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真题及答案(五十八)

2020-03-04 00:52:0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234.属于间接灸的是 A.无瘢痕灸 B.隔附子饼灸 C.蒜泥灸 D.太乙神灸 E.温灸器灸

235.下列哪项不属于艾条灸 A.温和灸 B.雀啄灸 C.回旋灸 D.无瘢痕灸 E.太乙针灸

236.属于艾炷灸的是 A.温针灸 B.隔盐灸 C.回旋灸 D.温和灸 E.蒜泥灸

237.隔姜灸多用于治疗 A.阳痿早泄 B.中风脱证 C.未溃疮疡 D.肺痨瘰疬 E.风寒痹痛

238.隔盐灸多用于治疗 A.腹痛便秘 B.阳痿早泄 C.未溃疮疡 D.中风脱证 E.风寒痹痛

239.瘢痕灸多用于治疗 A.肺痨瘰疬 B.虚寒病证 C.风寒痹痛 D.阳痿早泄 E.疮疡久溃不敛

240.下列哪项是施灸的禁忌证 A.泄泻 B.脱肛 C.瘿瘤 D.乳痈初起 E.阴虚发热证

241.治疗局部皮肤麻木或功能减退,常选的拔罐法是 A.留罐法 B.走罐法 C.闪罐法 D.刺血拔罐法 E.留针拔罐法

242.留罐法的留置时间一般为 A.3~5分钟 B.5~10分钟 C.10~15分钟 D.15~20分钟 E.20~30分钟

243.以下哪项不是走罐法的适宜治疗部位 A.脊背 B.头部 C.腰臀 D.大腿 E.肩胛

244.电针取穴应选用

A.身体左右两侧腧穴组成1对,选1~3对穴位为宜 B.身体左右两侧腧穴组成1对,选5~6对穴位为宜 C.身体同侧腧穴组成1对,选1~3对穴位为宜 D.身体同侧腧穴组成1对,选5~6对穴位为宜 E.根据病情选择腧穴,不拘左右,穴数不限

245.具有镇静、止痛、缓解肌肉痉挛选用的电针波型是 A.疏波 B.密波 C.疏密波 D.断续波 E.锯齿波

246.治疗痿证、瘫痪宜选用的电针波型是 A.疏密波 B.断续波 C.锯齿波 D.密波 E.疏波

247.下列哪项不是三棱针的常用操作方法 A.点刺法 B.散刺法 C.透刺法 D.刺络法 E.挑刺法

248.三棱针散刺法常用于治疗哪种病证 A.昏厥 B.中暑 C.发热 D.局部瘀血 E.急性吐泻

249.额中线的定位是,在头前部 A.从上星穴向前引一条长1寸的线 B.从上星穴向后引一条长1寸的线 C.从神庭穴向前引一条长1寸的线 D.从神庭穴向后引一条长1寸的线 E.从眉冲穴向后引一条长1寸的线

250.顶旁1线的定位是:在头顶部,督脉旁开1.5寸 A.从承光穴向后引一条长1.5寸的线 B.从通天穴向后引一条长1.5寸的线 C.从络却穴向后引一条长1.5寸的线 D.从承光穴向后引一条长1寸的线 E.从通天穴向后引一条长1寸的线 251.治疗周围性面瘫,应选择的头穴线是 A.顶颞前斜线 B.顶颞后斜线 C.顶旁2线 D.颞前线 E.颞后线

