描写。

形式相近的成语之间差别就在个别字眼,抓住字眼区分成语。如“不负众望”和“不孚众望”之间仅在“孚”和“负”上的差别。但在意思上两者差别较大。 这类成语有

     不负众望:不辜负别人的期望 不孚众望:得不到别人的信任 栩栩如生:绘画、雕塑生动逼真 绘声绘色:描述、叙述生动逼真 惟妙惟肖:模仿表演生动逼真

 

蔚为大观:形容事物美好而繁多, 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 蔚然成风:形成风气

耸人听闻:故意捏造出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惊。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骇人听闻:真实的事件使人听了很惊讶。 处心积虑 :千方百计盘算,贬义词 殚精竭虑:用心精力,费尽心力。 蹉跎岁月:虚度光阴与岁月。 峥嵘岁月:不平凡的岁月。 不胫而走 :消息传得很快。 不翼而飞:表示东西丢失用。 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

不可思议: 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强调神秘奥妙。

不可向迩: 不能接近。

不可终日 :形容形势危急或心中惶恐。 不可开交: 无法摆脱或结束。前面加“忙得”“打得”等。

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 不以为意 :指不把某事放在心上,不在意,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不足为训 :不值得作为准则。与教训无关。

不以为然 :然,正确;不以为然即不认为对,表示不同意。

不名一钱:名,占有;没有一文钱,形容穷困到了极点。

不值一钱:不值一钱,即连一文钱也不值,形容没有一点价值。

不赞一词: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也指一言不发。 不容置喙:喙,鸟嘴;不容置喙,不容许插嘴。

不容置辩:不容许申辩、解释。 改弦更张: 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 改弦易辙 :比喻改变方法或态度。以上两词都不代替“改邪归正”。 漫不经心: 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漠不关心:对人和事物冷淡不关心。 事半功倍:形容费力大收效小。 事倍功半:形容费力小收效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耸人听闻: 故意夸张使人震惊。强调主观目的。

骇人听闻 :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使人听了吃惊。强调客观效果。

纷纷扬扬:飘洒的多而杂乱(雪、花、叶等)

沸沸扬扬:像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形容议论纷纷。

付之一炬:一把火烧光。

付之一笑:用笑一笑来回答、对待它。 另眼相看:指不用一般的眼光看待,比喻特殊对待,一般是较好的对待。 刮目相看:指擦亮眼睛,改变旧看法,用新眼光看人。

望其项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

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赶不上。 罪不容诛:易误解为有罪却不当杀。指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足以低偿。 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危言耸听:故意说些惊人的话,让人听了害怕。

休戚相关 :比喻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连。

休戚与共:同甘共苦。

无所不至: 什么地方都去,什么坏事都干。

无微不至:待人细致周到,体贴入微 无所不为 :什么坏事都干。 一蹴而就: 一步就成功,不要误解为一气呵成。

一挥而就::形容写字、画画、作文很快就完成。

鱼目混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

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洋洋大观: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 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

五、识记和判断方法

积累成语时在词义后面注明该成语容易在哪几个方面犯错误。如

不刊之论:不必修改或不能更改的言论或著作,即非常出色的或经典性的著作(语义:刊:修改:褒贬:褒义;语法:宾语)

5 趋之若鹜:趋:快走;鹜:野鸭。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成群的人追逐不正当的事物。(褒贬:贬义;语法:谓语,定语)

高考成语复习

高考成语复习归类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

高考成语复习归类

高考成语复习专题

高考成语复习归类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

高考成语复习3

高考复习成语复习二

高考成语复习(材料)

《高考成语复习.doc》
高考成语复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