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业务期末总结

2020-03-02 21:51:3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名词解释 3分*5=15分,填空 2分*10=20分,简答 5分*6=30分,论述15分+20分 第一章

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1.中央银行B中央银行是一个由政府组建的机构,负责控制国家货币供给、信贷条件,监管金融体系,特别是商业银行和其他储蓄机构的一国最高的货币金融管理机构,在各国金融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商业银行B 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工商业存、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货币经营企业。

2.皮尔条例B英国首相皮尔在1844年主持通过的《英格兰银行条例》,又称《皮尔条例》。对英格兰银行之外的银行发行银行券进行了限制,从而进一步确立并巩固了英格兰银行的特殊地位。

3.银行券B 银行发行的、用以代替商业票据的银行票据。一种信用货币。产生于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以商业票据流通为基础。

4.一般认为最早具有中央银行一般特征的是(英格兰)银行。

5.中央银行产生的两条途径 或 建立的两种方式 有(从商业银行演变),(通过立法直接建立中央银行)。

6.产生中央银行的客观经济原因 或 客观经济基础 是(政府融资)(银行券的发行)(票据的交换和清算问题)(银行的支付保证能力和最后贷款人问题)(对金融业的监督管理)。 7.英格兰银行成立于(1694),美联储成立于(1913),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于(1948),中国人民银行于(1984)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最早具有中央银行名称的是(瑞典国家银行)。 8.试述我国中央银行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完善。

思路:清政府——孙中山时期——国民党——解放区——新中国成立后至1983年(一身二任)——1984年以后

前四期答特点,后两期着重职能特点。

(1)清政府时期的中央银行

户部银行是1905年清末官商合办的银行,它是模仿西方国家中央银行而建立的我国最早的中央银行。1908年户部银行改为大清银行。 (2)孙中山创立的中央银行

1924年8月,孙中山领导的广东革命政府在广州创立中央银行。1926年7月,国府移迁武汉,同年12月在汉口设中央银行。

(3)国民党时期的中央银行

1928年11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中央银行,总行设在当时全国的经济金融中心上海,在全国各地设有分支机构,行使中央银行职责。 (4)革命根据地的中央银行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在建立根据地以后,就成立了人民的银行,发行货币。1932年2月1日,苏维埃国家银行正式成立,苏维埃国家银行还在各地设分支机构。1948年12月,成立中国人民银行。

(5)新中国的中央银行

新中国成立后到1983年的中国人民银行。1948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在石家庄正式成立。1949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迁入北京,以后按行政区设立分行、中心支行和支行,支行以下设营业所,基本上形成了全国统一的金融体系。这一时期的中国人民银行,一方面全部集中了全国农业、工业、商业短期信贷业务和城乡人民储蓄业务;同时,既发行全国唯一合法的人民币,又代理国家财政金库,并管理金融行政,这就是所谓的“大一统”的中央银行体制。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相继恢复和建立,对过去"大一统"的银行体制有所改良。但从根本上说,在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宏观调控能力和政企不分等方面并无实质性进展。

1984年以后的中国人民银行。1983年9月,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不再兼办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专门负责领导和管理全国的金融事业。1984年1月1日,中国工商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分离出来,正式成立,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1998年10月始,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改组,撤销中国人民银行省级分行,在全国设立9个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一级分行,重点加强对辖区内金融业的监督管理。一个以中央银行为领导,以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体系形成。 第二章

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1.发行的银行B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对调节货币供应量、稳定币值有重要作用。 2.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是与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发生业务往来的机构。与商业银行发生存贷款关系,是全国的票据交换中心和向金融机构提供资金往来和清算服务,是存款准备金的保管者,也是银行的最后贷款人。

3.政府的银行:中央银行既是政府管理金融的工具,又为政府提供金融服务。

4.最后贷款人B由于中央银行可以为其它商业银行提供再贷款以满足商业银行短期的资金需要,以防范银行系统内的危机。看上去就像是商业银行背后的贷款人。因而人们称中央银行的这一行为为最后贷款人。

5.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基本原则是(服从履行职责的需要)(非赢利性)(流动性)(主动性)。 6.中央银行的职能是(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 7.中央银行的特点:(1)是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2)不以盈利为目的(3)以政府和金融机构为业务对象(4)对存款不支付利息(5)受政府约束但又独立于政府(6)中央银行的资产具有最大的清偿性。 第三章

