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钓鱼岛问题的访谈节目策划

2020-03-03 07:06:4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人物访谈策划书

一、节目名称:《聚焦零距离》

二、栏目类型:人物访谈

三、节目定位:《聚焦零距离》能够让受众通过社会焦点新闻对当下各种社会状况有由浅及深的认识,拉近热点新闻与观众的距离感。

四、本期节目要点:

1、节目主题:关注钓鱼岛,了解钓鱼岛背后的中日关系发展局势,给观众一个理性的舆论导向。

2、节目形式:通过主持人与四位嘉宾的问答,从历史、经济、政治等方面使观众对当前中日钓鱼岛纷争产生由浅及深的认识。

3、节目时长:15分钟

五、本期节目人物设置:

1、主持人1名。主持人风格:

(1)要求主持人支持风格清新、自然,使人有亲切感。语言干练,具一定思辨性。

(2)要求反应敏捷,能够引导嘉宾表达自己的想法。

2、嘉宾4名: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历史学者、中国大学生、长期在日本经商的商人、复旦大学

国际政治系学者

(1)嘉宾的言谈具有真实性。

(2)嘉宾来自不同行业领域,身份具代表性

六、本期节目受众分析:

钓鱼岛事件频频扯动中国人敏感的神经,显而易见钓鱼岛事件已经上升为中国民众所共同关注的热点事件。国内各大新闻报纸、网站、杂志等密切关注钓鱼岛事件,可见民众十分关注钓鱼岛事件及中日关系走向。

钓鱼岛系列事件的背后,是历史造成的争端还是日本的蓄谋已久都让广大观众充满疑惑。本期节目,从历史、经济、政治的方面由浅及深剖析当前中日关系的实质问题,无形中可为观众答疑解惑。

七、采访提纲:

开场词: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也是一个令人失望的冬天。”查尔斯狄更斯在著名小说《双城记》中的这段描述,似乎正是许多人对当前中日关系的理解。

关注钓鱼岛,了解钓鱼岛背后的中日关系发展局势,欢迎您走进《新闻聚焦零距离》!我们今天请到了四位嘉宾,他们分别是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中日关系安全专家、中国大

学生、长期在日本经商的商人、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学者。欢迎你们!

第一部分:

【主持人】:首先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历史学者介绍一下当前钓鱼岛的局势到底是怎样的?

【历史学者】:中日两国都声明对其拥有主权,日本政府实际控制钓鱼岛,中方大陆及台港三地的民间都有活跃的保钓力量,台湾及大陆的渔船不时出入钓鱼岛海域作业,这些捕鱼活动是历史形成的,日方对这些作业渔船及民间保钓船通常采取驱赶行动,但日方此前从未抓扣中方的人和船。

【主持人】:您对钓鱼岛钓鱼岛主权争论如何看待呢?为什么说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

【历史学者】: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早在1561年,中国古代明朝地图便把钓鱼岛列入中国福建的海上防区。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钓鱼岛本应作为台湾的附属岛屿根据《开罗宣言》归还给中国。但是,“二战”后美国占领冲绳,并根据所谓“日美旧金山合约把钓鱼岛划入冲绳。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中日双方从两国关系大局出发采取了搁置钓鱼岛争议的做法。然而,冷战后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态度则转趋强硬。当时的日本外相宣称,强调钓鱼岛是日本固有领土。进入21世纪,美国小布什政府上台后,副国务卿阿米蒂奇为拉拢日本支持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等,表示钓鱼岛在日本行政管辖下,所以适用于美日安全条约。结果,小泉内阁在钓鱼岛问题上更加有恃无恐。日本政府开始从幕后走到前台,对钓鱼岛加强管控。

目前日本一些人企图利用钓鱼岛争端进一步针对中国制定日本防卫计划大纲,加强军事部署。这势必将对中日战略互惠关系造成严重伤害。

【主持人】:日本此次在钓鱼岛问题上一反常态,无视中日双方存在争议的事实,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

【历史学者】:明眼人不难看出,日本此次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所作所为,与国内政治有关。日本民主党上台以来,内政外交少有建树,面临极大压力。在外交上制造一两个热点,对外鼓噪,对内炒作,转移视线,拉拢民众,是日本个别政客的拿手好戏和贯用伎俩。政治上的需要与一些不成熟、无经验的政客的主观倾向一拍即合,结果使钓鱼岛问题成了这些人拿来说事儿的箭靶,中日关系则成了直接的牺牲品。

从深层次看,这一事件也是日本对中国的不健康心态作祟所致。近年来,日本国内一部分势力对中国的发展感到疑虑和不适应,无中生有地想象着可能来自中国的威胁,主张对中国进行牵制。特别是近一段时间美国不断在中国周边制造麻烦,在中日关系逐步改善之机,不时失机地“重申”日美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使这些人欢欣鼓舞。

主持人串词:了解钓鱼岛系列事件的历史缘由后,我们来听听理性爱国的声音。

第二部分:中国学生

【主持人】:你现在读大几啊?

【学生】:大二

【主持人】:您身边的同学都关注钓鱼岛事件么?

