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檀》与《硕鼠》的异同之处

2020-03-02 05:49:2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伐檀》与《硕鼠》的异同之处

【摘要】《伐檀》和《硕鼠》同属《诗经》中的《魏风》,

在很多方面都有着异同之处。

【关键词】《伐檀》《硕鼠》,相同,不同。

《诗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由于其十五国风的产生年代不同,地域迥异,所以各具韵味,特色鲜明。而其中的《魏风》又以其刺诗多,美诗少,浓郁的“山林文化特色”独树一帜。它着重表现魏国平民的生活特点,深刻反映了魏国平民的精神。《魏风》共计七篇,其中的《伐檀》和《硕鼠》是很具代表性的两篇。两诗原文如下:

《诗经·国风·魏风·伐檀》:

坎坎伐檀兮,寘(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寘(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

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寘(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

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诗经·国风·魏风·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汝,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 无食我麦!三岁贯汝,莫我肯德。逝将去汝,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汝,莫我肯劳。逝将去汝,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伐檀》和《硕鼠》在《诗经》中的顺序是前后衔接的,而且在很多方面都有异同之处。所以,已经有很多学者对两者进行比较。这两篇诗歌最为明显的相同之处就是在诗歌的描写中都应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且都用重章叠唱的手法增强了气势和情感。

想要比较两首诗,就必须对诗的背景有所了解。首先要说明的是,这里的魏国,并非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而是古魏国。古魏国是中国西周初年周成王分封的姬姓伯国, 东周初年,奴隶制已趋于瓦解,统治者既要扩张军备,延伸势力范围,又不肯克制自己骄奢淫逸的生活,以致社会动荡政治黑暗,

战争频繁,赋税,徭役繁重,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沉重的灾难,而受难最重的就是平民,此时他们心中尽是对统治者的抱怨和憎恨,自然就唱出了《伐檀》和《硕鼠》这样的愤恨之

歌。这些便是两篇诗歌的第一个相同之处。这也是初读这两篇诗歌的然而,进一步深究,便可发现两者的不同之处。《伐檀》中有“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等诗句,意思是不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往家搬啊?由此可以看出,这首诗歌讽刺的是统治者的贪。而《硕鼠》中有“三岁贯女,莫我肯顾。”等诗句,意思是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却对我不照顾。据此可推,《硕鼠》是为讽刺税重而作。

两首诗歌除了所表达的愤恨之情有所不同之外,在所表达的情感的强烈程度上也是不一样的。《伐檀》中,尽是抒发平民如何如何不满的诗句,诸如“彼君子兮,不素餐兮!”等。这种不满情绪被压在心里,仅仅靠诗句来抒发一下。而《硕鼠》中,除了用“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之类的警告之语表达不满之外,还直言“逝将去汝,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意思是“发誓定要摆脱你,去那乐国有仁爱。那乐国啊那乐国,才是我的好所在!”这是平民们在表达自己不满之后,摆脱痛苦生活的方法。所以,《硕鼠》较《伐檀》而言,对统治者的愤恨之情更为强烈。再者,从两首诗歌中平民的表现也可以看出,他们所处身份地位也不同。《伐檀》中的平民只能将愤恨之情埋在心底,而《硕鼠》中的平民已经可以重新寻找自己的乐土。由此可以推测,《硕鼠》中平民的地位要比《伐檀》中平民的地位高一些。而这点也再次证明了两篇诗歌的产生时期的不同。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65990.htm

http://baike.baidu.com/view/156184.htm

【2】谷毓,《解读《诗经·魏风》的特色》

【3】童书业,《春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4】李岚,《形同而质异—浅析《伐檀》《硕鼠》二诗之差异》,《传承》2010年第12期

《诗经——伐檀与硕鼠》教案

4 《诗经——伐檀与硕鼠》教案

02伐檀

伐檀 国风

伐檀 诗经

伐檀教案

伐檀教案说课稿

伐檀教学设计

诗经伐檀的赏析

奥运会开幕式异同之处(推荐)

《《伐檀》与《硕鼠》的异同之处.doc》
《伐檀》与《硕鼠》的异同之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