中央银行的体制

1.一元中央银行体制:一元中央银行体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仅有一家中央银行行使中央银行的权力和履行中央银行的全部职能。

2.二元中央银行A:二元中央银行体制是指一个国家内设立一定数量的地方中央银行,并由地方银行推选代表组成在全国范围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机构,从而形成由中央和地方两级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体系。

3.准中央银行体制:准中央银行体制是指不设通常意义上完整的中央银行,而设立类似中央银行的金融管理机构,执行部分中央银行职能,或者由政府授权某个或几个商业银行承担部分中央银行的职能。

4.跨国中央银行:跨国中央银行体制是指若干国家联合组建一家中央银行,在成员国范围内行使全部或部分中央银行职能。

5.公私混合所有中央银行:公私混合所有中央银行也可以称为半国有化中央银行。其资本金的一部分为国家所有,另一部分为私人所有。国家持有的股份一般占资本总额的一半以上。 6.私人所有中央银行:全部股份私人所有的中央银行实际上是私人银行经政府授权,执行中央银行职能。

7.无资本中央银行:中央银行获得国家的特别授权执行中央银行职能以后,马上就可以通过发行货币和吸收金融机构的准备金存款获得资金来源。因此,作为中央银行有无资本金在实际业务活动中并不重要。

8.一元中央银行体制的特点是(权力集中统一)(职能完善),根据需要在全国设立(一定数量分支机构)。

9.二元中央银行体制是指一个国家内设立一定数量的地方中央银行,并由地方银行推选代表组成在(全国范围)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机构,从而形成由(中央和地方两级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体系。

10.美联储是世界上为数较少的(二元中央银行体制)。

11.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都采用(一元中央银行体制)。 12.美联储银行的股份归(私人所有)。13.日本银行的资本由(公私混合所有)。 第四章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

1.中央银行独立性涵义:中央银行作为一个国家的货币当局,负责具体制定和贯彻执行货币政策,必须以国家经济发展目标为根本目标,遵从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和货币信用规律,独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是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包括中央银行选择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相对独立性和为实现最终使用货币政策手段的独立性。 2.简答:中央银行独立性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中央银行独立性的主要内容大致可以归结为一下三个方面:

1、垄断货币发行权

2、独立制定货币政策目标

3、独立选择货币政策手段。P65 3.论述: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政府的关系。相对独立性(影响独立性的因素:法律地位、隶属关系、中央银行负责人的产生、决策机构的组成、对中央银行的检查、收入来源以及分配) 第五章

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

本章概念也可能填空

1.货币发行:货币发行有两层含义,第一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的发行库通过各家商业银行的业务库流向社会;第二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是数量大于从流通中回笼的数量。 2.货币回笼:B货币回笼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是数量小于流入中央银行的数量。 3.经济发行:经济发行是指中央银行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增加现金流通量。 4.财政发行:所谓财政发行是指为弥补国家财政赤字而进行的货币发行。

5.发行准备:所谓货币的发行准备是指货币当局(中央银行)在发行货币时,须以某种贵金属或某几种形式的资产作为其发行货币的准备。从而使货币的发行与某种贵金属或某些资产建立起联系和制约的关系。

6.货币发行按其发行的性质可以分为(经济发行)(财政发行)。

7.中央银行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要增加现金流通量称作货币的(经济发行)。 8.财政发行是指(为弥补国家财政赤字而进行的)货币发行。 9.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主要通过(贷款)(购买证券)(购买金银)(外汇)等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进行。

10.现金作为结算手段,具有(普遍性)(最终性)(匿名性)的特点。 11.货币发行的原则是(垄断发行原则)(信用保证原则)(弹性原则)。 12.货币发行的准备制度是货币当局在发行货币时,(须以某种金属或某几种形式的资产)作为其发行货币的准备的规定,目的是使货币的发行与(某种金属或某些资产)建立起(联系和制约)的关系。

13.货币发行的现金准备包括(黄金)(外汇)等具有极强流动性的资产,使货币具有现实的价值基础,有利于币值稳定。

14.现金准备弹性比例发行制下,国家对货币发行规定(现金准备比率),当货币发行量超过(现金准备比率),对超过部分(征收超额发行税)。 15.主要发行准备制度是(现金准备发行制)(证券准备发行制)(现金准备弹性比例发行制)(证券准备限额发行制)。