252.位于耳屏游离缘下部尖端,即耳屏2区后缘处的耳穴是 A.屏尖 B.屏间前 C.肾上腺 D.下屏 E.外耳

253.位于在屏间切迹内,耳甲腔的前下部,即耳甲18区的耳穴是 A.肺 B.三焦 C.皮质下 D.内分泌 E.气管

254.位于耳垂正面中央部,即耳垂5区的耳穴是 A.舌 B.颌 C.牙 D.眼 E.内耳

255.耳穴风溪主治 A.指、腕部疼痛 B.咳嗽、胸闷、便秘 C.荨麻疹、过敏性鼻炎 D.健忘、神经衰弱 E.声音嘶哑、失语

256.下列哪项不是耳针的选穴原则 A.按相应部位选穴 B.按脏腑辨证选穴 C.按经络辨证选穴 D.按标本根结理论选穴 E.按西医学理论选穴

257.以下哪项是针灸的治疗作用 A.扶正祛邪 B.联系脏腑 C.运行气血 D.抗御病邪 E.沟通内外

258.下列哪项不属于针灸选穴原则 A.辨证选穴 B.对症选穴 C.近部取穴 D.远部取穴 E.上下取穴

259.下列哪项属于近部选穴 A.头痛取膈俞 B.脱肛取百会 C.咳嗽取列缺 D.鼻病选迎香 E.鼻病选合谷

260.下列哪项属于远部选穴 A.面瘫选风池 B.胃痛选中脘 C.耳聋选听宫 D.扭伤取阿是穴 E.头痛选至阴

261.下列哪项不属于远部选穴 A.目赤选关冲 B.胃痛选足三里 C.耳聋选中渚 D.咳嗽取中府 E.头痛选至阴

262.下列哪项不属于对症选穴 A.落枕取外劳宫

B.肾阴不足选肾俞、太溪 C.目赤取耳尖 D.面瘫取牵正 E.腰痛取腰痛点

263.下列哪项不属于同名经配穴 A.耳鸣取中渚、足临泣 B.头痛取外关、阳陵泉 C.失眠取神门、三阴交 D.牙痛取合谷、内庭 E.便秘取天枢、合谷

264.下列哪项属于前后配穴 A.膻中、厥阴俞 B.中脘、三阴交 C.期门、太冲 D.太溪、肾俞 E.中极、三阴交

265.下列哪项不属于前后配穴 A.中府、肺俞 B.中脘、膈俞 C.期门、外关 D.天枢、肾俞 E.中极、次髎

266.下列各组中,不属于俞募配穴的是 A.肺俞、中府 B.膀胱俞、关元 C.胃俞、中脘 D.心俞、巨阙 E.三焦俞、石门

267.下列各组中,属于原络配穴的是 A.大陵、内关 B.内关、外关 C.太渊、合谷 D.神门、支正 E.太白、冲阳 268.针灸治疗癃闭,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取足太阳经穴 B.虚证癃闭,可用温针灸 C.实证癃闭,毫针用泻法 D.秩边穴针感要向会阴部放射 E.下腹部腧穴,应直刺 269.消渴病的病机是 A.阳虚为本,燥热为标 B.阴虚为本,燥热为标 C.阳虚为本,寒湿为标 D.阴虚为本,寒湿为标 E.阴虚为本,湿热为标

270.痫病发作期宜选择下列哪组穴位 A.印堂、神门、少府、太冲、阳陵泉 B.内关、水沟、百会、后溪、涌泉 C.风池、百会、太冲、行间、劳宫 D.百会、素髎、行间、丰隆、后溪 E.关元、水沟、大陵、神门、中冲 271.治疗郁证的主穴是

A.内关、水沟、丰隆、后溪、百会、印堂 B.内关、水沟、太冲、神门、百会、印堂 C.四神聪透百会、神庭透上星 D.照海、申脉、神门、印堂、百会 E.内关、郄门、神门、巨阙、印堂 272.治疗心胆虚怯型心悸,应加用 A.太冲 B.太溪 C.膻中 D.膈俞 E.胆俞

