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总结

2020-03-02 21:17:3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听课总结

许建功

这两周对代教老师进行了调研听课,听课的目的是了解代教老师的授课情况,发现新授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了解学生的听课、学习状态,发现问题,更好地指导教学。现将本次听课情况总结如下:

本次共听了十一位老师的课,老师们有四个方面的共同优点值得今后继续发扬:

1、备课充分,知识熟练。

这次听课,事先没有安排和布置,但从授课效果来看,老师们备课都非常充分,可以反映出平时老师们备课的情况。虽然这次听的大部分是年轻教师的课,但从授课水平可以看出,老师们知识熟练,驾驭教材的能力强。

2、时间把握准确,没有拖堂现象。

这次听的几节课,每位教师都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安排,对各部分内容所用时间进行了细致的谋划,45分钟的课堂,安排较为合理,没有拖堂现象。

3、均有师生互动,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

每位教师都注重教学新理念的运用,教师一言堂的现象大为改观,学生活动有不同程度地增加。

4、注重组织教学,学生听课精力集中。

每一节的课堂上,教师都注重组织教学,力争使学生课堂上精力集中,跟着老师的思路走。

在听课过程中,也发现了学生听课习惯和教师教学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现总结如下:

1、学生听课习惯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上课不记笔记

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记笔记习惯,上课听讲精力集中、专心致志,但对老师讲的内容、归纳的规律不写不记。

记笔记是学生应该养成的良好的上课习惯之一,记笔记的好处有: ①上课时边听边记边思考,能保持注意力集中、持久,加强对知识的接受与理解。

②记笔记要手、眼、耳、脑并用,使感觉器官和思维得到综合训练,提高学习能力,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③省去考前突击查资料、重新思考、临时归纳所花的时间,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④便于知识的系统积累、规律的总结。

在不影响听课、思考、理解的前提下,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对于提高学生成绩是非常有利的,各任课老师要督促学生记好笔记,同时要给学生讲清记笔记的注意事项。

(2)、不跟老师的思路走

极个别学生上课精力集中,但不随老师的思路走,不听老师指挥。老师讲重要内容,提醒学生注意听时,他们还在专心致志地做自己的题,或者在思考老师刚讲过的上一题。这种现象虽然出现在极个别学生身上,但这些学生往往是成绩优异的学生,而这种听课习惯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听课效果。

(3)、上课懒于动手、书写了草 课上老师给时间布置的动手写、做的任务个别学生不积极投入,动作慢慢腾腾,字迹了草,效率极低。等到老师要结果时,不是没写完,就是没有做出来,有的甚至一点都不写。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成绩差的学生身上,在个别成绩优秀的学生身上也同样存在。上课动手写、做是老师设计的教学环节之一,每一个学生都应该非常投入地进行,它的好处有:①可以练学生的规范书写速度 ②可以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③可以理顺学生的思维过程 ④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所以每位老师也要重视学生上课中存在的懒于动手的现象。

2、教师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堂设计欠合理,重点、难点知识解决不充分,知识巩固与规律总结环节缺少或处理仓促。

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老师们在安排授课内容时,作业处理很多,讲授时间过长,等到讲本节课的新授内容时,时间不充裕,讲解不到位,学生理解当然也不到位,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尤其是课时的最后环节,老师在总结本节课的规律及注意事项时,下课铃已经响过,学生已经不在听课状态,教师的总结也草草收场,使一节课的效果大打折扣。

存在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教师备课不充分,对时间的安排不合理而造成的。建议老师们,在今后备课过程中,共性的东西一定要做到精讲,对于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可以在辅导课、自习课上解决,不要拿到课堂上来讲,为新授课的处理省出时间。同时,对于每节课的最后的题型归纳、规律总结环节教师们必须要重视,而且要落实到学生身上,这对于提高课堂效果是非常有利的。

(2)、先叫学生后提问、一对一问答的现象仍然存在(假互动) 先点名,后提问。这与先提出问题,再请学生起来回答相比,可不只是顺序的不同。先指定一名学生,其他人便不会很投入地思考、仅仅充当了一名听众,而课堂上这种现象是只有一名学生是充分的思考者,其他学生全部当了听众,其危害可想而知;而如果先提出问题,使全班每一个同学都积极思考、共同参与。提问学生还要给学生留有时间,有思考的余地,不能一提问题就立即回答,即便是好学生也不会反映那样灵敏,至于时间长短由问题的难易程度而定,不能形成两个人的对话,其他学生仅仅是看客而袖手旁观。

课堂是全体学生的课堂,不是一两个学生的课堂,在课堂上让尽量多的学生思维动起来是我们的主旨。课堂提问要兼顾大多数,如果教师长时间和一个学生对话,就会使其他学生受到冷落。这些学生就会开小差,不再跟着老师的思路走,甚至对教师有抵触情绪,有的教师,叫起一个学生回答问题后,从学生的答案中又生成了许多个问题,还是让同一学生来回答,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课堂中的每一个问题,都应让全体学生共同思考,不能只是一个学生的思考和回答。

(3)、掩盖课堂上学生暴露的问题

有的老师在上课时,自己将问题提出来了,不给学生思考时间,马上点名让一个学生回答,可想而知学生回答的不全面或回答不上来,接下来老师马上讲出了答案,甚至包办代替学生说“他可能是这样想的”,结果学生中存在的真正问题老师不能及时发现,对学生中存在的疑惑不能及时解决,影响授课效果。

因此老师提问或让学生做题,必须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后,再作答,这样老师可以得到正确的反馈,同时也可以增加正确回答问题学生的自信心,而对回答不正确的学生可以得到更好的提醒。

(4)、习题归类讲解少,规律总结少

在习题讲评课中,我们提倡老师们批改作业后,将学生的错误进行归类总结,一类题目中只讲一到二题,而且力求讲透,这样可以大大节约教学时间。此外无论是习题讲评课还是新授课,题型总结和规律总结都是非常重要的,老师们在上课过程中应予以高度重视。

对这次调研听课中教师们的优点,每一位教师都要学习和发扬,对存在的问题,全体教师都需要认真反思,从而改进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听课总结

听课总结

听课总结

听课总结

听课总结

听课总结

听课总结

听课总结

听课总结

听课总结

《听课总结.doc》
听课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