16.以黄金外汇以及短期商业票据、政府债券等作为准备发行货币,并规定最高限额,当超过限额时,征收超额发行税的货币发行制度,称之为(现金准备弹性比例发行制)。 17.中央银行存款业务的特殊性表现在(吸收存款的原则)(吸收存款的目的)(吸收存款的对象)(存款当事人之间的关系)。 18.存款准备金包括(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自存准备金)。 19.中央银行准备金存款业务的基本内容是(规定存款准备金比率)(规定可充当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内容)(确定存款准备金计提的基础)。

20.确定计算准备金存款数量的方法有(日平均余额法)(旬末余额法)(月末余额法)。 21.中央银行发行债券在(超额准备金过多)(公开市场规模有限难以吞吐大量货币)两种情况下进行,目的是(减少流通中的货币)。

22.简答:货币发行的原则及其理由:垄断发行原则,信用保证原则,弹性原则。 (1)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可避免多头发行造成的混乱,便于中央银行制定执行货币政策,灵活有效的调节流通中的货币。

(2)通过建立货币发行准备机制,使货币发行量与贵金属或某些资产保持一定联系,既对货币发行产生一定约束作用,也有利于提高货币的信誉,维护货币的稳定。 (3)货币发行要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和灵活性,以适应经济状况变化的需要。 第六章

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中央银行的资产是指中央银行所持有的各种债券,主要包括(再贴现贷款)(贷款)(证券)(黄金外汇等)。

第七章

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业务

1.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业务的主要内容有(组织票据交换和清算)(办理异地跨行清算)(提供跨国清算服务)。

2.现金结算的优点是(强制性和资金转移与结算同时完成)缺点(运输和保管花费时间和费用,还面临遭受损失和盗窃等损失的风险)。 3.非现金结算包括(支票票据)(汇票)(转账信用卡)等结算工具。

4.支付系统是由(提供支付清算服务)的中介机构和(实现支付指令传送及资金清算)的专业技术手段共同组成的,其职能是(实现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 5.支付清算制度是关于结算活动的(规章政策)(操作程序)(实施范围)等的规定和安排。 6.国际结算就是按照一定的规则、程序并借助结算工具和清算系统,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实现资金跨国转移)的行为。 第八章

中央银行的其他业务

1.国库:国库是国家金库的简称,国家金库表示国家财富的仓库。

2.国库制度:对国库经营和管理的方式称之为国库制度。分为独立国库制和代理国库制。 3.独立国库制:国家设立专门机构,办理国家财政预算收支的保管和出纳工作。

4.代理国库制:国家不设独立的机构专门经营国家财政预算收支,而是委托银行(一般是中央银行)代理国库业务。

5.对国库的经营可以采取两种形式,(独立国库制)(代理国库制)。 第九章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概述

1.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就是中央银行通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控制利率和货币供应量,通过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变化,影响一般物价水平、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及国家收支的变化等,进而实现币值稳定和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目标的公共政策。 2.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是一定时期内由中央银行和存款货币银行提供的各种形式货币的总量。

3.货币乘数:B所谓货币乘数也称之为货币扩张系数或货币扩张乘数是指在基础货币(高能货币)基础上货币供给量通过商业银行的创造存款货币功能产生派生存款的作用产生的信用扩张倍数,是货币供给扩张的倍数。

4.基础货币:B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是指处于流通界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及银行体系准备金(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的总和。 5.货币政策的特点 或 特征是(宏观政策)(调整社会总需求的政策)(是间接调控政策)(是长期政策)。

6.货币政策的内容包括(政策目标)(实现目标的政策工具)(操作指标)(中间指标)(政策传递机制)(政策效果)。

7.为什么说货币政策是宏观政策?货币政策的目标是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国际收支;作用对象是与此有关的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金融市场的有关指标,不直接涉及单个银行或企业的金融行为。 8.简述货币政策的作用(1)促进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保持币值稳定(2)为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转提供一个稳定和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3)采用逆向的货币政策,对各种经济干扰因素发挥抵消作用,降低经济波动的程度;(4)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保持汇率相对稳定。 9.货币供给量等于并决定社会总需求,对不对?为什么?(货币供应量与社会总需求的关系。)货币供给量决定社会总需求,因为社会总需求是有购买力的需求,货币供应量的增减将引起社会总需求的增减。但是,货币供给量并不等于社会总需求。货币供给量是存量,等于货币流通量与货币流通速度的乘积。因此,所谓货币供给量的增加或者是由于货币流通量的增加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引起的,或者是由于两种因素共同引起的。而社会总需求则是流量,是某一时点的社会需求量。货币供应量可能大于社会需求量,引起社会供应失衡,物价上升;货币供应量也可能小于社会需求量,引起社会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经济萎缩。

