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警示教育材料》读后感

2020-03-03 13:09:0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摆正心态,远离犯罪

——《案例分析警示教育材料》读后感

通过分析,百分之九十的经济犯罪源自于虚荣心、攀比心的作祟以及因生活作风问题而产生的对高额开支的追求。越来越多的犯罪事件是由于工作人员的思想问题引起的,在惊叹数额巨大、情节严重的同时,我们应该引以为戒的是如何摆正自己的心态以使国家财产、人民财产远离危险,也使我们自身远离犯罪。

每天都会有巨额的现金流经我们的手,要练就一种“视钞票如废纸”的功夫,这样才能在无形中抵制金钱的诱惑。

当然,追求更好的生活是人的一种生活动力,但是我们应该通过正当途径,多学知识技能,通过合法手段获得更多利益。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如果说我们通过非法途径得到了无穷多的财富,但最后还是被绳之以法,或者说暂时没有受到法律制裁,姑且生活在担惊受怕、草木皆兵的精神世界里,也不会得到所谓的幸福。

人,活着不一定要为社会做多大贡献,但是最起码不能使社会利益损失。为了一己私利,使自己在表面上光彩熠熠,实质上却是遭得万人唾弃,这样的荣誉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应该把所从事的工作当成是一种奖励,是一种对我们的信任。银行允许我们的进入,对我们本身就是一种人格、道德的肯定。我们当然没有理由不但不接受这种信任反而要去毁灭它。

作为银行人,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觉悟,从内心深处分清对与错, 1

才能够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

不结交社会闲杂人员,洁身自爱,能够有效减少犯罪诱因。虽然外因也要通过内因起作用,但它也是助长犯罪心理的催化剂。案例中,如果没有闲散人员的怂恿,也许就可能避免案件的发生,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涉及到生活作风问题的,本身就是缺乏道德的,而由此产生的违法的后果,却是殃及了他人的财产安全,更是不可饶恕的。

国家、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从自身做起,自觉抵制不良因素的影响,切断犯罪源头,保证他人财产安全、保护银行利益,是我们永远的义务和责任。

警示案例教育

警示教育案例

银行警示教育案例《代价》读后感

银行警示教育案例《代价》读后感

案例警示教育心得体会

警示教育案例学习体会

廉政警示教育案例

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案例

警示教育六月案例

警示教育事故案例

《《案例分析警示教育材料》读后感.doc》
《案例分析警示教育材料》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