【学生】:有关钓鱼岛的新闻事件,我都关注。当从新闻报纸上得知中国船长被日本当局非法扣押后,我和身边的同学都非常愤怒。

【主持人】:前段时间很多学生闹反日游行,你有参加么?

【学生】:没有参加。当时很多同学都想去,但是我们当时在考试。

【主持人】:这么说,你认为大学生参加反日游行是一种正确的表达爱国情绪的方式么?

【学生】:当然,我只赞成不过激的游行,过激的方式只会换来适得其反的效果吧。我觉得大学生还是要理性爱国。

【主持人】:说到理性爱国,你认为还有其它哪些方式呢?

【学生】:我们可以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充分表达爱国热情,但不能因为情绪激动而发生过激行为,这样反而给外国媒体制造口实,成为他们攻击中国的又一借口。我们必须警惕敌对分子的煽动、利用。归根到底,大学生最有效的爱国方式还是好好学习,为中国的发展和崛起做出贡献。

主持人串词:说得好,依法、理性表达爱国情感,是一种对国家对民族负责的态度。接下来,我们来关注经济背后的中提关系。

第三部分:

【主持人】:张女士,您在日本经商多年,请您谈一下您在日本所感受到中日关系是怎样的?

【张女士】:我个人东京商学院读过书,毕业后长期从事中日贸易工作。我很乐意和大家谈谈近距离感受到的日本以及中日关系问题。 需要说明一下的是,我不是日本问题的专家学者,更多的不是从研究的角度,而是从对这个问题比较关心的角度谈谈感受。

【主持人】:中国前一段的反日情绪在日本引起了什么影响?

【张女士】:大致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日本政界和媒体,反弹的比较厉害; 二是普通人,也分为两种。

1、由于看到日本媒体报道的多是某些人的过激行为,对中国情绪比较大;

2、一部分主张中日友好人士,他们是支持的,并且认为抗议日本修改教科书等右倾行为,理所当然。

【主持人】:那么,日本普通民众对中国反日情绪高涨的总体反应是怎样的?

【张女士】:总的来说比较震惊吧——从很多意义上的。日本媒体为了化解和消除影响,在寻找 “背后”的原因,比如中国反日教科书问题(这也是本次的新动向)之类。

【主持人】:日本民间友好人士的声音在日本主流社会能发得出声音来吗?

【张女士】:日本民众总的来说对中国持友好态度。尽管民间友好人士传达声音的渠道不太多,但可以说他们代表了这个趋势。 在日本人中,持与中国友好愿望的应该说占据社会主流,虽然不是每个人都那么意识明确。

【主持人】:前段时间国内局部出现抵制日货现象,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张女士】:抵制日货的打击面太大了,包括对中国经济和百姓利益的打击,这个许多专家都谈过了,我想从另一个方面从民间友好的角度来看,不利于团结和平力量和大多数中间层,最终不利于日本今后走和平道路。

主持人串词:

第四部分:

【主持人】:您如何看待未来中日关系走向?

【国际政治系学者】:我持乐观的观点看待未来的中日关系。我认为有战争之外更智慧的方式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靠战争取得的任何领土,都有可能因为下一场战争失去。之所以不是特别悲观,部分原因是基于中国政府的态度。这次中国政府实际上是非常克制的。从一开始抗议,连续几次召见大使,这几年是没有过的,中国政府不克制的话直接把大使撤走,就派舰队去,这将造成剑拔弩张的态势。国内民众认为中国政府软弱,实际上中国政府考虑得更多,比如说想从中日关系的大局考虑问题,从本地区的和平发展角度考虑问题。

【主持人】:中日关系经历破冰之旅、融冰之旅,到春暖花开,您如何看待近年来这一曲折的中日关系?

【国际政治系学者】:从近些年中国关系的发展看,也不必悲观。小泉当政期间,包括民间索赔、南京大屠杀、参拜靖国神社等是媒体关注焦点,那时中日关系“政冷经热”,我们不妨看看,现在所谓的冰点,比那时候更低了吗?其实没有。从小泉下台之后,中日关系经历破冰之旅、融冰之旅,到春暖花开,一路走来,到如今碰到了一些麻烦和困难,但小泉以来大的向好趋势没有变。近些年,中日民间交往也很多,中日媒体人之间、普通青年之间、经济界,有着各种密切交往,这是基础,这个基础总体而言还在加强。很多从日本回来的人对日本人印象很好,比如说日本人很和气,这种东方民族共有的文化上,可以让两国人民找到很多的共同点,这是很重要的。

【主持人】:中日两国人民之间仍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沟通与交流,您是否认同?如何能更多打造桥梁,互相了解?

【国际政治系学者】:是的,日本的年轻人和亚洲其他国家的年轻人之间,出现了对话平台的丧失,彼此难以沟通,给双方的交流带了很大的障碍,增加了相互理解的难度。这点今后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主持人结束词:

访谈节目策划

访谈节目策划

娱乐访谈节目策划

访谈节目策划目的

电视访谈节目策划

访谈节目策划方案

访谈式节目策划

王非访谈节目策划

校园访谈节目策划总汇稿

《人物杂志》访谈节目策划方案

《有关钓鱼岛问题的访谈节目策划.doc》
有关钓鱼岛问题的访谈节目策划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