10.为什么说货币政策是间接调控政策?政策目标的实现主要是依靠运用再贴现政策、法定准备金政策、公开市场政策,通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与私人金融机构的金融交易,对私人金融机构的行为产生影响而实现的。因此,要有效的实现政策目标必须以存在一个高效率的金融市场为前提。

第十章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

1.货币政策目标B最终目标B中间指标B操作指标B 2.币值稳定:所谓币值稳定,就是用货币衡量的商品价格在一定时期内不发生急剧的波动,这里指的商品价格是指一般物价水平,而不是某种商品的价格。

3.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是指任何愿意接受现有工作条件并有工作能力的人都可以找到工作。 4.经济增长:所谓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产生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 5.国际收支:所谓国际收支是指一定时期内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往来而引起的一国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全部货币收入。

6.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就是全部货币收入和货币支出基本平衡。 7.货币政策通常目标包括(币值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8.因为货币政策是管理(需求)的政策,因此,货币政策能够发挥作用的主要是(防止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9.衡量币值稳定的指标通常有(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指数)(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 10.充分就业的定义是(任何愿意接受现有工作条件,并有工作能力的人都可以找到工作)。 11.摩擦就业是指(短期内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供求失衡造成的失业),包括(季节性失业)(结构性失业)。

12.自愿就业是指(有工作能力但不愿接受现有偶给你工作条件的失业)。

13.货币政策并不能解决所有失业问题,能够发挥作用的是(总需求不足引起的失业,包括周期性失业,既经济波动引起的失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引起的失业)。

14.国际收支平衡目标一般以一年为期。也可以根据经济运行和增长的需要以及国际收支的结构,以若干年为平衡周期。前者称为(静态平衡)后者称为(动态平衡)。

15.通常经济增长的目标与充分就业目标是一致的,但是,如果(经济增长的方式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或资源或知识密集型转变),经济增长不仅不能带来就业率的上升,甚至还可能引起就业率的下降。

16.选择中间指标和操作指标的主要标准是(相关性)(可控性)(可测性)(抗干扰性)。 17.可供选择的操作指标是(准备金)(基础货币)(短期利率)(非借入准备)。 18.可供选择的中间指标是(利率)(货币供应量)(贷款量)(汇率)。 19.论述:我国现阶段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什么?为什么?何时确定?

要点:我国现阶段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发展历程P171-172,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确定。 第十一章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与业务操作

1.一般性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对货币供应量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政策工具。包括法定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政策。 2.选择性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针对特殊经济领域或特殊用途的信贷而采取的信用调节工具。

3.准备金政策:法定准备金政策是中央银行在法律赋予的权利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比率,控制和改变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的活动。

4.公开市场政策:就是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行为。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改变存款货币银行的准备金,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5.再贴现率政策:再贴现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改变再贴现率的方法,影响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银行从中央银行获得的再贴现贷款和持有超额准备的成本,达到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财政措施。

6.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为了调控宏观经济而采取的一系列调节货币信用的措施。包括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7.所谓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对(货币供应量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政策工具,主要包括(法定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政策)。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特点是(对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政策工具。

8.法定准备金政策的作用是(保证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银行的流动性)(集中一部分信贷资金)(调节货币供应量)。

9.法定准备金政策工具的特点是对货币供应量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力度大)(速度快),效果明显,对所有存款货币金融银行的影响是(均等)的。

10.所谓再贴现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改变再贴现率)的办法,影响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银行(从中央银行获得的再贴现贷款和持有超额准备的成本),达到(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量)、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策略。

11.再贴现政策的特点是(再贴现率的变化与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之间关系并不确定)(再贴现率的调节方向缺乏弹性)。

12.所谓公开市场政策就是: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改变(存款货币银行的准备金),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13.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针对特殊经济领域或特殊用途的信贷而采取的信用调节工具)。

14.直接信用控制政策包括(信用分配制度)(利率管制政策)(流动性比率管制政策)(直接干预政策)(特别准备金政策)。 15.信用控制政策主要有(消费信贷)(不动产信贷)和(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政策。

16.选择性货币政策包括:直接信用控制政策、间接信用控制政策、消费信用控制政策、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政策、不动产信用控制政策。

