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子日记(32)

2020-03-02 18:07:3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我的教子日记(32)

孩子有时候并不是喜欢真的很爱哭,他们之所以哭,大都是因为他认为我们当家长的批评得不对,或者是因为我们在某一时刻没有满足他的一些小要求,也有些时候,他刚开始也只是假装闹闹而已,如果我们做大人的没有及时调整他的关注点的话,他有时真的成了假戏真做,越哭越凶,越哭越伤心。每当这个时候,我们做大人的都会开始去哄他,我儿子有时就经常这样,本来是想通过一两声哭,让我们迁就一下他,而我们却常常忽略他这一点,并且在他哭的时候,还反过来批评他脾气怎么这么坏、这么怪。

比如昨天晚上,她妈妈没有让他接电话,他气得就哭了,因为他总是在接电话时,有一句没有一句的,并且电话在他手中一直都是忽而远,忽而近,气得我就在一旁骂他:“别这样接打电话,长途电话费很贵的。”估计老婆也没办法忍受他的这种行为,就下床到旁边接打电话了。儿子则在那开始发脾气了,原因肯定是没有让他接电话,再加上我批他。他一个人则在那自怜自哀了,我自认为自己忍受力够强了,所以就直接上床睡觉直接睡觉了。但我去听到他越哭越带劲了,怎么办?只能情感补偿了,或许他这时需要我的安慰,需要我给他讲一个故事,需要我的关注而已。

我走到他的床边,和他睡在一起,对着他说:“首先,爸爸像你说句对不起,因为我不该用凶巴巴的语气说你。”嗨,还别说,他开始有所缓和了,我接着说:“这样吧,你罚我吧,罚我一口气给你讲故事,多少个,一个、两个、三个?”问话的方式,主要是引起儿子的思考,引起儿子的参与,实际上这样也是分散他当初的注意力,勉得还记得那不愉快的经历。儿子则说“那讲三个吧。”我就开始讲了,第一个故事当然是特意编造的故事,我时常用这些通俗易懂的故事,来让儿子进行自我对照。这个故事的目的也就是希望儿子认识到如何正确接打电话。有时,符合孩子生活情境的“故事”,孩子实际上是懂得迁移的,他也会自我教育的,你讲的是故事,实际上他知道说得就是他。但这种说教的方式变了,教育沟通的方式变了,他更乐意接受了。

再比如今天,老婆因为一点小事没有答应他,他自然更是气愤,我则赶在第一时间将他的“火气”消灭在第一时间状态,可别千万等到他气大了,再等到让时间平息,就怕这样的过程当中,我们会被他影响——我们也怒发冲冠,那就小事变大事,鸡犬不宁了。我立刻上前去,照样情感补偿,通过问话,通过选择题,总有一个他喜欢的。问话是能让人进行思考和注意力转移的很好的一种方式。他居然答应和我一起玩牙牙乐的跳棋,我真庆幸以前和他一起共同玩过这种游戏,还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否则他怎么可能让我用下棋改变他的“犟脾气”呢。接下来的情况自然是,他不哭了,我们又开心地下棋了。

小孩子不听话,需要我们的情感补偿,这种补偿相比大人来说,成本要小很多,值得我们每个大人去通过转移注意力的对话寻找到。多几个选择,做多几次选择,总会有一个符合他,但千万不能每次都用吃、穿、玩之类的去当选择项,并且在后来友好了之后,要抓时机再进行委婉地教育,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我的教子日记(48)

我的教子日记(二十二)

我的教子日记(63)

我的教子日记(44)

我的教子日记(二十四)

我的教子日记(31)

我的教子日记(36)

我的教子日记(53)

我的教子日记(38)

我的教子日记(34)

《我的教子日记(32).doc》
我的教子日记(32)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