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色彩》教案1

2020-03-02 05:32:1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大自然的色彩》教案

一、学生分析:

本节课《大自然的色彩》的学习,学生之前有学习过一些的色彩基础知识,运用色彩的感知力,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色彩联想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欣赏理解美术作品和创作美术作品,本课就是要学生对丰富的色彩展开自由的联想,运用美术的手法个性化地表达自己的想象,了解色彩的表达规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光与色的关系,感知色调,不同色彩搭配所体现的多种文化艺术内涵。学生学会用色彩基本知识和规律去感知色彩现象,能运用色彩知识去进行色彩搭配的练习并进一步应用于生活。 (2)过程与方法:欣赏----学习------感悟------动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丽色彩现象的感觉和热爱美好生活。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认知感受并运用简单的色彩知识,通过自然界的色彩关系学会色彩的表达。

教学难点:使学生比较准确的把真是景物或事物概括为简单的色彩关系。

四、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课件演示“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这几首诗我们很熟悉,诗中美景令人神往,那么自然界中真的有这样的美景么?

2、创作、体验 课件演示:一组图片

日月轮回四季交替 大自然的色彩千变万化、魅力无穷。让我们来分析图中出现的几种主要色彩:近、中景秋天树叶的金黄、橘红,夹杂着一些灰紫色的矮小树木。远处清澈的湖水呈现出深浅不同的蓝色,湖边有墨绿色的塔松。再远处依稀可见的淡灰紫色的远景,共同构成一派绚丽多彩的秋色。

提问:大家感受到这些丰富和美丽的色彩了吗?平时你们注意过身边的景色变化和色彩现象吗? 看看上面两幅例图有什么明显的不同?

这些美丽的色彩是怎样形成的?在黑夜里没有光线的情况下,这些色彩还有吗?

色彩产生的原理光是由不同波长的七种色光合成的,就是我们熟知的:红、橙、黄、绿、青、蓝、紫。光线照射到物体上,因为物体具有吸收和发射不同波长的光线的性质,所以会呈现不同的彩色。

“练一练”

自选工具简单画出荷花的色彩关系:主要有大面积的绿色和粉色,但绿色右上角深一些,莲蓬稍发黄,下面的花蕊是土黄色的。花瓣尖上粉色稍重,下方浅色调,是指色彩运用的总体倾向。如红色调的晚霞、土黄色调的高原风景等。

(“调子”原是音乐艺术中的一个术语,用来表现一首音乐作品的“音高”,是支配乐曲的音调标准,如D大调、C大调等。绘画借用这个名词,是因为它很方便,可以准确地表示一幅作品的画面综合观感效果、色彩、明暗等诸多因素造成的综合效果。如冷调、蓝灰调、金黄色调等。色调常见于生活中且常用于设计和绘画中。)

分析教材右页的四幅作品,通过对作品的欣赏进一步深化对色调的理解。

3、课堂练习

在书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或作品,任选工具材料,简单画画色彩关系。

用简短评述的形式来描写自己画出的色彩作业,或写出对自然界美好色彩现象的感觉和印象,或是评价一幅绘画、一幅摄影作品。

4、展示作品

鼓励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分组或全班欣赏作品。总结自己的制作方法。自己评价,后师生共评。

五、评价与拓展

对学生作业的点评,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创造,针对不足提出恰当的建议。评价应充分肯定。我们学习了大自然的色彩,和由此产生的情感体验。以后会接触更多的色彩知识,希望大家都能掌握色彩这个工具,描绘事物,抒发自己的情感。用形象的语言、生动的图片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并体会色彩带来的各种感受。

语言引导,让学生跟随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是无穷的,加上美丽的图片,营造逼真的色彩世界,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丽色彩现象的主动感觉和热爱美好生活的美好情感。

《大自然的色彩》教案1

《大自然的色彩》教案

大自然的色彩教案

《大自然的色彩》教案

《大自然的色彩》教案

大自然的色彩说 课 1

色彩教案1

大自然的色彩初中美术教案

《走进大自然》教案1

《亲亲大自然》教案1

《《大自然的色彩》教案1.doc》
《大自然的色彩》教案1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