273.呕吐的基本病机是 A.胃气不和 B.胃气上逆 C.脾气不升 D.肝胃不和 E.胃失濡养

224.【答案】E 【解析】提插补泻中泻法应该是“轻插重提”。 225.【答案】A 【解析】捻转补泻之补法: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结合拇指向前、食指向后(左转用力为主)者为补法。 226.【答案】E 【解析】提插补泻之泻法:针下得气后,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 227.【答案】B 【解析】晕针处理: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使患者平卧,注意保暖,轻者仰卧片刻,给饮温开水或糖水后,即可恢复正常。重者在上述处理基础上,可刺人中、素髎、内关、足三里、灸百会、关元、气海等穴,即可恢复。若仍不省人事,呼吸细微,脉细弱者,应配合其他治疗或采用急救措施。 228.【答案】E 【解析】三阴交、合谷、昆仑、至阴等腧穴,在怀孕期亦应予禁刺,针刺不当,可能引起流产等不良后果。 229.【答案】B 【解析】天枢为腹部穴位,针刺宜选取仰卧位。 230.【答案】B 【解析】临床上一般是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阳部,后灸阴部,壮数是先少而后多,艾炷是先小而后大。 231.【答案】C 【解析】灸法的治疗作用包括: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 232.【答案】C 【解析】蒜泥灸属于其他灸法中的天灸。 233.【答案】A 【解析】直接灸包括:瘢痕灸和无瘢痕灸。 234.【答案】B 【解析】间接灸包括: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 235.【答案】D 【解析】无瘢痕灸属于艾炷灸,不属于艾条灸。 236.【答案】B 【解析】隔盐灸属于艾炷灸中的间接灸。 237.【答案】E 【解析】隔姜灸有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的作用,常用于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以及风寒痹痛等病证。 238.【答案】D 【解析】隔盐灸有回阳、救逆、固脱的作用,多用于治疗伤寒阴证或吐泻并作、中风脱证等。

239.【答案】A 【解析】瘢痕灸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哮喘、肺痨、瘰疬等慢性顽疾。 240.【答案】E 【解析】施灸的禁忌 ①对实热证、阴虚发热者,一般均不适宜灸治。

②对颜面、五官和有大血管的部位以及关节活动部位,不宜采用瘢痕灸。 ③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也不宜施灸。

④一般空腹、过饱、极度疲劳和对灸法恐惧者,应慎施灸。

⑤对于体弱患者,灸治时艾炷不宜过大,刺激量不可过强,以防晕灸。一旦发生晕灸,应立即停止施灸,并做出及时处理,其方法同晕针。 241.【答案】C 【解析】闪罐法多用于局部皮肤麻木、疼痛或功能减退等疾患,尤其适用于不宜留罐的部位,如小儿、年轻女性的面部。 242.【答案】C 【解析】留罐的时间视拔罐后皮肤的反应与患者的体质而定,一般为10~15分钟。 243.【答案】B 【解析】走罐法适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部位,如脊背、腰臀、大腿等部位。 244.【答案】C 【解析】电针配穴:电针法的处方配穴与针刺法相同。一般选用其中的主穴,配相应的辅穴。多选同侧肢体的穴位配对,以1~3对穴位为宜。 245.【答案】B 【解析】连续波中的密波易产生抑制效应,常用于止痛、镇静、缓解肌肉和血管痉挛等。 246.【答案】B 【解析】断续波,能提高肌肉组织的兴奋性,对横纹肌有良好的刺激收缩作用。常用于治疗痿证、瘫痪等。 247.【答案】C 【解析】三棱针常用操作方法包括:点刺法、散刺法、刺络法、挑刺法。 248.【答案】D 【解析】三棱针散刺法多用于局部瘀血、血肿或水肿、顽癣等。 249.【答案】C 【解析】额中线

【部位】在头前部,从督脉神庭穴向前引一直线,长1寸。 【主治】癫痫、精神失常、鼻病等。 250.【答案】B 【解析】顶旁1线

【部位】在头顶部,督脉旁1.5寸,从膀胱经通天穴向后引一直线,长1.5寸。 【主治】腰腿病证,如瘫痪、麻木、疼痛等。 251.【答案】D 【解析】颞前线

【部位】在头的颞部,从胆经颔厌穴至悬厘穴的连线。 【主治】偏头痛、运动性失语、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和口腔疾病。 252.【答案】C 【解析】肾上腺

【部位】在耳屏游离缘下部尖端,即耳屏2区后缘处。

【主治】低血压、风湿性关节炎、腮腺炎、链霉素中毒、眩晕、哮喘、休克。 253.【答案】D 【解析】内分泌

【部位】在屏间切迹内,耳甲腔的前下部,即耳甲18区。

【主治】痛经、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痤疮、间日疟、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症。 254.【答案】D 【解析】眼

【部位】在耳垂正面中央部,即耳垂5区。

【主治】急性结膜炎、电光性眼炎、麦粒肿、假性近视。 255.【答案】C 【解析】风溪

【部位】在耳轮结节前方,指区与腕区之间,即耳舟1区、2 区交界处。 【主治】荨麻疹、皮肤瘙痒症、过敏性鼻炎。 256.【答案】D 【解析】耳针选穴原则

①按相应部位选穴 当机体患病时,在耳郭的相应部位上有一定的敏感点,它便是本病的首选穴位,如胃痛取“胃”穴等。

②按脏腑辨证选穴 根据脏腑学说的理论,按各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反应进行辨证取穴。如脱发取“肾”穴,皮肤病取“肺”、“大肠”穴等。

