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博迎亚运活动方案

2020-03-03 21:06:1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百博迎亚运

——网络探究学习科技实践活动方案

广州市黄埔区沧联小学 博客俱乐部

一、实践活动内容分析

网络为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然而,由于小学生受到自身的年龄特征、知识基础、生活经验等认知能力的限制,对信息资源缺乏分析判断能力,教师无法掌握与调控学生的网络学习以及忽略了学生实践体验和思考探究的过程,网络虚拟环境无法满足师生情感的交流,网络学习的评价机制不够健全。为此,本科技实践活动设计尝试以小学第二册第二章〈因特网的简单应用〉第五节教学完成后,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搜索引擎利用、资源下载、上传操作的练习,使用网络开展主题探究学习的科技实践活动。

结合2010年广州举办亚运会,以2009年启动迎接亚运宣传工作设计主题。我们根据现代教育技术的要求,将来源于学生生活中有代表性的,熟悉的、感兴趣的网络资源、民风民俗的社会题材,以及目前学生对互联网的浓厚兴趣形成的“自我”、“自大”德育问题,引导学生规范上网行为。通过实践活动与网络技术相结合,引导探究,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终身学习方式。

二、活动对象分析

认识程度

四、

五、六年级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中,尤其完成因特网一章学习,学生在因特网上申请了163免费电子邮箱,开通了个人博客,基本上具备接触网络到掌握基本网络使用的操作经历,初步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

能力现况 学生具有从网上收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和发布信息的能力。但缺乏对浩如烟海的信息的反思和辨别能力,网络学习、网络探究基本处于空白,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待提高。

情感状况

1、丰富的旅游和体育运动资源赋予传奇色彩,是学生相对较为熟悉和感兴趣题材。

2、学生严重缺乏网络使用自律意识,健康向上的信息理论极需加强。

3、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家长之间,在网络运用认识上的分岐,极待加强交流与沟通。

三、实践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相关信息技术知识点,熟练利用搜索引擎选择合理的关键词搜索自己需要的信息,拓展学习博客模块知识,进行下载和上传操作;同时,让同学们了解和宣传广州的人文历史、亚运会的历史和知识。

能力目标 能够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善于和他人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初步学会收集、分析、整理资源,初步掌握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

1、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广州,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为民族的振兴作贡献的伟大理想。

2、引导同学们履行绿色上网承诺,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3、发表日志,展示才华,赏识他人,体验失败,分享成功。

4、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表达、沟通、合作、分享习惯。

四、实践活动重点与难点和时间

整个实践活动时间从2008年11月广州市启动迎亚运起,2009年11月阶段总结,2010年11月结束。

时间跨度长、协作分析和整理网络资源将成为活动难点。

五、实践活动策略

设计理念:

1、贯彻小学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合作的伙伴和知识的探究者。

2、体现教育、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改变,体现课程与现代教育技术的融合。

3、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互动德育平台,从不自觉到自觉,促使学生从小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有利于形成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整体素质。

虚拟小明要参加广州亚运志愿者,请为小明设计介绍广州举办亚运情况和相关亚运知识,做个称职志愿者。以任务驱动让学生完成活动任务。但由于学生对广州2010亚运缺乏一定的深度认识,是很难对这些主题感兴趣和胜任的,学生如果通过网络搜索资料,展示自己活动成果,互评互议,接受老师、家长、网民投票评价。将会很好使活动效果趋向预期目的。 因此,为了在学生活动时给予及时的指导,为学生提供互动的平台,让更多教师、学生、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受网络探究(WebQuest)设计理念的启发,利用网易Blog平台构建学生个人博客,开展迎亚运优秀博客评比大赛,力图为学生的活动提供“实验室”。同时小组成员在博客分类栏目内容加为好友,进行团队合作,大家就可以共建共享专题资源,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六、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设计小组活动方案

1.创设情景

广州于2010年举办亚运会,届时各国运动员和游客蜂涌而至,小明作为广州亚运会志愿者,虽生长在广州市,却没真正深入了解广州、了解亚运。随着广州亚运会到来,能否通过同学们调查收集资料,设计出介绍广州亚运系列博客,作为宣传广州亚运的窗口呢?