17.试述我国货币政策的特点。

一、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受制于金融管理体制,

二、受制于金融市场发展滞后。

18.试述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1)保证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银行的流动性(2)集中一部分信贷资金(3)调节货币供应量。

第十二章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

1.内部时滞:内部时滞是中央银行从制定政策到采取行动所需的时间,包括认识时滞和决策时滞。

2.外部时滞:外部时滞是中央银行从采取行动到政策对经济过程发生作用所耗费的时间,包括操作时滞和市场时滞。

3.认识时滞:认识时滞是指从某种政策的需要到中央银行认识到此种需要所耗费的时间。 4.决策时滞:从认识到需要改变政策到提出新政策所耗费的时间。

5.操作时滞:从调整政策工具到对操作指标、中间指标发生作用所耗费的时间。

6.作用时滞:是都是市场时滞?市场时滞:从中间变量发生反应到对目标变量产生作用所耗费的时间。

7.内部时滞是(中央银行从制定政策到采取行动所需的时间),包括两方面的内容(认识时滞)(决策时滞)。

8.外部时滞是(中央银行从采取行动到政策对经济过程发生作用所耗费的时间),包括两方面内容(操作时滞)(市场时滞)。9.论述分析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内部时滞+外部时滞 9.论述分析当前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1)美国消费减少影响中国出口:出口方面:可以预料的是我国宏观经济的外部环境将由于此次席卷华尔街的金融风暴而更显严峻。海关总署的进出口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我国外贸出口额的增幅下行放缓的趋势明显,由于美国是中国商品最大的出口市场,一度在6-7月份冲高的中国外贸出口增速又将遭遇考验.外需下降意味着外国消费者对高附加值产品和低附加值产品需求的同时下降。在这种环境下,出口商很可能没有动力革新技术,而是被迫通过压低产品价格去维持市场份额,这可能导致中国出口企业贸易条件的进一步恶化。进口方面:受此次金融危机的冲击,美国经济在下半年仍有下滑的可能,从而导致其国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继续降低,而投资支出将出现增加,如果美国国民的消费需求减少而制造业因投资增加而逐渐恢复活力,那么势必减少从中国进口商品的数量。

(2)加大国内进口商品成本:进口方面,由金融风暴带来的冲击则与美元汇率密切相关,目前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几乎都以美元定价,美元走势的强弱决定了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高低,从可以观察到的数据来看,由于近期美元逐渐反转走强,原油、铁矿石等商品的价格显现下降趋势,这对需要大量资源性产品的中国来说本属利好消息,然而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倒闭、美林公司被收购不期而至,再加上一周前被美国政府宣布接管的“两房”,美国金融市场反复动荡严重影响到美元汇率的走势和持有者的信心。

(3)重创国内金融市场信心。

(4)给国内金融机构带来直接损失:雷曼兄弟破产给国内金融机构带来的直接影响,包括两方面:一方面,金融机构、投资者持有较多的次级债券,形成实际损失;另一方面,美国出现衰退,它会传导到中国来。

第十三章

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

1.金融监管:金融监管是指政府通过特定的机构(如中央银行)对金融交易行为主体进行的某种限制或规定。金融监管本质上是一种具有特定内涵和特征的政府规制行为。 2.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是(合法原则)(公正原则)(公开原则)(公平原则)(控制系统风险原则)(内部监管与外部监管相结合原则)(母国与东道国共同监管原则)。

3.什么是骆驼评级体系?包括几项内容,包括几个评级指标?最早在哪个国家实行? 骆驼评级体系(camel rating system)是因为5个评级指标的缩写而得名。主要内容包括:(1)资本 capital 只要指资本充足率。(2)资产质量 aets quality 主要评价资产的风险程度,包括存款来源、风险资产组合、贷款组合、大笔贷款、大笔贷款与资本的比率等(3)经营管理能力 management 主要评价银行业绩、高层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等(4)盈利水平earning 只要评价盈利和盈利的增长、收入来源、支出情况、财务状况以及平均资本收益率等(5)流动性 liquidity 评价有关流动比例的情况。最早在美国实行。

银行业务总结

银行业务

银行业务

银行业务

银行业务

银行业务

电子银行业务年度总结

浙江工商大学商业银行业务管理期末复习资料

一季度个人银行业务总结分析

银行业务模拟实训总结

《中央银行业务期末总结.doc》
中央银行业务期末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