③按经络辨证选穴 即根据十二经脉循行和其病候选取穴位。如坐骨神经痛取“膀胱”或“胰胆”穴,牙痛取“大肠”穴等。

④按西医学理论选穴 耳穴中一些穴名是根据西医学理论命名的,如“交感”、“‘肾上腺”、“内分泌”等。这些穴位的功能基本上与西医学理论一致,故在选穴时应考虑其功能,如炎性疾病取“肾上腺”穴。

⑤按临床经验选穴 临床实践发现有些耳穴具有治疗本部位以外疾病的作用,如“外生殖器”穴可以治疗腰腿痛。 257.【答案】A 【解析】针灸治疗作用包括: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 258.【答案】E 【解析】针灸选穴原则包括:近部选穴,远部选穴,辩证选穴,对症选穴。 259.【答案】D 【解析】近部选穴是指选取病痛所在部位或邻近部位的腧穴。如眼病取睛明、耳病取听宫、鼻病取迎香、胃痛取中脘、膝痛取膝眼等。 260.【答案】E 【解析】远部选穴是指选取距离病痛较远处部位的腧穴。所以E.头痛选至阴属于远部选穴。

261.【答案】D 【解析】远部选穴是指选取距离病痛较远处部位的腧穴。如胃痛选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腰背痛选足太阳膀胱经的委中、上牙痛选足阳明胃经的内庭、下牙痛选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等。

咳嗽取中府属于对症选穴。 262.【答案】B 【解析】对症选穴是针对疾病的个别突出的症状而选取穴位。

辨证选穴是根据疾病的证候特点,分析病因病机而辨证选取穴位的方法。 所以B选项应该属于辨证选穴。 263.【答案】C 【解析】同名经配穴法是将手足同名经的腧穴相互配合组成处方的方法。神门属于手少阴心经,三阴交属于足太阴脾经。所以不属于同名经配穴。 264.【答案】A 【解析】膻中位于胸部,为心包募;厥阴俞位于背部,为心包的俞穴。膻中、厥阴俞属于典型的前后配穴。 265.【答案】C 【解析】前后配穴法是将人体前部和后部的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主要指将胸腹部和背腰部的腧穴配合应用,又称“腹背阴阳配穴法”。期门、外关不属于前后配穴。 266.【答案】B 【解析】俞募配穴法指的是同一个脏腑的募穴和背俞穴配伍使用。而膀胱俞是膀胱的背俞穴,关元是小肠的募穴,不属于同一个脏腑,所以不是俞募配穴法。 267.【答案】D 【解析】神门为手少阴心经的原穴,支正为手太阳小肠经的络穴,神门与支正属于原络配穴法。 268.【答案】E 【解析】癃闭的治疗操作 基本刺灸方法:

膀胱充盈者,中极、关元等小腹部穴不能直刺,应向下斜刺、浅刺;虚证可用温针灸。 269.【答案】B 【解析】消渴病的病机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若病程日久,阴损及阳,可致阴阳俱虚。 270.【答案】B 【解析】痫病发作期处方

主穴 水沟 百会 后溪 内关 涌泉。 271.【答案】B 【解析】郁证的处方

主穴 百会 印堂 水沟 内关 神门 太冲。 272.【答案】E 【解析】心悸的处方

主穴 内关 神门 郄门 心俞 巨阙

配穴 心胆虚怯配胆俞;心脾两虚配脾俞、足三里;阴虚火旺配太溪、肾俞;水气凌心配气海、阴陵泉;心脉瘀阻配膻中、膈俞。 273.【答案】B 【解析】呕吐的基本病机是:胃气上逆。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真题及答案(一)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真题及答案(五十九)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真题及答案(七十一)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真题及答案(一百)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真题及答案(八十八)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真题及答案(七十二)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真题及答案(三)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真题及答案(十)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真题及答案(五十二)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真题及答案(七十一)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真题及答案(五十八).doc》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真题及答案(五十八)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