因为使同学们感受到肩负的社会责任。学生纷纷提出的看法,相互之间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2.提出活动任务

搜集资料、设计方案、征集民意成为了大家一致要完成的任务。为了便于探究,提高效能,我们要把围绕广州亚运资源搜索这个大主题划分为多个子主题,对相同子主题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组成一个活动小组。我们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展开探究。

3.制订小组活动方案。

师生共同整理好活动子主题后,学生开始选择主题,再在教师的组织下,形成不同主题的研究小组。如:

八景迎亚运、历史典故、亚运名将、亚运风采、广州变迁、广州人文、我与广州亚运同行等等。

教师下发小组活动方案表格,小组开始制订方案。

小组合作活动方案

子主题名

小组长

内容

搜索资源网站

工作任务分工

文字资料

图片资料

声音视频

整理上传

联系博友

任务组员

预期效果

第二阶段 网络探究实践

㈠、创设健康网络环境

1、在教师预先为《2010亚运,广州欢迎您》专题博客上实名注册,在后台管理中对博客进行初步设置,如模板、公告、专题分类。

2、在专题博客上设置八个专题类别,向实践活动成员公布科技活动相关要求和进度、以及推介优秀博客网址,方便和同学共享资料。

㈡、基于博客的网络协作学习

1、时间安排

整个活动时间两年,主要利用信息技术课、综合实践课、思想品德课,中午机房开放时段,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在家上网。

2、师生互动

教师在专题博客全程监督指导,可增设教师指导栏目,学生在活动中可以随时查看,对照教师每个阶段提出的要求,有问题可以在博客上提问,或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源查找资料。教师指导学生分析材料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思考,去挖掘潜在的价值,引导学生加深对资料价值的认识。

3、生生互动

教师提醒学生之间要相互经常浏览,发表评论,也许你会在别人的博客上发现意想不到的信息,并且看过之后最好要留下你的想法,展示自我同时欣赏他人。同时增设学生活动感想栏目,让学生进行思想交流。

4、家长参与

诚邀有条件的家长在家参与小孩活动,既可以与小孩沟通交流,分享活动过程,又可以加强在家上网监督,引导规范小孩正确上网。

5、分栏项目

每个小组组长要以督促小组成员,将小组成员的搜索到发表到本任务项目的资料进行整理修改,这也是小组活动成果的初步体现,然后再根据评论中信息根据活动主题作进一步整理。

第三阶段 小组成果交流

㈠、整理材料

1、文字材料整理

凡是参与活动的学生都必须在独立思考基础上,互动互助,收集原始材料进行整理、编辑发表上传。

2、照片材料

在收集选定的图片资料,进行必要的简单扼要的文字说明后上传。

㈡、项目介绍

小组协商撰写简短研究成果介绍,在项目栏置顶介绍,进行成果展示。

㈢、小组互评

每个小组对项目材料交互进行评议,提出建议。这是过程评价,为学生提供有关学习、发展信息,有助于学生更全面认识自我,学会欣赏他人。

七、活动评价设计

1、学生展示个人下载、上传和整理信息结果实现自我评价;

2、相互浏览,发表评论实现生生互评过程;

2、小组成果交流展示,小组互评实现集体互评过程;

3、家长参与实质是接受家长评价过程;

4、展示。

八、实践活动反思

计算机网络正在越来越广泛地进入学校和家庭,学生因此获得了更有效的学习工具,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更多样的探究学习途径。学校、教室和书本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传统的、狭窄的学习空间扩展到整个社会,甚至超越国界,学生可以跨时空地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知识背景、不同种族的人们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网络环境下的德育缺失,导致一些领域道德、诚信失范,欺骗活动有所蔓延,出现了青少年以自我为中心、知行脱节、耐挫力不足等突出的德育问题。

面对互联网络时代学校德育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如何去占领网络德育的主阵地,掌握网上德育的主动权?我们提出了网络时代学校德育的思路,能否通过博客平台为教育与被教育者之间,架起一座心灵沟通的桥梁,让您敞开心菲去述说和聆听。因此,在活动设计中我们采用以下策略:

1.指导学生分析、利用所选取的信息资料的价值。

2.创设健康、和谐的网络学习环境。

3.引导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开展德育实践活动。

4.多渠道加强网络环境下的师生情感交流。

5.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的网络德育联盟。

6.探索网络环境下学习实践活动的评价方式。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实践活动必然成为现代学习的主流和终身学习的一种主要方式。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则必须做好准备,更新观念,抓住机遇,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以迎接基于网络的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新的挑战。

百博迎亚运活动方案

迎亚运活动方案

迎亚运主题中队活动方案

迎亚运活动策划书

迎亚运

迎亚运

迎亚运

开展“迎世博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志愿服务活动方案

全县开展迎世博迎亚运优质服务活动实施方案

迎世博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开展情况

《百博迎亚运活动方案.doc》
百博迎亚运活动方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